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 首页> 研究主题> 肝细胞肝癌

肝细胞肝癌

肝细胞肝癌的相关文献在1989年到2022年内共计1839篇,主要集中在肿瘤学、临床医学、内科学 等领域,其中期刊论文1741篇、会议论文58篇、专利文献108952篇;相关期刊467种,包括中国临床医学、中华肝胆外科杂志、癌症进展等; 相关会议50种,包括第三届全国中西医结合治疗肝病临床经验学术研讨会、第六届中原肝病论坛、第九届全国肝脏疾病临床学术大会等;肝细胞肝癌的相关文献由5753位作者贡献,包括周俭、颜志平、樊嘉等。

肝细胞肝癌—发文量

期刊论文>

论文:1741 占比:1.57%

会议论文>

论文:58 占比:0.05%

专利文献>

论文:108952 占比:98.38%

总计:110751篇

肝细胞肝癌—发文趋势图

肝细胞肝癌

-研究学者

  • 周俭
  • 颜志平
  • 樊嘉
  • 王建华
  • 刘清欣
  • 张静
  • 窦科峰
  • 李强
  • 罗剑钧
  • 刘彦仿
  • 期刊论文
  • 会议论文
  • 专利文献

搜索

排序:

年份

作者

    • 朱晓芸; 吴夏慧; 罗毅
    • 摘要: 肝细胞肝癌(HCC)发病率高,明确诊断时大多为晚期,常规的放疗、化疗、分子靶向治疗效果不佳。HCC的发生发展和免疫逃逸相关,免疫检查点抑制剂具有阻断免疫逃逸,激活T细胞持续的抗肿瘤作用。程序性死亡蛋白1及其配体(PD1/PD-L1)抑制剂、细胞毒性T淋巴细胞相关抗原-4(CTLA-4)为晚期肝癌常用的免疫检查点抑制剂,开展多项大型临床研究,改善了晚期HCC患者的治疗效果和预后。本文阐述了免疫检查点抑制剂的临床疗效、安全性,并探讨联合治疗策略在未来HCC治疗中的价值。
    • 王慧; 张凯楠; 赵辉
    • 摘要: 目的 研究长链非编码RNA(long non-coding RNA,lncRNA)LINC00473在肝细胞肝癌(hepatocellular carcinoma,HCC)发生、发展中的作用,研究其潜在的分子生物学机制。方法 通过癌症基因组图谱(TCGA)数据库筛选出在HCC中报道较少且表达较高的LINC00473。应用实时荧光定量聚合酶链式反应(qRT-PCR)检测20例肝癌患者组织中LINC00473的表达水平,分析LINC00473的表达水平与患者年龄、TNM分期等临床病理参数的相关性,并检测正常肝脏细胞L02和HepG2、Huh-7、SMMC-7721、Bel-7402、HCC-LM3、HCC-LM9 6种肝癌细胞中LINC00473的表达水平,选取表达量最高的细胞进行细胞功能实验。沉默LINC00473的重组质粒转染肝癌细胞,在24 h、48 h通过5-乙炔基-2’脱氧尿嘧啶核苷(5-Ethynyl-2’-deoxyuridine,EDU)细胞增殖实验检测;Transwell小室实验检测细胞迁移、侵袭;流式细胞术检测细胞凋亡。结果 TCGA数据库中发现,LINC00473在肝癌患者的癌组织中表达量显著高于癌旁组织(P0.05)。在正常肝脏细胞L02中LINC00473的表达水平显著低于肝癌细胞(P<0.05)。LINC00473在HepG2中表达最高。抑制LINC00473实验结果显示,抑制LINC00473能够抑制HepG2细胞的增殖,具有抑制细胞侵袭能力,并有效促进HepG2细胞的凋亡。结论 LINC00473在HCC中表达上调并参与肝癌细胞的增殖、侵袭和凋亡过程,初步揭示了LINC00473在HCC发生、发展中的癌基因作用。
    • 张爱绮; 龚建平
    • 摘要: 肝细胞肝癌(Hepatocellular carcinoma, HCC)作为一种常见的消化系统恶性肿瘤,预后较差。肿瘤突变负荷(Tumor Mutational Burden, TMB)是指编码区的体细胞非同义突变的总数,表示为肿瘤中每兆碱基的突变(突变/Metabase,突变/Mb)。关于基因突变及肿瘤突变负荷的研究在肝癌的发生发展中能为预后、治疗等方面提供进一步指导。作为新兴治疗评价及肿瘤预后的生物学标志物之一,本文就TMB在肝细胞肝癌患者的免疫治疗疗效中的预测价值、预后价值、肿瘤微环境及应用进展等方面进行综述。
    • 黄沾任; 宁金月; 李汉卿; 陈念平
    • 摘要: 随着肝细胞癌(HCC)发病机制研究的深入,晚期肝癌已经进入到了多种方式、多种药物联合使用的综合治疗时代,尤其是免疫治疗、免疫联合抗血管靶向治疗以及肝动脉灌注化疗等降期转化治疗取得了显著的疗效,给晚期肝癌患者带来了希望。目前免疫联合靶向药物治疗晚期肝癌已经成为了国内外研究的热点之一,阿特利珠单抗联合贝伐珠单抗(T+A)方案更是作为一线治疗方案正式写入了多个指南之中。本文就免疫联合靶向治疗研究进展、适用人群、疗效监测方面进行讨论。
    • 安然; 李琤; 李广明; 魏义胜
    • 摘要: 目的探讨内镜下套扎联合硬化剂治疗肝细胞肝癌(HCC)并发食管胃底静脉曲张破裂出血(EGVB)的临床疗效,并分析术后再出血的影响因素。方法收集106例HCC并发EGVB患者的临床资料,比较内镜下套扎联合硬化剂治疗不同类型EGVB的临床疗效,采用非条件多因素Logistic回归模型分析患者术后再出血的影响因素。结果HCC并发3种类型EGVB患者的止血成功率均为100%;治疗30天后,HCC并发3种类型EGVB患者的再出血率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HCC并发EGVBⅠ型患者的静脉曲张消失率高于HCC并发EGVBⅡ型、EGVBⅢ型患者,静脉曲张复发率低于HCC并发EGVBⅡ型、EGVBⅢ型患者,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非条件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结果显示,Child-Pugh分级、合并腹腔积液、门静脉直径、白蛋白、红色征均是HCC并发EGVB患者治疗后再出血的独立影响因素(P﹤0.05)。术后6个月内,HCC并发EGVBⅠ型、Ⅱ型及Ⅲ型患者均无食管狭窄、食管穿孔、胸腔积液及异位栓塞等严重并发症。结论内镜下套扎联合硬化剂治疗HCC并发EGVB患者的止血率为100%,其对不同类型的EGVB患者均具有较好的治疗效果。HCC并发EGVB患者治疗后再出血的独立影响因素较多,临床医师可依据独立影响因素对患者进行合理干预,降低再出血发生率,改善患者预后。
    • 温静静; 董玉娟; 王大壮; 王世凯; 陈红芳
    • 摘要: 目的探讨Caspase12与Caspase3的表达变化在内质网应激(ERS)介导的肝细胞肝癌(HCC)发生细胞凋亡过程中的作用。方法选取25例临床病理分级为Ⅰ-Ⅱ级(高分化)的HCC组织作为HCCⅠ-Ⅱ级组、25例Ⅲ-Ⅳ级(低分化)HCC组织作为HCCⅢ-Ⅳ级组,分别各取25例癌旁组织作为癌旁对照组;采用原位未端标记法(TUNEL)法检测各组肝组织的细胞凋亡情况,免疫组织化学法、Western Blot检测各组肝组织中Caspase12、Caspase3及GRP78蛋白表达,Real-time PCR检测各组肝组织中Caspase 12、Caspase 3及GRP 78 mRNA表达水平。结果与相应癌旁对照组比较,TUNEL法检测结果表明,HCCⅠ-Ⅱ级、Ⅲ-Ⅳ级组细胞的凋亡数目升高(P0.05)。结论ERS参与了HCC发展过程中的细胞凋亡,且是通过介导Caspase12以外的信号通路激活Caspase3执行的细胞凋亡。
    • 赵东旭; 张磊; 姜小庆; 史逸恺; 颜志平; 倪才方
    • 摘要: 中国是肝癌高发大国,患者约占世界总数的50%。经导管动脉化疗栓塞术(transcatheter arterial chemoembolization,TACE)是非手术治疗肝癌的一线方案。然而由于TACE的局限性和肝癌的异质性,治疗效果存在较大差异。近年来,肝动脉灌注化疗(hepatic artery infusion chemotherapy,HAIC)逐渐受到关注与重视,有研究得出在适合TACE治疗范围内的中晚期肝癌人群中,HAIC的疗效优于TACE的结论。为此,本文回顾了HAIC和TACE治疗的历史,以及其分别在肝癌治疗中的作用与地位,我国目前在HAIC治疗中所存在的弊端等;此外,对TACE治疗肝癌所存在的一些争议以及操作规范化等问题进行了阐述,以期推进肝癌局部治疗的规范化,提高肝癌介入治疗的效果。
    • 黄桂忠; 尹鹏飞; 林巧红; 张建龙
    • 摘要: 目的:探讨肝细胞肝癌(hepatocellular carcinoma,HCC)术后出现CNLC III/IV期复发危险因素,并构建线上预测模型。方法:回顾性分析我院2011年1月至2017年12月接受肝癌切除术的289例HCC患者临床及病理资料,基于Logistic回归分析明确HCC患者术后出现CNLC III/IV期复发高危因素,并以多因素回归分析结果为基础构建线上预测模型,通过一致性指数(C指数)、校正曲线及临床决策曲线验证该模型预测能力及临床效能。结果:截止至随访日期,共有158例(54.7%)的HCC患者出现术后复发,其中56例(19.4%)为CNLC III/IV期复发。经过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得术前NLR≥1.56(OR:2.745,95%CI:1.041~7.240,P=0.041)、肿瘤直径≥5.75 cm(OR:3.664,95%CI:1.612~8.328,P=0.002)、肿瘤低分化(OR:4.197,95%CI:2.027~8.688,P<0.001)、微卫星灶(OR:3.426,95%CI:1.241~9.460,P=0.017)及微血管侵犯(OR:3.127,95%CI:1.301~7.514,P=0.011)是术后出现CNLC III/IV复发的危险因素,以此为基础建立相应线上预测计算器,该预测模型时间依赖性受试者工作特征曲线下面积(AUC)为0.862,校正C指数为0.850。结论:HCC患者术后出现CNLC III/IV期复发与诸多因素相关,通过本研究所建立的网页计算器,临床医生可快速简便地识别高危人群并尽早予以干预措施,对临床工作具有指导意义。
    • 赵子璇; 郭新燕; 冯振博
    • 摘要: 目的:探讨CCAAT/增强子结合蛋白-α(CEBPA)在肝细胞肝癌(HCC)中的表达及其临床意义。方法:收集TCGA、GTEx和GEO等外文数据库中CEBPA在肝细胞肝癌中的表达值,对3727例癌样本和3204例非癌样本进行综合分析,用实时定量逆转录聚合酶链反应技术验证在肝细胞癌细胞系(Huh7)和正常肝细胞细胞系(L02)中CEBPA的表达,免疫组化技术验证90例肝细胞癌组织和90例癌旁组织CEBPA的表达情况。结果:公共数据集分析结果显示,CEBPA在癌组织中的表达明显高非癌组织(SMD=0.51),实验验证CEBPA在Huh7肝细胞癌细胞系中的表达明显高于正常肝细胞细胞系(P<0.01)。CEBPA蛋白的差异表达在HCC患者病理分级及TNM分期中的T分期有显著差异(P<0.05)。将HCC中CEBPA相关基因、差异基因和靶基因的交叉基因进行的KEGG分析,发现这些基因富集在细胞周期等通路上。结论:CEBPA在肝细胞肝癌组织中表达较高,可能参与肝细胞肝癌的发生发展。
    • 张晓艳; 李作安; 沈阳; 陈平; 李剑萍
    • 摘要: 目的探讨真实世界中免疫与靶向药物治疗不可切除晚期肝癌转化治疗的临床效果。方法回顾性分析南京大学医学院附属盐城第一医院2019年2月至2020年10月收治的5例不可切除晚期肝癌患者的临床资料。术前应用免疫+靶向+局部等联合治疗方案,肿瘤达到转化标准后行根治性手术,术后继续给予全身治疗预防肿瘤复发转移。结果5例患者均成功降期转化,术前全身治疗3~9个周期,患者耐受性较好。手术顺利完成,手术时间261 min(200~320 min),术中出血量540 ml(200~800 ml),术中成分输血304 ml(0~580 ml)。常规病理显示不同比例的残存癌组织。随访时间22.2周(12~31周),无肿瘤复发及转移,无围手术期死亡。结论对于不可切除晚期肝癌患者,免疫与靶向联合局部治疗的降期转化策略值得期待。
  • 查看更多

客服邮箱:kefu@zhangqiaokeyan.com

京公网安备:11010802029741号 ICP备案号:京ICP备15016152号-6 六维联合信息科技 (北京) 有限公司©版权所有
  • 客服微信

  • 服务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