您现在的位置: 首页> 研究主题> 蒎烯

蒎烯

蒎烯的相关文献在1986年到2022年内共计495篇,主要集中在化学工业、化学、工业经济 等领域,其中期刊论文167篇、会议论文4篇、专利文献324篇;相关期刊76种,包括林产化学与工业、石油化工、广东化工等; 相关会议4种,包括第二届全国环境化学学术报告会、2003全国高分子学术论文报告会、全国催化学术会议等;蒎烯的相关文献由877位作者贡献,包括于世涛、解从霞、于凤丽等。

蒎烯—发文量

期刊论文>

论文:167 占比:33.74%

会议论文>

论文:4 占比:0.81%

专利文献>

论文:324 占比:65.45%

总计:495篇

蒎烯—发文趋势图

蒎烯

-研究学者

  • 于世涛
  • 解从霞
  • 于凤丽
  • 袁冰
  • 王亚明
  • 卢江
  • 李俊锋
  • 李郤里
  • 梁晖
  • 朱灿灿
  • 期刊论文
  • 会议论文
  • 专利文献

搜索

排序:

年份

    • 马腾飞
    • 摘要: 蒎烯是自然界中广泛存在的单萜类化合物,在自然界中主要以α-蒎烯和β-蒎烯两种形式存在,被广泛应用于食品、能源、化工、军事、医药和材料等领域,具有重要的应用价值和发展前景。目前蒎烯的获得途径主要是通过从植物松节油中进行高效精馏分离提取,但是这种方式具有成本高、效率低、操作工艺复杂、污染环境等弊端。所以,随着微生物学代谢工程和发酵工程的发展,利用底盘生物构建蒎烯代谢通路来生产蒎烯已经成为一种重要趋势。该文主要总结了目前蒎烯在大肠杆菌和酿酒酵母中的合成途径以及提高蒎烯产量的策略,并且说明了提高宿主菌株对蒎烯的耐受性对蒎烯合成的影响,提出了蒎烯生物合成存在的问题以及解决思路,对未来蒎烯在生物中合成提供了参考和启示。
    • 刘永飞; 苏伟; 梁琪琪; 李青云; 刘幽燕; 唐爱星
    • 摘要: 采用叔丁醇作为α-蒎烯环氧化的反应溶剂,使过氧化氢水溶液和其他疏水性反应底物形成均相,构建单相体系以代替传统有机-水“双相”系统。首先在摇瓶中对单相体系进行优化,在α-蒎烯浓度为0.3mol/L时,乙酸乙酯的最适浓度为3.5mol/L,过氧化氢的最适浓度为0.5mol/L,束酸剂为柠檬酸三钠,在40°C下,反应90min,环氧化转化率为92%,收率为88%。此工艺条件下Novozym435重复使用6次后,仍保持64%的相对活力。然后以摇瓶实验为基础,构建了一种连续搅拌釜式反应器(CSTR),探索反应器的最适运行条件,测试了其长期运行性能,结果表明:当Novozym435酶量为2.0g、过氧化氢浓度为0.5mol/L、停留时间为3h时,釜式反应器的运行效果最好,其转化率可达83%,收率可达79%,在此条件下反应器连续运行十天后依然可以保持70%以上的转化率和55%以上的收率。
    • 黄小芮; 秦荣秀; 温如斯; 孟中磊
    • 摘要: 以扁桃酸为催化剂,催化α-蒎烯与水反应直接合成松油醇。以乙酸为助剂,磷酸为助催化剂,探究了各因素对蒎烯转化率和松油醇选择性的影响。通过正交试验和单因素试验,得到了较优的反应条件:蒎烯∶乙酸∶水∶扁桃酸∶磷酸的质量比为10∶24∶10∶0.8∶0.5,反应时间12 h,反应温度70°C。此条件下,α-蒎烯的转化率为96.6%,α-松油醇的选择性为43.5%。反应后的酸水和催化剂可重复使用,为松油醇的绿色合成提供一种方法。
    • 臧翔宇; 张兆燕; 王冲; 王天通; 郑会俊; 谢华; 杨家岳; 戴东旭; 吴国荣; 张未卿; 李刚; 杨学明; 江凌
    • 摘要: 阿尔法蒎烯是大气中含量最高的自然源萜类挥发性有机物,其臭氧化分解反应会产生大量的反应中间体和产物,精确表征这些物种被认为是大气化学最前沿、最具挑战性的课题之一.本文利用极紫外自由电子激光光电离质谱方法,研究了阿尔法蒎烯的臭氧分解反应机理.该反应是在2立方米的烟雾箱中进行,利用气动透镜把产生的气溶胶传输到质谱探测腔室,利用极紫外自山电子激光对气溶胶进行单光子软电离,测得了常规实验方法难以得到的飞行时间质谱,发现了一系列新物种.与量子化学理论计算相结合,揭示了这些新物种的反应机理.这些研究结果从分子水平上揭示了蒎烯的臭氧分解反应机制,有助于理解大气雾霾微观机理.
    • 张明光; 李明新; 王忠龙; 王石发
    • 摘要: α-和β-蒎烯是天然松节油的主要成分,具有良好的抑菌、杀虫、抗炎等生物活性,广泛应用于香精、香料、化妆品和医药等领域。蒎烯属于双环单萜类化合物,具有独特的双环结构和碳碳双键,因而化学性质特别活泼。通过烯烃双键加成或环外甲基氧化等反应引入新的官能团,得到双环结构蒎烷基衍生物;通过对烯烃双键的开环氧化或异构化等反应,可以打开桥环分子,形成四元或六元环衍生物,从而制备结构丰富的功能性化合物。目前,以天然、可再生的蒎烯为原料合成具有生物活性高、应用性强的新型蒎烷基衍生物已成为蒎烯深加工研究热点。总结了蒎烯生物活性及化学性质,综述了近年来基于蒎烯结构的蒎烯基嘧啶类衍生物、蒎烯基硫脲类衍生物、蒎烯基噻唑类衍生物、蒎烯基吡唑酰胺衍生物、蒎烯基磺酸衍生物、蒎烯基取代烷衍生物、桃金娘烯醛衍生物、马鞭草烯酮衍生物等双环结构蒎烷基衍生物,以及蒎酸衍生物、二氢枯铭酸衍生物、蒎酮酸衍生物、对孟烷胺衍生物和松油烯马来酸酐衍生物等开环蒎烷基衍生物的合成及其在抑菌、杀虫、抗肿瘤、除草、消炎和降糖等活性研究进展,探讨了化合物结构与活性关系,提出了当前存在问题并展望了未来的发展方向。
    • 谢俊康; 陈虎; 杨章旗; 罗群凤; 吴东山
    • 摘要: 为挑选适合一步水合制备松油醇的松节油原料及优化松节油水合反应条件,通过钻孔法收集马尾松、湿地松和湿加杂交松共3种松脂后,采用水蒸气蒸馏得到3种松节油,以Amberlyst-15为催化剂催化3种松节油一步水合制备松油醇,通过气相色谱-质谱、气相色谱分析3种松节油组分、蒎烯的转化率和松油醇的得率;通过改变反应时间、反应温度、催化剂用量及投料比,探究较优的水合反应条件。结果显示:马尾松松节油是较优的制备松油醇的原料,在相同的催化条件下马尾松松节油水合反应中松油醇的产率最高;最优的反应条件为马尾松松节油和水的用量均为8.00 g,溶剂异丙醇用量为40.00 mL,催化剂Amberlyst-15的用量为0.80 g,催化反应温度为80°C,反应时间为6 h;在最优催化条件下,蒎烯的转化率为87.863%,松油醇的产率为36.571%,松油醇的选择性为48.027%。
    • 田笑丛; 刘斌; 马海凤; 仝庆; 孙敬方
    • 摘要: 设计了不同载体镍基催化剂的制备及其在蒎烯催化加氢反应中应用的化学实验,并将表征手段应用于教学实践中.该实验将材料制备、仪器表征及性能分析等综合为一体,通过共沉淀法制备3种不同载体的镍基催化剂,在固定床反应器上评价它们在蒎烯加氢反应中的催化性能,通过结构表征后将其与催化剂性质进行关联.开设该实验,可以让学生了解工业生产中的实际问题,熟悉催化剂的制备以及表征手段,掌握专业的实验操作技能,提升科学素养,锻炼学生分析解决问题能力.
    • 任全路; 陆信曜; 宗红; 诸葛斌
    • 摘要: 蒎烯是一种应用广泛的天然单萜类化合物,特别是具有高能值的蒎烯二聚体在燃料领域有着极大的应用前景,蒎烯合酶活性是限制酿酒酵母高效生产蒎烯的重要因素.该研究希望获得在酿酒酵母中表现更优的蒎烯合酶突变体,为蒎烯在酿酒酵母中的高效合成提供借鉴.该研究在甲羟戊酸(mevalonate,MVA)通路强化的酿酒酵母中,表达了蒎烯合酶Pt30的Q456位点的饱和突变体,对工程菌株进行两相摇瓶发酵,检测最终蒎烯的产量.结果显示,在构建的蒎烯合酶Pt30的Q456位点饱和突变体中,Pt30(Q456K)和Pt30(Q456I)突变体将蒎烯从不可测定提高到了0.017、0.041 mg/L.蒎烯合酶Pt30的Q456K和Q456I突变体,相对于Pt30野生型酶提高了蒎烯在酿酒酵母中的产量,这也证明了Q456这一位点对蒎烯合酶Pt30的重要性,也为其他蒎烯合酶的改造提供了参考.
    • 吕光宇; 王庭玮; 汪文源; 张蕤; 刘建
    • 摘要: 将天然刚性结构单元蒎烯引入到苯酚基吡啶氟硼配合物体系中,制备了一系列具有蓝光发射性质的手性氟硼配合物.研究结果表明,蒎烯基团的引入可以提高配合物的荧光量子效率.此外,辅助取代基的变化也能进一步调控配合物的发光性质.基于蒎烯基团的手性,我们还研究了这类氟硼发光配合物对映体的圆二色谱.
  • 查看更多

客服邮箱:kefu@zhangqiaokeyan.com

京公网安备:11010802029741号 ICP备案号:京ICP备15016152号-6 六维联合信息科技 (北京) 有限公司©版权所有
  • 客服微信

  • 服务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