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 首页> 研究主题> 社区护理学

社区护理学

社区护理学的相关文献在1996年到2023年内共计278篇,主要集中在临床医学、教育、预防医学、卫生学 等领域,其中期刊论文264篇、会议论文14篇、专利文献122198篇;相关期刊115种,包括才智、读与写(教育教学刊)、卫生职业教育等; 相关会议9种,包括全国中医、中西医结合护理学术交流会议暨全国社区护理学术交流会议、第13届全国骨科护理学术交流会议暨全国社区护理学术交流会议、2007年全国护理管理、护理教育暨心理护理(桂林)学术研讨会等;社区护理学的相关文献由484位作者贡献,包括李莉、刘国莲、宁艳花等。

社区护理学—发文量

期刊论文>

论文:264 占比:0.22%

会议论文>

论文:14 占比:0.01%

专利文献>

论文:122198 占比:99.77%

总计:122476篇

社区护理学—发文趋势图

社区护理学

-研究学者

  • 李莉
  • 刘国莲
  • 宁艳花
  • 刘宇
  • 林梅
  • 苗秀欣
  • 金瑞华
  • 何国平
  • 周娟
  • 孔令磷
  • 期刊论文
  • 会议论文
  • 专利文献

搜索

排序:

年份

    • 冷圣梅; 王喜财
    • 摘要: 近年来,患者的治疗与护理备受关注。目前,临床护理工作者主要来源于高职高专院校,但高职高专院校的传统护理教学更多的是针对护理技能的培训,对人文关怀培养重视程度不够,人才培养模式缺少创新,导致因缺乏足够的人文关怀而产生的护患矛盾时有发生。由李冬梅和李桢主编的《社区护理学实训指导》是护理学专业创新人才培养系列教材之一,该书通过理论解说、技术指导、实际案例、相关法律条文与多种实训实操有机结合的形式对社区护理工作进行了详细的教学指导,并通过大量实际案例讲解深入探究社区护理,在注重实践的基础上更加注重人文关怀,适用于高职高专院校开展人文护理人才创新教育模式研究。
    • 蚁淳; 叶大庆
    • 摘要: 目的构建与实践基于在线开放课程的社区护理学混合式教学模式,并评价其实践效果。方法本课程采用线上结合线下混合式教学模式开展教学。线上教学采用中国大学MOOC平台的中南大学的慕课社区护理学,由教学团队根据广州中医药大学教学实际建成异步SPOC。线下教学以社区健康教育实践为主。在混合式教学开展前及课程结束后对学生进行评估,评价该教学模式对培养学生社区护理核心能力的优势。同时通过期末闭卷考核评价学生的学习效果。结果课程结束后,混合式教学所在班级学生社区护士核心能力达中等及以上水平者占81.11%(73/90),社区护士核心能力总分得分为(130.77±12.53)分,经统计学分析与开课前总分得分的对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闭卷考试中学生的答卷情况较为理想。结论该模式改变传统课堂式教学,方式新颖,学生接受程度和兴趣较高,对培养护生社区护理核心能力、加强课程学习者的社区护理认同感有一定优势。
    • 焦娜娜; 王顺兰; 敖春; 刘良燚; 冯子倩; 罗仕蓉
    • 摘要: 目的在社区护理学教学中应用体验式教学法,评价对学生人文关怀能力、职业认同水平的影响及教学效果。方法采取抽签法,随机将遵义医药高等专科学校2019级护理1班61名学生作为实验组,2班64名学生作为对照组。实验组采用体验式教学法,对照组采用传统讲授法。在社区护理学教学前后调查两组人文关怀能力和职业认同水平,并比较两组对教学效果的评价。结果教学后两组人文关怀能力评价量表、职业认同评定量表得分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实验组明显高于对照组。实验组对教学效果的评价总体高于对照组。结论将体验式教学法应用于社区护理学教学,有利于提高学生的人文关怀能力和职业认同水平,改善教学效果。
    • 沈翠玲; 石蕾; 陈新梅; 徐秀瑛; 陈志龙
    • 摘要: 目的 构建以岗位能力为核心的社区护理课程体系并评价其效果。方法 采用类实验研究的方法,课程改革前2017级114名学生为对照组;课程改革后即2018级164名学生为观察组。分析两组学生社区护理学综合成绩及社区岗位胜任力评价指标总分及一、二级指标得分差异。结果 对照组和观察组学生的综合成绩得分分别为81.04±5.76分和81.30±6.54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学生课前岗位胜任力总分、一级指标得分、二级指标得分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对照组和观察组学生课后岗位胜任力总分分别为46.38±18.38分、60.14±18.20分,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此外,岗位胜任力第一、二级指标得分均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针对社区护理学采取以岗位胜任力为核心的课程改革可以提高学生的岗位胜任力,指导教师采取针对性的知识传授并加强学生对社区护理学知识、技能以及思想的理解。
    • 卜小丽; 王艳红; 李惠菊; 史素杰; 杨濮瑞
    • 摘要: 目的构建“社区护理学”课程形成性评价体系,以更加客观、全面地评价学生的综合能力。方法在文献回顾的基础上由研究小组初步拟定函询问卷,运用德尔菲法进行2轮专家函询,形成“社区护理学”课程形成性评价体系,包括评价指标和评价形式、标准、主体,并用层次分析法确定各指标权重。结果2轮专家函询问卷回收率为100%,判断系数、熟悉系数和权威系数分别为0.872、0.846和0.820。变异系数为0~0.183,协调系数W为0.257和0.436。最终确立评价体系:评价指标包括3个一级指标,14个二级指标,19个三级指标;11个评价形式,35个评价标准和3个评价主体。结论“社区护理学”课程形成性评价体系构建科学可靠,能够为客观、全面地评价学生学习效果提供量化参考依据。
    • 庄嘉元; 张妍燕; 王珠珠; 申玲
    • 摘要: 目的比较两种分组方法在社区护理学课程“以团队为基础的学习(team-based learning,TBL)”中的应用效果,为TBL的有效实施提供参考。方法选取福建省某医科大学2018级四年制本科护理学专业学生为研究对象。以掷硬币法随机分组,1班为试验组(n=143),2班为对照组(n=135)。试验组根据TBL教学“组间同质,组内异质”的原则,以绩点为依据进行分组;对照组则自由组队。比较两组的课程综合成绩、团队合作能力和自我导向学习能力,并收集两组学生的小组互评结果。结果试验组总成绩(84.74±5.92)高于对照组(82.10±6.39),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3.541,P<0.001)。教学后,试验组团队合作能力得分(24.09±8.77)低于对照组(26.72±11.76),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2.088,P=0.037);试验组自我导向学习能力中人际沟通维度得分(14.86±2.39)低于对照组(15.70±2.07),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3.093,P=0.002)。结论以绩点为分组策略、遵循TBL“组间同质,组内异质”原则的分组方式比便利分组更能有效提升学生的学习成绩及自律性。
    • 刘蔚; 阳绿清
    • 摘要: 探讨中医特色护理教学在社区护理学中的应用效果。研究表明,将中医特色护理教学应用于社区护理教学中,有利于提高护生的核心能力及综合成绩,有利于护生运用中医护理知识对社区居民进行健康教育。
    • 尹心红; 江悦妍; 左国花; 邓加帆; 谭修竹; 冯静; 陈莉
    • 摘要: 鉴于护理成人教育学生对社区护理教学中家庭访视相关知识的需求,使用Unity 3D技术结合社区家庭访视实际案例,开发教育游戏,通过直观的视觉体验,促进护理成人教育学生社区护理学中家庭访视教育理论和实践知识学习,提升其知识掌握水平。
    • 杨海霞
    • 摘要: 目的:研究本学期混合式教学模式引用在社区护理学教学中的成绩。方法:将2018级甘肃医学院护理学本科专业的4个班作为研究对象,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观察组采用线上+线下相结合的混合式教学方法,对照组采用传统方式下的板书结合多媒体教学方法,实验结束后通过理论考试和过程性考评来对比两组研究对象的教学效果。结果:混合式教学模式效果明显高于传统教学模式,混合式教学方法效果良好,更深得学生喜欢。综合成绩显示观察组优于对照组。结论:通过混合式教学实践,得出有效利用网络平台资源,提高了教学质量,取得了良好的教学效果,同时培养了学生的自学能力以及对知识的综合应用能力,值得推广并继续实践研究。
    • 谢世发; 郑艳楠; 张继娜; 杨亚平; 赵晓媛
    • 摘要: 探讨“1+6”体验式教学模式在社区护理学教学中的应用效果,以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和主动性,提高教学水平及课程满意度,并加强学生对社区护理工作及职业的认知。
  • 查看更多

客服邮箱:kefu@zhangqiaokeyan.com

京公网安备:11010802029741号 ICP备案号:京ICP备15016152号-6 六维联合信息科技 (北京) 有限公司©版权所有
  • 客服微信

  • 服务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