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 首页> 研究主题> 纤维发育

纤维发育

纤维发育的相关文献在1980年到2022年内共计126篇,主要集中在农作物、分子生物学、植物学 等领域,其中期刊论文92篇、会议论文6篇、专利文献229595篇;相关期刊39种,包括植物学报、农业生物技术学报、棉花学报等; 相关会议6种,包括中国生物工程学会2014年学术年会暨全国生物技术大会、中国农业工程学会农业水土工程专业委员会第八届学术研讨会、2012年全国博士研究生学术论坛——作物学科发展与粮食安全等;纤维发育的相关文献由387位作者贡献,包括李学宝、徐楚年、李扬等。

纤维发育—发文量

期刊论文>

论文:92 占比:0.04%

会议论文>

论文:6 占比:0.00%

专利文献>

论文:229595 占比:99.96%

总计:229693篇

纤维发育—发文趋势图

纤维发育

-研究学者

  • 李学宝
  • 徐楚年
  • 李扬
  • 杨佑明
  • 侯磊
  • 周治国
  • 罗明
  • 肖月华
  • 裴炎
  • 宋国立
  • 期刊论文
  • 会议论文
  • 专利文献

搜索

排序:

年份

    • 上官小霞; 曹俊峰; 杨琴莉; 吴霞
    • 摘要: 棉纤维不仅是最重要的纺织工业原料,也是研究植物细胞分化、伸长以及细胞壁合成的理想模型。棉纤维细胞的分化和发育受复杂的、相互关联的调控网络所控制。转录因子、功能基因、植物激素、非编码RNA以及表观遗传修饰在棉纤维发育过程中皆起重要的调控作用。随着不同棉花基因组的组装和重测序及关联分析工作的展开,越来越多的调控棉纤维发育的关键因子被挖掘,对进一步解析棉花纤维发育的分子调控机制及助力棉花生物育种具有重要的意义。
    • 毛廷勇; 孔杰; 胡守林; 张伟; 陈佳林; 李燕芳; 万素梅; 陈国栋
    • 摘要: 【目的】研究不同陆地棉品种纤维发育形态学变化,比较棉纤维发育重要阶段的形态学差异。【方法】以新陆中82号、新陆中70号、新陆中38号以及15-1242为材料,在扫描电镜观察纤维在开花前1 d至开花后1 d的胚珠、发育21和28 d的纤维以及成熟纤维。【结果】随着开花时间的增加,胚珠表皮细胞的突起数量或伸长数量逐渐增加,开花当天的突起数量在5900~7800个/mm^(2),且中部棉铃的突起数量最多,在7000个/mm^(2)以上,开花后1 d的伸长数量在3000~6400个/mm^(2),中部棉铃的伸长数量最多,在5000个/mm^(2)以上;发育21和28 d的纤维表现为生育期短的品种比生育期长的品种早进入纤维加厚期,且生育期越短,在同一发育时期纤维的扭曲程度越大,不同开花期进入加厚期的快慢表现为7月14日开花的纤维最早,7月21日开花的纤维最晚;成熟纤维的中段纤维的扭曲和纵纹在不同开花期均有差异,新陆中70号的扭曲和纵深程度表现最明显,新陆中38号最不明显。【结论】生育期短的棉花品种纤维发育进程快,不同开花期纤维发育进程表现为中部棉铃纤维发育快于下部和上部,结合成熟纤维的扭曲和纵深程度来看,不同品种和开花期纤维形态学上发育的快慢差异可能是纤维品质间存在差异的原因之一。
    • 吴楠; 杨君; 张艳; 孙正文; 张冬梅; 李丽花; 吴金华; 马峙英; 王省芬
    • 摘要: 纤维品质改良一直是棉花育种的重要目标。基于纤维不同发育时期的RNA-seq数据,发现1个在海岛棉和陆地棉间差异表达的葡萄糖醛酸激酶基因(glucuronic acid kinase/glucuronokinase,GlcAK)。从海岛棉(Gossypium barbadense)Pima90-53纤维中克隆了GbGlcAK,其ORF为1101 bp,编码366个氨基酸。GbGlcAK具有GHMP激酶N和C结构域,为GHMP超家族成员,属于可溶性非分泌蛋白,与拟南芥GlcAK亲缘关系最近。亚细胞定位结果显示GbGlcAK分布在细胞质中。超表达GbGlcAK的拟南芥叶表皮毛、下胚轴、下胚轴细胞和根的长度较野生型均极显著增加,UDP-D-GlcA代谢相关基因表达量增加,果胶含量显著增加,说明过表达GbGlcAK能够上调UDP-D-GlcA代谢通路相关基因的表达从而提高果胶含量,进而促进细胞伸长,这为进一步研究GbGlcAK在棉纤维发育中的功能提供了参考。
    • 徐婷婷; 张弛; 冯震; 刘其宝; 李黎贝; 俞啸天; 张雅楠; 喻树迅
    • 摘要: 【目的】对肌醇-1-磷酸合酶(myo-inositol-1-phosphate synthase,MIPS)基因GhMIPS1A进行功能分析,探究其在陆地棉纤维发育及抗逆过程中的作用。【方法】通过系统发育分析、基因结构分析、保守基序分析、荧光定量分析、烟草瞬时转化、拟南芥过表达试验、病毒诱导的基因沉默(virus-induced gene silencing,VIGS)技术等对GhMIPS1A基因进行研究。【结果】从陆地棉TM-1中克隆获得GhMIPS1A基因,通过生物信息学分析发现该基因编码蛋白中存在4个高度保守的序列,分别为GWGGNNG、LWTANTERY、NGSPQNTFVPGL和SYNHLGNNDG。亚细胞定位结果显示,GhMIPS1A蛋白位于细胞膜。在拟南芥中过表达GhMIPS1A基因可促使拟南芥根长显著增加,肌醇含量提高1倍以上。空间表达模式分析表明,GhMIPS1A基因在根、茎、叶、纤维中优势表达,且在高衣分品种新陆早18号中的表达量显著高于其在低衣分品种德字棉531中的表达量;表达模式分析表明,Gh MIPS1A基因在纤维发育早期阶段表达量较高。利用VIGS技术沉默TM-1的GhMIPS1A基因,3个株系的棉纤维密度显著降低,衣分分别降低4.48、4.93、3.95百分点,肌醇含量分别降低31.83%、32.90%、29.46%。在干旱处理或盐处理下,GhMIPS1A基因的表达量均表现出先升高后降低的趋势。【结论】GhMIPS1A在棉纤维发育中发挥积极作用,并且能够响应干旱胁迫和盐胁迫,可以为培育优质高产、耐盐耐旱的棉花新品种提供基因资源和遗传基础。
    • 马永红; 朱四元; 严理; 刘头明
    • 摘要: 研究以苎麻品种中苎1号为材料,开展其茎皮小RNA(miRNA)测序.结果显示,在苎麻茎皮中,共检测到378个miRNA,分析了4个管家基因在苎麻6个部位中的表达水平,发现18s在各组织中稳定表达.以18s基因作为内参基因,分析了3个候选miRNA(miR156、miR166和miR828)在苎麻6个部位中的表达谱,发现其均在苎麻顶端韧皮部和芽中表达量较高,且在纤维发育不同部位的茎皮中呈现差异表达,推测3个候选miRNA参与了苎麻纤维发育调控.生物信息学预测该3个miRNA主要是靶向调控MYB、NAC和HDZIP基因的功能.该研究为阐明miRNA在苎麻纤维发育中的生物学功能提供了依据.
    • 饶晶; 朱四元; 严理; 刘头明
    • 摘要: 以中苎1号为研究材料,开展苎麻茎皮组织长链非编码RNA(lncRNA)测序,通过实时荧光定量PCR检测其中10个lncRNA的表达谱.结果表明,测序共获得4316个lncRNA,表达谱分析发现10个lncRNA主要集中在茎、叶、芽部位.而10个候选lncRNA中有9个lncRNAs在纤维发育不同阶段呈现差异表达.生物信息学预测该9个lncRNA主要通过靶向调控MYB、NAC、IRX15 L、LBD、BLH1基因,推测他们与苎麻纤维发育存在联系.研究结果为苎麻纤维发育研究及品种改良提供了参考.
    • 李富; 王延周; 严理; 朱四元; 刘头明
    • 摘要: 苎麻[Boehmeria nivea(L.)Gaud.]是我国特色的天然纤维作物,其纤维具有拉伸力强、纤维束长等特点.解析苎麻纤维发育调控机制,对实现纤维产量和品质性状遗传改良具有重要意义.本研究基于高通量测序技术开展了苎麻茎顶部和中部的茎皮组织环状RNA(circRNA)分析,在2个组织中共鉴定到5268个苎麻circRNA.比较circRNA的表达水平发现,78个circRNA在2个组织中呈现差异表达.因苎麻茎中部韧皮纤维处于生长发育期,而茎顶部韧皮纤维尚未起始生长,推测这78个circRNA是纤维不同发育时期差异表达基因,它们可能参与了苎麻的纤维发育调控.研究结果将为解析circRNA调控苎麻纤维生长发育机制奠定基础.
    • 解盛; 李国旗; 宋立肖; 谢博勋; 王雅芳; 刘星
    • 摘要: 植物体中纤维素是细胞壁形成的主要成分,不仅参与细胞形态的建成,调控细胞发育,还参与细胞内多种细胞信号转导途径,进而影响植物体的生长发育.纤维素合酶是植物体合成纤维素的主要酶类.为了探究CesA基因家族对罗布麻生长发育及纤维素合成的调控机理,该文通过生物信息学分析方法,从基因家族鉴定、结构分析、蛋白理化性质与多级结构预测、亚细胞定位、信号肽、进化关系和顺式作用元件等方面,对罗布麻CesA基因家族进行系统鉴定和分子特征分析.结果表明:基于全基因组测序,罗布麻CesA基因家族鉴定含有15个成员,分布在罗布麻11条染色体中的8条上,其编码蛋白的氨基酸数量为730~1158,相对分子质量81280.81~130123.18 kDa,理论等电点6.18~8.83.除了AvCesA3、AvCesA5、AvCesA7、AvCesA10和AvCesA11蛋白为稳定蛋白,其余成员均为不稳定蛋白;除了AvCesA12蛋白为疏水性蛋白,其余成员均为亲水性蛋白.该家族成员包含3~14个外显子,8~15个保守基序.编码蛋白主要分布于质膜与高尔基体上,无信号肽,二级结构以无规则卷曲与α-螺旋为主要构成元件.AvCesA15蛋白的跨膜结构域和三级结构与其他成员存在显著不同.罗布麻CesA基因进化时主要受纯化选择作用.对上游1500 bp区域顺式作用元件分析,结果显示罗布麻CesA基因受到光、温度、水分、氧气等环境因子及生长素、赤霉素、脱落酸、乙烯、水杨酸等植物激素调控.该研究为进一步探究罗布麻CesA基因家族的生物学功能、提高纤维品质与品种改良奠定理论基础.
    • 吕丽敏; 左东云; 王省芬; 张友平; 程海亮; 王巧连; 宋国立; 马峙英
    • 摘要: [目的]扩展蛋白是1种细胞壁蛋白,能够松弛细胞壁从而促进细胞伸长.本研究旨在挖掘棉花纤维发育过程中特异的扩展蛋白基因.[方法]利用转录组测序和定量PCR(Polymerase chain reaction)研究棉花扩展蛋白基因的表达模式,并运用生物信息学的方法分析扩展蛋白进化关系、预测三维结构和关键氨基酸位点.[结果]以陆地棉cDNA(Complementary DNA,互补DNA)为模板,克隆得到4个棉花扩展蛋白基因GhEXPA1d、GhEXPA4b、GhEXPA23b和GhEXPB3a,开放阅读框长度分别为768 bp、795 bp、798 bp和804 bp.进化树分析表明,GhEXPA1d、GhEXPA4b、GhEXPA23b属于EXPA(α-expansin)亚家族,GhEXPB3a属于EXPB(β-expansin)亚家族.组织特异性表达分析表明它们是纤维发育特异基因;定量PCR验证了这4个GhEXPs都是在纤维发育的起始期和伸长期表达量较高.根据序列比对以及三维结构模型预测了4个棉花扩展蛋白的关键氨基酸位点,分别是苯丙氨酸、色氨酸和酪氨酸,均为芳香族氨基酸,在三维结构模型中处于同一个平面上.[结论]获得的4个棉花扩展蛋白基因在棉花纤维发育起始期和伸长期特异表达,为进一步阐明GhEXPs对棉花纤维发育的分子机制提供了参考.
    • 赵越; 王晓楠; 孙宇峰; 曹焜; 韩承伟; 姜颖; 韩喜财; 张晓艳; 边境
    • 摘要: 工业大麻纤维以其优越的性能和环保特性在纺织品市场占有重要位置,为了提高工业大麻产值及培育出符合市场需求的品种,对纤维产量及品质的研究至关重要,栽培措施、环境条件、收获迟早、沤麻时间和基因型等多种因素均会影响纤维的产量及品质.文章就工业大麻纤维产量、品质的影响因素及纤维发育相关基因的研究现状进行总结,并对相关研究前景进行分析,旨在为纤用工业大麻栽培及育种提供理论依据.
  • 查看更多

客服邮箱:kefu@zhangqiaokeyan.com

京公网安备:11010802029741号 ICP备案号:京ICP备15016152号-6 六维联合信息科技 (北京) 有限公司©版权所有
  • 客服微信

  • 服务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