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 首页> 研究主题> 腹腔镜胆囊手术

腹腔镜胆囊手术

腹腔镜胆囊手术的相关文献在1994年到2022年内共计404篇,主要集中在外科学、临床医学、内科学 等领域,其中期刊论文393篇、会议论文3篇、专利文献756919篇;相关期刊157种,包括吉林医学、医药前沿、医学信息等; 相关会议3种,包括2011中国西部十一省(区)麻醉学术年会、第十六次长江流域麻醉学术会议、青海省麻醉学术年会、山东省第十二次麻醉学学术会议、中国医师协会麻醉学医师分会2018年年会、第二十次全军麻醉与复苏学学术年会、2018年云南省医师协会麻醉学医师分会年会等;腹腔镜胆囊手术的相关文献由617位作者贡献,包括盖冬梅、盖凤春、刘友红等。

腹腔镜胆囊手术—发文量

期刊论文>

论文:393 占比:0.05%

会议论文>

论文:3 占比:0.00%

专利文献>

论文:756919 占比:99.95%

总计:757315篇

腹腔镜胆囊手术—发文趋势图

腹腔镜胆囊手术

-研究学者

  • 盖冬梅
  • 盖凤春
  • 刘友红
  • 字朝晖
  • 徐秀杰
  • 李健
  • 窦勇
  • 付俊峰
  • 任兵
  • 兰顺龙
  • 期刊论文
  • 会议论文
  • 专利文献

搜索

排序:

年份

    • 崔秋萍
    • 摘要: 目的探讨盐酸纳布啡超前镇痛(PA)对腹腔镜胆囊手术(LC)患者术后镇痛效果及应激反应的影响。方法选择2019年11月~2021年10月在我院行LC治疗的86例患者为研究对象,按随机数字表法分为纳布啡组(NH组)与生理盐水组(NS组),每组43例。两组患者均在术前60 min时,NH组于静脉注射盐酸纳布啡PA,NS组静脉注射0.9%氯化钠注射液。比较两组患者的镇痛效果[采用视觉模拟评分法(VAS)]、应激反应及不良反应发生情况。结果NH组术后1、6 h时的VAS评分均低于NS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术后24 h时,NH组患者的皮质醇(COGT)、超敏C-反应蛋白(hs-CRP)及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水平均低于NS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两组不良反应发生率比较,NH组为6.98%低于NS组的23.26%,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在LC患者中采用盐酸纳布啡PA可获得良好的术后镇痛效果,能有效抑制术后疼痛,减轻应激反应,且不良反应少,临床应用安全、可靠。
    • 周源; 潘红
    • 摘要: 目的研究整体护理在急性胆囊炎患者腹腔镜胆囊手术围手术期的应用效果。方法选取2018年7月至2019年7月于本院进行腹腔镜胆囊手术的急性胆囊炎患者120例,经等量电脑随机法分组,两组各60例,对照组围手术期应用常规护理,包括术前各项检查、术后定期更换切口敷料,按照医嘱给药,询问详细情况等。干预组围手术期应用整体护理,主要包括心理疏导、呼吸道护理、饮食护理、活动护理等。比较两组患者术后排气时间、首次下床活动时间、住院时间、并发症发生率及护理满意度。结果干预组患者术后排气时间、首次下床活动时间、住院时间分别为(27.10±6.73)h、(16.57±6.02)h、(3.53±0.96)d,均明显短于对照组(P<0.05),并发症发生率为1.67%,明显低于对照组(11.67%),P<0.05;护理满意度为96.67%,明显高于对照组(86.67%),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整体护理在急性胆囊炎患者腹腔镜胆囊手术围手术期具有显著的应用效果,可积极促进术后康复,及时防治术后尿潴留、胆漏、感染等并发症,能有效提高围手术期护理质量。
    • 周淑敏; 索建芳; 孙越勋; 陆良愿
    • 摘要: 目的观察经皮穴位电刺激辅助全身麻醉下腹腔镜胆囊切除术的麻醉管理及效果的影响。方法选择北京市第一中西医结合医院2019年3月至2020年3月择期行腹腔镜胆囊手术患者80例,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分为经皮穴位电刺激组(T组)和常规麻醉组(C组),最终每组各38例(两组各有2例自愿退出)。T组于麻醉诱导前30 min经皮电刺激足三里、内关、合谷穴直至手术结束,C组则采用常规全身麻醉方法完成手术,不给予穴位电刺激。记录两组患者麻醉诱导前(T1)、气管插管时(T2)、切皮时(T3)、手术探查时(T4)、术毕拔管时(T5)心率、平均血压。采用视觉模拟评分法(VAS)对术后(8、16、24、48 h)疼痛情况进行评估并记录疼痛评分,记录术中麻醉药物用量、手术时间、气管拔管时间、术后首次肛门排气时间及术后并发症发生情况。结果T组患者术中丙泊酚、瑞芬太尼用量少于C组(P0.05)。T组患者术后8、16 h VAS评分显著高于C组(P0.05)。T组患者术后恶心呕吐、躁动及嗜睡发生率少于C组(P<0.05)。结论全身麻醉辅助应用经皮穴位电刺激技术,可使患者术中血流动力学更加平稳,减轻术后疼痛,有利于促进术后胃肠道功能的早期康复。
    • 徐祥平; 王震
    • 摘要: 目的比较静吸复合麻醉与全凭静脉麻醉对腹腔镜胆囊手术患者应激反应、免疫功能的影响。方法采用电脑盲选法将我院280例腹腔镜胆囊手术患者分为对照组(140例,静吸复合麻醉)和研究组(140例,全凭静脉麻醉)。比较两组的麻醉效果。结果用药10 min(T_(2))、用药30 min(T_(3))、手术结束时(T_(4)),研究组的心率(HR)与平均动脉压(MAP)均低于对照组(P<0.05)。术毕,研究组的血清皮质醇(Cor)、去甲肾上腺素(NE)水平均低于对照组(P<0.05)。术后1 d,研究组的白细胞分化抗原3阳性(CD3^(+))、白细胞分化抗原4阳性(CD4^(+))、白细胞分化抗原4阳性/白细胞分化抗原8阳性(CD4^(+)/CD8^(+))均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全凭静脉麻醉对腹腔镜胆囊手术患者的麻醉效果良好,有利于稳定患者的血流动力学,控制应激反应,并减少对免疫功能的影响。
    • 郭彩霞
    • 摘要: 目的:分析高龄患者腹腔镜胆囊手术的围手术期护理应用价值。方法:选取院内行腹腔镜胆囊手术高龄患者60例行对比调查,随机分为两组,对照组行常规护理,观察组实施围术期护理,对比不同组别患者干预效果。结果:经统计患者手术操作所用时间与术后恢复所用时间均以观察组相对较短。观察组患者术后1 d疼痛评分(4.15±1.05)分,与对照组的(4.36±1.24)分无差异性,术后3 d与术后5 d疼痛评分均小于对照组患者,对比有差异性。术后少数患者发生切口感染与切口出血及胆漏,观察组发生率小于对照组,对比有差异性。不同组别患者干预前评估焦虑抑郁程度未见显著差异,护理后程度缓解效果显著,但观察组焦虑(27.62±2.04)分,抑郁评分(25.34±2.08)分,均低于对照组的(29.52±2.54)分、(28.45±2.38)分。不同护理方案干预后评估生活质量情况,不同方向指标的评分均以观察组相对较高。经满意度的评估,不同护理方案所获得患者认可程度差异显著,以观察组相对较高。结论:高龄患者行腹腔镜胆囊手术治疗期间,给予围术期护理干预有助于缩短术后恢复时间,并降低术后并发症风险。
    • 张修刚
    • 摘要: 目的 气管插管麻醉和喉罩全麻对腹腔镜胆囊手术患者气道阻力的影响分析。方法 选取于2020年10月—2021年10月丹阳市中医院进行腹腔镜胆囊手术的54例患者作为研究对象,以抽签法分为对照组(n=27)、观察组(n=27),对照组采用气管插管麻醉,观察组采用喉罩全麻,对比两组不同时间点[气管导管/喉罩插管插入前(T0)、插入后即刻(T1)、插管后5 min(T2)、拔管前即刻(T3)、拔管后即刻(T4)、拔管后5 min(T5)]气道压相关指标及循环功能。结果 T0时,两组PAW、Ppeak气道压指标对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T1、T2、T3、T4、T5时,观察组PAW分别为(8.02±0.70)、(7.79±0.60)、(9.01±0.46)、(9.21±0.50)、(8.01±0.54)cmH_(2)O,Ppeak分别为(13.49±2.46)、(14.52±2.30)、(16.54±2.18)、(16.85±2.16)、(15.65±1.98)cmH_(2)O,均明显低于对照组的PAW(8.78±0.72)、(8.65±0.52)、(10.38±0.55)、(10.28±0.47)、(8.95±0.56)cmH_(2)O与Ppeak(16.28±2.85)、(18.95±2.22)、(20.21±2.30)、(20.34±2.46)、(19.68±2.17)cmH_(2)O,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3.933、5.628、9.928、8.102、6.279、3.851、7.201、6.018、5.539、7.129,P0.05);T1、T2、T3、T4、T5时,观察组MAP明显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5.166、5.919、5.877、10.105、5.538,P<0.05)。结论 对于进行腹腔镜胆囊手术的患者,与气管插管麻醉相比,喉罩全麻对患者气道阻力、循环功能影响更小。
    • 王丽红
    • 摘要: 目的研究在高龄患者进行腹腔镜胆囊手术时配合的有效围手术期护理措施。方法对2019年3月至2020年4月我院经过腹腔镜胆囊手术治疗的86例高龄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平均为43例。通过常规护理为对照组患者实施护理,通过综合护理为观察组实施护理,同时对经过不同护理之后两组患者的疼痛、并发症发生率、康复指标、负面心理、生活质量等方面的统计学差异进行对比。结果①观察组在护理之后评估疼痛,相比对照组而言明显减轻(P0.05),但经过护理以后观察组患者的焦虑量表和抑郁量表,评分改善效果比对照组都更加显著(P0.05),护理之后,再次对两组患者的生活质量评分做评估和对比,观察组的生活质量提升幅度明显比对照组更高(P<0.05)。结论临床对于进行腹腔镜胆囊手术治疗的高龄患者在围手术期内为患者实施综合护理能够充分减轻患者术后疼痛,降低并发症出现的概率,提高患者的康复质量,缓解患者的负面心理,并提高整体生活质量。
    • 高志敏
    • 摘要: 目的 总结高龄急性胆囊炎患者在腹腔镜胆囊手术治疗中的护理措施.方法 本次研究总计纳入54例对象,均筛选于本院收治的高龄急性胆囊炎患者,实验开展时间为2019年1月~2020年9月,采取抛硬币法分组.对照组和观察组各纳入27例,患者均开展腹腔镜胆囊手术治疗,对照组患者在围术期开展常规护理,观察组开展强化护理,分析不同方案对患者的影响.结果 观察组出现并发症例数少于对照组,存在较大差异(P<0.05).结论 高龄急性胆囊炎患者在腹腔镜胆囊手术治疗期间,需要做好对应的护理,提升手术治疗的安全度,要重视术后护理.
    • 王丽君
    • 摘要: 研究综合护理干预对高龄胆囊炎患者腹腔镜胆囊手术期间的护理效果.选取酒泉市金塔县人民医院的73例患者作为护理对象,按其入院编号的单双数分为对照组(单数)和观察组(双数),其中对照组37例,观察组36例.给予对照组患者常规方法进行护理干预,而观察组患者则是使用综合护理干预,最后对两组患者护理结束后的肛门排气时间、住院时间和伤口痊愈时间进行比较.观察组患者护理结束后的肛门排气次数(27.34±5.21)次、住院时间(3.14±1.52)d和伤口痊愈时间(28.15±1.88)d与对照组患者的排气次数(20.57±4.98)次、住院时间(5.37±1.29)d和伤口痊愈时间(31.78土2.94)d相比有明显差异(P<0.05).综合护理干预对缩短高龄急性胆囊炎患者进行腹腔镜胆囊手术后的住院时间和促进其身体的恢复有着较好的效果.
    • 周奕彤
    • 摘要: 目的 对比康复护理干预和常规护理对胆囊炎患者围术期的护理效果.方法 86例经腹腔镜胆囊手术治疗的胆囊炎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43例.观察组实施康复护理,对照组实施常规护理.比较两组临床效果、并发症发生情况、相关康复指标.结果 观察组治疗总有效率95.35% 高于对照组的79.07%,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并发症发生率2.33% 低于对照组的20.93%,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患者的术后肛门排气时间、引流管拔除时间、住院时间分别为(2.03±0.24)、(2.28±0.41)、(4.58±1.35)d均短于对照组的(2.45±0.31)、(2.53±0.45)、(5.69±2.37)d,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采用腹腔镜胆囊手术治疗的胆囊炎患者通过康复护理进行干预能够综合性提升患者的治疗有效率,降低并发症发生率,优化各项手术指标,促进患者更好的康复,是一种良好的护理手段.
  • 查看更多

客服邮箱:kefu@zhangqiaokeyan.com

京公网安备:11010802029741号 ICP备案号:京ICP备15016152号-6 六维联合信息科技 (北京) 有限公司©版权所有
  • 客服微信

  • 服务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