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 首页> 研究主题> 营养风险筛查

营养风险筛查

营养风险筛查的相关文献在2006年到2022年内共计614篇,主要集中在临床医学、肿瘤学、预防医学、卫生学 等领域,其中期刊论文576篇、会议论文34篇、专利文献128082篇;相关期刊262种,包括护士进修杂志、全科护理、护理实践与研究等; 相关会议23种,包括第七届全国中西医结合营养学术会议、中华医学会肠外肠内营养学分会第八届全国肠外肠内营养学术大会、2014年北京医学会肠外肠内营养年会暨北京协和医院基本外科纪念曾宪九教授诞辰100周年多学科临床营养论坛等;营养风险筛查的相关文献由1915位作者贡献,包括蒋朱明、朱明炜、于康等。

营养风险筛查—发文量

期刊论文>

论文:576 占比:0.45%

会议论文>

论文:34 占比:0.03%

专利文献>

论文:128082 占比:99.53%

总计:128692篇

营养风险筛查—发文趋势图

营养风险筛查

-研究学者

  • 蒋朱明
  • 朱明炜
  • 于康
  • 崔红元
  • 路潜
  • 韦军民
  • 门吉芳
  • 伍晓汀
  • 刘艳
  • 康维明
  • 期刊论文
  • 会议论文
  • 专利文献

搜索

排序:

年份

    • 高飞; 张贤贤; 卢喜玲; 王静; 梁新颖; 张菲; 许娟; 曾艳丽; 杨阳; 张红梅
    • 摘要: 目的探讨基于营养风险等级的多学科营养管理在慢性肝衰竭患者的应用效果。方法按入院时间顺序,纳入2020年4~8月的51例患者作为对照组,采用常规营养护理;2020年9月至2021年3月的52例作为干预组,实施基于营养风险等级的多学科营养管理方案。比较两组干预前后营养不良风险筛查评分、Child-Pugh评分和营养相关实验室检查指标、肝性脑病发生情况和半年内再住院次数。结果干预后,干预组营养不良风险筛查评分、血红蛋白、白蛋白、前白蛋白水平显著优于对照组,半年内再住院次数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P<0.01)。结论基于营养风险等级的多学科营养管理方案能有效改善慢性肝衰竭患者的营养状态,降低患者半年内再住院次数。
    • 熊万银; 高莉
    • 摘要: 目的:探讨营养支持小组在肝硬化病人营养管理中的应用效果。方法:选取2020年4月6日—2020年12月31日医院收治的161例乙型肝炎肝硬化病人为研究对象,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将其分为观察组80例和对照组81例。观察组实施营养支持小组主导的营养管理,对照组实施常规营养管理。住院期和随访期总共12周,比较两组病人干预前后的营养学指标、肝功能恢复情况、并发症发生情况等。结果:最终完成研究病人146例(观察组75例,对照组71例),中途退出15例。观察组病人干预后营养学指标血红蛋白(Hb)、血清白蛋白(ALB)、血清前白蛋白(PA)均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病人干预后肝功能指标丙氨酸氨基转移酶(ALT)、天门冬氨酸氨基转移酶(AST)和总胆红素(TBIL)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随访期间并发症的发生率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对肝硬化病人进行营养风险筛查和营养支持小组管理有利于改善肝硬化病人的营养状况和肝功能,降低并发症发生率。
    • 许琼; 李怡; 邢世江
    • 摘要: 目的探讨化疗期间进行营养风险筛查、规范化营养支持对肿瘤内科住院患者营养指标与营养支持相关不良反应发生情况的影响,为临床改善化疗患者营养状况提供治疗依据。方法选择南方医科大学附属小榄医院2019年1月至2021年3月收治的100例肿瘤患者,开展前瞻性研究。所有患者均进行营养风险筛查2002(NRS2002),并根据NRS2002评分进行分组,NRS2002评分≥3分(60例,存在营养风险),NRS2002评分0.05);与化疗前比,化疗1~4周期后所有患者主观整体评估(PG-SGA)评分均呈升高趋势,且NRS2002评分≥3分的患者中规范化营养支持组患者化疗4周期后PG-SGA评分显著低于常规营养支持(P0.05);NRS2002评分≥3分的患者中接受规范化营养支持患者不良反应总发生率显著低于常规营养支持患者(P>0.05);而NRS2002评分0.05)。结论肿瘤患者发生营养风险的概率相对较高,而对肿瘤患者化疗前进行NRS2002评估,可助于临床辨别患者是否存在营养风险;相较于没有营养风险的肿瘤患者,对于存在营养风险的肿瘤患者进行化疗期间规范化营养支持,可更有效地改善患者的营养状况,减少不良反应的发生,安全性良好。
    • 张宇洁; 何兰英
    • 摘要: 目的探讨营养风险筛查联合疼痛评估在食管癌手术患者中的应用效果。方法将本院2018年10月—2020年10月接收的110例食管癌手术患者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对照组实施常规围术期护理,观察组实施基于营养风险筛查及疼痛评估的护理干预。观察两组的营养指标变化、疼痛强度变化及康复时间。结果观察组术后7 d的各项营养指标值均高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术后不同时间点的VAS评分均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术后各项指标康复时间及住院时间均显著短于对照组(P<0.05)。结论对食管癌手术患者在常规围手术期护理的基础上实施基于营养风险筛查及疼痛评估的护理干预,能够有效改善患者营养状态,减轻患者疼痛程度,加快患者术后康复进程。
    • 王丹
    • 摘要: 目的:探讨基于营养风险筛查的系统性营养干预策略在乙肝肝硬化患者抗病毒治疗中的应用疗效。方法:选择我院2018年12月—2020年12月收治的98例乙肝肝硬化患者为研究对象,采用前瞻性研究的方法,根据抗病毒治疗期间有无营养干预分为观察组(50例)和对照组(48例),比较两组患者入院时、出院后3个月营养指标[白蛋白(ALB)、前白蛋白(PA)、血红蛋白(Hb)、转铁蛋白(TRF)]、肝功能指标[谷丙转氨酶(ALT)、谷草转氨酶(AST)、总胆红素(TBIL)、γ-谷氨酰转肽酶(γ-GT)]及随访期间并发症发生率。结果:出院后3个月,观察组患者ALB、PA、Hb、TRF水平均显著高于对照组,且ALT、AST、TBIL、γ-GT水平均显著低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出院后随访期间并发症总发生率为8.0%,显著低于对照组的20.8%,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对于乙肝肝硬化患者在常规核苷酸类药物抗病毒治疗基础上,同时引入基于营养风险筛查的系统性营养干预策略能够进一步改善患者肝功能及营养状况,降低相应并发症发生率。
    • 石倩; 杨军红; 张凯
    • 摘要: 目的 评价糖尿病住院患儿营养状况,比较STAMP和STRONGkids两种筛查工具的诊断效能。方法 运用STAMP和STRONGkids两种筛查工具对我院内分泌科符合纳排标准的194例糖尿病住院患儿进行营养风险筛查。结果 STAMP和STRONGkids筛查出低、中、高营养风险分别为40.7%、49.0%、10.3%;22.2%、76.8%、1.0%。以Z评分法为金标准,194例糖尿病住院患儿中营养不良的发生率为10.3%。STAMP和STRONGkids在最佳临界值为1和3时,灵敏度、特异性、阳性预测值和阴性预测值分别是85.0%、30.5%、12.3%、94.6%;35.0%、89.1%、26.9%、92.3%。STAMP和STRONGkids的ROC曲线下面积分别为0.524和0.732。结论 糖尿病住院患儿的营养不良发生率较低,两种筛查工具在一定程度上均能预测糖尿病住院患儿营养不良的发生,STRONGkids诊断效能较好,更适用于糖尿病患儿的营养风险筛查
    • 王文宁; 张晴; 尹新娟
    • 摘要: 目的研究营养风险筛查在老年慢性肾脏病(CKD)患者营养评估中的应用效果。方法选取该院收诊的176例老年CKD患者进行营养风险筛查,测定其体质质量指数(BMI)、白蛋白(ALB)、前白蛋白(PA)、血红蛋白(Hb)、肌酐(SCr)等指标水平,进行相关性分析。结果CKDⅢ期、Ⅳ期、Ⅴ期患者营养不良的发生率与Ⅱ期患者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营养风险筛查2002(NRS2002)评分与BMI、Hb、ALB、PA、SCr具有相关性(P<0.05)。结论营养风险筛查在老年CKD患者营养评估中的应用效果显著,有助于提高存在营养不良风险诊断率。
    • 邢胜男; 高园; 邢季伟
    • 摘要: 目的探讨运用营养风险筛查2002(NRS2002)指导护理干预在腹部手术患者中的应用效果。方法选取2016年3月至2017年3月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友谊医院收治的104例腹部手术患者作为研究对象,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每组52例。对照组采用常规护理方法,观察组在对照组基础上采用NRS2002指导护理干预,比较两组NRS2002评分、营养风险筛查阳性率、临床指标(营养干预时间、住院时间)、护理满意度评分、营养指标(血清前清蛋白、清蛋白)及营养相关并发症发生情况。结果出院时,观察组NRS2002评分[(2.63±0.47)分]低于入院时[(4.72±0.62)分],且观察组低于对照组[(4.01±0.54)分],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营养风险筛查阳性率为36.54%,低于对照组的67.31%,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营养干预时间、住院时间均短于对照组,护理满意度评分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出院时,观察组血清前清蛋白、清蛋白水平均高于入院时,且观察组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营养相关并发症发生率为21.15%,低于对照组的40.38%,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营养风险筛查NRS2002指导护理干预应用于腹部手术中,可改善患者术后营养状态,减少患者术后营养不良的发生,降低营养风险筛查阳性率和营养相关并发症发生率,缩短住院时间,提高患者护理满意度。
    • 刘建英; 邱婷婷; 蒋清萍; 蒋凡
    • 摘要: 目的:对住院肺结核患者实施营养风险筛查,了解肺结核患者的营养状况,为临床规范营养支持提供参考。方法:选取2019年9月-2020年9月德阳市人民医院收治的肺结核患者130例为研究对象,使用患者营养评价表(SGA)、营养风险筛查评估表(NRS-2002)和人体成分分析,对结核患者的营养状况进行筛查、评估。结果:肺结核患者多存在营养不良的风险,需引起足够重视。结论:对结核患者进行SGA评分、NRS-2002评分和人体成分分析,能有效筛查结核患者营养风险。
    • 苏伟; 李丽芬; 陶芳辉; 杨秋玲
    • 摘要: 目的:探讨以营养风险筛查为指导的营养干预在口腔癌术后患者中的应用效果。方法:抽取2018年1月-2020年1月在本院实施手术治疗的口腔癌患者80例,按照数字法将其分为对照组和研究组,每组40例。对照组给予常规营养指导,研究组在对照组基础上给予以营养风险筛查为指导的营养干预,对比两组营养指标、免疫指标及并发症发生情况。结果:两组干预前各营养指标、免疫指标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试验组干预6周后各营养指标、免疫指标均高于对照组(P<0.05)。研究组并发症发生率为2.5%,低于对照组的27.5%(P<0.05)。结论:在口腔癌术后患者应用以营养风险筛查为指导的营养干预,能改善机体营养状态,提高对外界病原菌的免疫力,减少术后并发症的发生,促进疾病预后康复。
  • 查看更多

客服邮箱:kefu@zhangqiaokeyan.com

京公网安备:11010802029741号 ICP备案号:京ICP备15016152号-6 六维联合信息科技 (北京) 有限公司©版权所有
  • 客服微信

  • 服务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