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 首页> 研究主题> 米糠蛋白

米糠蛋白

米糠蛋白的相关文献在1963年到2022年内共计281篇,主要集中在轻工业、手工业、化学工业、生物化学 等领域,其中期刊论文187篇、会议论文9篇、专利文献114757篇;相关期刊63种,包括农产品加工·创新版、黑龙江八一农垦大学学报、粮油加工等; 相关会议9种,包括中国粮油学会油脂分会第二十三届学术年会暨产品展示会、中国粮油学会油脂分会第二十二届学术年会暨产品展示会、黑龙江省农业工程学会2011学术年会等;米糠蛋白的相关文献由631位作者贡献,包括吴伟、吴晓娟、林亲录等。

米糠蛋白—发文量

期刊论文>

论文:187 占比:0.16%

会议论文>

论文:9 占比:0.01%

专利文献>

论文:114757 占比:99.83%

总计:114953篇

米糠蛋白—发文趋势图

米糠蛋白

-研究学者

  • 吴伟
  • 吴晓娟
  • 林亲录
  • 张敏
  • 王长远
  • 于殿宇
  • 姚惠源
  • 肖志刚
  • 刘颖
  • 翟爱华
  • 期刊论文
  • 会议论文
  • 专利文献

搜索

排序:

年份

    • 贾润红
    • 摘要: 本研究将卡拉胶添加到米糠蛋白制备的水包油乳状液中,研究不同浓度的卡拉胶(0%、0.2%、0.3%、0.4%、0.5%)对水包油乳状液乳化稳定性的影响。测定了乳状活性、电位、粒径以及分层指数的影响。结果表明,随着卡拉胶浓度的增加,卡拉胶与米糠蛋白共同稳定乳状液的粒径从9.35μm逐渐减小到4.26μm,ζ-电位绝对值从9.45mV显著增大到24.26mV,乳化稳定性从57.79%显著增加到91.54%。卡拉胶使米糠蛋白形成的乳状液的黏度增加6倍,并增强了液滴之间的空间排斥和静电排斥,防止液滴聚集,使乳状液的分层指数明显降低并提高了乳状液的稳定性。可见,卡拉胶具有作为乳状液稳定剂的潜力。
    • 尚平
    • 摘要: 将0.2%和0.4%的黄原胶添加到米糠蛋白制备的水包油乳状液中,研究不同pH对水包油乳状液稳定性的影响。测定了ζ-电位、粒径、黏度、分层指数以及过氧化物的含量。结果表明,0.4%黄原胶制备的乳状液稳定性显著高于0.2%黄原胶制备的乳状液。乳状液的pH在等电点附近时粒径最大、负电荷最少。pH 5.0时,乳状液发生了广泛的液滴絮凝使其具有最大的分层指数,并且生成的过氧化物含量最多。在pH高于5.0时,乳化液滴间的静电排斥作用增加,使乳状液带更多的负电荷,乳状液的稳定性更好。
    • 李小敏; 胡志雄; 张维农; 齐玉堂; 张燕鹏; 杜言; 左陈
    • 摘要: 以米糠蛋白(RBP)为碳源,采用水热合成法制备碳量子点,通过紫外-可见吸收光谱、荧光光谱、高分辨率透射电子显微镜(TEM)、傅里叶变换红外光谱(FTIR)对制备的米糠蛋白碳量子点(RBP-CDs)的光学性能、形貌结构及表面官能团进行表征,并探究RBP-CDs在不同环境下的稳定性及应用于传感、细胞成像、荧光染色等领域的效果。结果表明:RBP-CDs在286 nm下有紫外吸收峰,其发射波长具有激发依赖性;RBP-CDs的形状近似球形,分散性好,尺寸均一,粒径为2~4 nm;RBP-CDs表面富含羟基、羧基,亲水性好;在pH 4~10及不同盐浓度条件下,RBP-CDs的荧光性能良好;在365 nm紫外灯长时间照射下,也表现出良好的光学稳定性,但在不同化学环境中RBP-CDs的荧光强度差别较大,主要与其表面缺陷态有关。荧光传感实验表明,RBP-CDs可作为Fe^(3+)的“Turn-Off”型荧光传感器,检出限可达15.2 nmol/L。RBP-CDs具有较低的细胞毒性,可用于HepG-2细胞的染色成像。RBP-CDs可作为一种新型荧光标记材料,应用于细胞标记和细胞成像领域。
    • 张玲瑜; 苗建银; 曹愚; 戴伟杰; 刘果; 李振伟; 曹庸
    • 摘要: 目的:开发米糠新产品。方法:以ACE抑制率为指标,通过单因素和响应面试验对米糠蛋白进行酶解工艺优化研究,并对最优酶解物活性肽进行超滤分离、活性评价和氨基酸组成分析。结果:米糠蛋白最优酶解工艺条件为:pH 7.2,底物质量浓度8.2 g/100 mL,酶解温度46°C,酶解时间3 h,酶添加量0.3 g/100 g米糠蛋白,在此条件下所得酶解物ACE抑制率为(73.15±0.64)%,而且酶解物含有丰富的疏水性氨基酸(23.09 g/100 g);活性分析表明,分子量3 kDa活性肽组分[(58.65±2.21)%]和酶解物[(72.64±1.61)%]。结论:米糠蛋白酶解物具有显著的ACE抑制活性,活性肽组分的分子量对ACE抑制活性具有显著影响。
    • 张燕鹏; 张曼君; 刁云春; 张维农; 胡志雄; 胥伟
    • 摘要: 考察复合米糠蛋白(rice bran protein,RBP)-卵白蛋白(ovalbumin,OVA)的起泡特性,并分析在特定pH值与NaCl浓度下溶液与泡沫中不同蛋白质的物化性质,以阐述两种蛋白之间相互作用对起泡特性的影响。结果表明,在pH 4.0条件下,两种蛋白质在起泡能力上可以产生协同作用,且当RBP-OVA质量比为3:1时,添加1%NaCl后RBP-OVA复合蛋白的起泡能力和泡沫稳定性均显著增加;而在pH 7.0、无NaCl的情况下两种蛋白在起泡特性上没有表现出特别明显的协同作用,当添加1%NaCl后二者在起泡能力方面反而表现出一定的拮抗作用。通过对pH 4.0、1%NaCl条件下溶液与泡沫中蛋白质的物化性质进行分析可知,因两种蛋白质在物化性质方面具有一定的互补性,可通过蛋白质之间的相互作用从不同的物化性质角度改善RBP-OVA复合蛋白的起泡能力与泡沫稳定性。
    • 赵福权; 王铖; 周嘉玲; 王珍珍; 余瞻; 吴致鑫; 沙如意; 毛建卫
    • 摘要: 以米糠蛋白为乳化剂通过高速剪切方式制备亚麻籽油(O/W型)乳液,考察不同米糠蛋白添加量、超声功率、剪切转速等因素对乳液粒径变化的影响,通过响应面试验优化乳液制备工艺,并对乳液进行表征及稳定性评价。结果表明亚麻籽油乳液最优的制备工艺为:米糠蛋白添加量0.56%、剪切转速7900 r/min、超声功率300 W,在此条件下制得的乳液平均粒径最小为315.14 nm,制备的乳液具有良好的p H稳定性,乳液在4°C冷藏储存55 d内和25°C室温储存10 d内均呈现出良好的稳定特性,在第7 d时初级氧化产物和次级氧化产物含量分别降低了0.026 mmoL/L和0.031 mg/kg,具有一定的抗氧化特性。本研究为亚麻籽油产品的应用提供一定的理论参考。
    • 刘书亭; 王宏; 徐彩红
    • 摘要: 综述了米糠蛋白及其蛋白肽的组成和功能特性,比较了二者的提取和分离方法,并阐述了其在食品工业方面的应用情况。旨在为提高米糠蛋白资源的利用率,为今后对米糠资源的深入研究和高值化利用提供一定的参考。
    • 刘家希; 王钰琦; 曾怡欣; 孙丽慧
    • 摘要: 分别采用干热法和微波加热法对米糠进行稳定化处理,然后利用超声辅助碱法提取米糠蛋白,并对蛋白质功能特性进行分析。结果表明:超声辅助碱法能够有效提高米糠蛋白质的提取率,最高蛋白提取率达到57.89%,而经过微波加热处理的米糠得到的蛋白质纯度最高,为73.49%。经稳定化处理后,米糠蛋白的泡沫稳定性、吸水能力和氮溶解度都有一定程度降低。超声处理能够提高米糠蛋白的吸油能力和起泡性,但使吸水能力、泡沫稳定性和氮溶解度有不同程度的降低。此外,稳定化和超声处理均可提高蛋白质的总巯基和二硫键含量。
    • 郑丽慧; 周晓瑞; 汪洋; 周佳; 朱凤; 万磊; 贾俊强
    • 摘要: 以蛋白溶解度为评价指标,研究超声波时间、超声波功率、酶解时间、酶解温度和加酶量等因素对米糠蛋白溶解性的影响.结果 表明:超声波、超声波辅助酶法均能改善米糠蛋白的溶解性,其中超声波辅助酶法效果较好.依据选酶实验的结果,筛选出木瓜蛋白酶为超声波辅助酶法的最佳用酶;超声波辅助木瓜蛋白酶处理后米糠蛋白的溶解度可达74.83%,这说明超声波辅助木瓜蛋白酶处理能够改善米糠蛋白的溶解特性,从而拓宽了米糠蛋白的应用领域和范围.
    • 吴晓娟; 王晓婵; 张佳妮; 沈佳丽; 李依; 金曼芹; 吴伟
    • 摘要: 研究pH值碱性偏移(pH 11)结合热处理(50、60°C)对米糠蛋白结构和功能性质的影响.结果表明,pH值碱性偏移促使米糠蛋白二级结构由有序向无序转化,pH值碱性偏移结合热处理使得米糠蛋白二级结构呈现折叠-去折叠-复折叠的复杂变化,并伴随巯基氧化.pH值碱性偏移促使米糠蛋白展开,随着处理时间的延长,米糠蛋白重新聚集,热处理会加剧聚集程度.pH值碱性偏移使得米糠蛋白持水性、起泡性、泡沫稳定性、乳化性和乳化稳定性显著下降,仅持油性显著改善;随着处理时间的延长,米糠蛋白持水性、起泡性、乳化性和乳化稳定性逐渐上升,其中乳化性上升幅度最大.pH值碱性偏移结合热处理可显著改善米糠蛋白的持水性、起泡性、泡沫稳定性和乳化稳定性,同时也会降低米糠蛋白的持油性和乳化性.
  • 查看更多

客服邮箱:kefu@zhangqiaokeyan.com

京公网安备:11010802029741号 ICP备案号:京ICP备15016152号-6 六维联合信息科技 (北京) 有限公司©版权所有
  • 客服微信

  • 服务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