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 首页> 研究主题> 翻译学

翻译学

翻译学的相关文献在1980年到2022年内共计921篇,主要集中在语言学、常用外国语、文学理论 等领域,其中期刊论文848篇、会议论文73篇、专利文献20352篇;相关期刊437种,包括山东外语教学、外语教学、外语与外语教学等; 相关会议15种,包括第十八届中国科协年会、公民语言能力研究学术研讨会、北京广播电视大学2011学术报告会等;翻译学的相关文献由841位作者贡献,包括吕俊、穆雷、李亚舒等。

翻译学—发文量

期刊论文>

论文:848 占比:3.99%

会议论文>

论文:73 占比:0.34%

专利文献>

论文:20352 占比:95.67%

总计:21273篇

翻译学—发文趋势图

翻译学

-研究学者

  • 吕俊
  • 穆雷
  • 李亚舒
  • 贾正传
  • 孙迎春
  • 杨自俭
  • 李田心
  • 辛红娟
  • 张柏然
  • 易经
  • 期刊论文
  • 会议论文
  • 专利文献

搜索

排序:

年份

    • 高健
    • 摘要: 随着认知隐喻学的发展,研究人员在中医现代化研究的过程中逐渐开始认识到中医学中充斥着大量的隐喻,并将中医学与认知隐喻学相结合研究。笔者对中医学者们关于隐喻的研究进行了分析整理,发现隐喻涉及到了中医学研究的方方面面,包括理论研究、翻译交流以及术语标准化等。此文总结了隐喻在中医学研究的理论价值与重要意义。
    • 蒋哲杰
    • 摘要: 扬雄是汉代重要的思想家和文学家,其哲学思想与文学作品具有独特价值,在英语世界也吸引了不少翻译与研究。梳理和讨论有关扬雄及其作品的译介与研究情况,有助于了解英语世界对扬雄的理解与接受角度,展现英语世界对扬雄及其作品的译介与研究的特点及存在的问题,而后再与国内文化经典翻译人才的培养现状进行对比,发现当前外译工作在语言、内容、主体和成果推介等方面存在误区。建议通过翻译博士专业学位来培养和加强译者的课题选择能力、原典研究能力、翻译变通能力与合作交流能力,全面提升人才培养质量。
    • 郭双双; 胡学文
    • 摘要: 库布斯·莫里斯(Kobus Marais)编著的《翻译(生物)符号论:社会文化现实的涌现》(A (Bio)Semiotic Theory of Translation:The Emergence of Social-cultural Reality)于2019年由劳特利奇出版社出版,该书系统论述了翻译符号学的理论基础、研究对象及未来的发展前景,本书的研究对于翻译符号学的发展有重要价值。在此,笔者结合翻译学发展趋势、本书内容结构及作者对翻译符号学的未来展望对该书进行了介评,通过对该书内容的梳理,指出其新颖与不足之处。
    • 张洁
    • 摘要: 多年来,翻译研究从语言学中引入了许多理论和模型,得到了极大的发展,其中值得一提的便是系统功能语言学。许多学者将这一语言学理论运用到诗歌翻译研究中,由此产生了丰富的研究成果。本研究将对系统功能语言学在古诗词翻译研究中的应用进行文献综述,并讨论此类研究的局限性及其未来发展。
    • 刘晶
    • 摘要: 翻译的本质即不同文化之间的互动,任何两种语言之间的相互转化实质上都是其所代表的文化之间的交流。但不同文化存在着很明显的差异性,尤其是在东西方文化之间,基于这个原因,翻译的文化交流本质便多了一层内涵。从接受美学角度,翻译的解释本质不仅应当是文化的解释,还应当具备必要的美感,以保证目标语言读者的接受及阅读美感的获得。
    • 温辉; 陶友兰
    • 摘要: 《治学有道育人无痕:翻译学女教授访谈录》一书访谈了20位译学巾帼,探索她们如何成为优秀的女教授。她们真实的故事感动鼓舞了莘莘学子。编撰此书的陶友兰教授并未在书中分享她的经历,本文通过对她的专访,从其成长经历、翻译教学、翻译研究与文化传播等方面,勾勒她的治学育人之路,期待给青年教师们有所启迪。
    • 余爱菊
    • 摘要: 自20世纪80年代互文性理论引入我国后,互文性研究在国内语言文学界沿着文学批评、语言修辞和翻译学三条路径展开,并成为一个研究热点。研究发现,这三个研究领域都取得了丰硕的研究成果,但国内互文性研究尚存在研究论著偏少、文学互文性批评体系有待建构和研究对象尚存在局限性等问题。未来互文性研究应在文本解读、比较文学、翻译、教学、多模态语篇分析和互文性运行机制阐释方面拓展研究空间。另外,利用语言学理论或数据库等研究工具,挖掘互文性文本资源,探究互文性的深层机制和功能,会成为一个新的学术增长点。
    • 孙疆卫; 王立非
    • 摘要: 本文探讨了Nvivo质性研究工具在翻译经济学理论构建中的应用,介绍了Nvivo方法的扎根理论原理和自下而上的数据归纳原则,对该软件的开放编码、主轴编码和选择编码功能进行实际操作讲解,并运用3篇国外文献作为案例,采用核心编码功能挖掘翻译经济学的主题和内容,发现可从翻译市场、翻译产业、翻译职业、翻译技术与商务翻译5个维度开展翻译经济学研究。Nvivo方法对开展外语学科主题挖掘和理论构建以及研究方法创新具有启示和应用价值。
    • 潘琳琳
    • 摘要: 道格拉斯·罗宾逊是美国著名翻译理论家,香港浸会大学首席教授,致力于发掘多学科性翻译理论研究.他的研究方向之一是以皮尔士符号学为理论核心,辅以身心学、神经生理学、中国儒道哲学等学科的理论成果研究翻译问题.受访者结合1997年至2018年20余年间撰写的多部专著,以批判性的学术态度和跨学科的研究视角阐述了符号学与翻译学研究的共振,内容主要涉及皮尔士符号学与翻译学的关系、符号学与翻译学联姻的多元路径、符号学与翻译身心学的关联以及翻译符号学前景展望等方面.
    • 冯全功
    • 摘要: 修辞认知是广义修辞学的一个重要术语,目前已被移植到翻译研究中,成为翻译修辞学的一个重要课题。本文主要论述了修辞学者对修辞认知的原始界定、翻译学者从原型理论对修辞认知的界定与拓展、修辞认知的家族成员(隐喻为原型成员)与八个主要特征、文学翻译中修辞认知的主要研究内容(如转换模式、转换效果、转换动因)及其潜在的后续研究话题(如译者风格、认知机制)。修辞认知作为一种反逻辑、审美化的深层认知机制及其外在语言表现,有望成为翻译研究的一个重要术语,为译文与译者研究提供新的思路。
  • 查看更多

客服邮箱:kefu@zhangqiaokeyan.com

京公网安备:11010802029741号 ICP备案号:京ICP备15016152号-6 六维联合信息科技 (北京) 有限公司©版权所有
  • 客服微信

  • 服务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