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 首页> 研究主题> 结核科

结核科

结核科的相关文献在1998年到2022年内共计153篇,主要集中在临床医学、预防医学、卫生学、内科学 等领域,其中期刊论文71篇、会议论文7篇、专利文献53440篇;相关期刊52种,包括大观周刊、经济师、中国卫生产业等; 相关会议4种,包括中华医学会结核病学分会2014年学术大会、中华医学会结核病学分会2011年学术会议、全国静脉输液护理学术交流暨专题讲座会议等;结核科的相关文献由231位作者贡献,包括任静静、瞿盛燕、冀小波等。

结核科—发文量

期刊论文>

论文:71 占比:0.13%

会议论文>

论文:7 占比:0.01%

专利文献>

论文:53440 占比:99.85%

总计:53518篇

结核科—发文趋势图

结核科

-研究学者

  • 任静静
  • 瞿盛燕
  • 冀小波
  • 康冠楠
  • 丁丽麒
  • 刘晓玲
  • 卢艳华
  • 孙晶
  • 张征静
  • 徐璟
  • 期刊论文
  • 会议论文
  • 专利文献

搜索

排序:

年份

    • 钱敏; 李立华; 张文娟
    • 摘要: 目的探究结核科应用以星级护士为载体管理模式的可行性。方法选取2019年11月—2021年12月南华大学附属长沙中心医院结核科在职护理人员22名,根据时间不同分为管理前(2019年11月—2020年11月)和管理后(2020年12月—2021年12月),管理前实施传统护理管理模式,管理后实施以星级护士为载体管理模式,对比管理前后护理人员自我防护能力、心理素质以及职业生命质量。结果管理后护理人员防护理论知识、疾病防护意识、疾病防护能力、护理操作规范、职业暴露处理等自我防护能力显著高于管理前,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管理后护理人员心理能力、心理品格、自我适应、环境适应以及心理动力等心理素质评分显著高于管理前,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管理后护理人员心理健康、生理健康、工作主动性、职业自豪感、职业胜任感、家庭平衡感以及职业满意度显著高于管理前,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结核科护士应用以星级护士在载体管理模式,对于其提高自我防护能力、改善心理素质、强化职业生命质量均有积极效果。
    • 陈爱香
    • 摘要: 目的 深入研究在结核科的护理查房中使用LBL+PBL教学法的实际效果.方法 选取2019年6月—2020年5月期间该院结核科的68名护理人员作为研究对象,随机分为两组,观察组34名,对照组34名.其中对照组结核科护理人员接受传统的LBL教学法,而观察组结核科护理人员则在对照组的基础上接受PBL教学法,对比两组护理人员所取得的学习效果.结果 观察组结核科护理人员的结核科理论知识得分、临床技能操作得分、综合能力测评得分以及患者对其查房工作的满意程度均明显高于对照组结核科护理人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在结核科的护理查房中,采取LBL教学法和PBL教学法相结合的教学方式,能够全面提升其理论知识水平及临床操作水平,强化综合能力,优化查房工作的质量,值得在各大医院广泛推荐使用.
    • 吴姝; 梁珍
    • 摘要: 目的 探讨结核科实习护士培训应用个案分析教学法的效果.方法 研究起止时间为2019年6月—2020年6月,就此阶段挑选结核患者共计80例作为护理教学下的结果检验对象,同时在此时期挑选在岗实习人员共计80名接受结核科护理培训,并在时间线推动统计下完成两套护理带教培训模式.其中2019年6—12月阶段中挑选护生共计40例,完成传统带教模式.而在2020年1—6月中同样挑选40名护生使用案例教学法,临床教学与实践周期1月并后续执行护理期间对护生执行相同结核科护理知识指导.观察护生不良情绪、综合护理成绩考核、本科护生能力提升情况、实习20周自我概念各项因子表现和护生个案分析书写质量评分,以此验证护理带教影响性.结果 教学前两组护生不良情绪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而教学后,研究组护生不良情绪缓解优于常规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研究组护生个案分析书写质量分数高于常规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研究组护生综合护理成绩考核结果要高于常规组,研究组本科护生工作能力提升情况比常规组更理想,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常规组中实习护生的自我概念各项因子得分相较研究组更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个案分析教学法应用于结核科内实习护士培训效果显著,能显著提升护生综合能力,给予患者优质护理干预,具备较高使用价值.
    • 胡晨依
    • 摘要: 目的 观察个案分析法在结核科护理培训中的应用效果.方法 选取该院2020年1—12月接受护理培训的结核科护士20名,以随机数字表法分两组,培训A组10名,给予常规教学方法,培训B组10名,在常规教学方法基础上增加个案分析法,两组接受护理培训各2个月.比较两组护士接受护理培训前后在结核科护理理论知识及护理操作技巧考核中的成绩,并比较两组护理培训前后个案分析能力评分.由两组护士在护理培训结束给予肺结核患者护理服务,比较两组患者对护理工作的满意度.结果 护理培训前,两组结核科护理理论知识及护理操作技巧考核成绩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护理培训后,培训B组结核科护理理论知识及护理操作技巧考核成绩高于培训A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护理培训后,培训B组个案分析能力评分高于培训A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护理培训结束后,培训B组给予护理服务的患者对护理满意度评分高于培训A组给予护理服务的患者满意度评分,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结核科护理培训中应用个案分析法展开培训教学,有利于提高护士个案分析能力、提升其对结核科护理相关理论知识的掌握水平与护理操作实践能力,且个案分析法护理培训教学能够提升护士临床护理能力,获得患者更高满意度.
    • 王洪波
    • 摘要: 目的 分析总结结核科新上岗护士的带教情况.方法 选取2017年5月—2019年5月共120名该院结核科的新上岗护士作为该次研究对象,按不同的教学模式分组,划分成各60名患者的对照组以及实验组,两组患者情况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对照组新上岗护士进行带教的方式主要是常规教学方法,而将阶段式教学方法应用到实验组新上岗护士的带教中.比较两组新上岗护士的考核成绩和新上岗护士对带教方式的满意度以及对两组新上岗护士的满意度.分析它们教学要点及其结果.结果 实验组新上岗护士的考核成绩高于对照组实习护士,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9.150、6.790、13.170,P<0.05);相较于对照组的新上岗护士而言,实验组新上岗护士具有更高的带教方式满意程度,差异有统计学意义(x2=9.620,P<0.05);患者对实验组新上岗护士的满意度更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x2=11.370,P<0.05).结论 采用阶段式教学方法对新上岗护士进行教学,可以提高新上岗护士的考核成绩和相应技能,提高新上岗护士对带教方式的满意度,提高患者对新上岗护士的满意度,阶段式教学方法在临床对新上岗护士的带教中具有推广价值.
    • 李玲
    • 摘要: 目的:分析研究职业保护意识在预防结核科护士职业暴露中的应用价值.方法:择取72例结核科护士随机分为2组,对照组36例采纳常规培训,观察组36例采纳职业保护意识,对比职业暴露应对能力及感染发生率.结果:观察组护士职业暴露应对能力较对照组更高,观察组感染发生率 (2.78%)较对照组 (16.67%)低,对比差异显著,P<0.05.结论:实施职业保护意识,可提高结核科护士解决问题的能力,在临床中值得应用和推广.
  • 查看更多

客服邮箱:kefu@zhangqiaokeyan.com

京公网安备:11010802029741号 ICP备案号:京ICP备15016152号-6 六维联合信息科技 (北京) 有限公司©版权所有
  • 客服微信

  • 服务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