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 首页> 研究主题> 硫化铅

硫化铅

硫化铅的相关文献在1986年到2022年内共计447篇,主要集中在化学、无线电电子学、电信技术、冶金工业 等领域,其中期刊论文120篇、会议论文18篇、专利文献39683篇;相关期刊96种,包括材料导报、功能材料、湖南有色金属等; 相关会议18种,包括全国第十四届红外加热暨红外医学发展研讨会、2010中国材料研讨会、四川省电子学会传感技术第11届学术年会等;硫化铅的相关文献由1212位作者贡献,包括孙伟、张孝彬、糜裕宏等。

硫化铅—发文量

期刊论文>

论文:120 占比:0.30%

会议论文>

论文:18 占比:0.05%

专利文献>

论文:39683 占比:99.65%

总计:39821篇

硫化铅—发文趋势图

硫化铅

-研究学者

  • 孙伟
  • 张孝彬
  • 糜裕宏
  • 祝华云
  • 刘润清
  • 倪华良
  • 周胜名
  • 季振国
  • 何静
  • 唐朝波
  • 期刊论文
  • 会议论文
  • 专利文献

搜索

排序:

年份

    • 郭海宁; 郭艳华; 包玺琳; 柏亚林
    • 摘要: 西北某矿石铅品位2.56%,锌品位9.17%,伴生银品位18.60 g/t,属于低铅高锌硫化矿。为解决铅锌混合严重,铅精矿中含锌高的问题,对该矿石进行了大量的实验研究。结合工艺矿物学,进行了大量的抑锌药剂的探索,最终确定采用复合抑制剂T122具有较好的效果。根据条件实验及开路实验确定的较佳工艺条件,进行闭路流程实验,获得最终指标为铅精矿铅品位62.22%,回收率为92.42%,含锌5.79%的铅精矿。锌精矿中锌品位57.07%,回收率92.45%。伴生元素得到了较好的富集、回收,铅精矿中银品位390.90 g/t,银回收率76.50%。铅、锌及其伴生银均得到了较好的回收,实现了矿产资源的综合利用。
    • 邢美波; 魏玉瑶; 王瑞祥
    • 摘要: 对ZnO/PbS异质结量子点太阳能电池的界面修饰及稳定性进行研究,采用ZnO电子传输层掺杂金属Mg及引入电子阻挡层两种界面修饰方法,制备了不同的量子点太阳能电池器件,并对其进行伏安特性测试.结果表明,界面修饰可调整界面能级结构、减少缺陷复合、增强电荷传输.经过界面修饰的器件获得了9.46%的光电转换效率(PCE),分别比未掺杂的器件(PCE为5.41%)和无电子阻挡层结构的器件(PCE为1.60%)提升了约75%和491%.此外,经过30 d的空气暴露后,界面修饰后的器件仍能保持原有PCE的95%以上.
    • 岳巧; 李一夫; 徐宝强; 杨红卫
    • 摘要: 加硫除铜是粗铅火法精炼除铜的主要方法,根据硫化铅和铜的反应温度和动力学条件,分别对硫化铅和铜摩尔比1∶1和1∶2的固相反应进行差热分析,利用Kissinger方程和FWO方程求得反应活化能。结果表明,反应开始温度在350°C左右,升温速率越大,峰形越宽,峰值温度越高,反应峰向高温方向移动,出现反应滞后现象。通过动力学方程计算,硫化铅和铜摩尔比为1∶1混合的反应活化能为233.32 kJ/mol,按1∶2混合的反应活化能为257.66 kJ/mol。硫化铅过量,反应活化能随反应温度降低而降低,有利于提高除铜效率。研究结果可为改进粗铅除铜工艺提供理论指导。
    • 岳巧; 李一夫; 徐宝强; 杨红卫
    • 摘要: 加硫除铜是粗铅火法精炼除铜的主要方法,根据硫化铅和铜的反应温度和动力学条件,分别对硫化铅和铜摩尔比1:1和1:2的固相反应进行差热分析,利用Kissinger方程和FWO方程求得反应活化能.结果表明,反应开始温度在350°C 左右,升温速率越大,峰形越宽,峰值温度越高,反应峰向高温方向移动,出现反应滞后现象.通过动力学方程计算,硫化铅和铜摩尔比为1:1混合的反应活化能为233.32 kJ/mol,按1:2混合的反应活化能为257.66 kJ/mol.硫化铅过量,反应活化能随反应温度降低而降低,有利于提高除铜效率.研究结果可为改进粗铅除铜工艺提供理论指导.
    • 杨俊龙; 郭艳华
    • 摘要: 甘肃某金矿属于含砷较高的铅、锌、金、银多金属矿,有用矿物种类较多.在原矿性质研究的基础上,进行了不同工艺方案的试验研究.在综合分析了各种方案的技术指标及优缺点的情况下,确定采用优先选铅-锌硫混浮-锌硫分离工艺试验方案.在最佳条件试验基础上,最终闭路试验可以获得铅品位为47.71%,铅回收率为71.45%,伴生金品位为16.50 g/t,金回收率为8.82%,伴生银品位3 561 g/t,银回收率为72.62%的铅精矿,锌品位为40.42%,锌回收率为48.07%的锌精矿和金品位为30.86 g/t,金回收率为84.01%的金精矿.该方案产品结构合理,铅、锌、金、银等有价金属均能得到较好的回收.
    • 胡巧玲; 孙喜桂; 吴晨希; 田珍珍; 魏俞龙; 孙成行; 韩佳宏; 于可心
    • 摘要: 采用化学浴沉积法(CBD)在玻璃衬底上制备了PbS薄膜,探究了沉积时间(20~100 min)对其厚度、微观形貌、晶体结构和禁带宽度的影响.结果表明,化学浴沉积所得的PbS薄膜均匀、致密,呈镜面光亮的黑色.随着沉积时间的延长,PbS薄膜厚度先快速后缓慢增大,微观形貌逐渐由片状结构转变为立方体结构,择优生长取向从(200)转变为(220),禁带宽度先减小后增大.沉积60 min所得PbS薄膜的厚度约为853 nm,以(220)晶面为生长取向,禁带宽度为0.205 eV,光学性能最佳.
    • 王毅斌; 张思聪; 谭厚章; 林国辉; 王萌; 卢旭超; 杨浩
    • 摘要: 分别采用X射线荧光光谱、X射线衍射光谱、电镜扫描和能谱分析等方法,对某440 t/h燃煤锅炉下层燃烧器附近水冷壁区域收集的腐蚀层进行详细表征,分析并讨论腐蚀产物的形成和痕量元素富集特点.结果表明:腐蚀内层主要含有FeS2、Fe2O3、PbS和ZnS,但Pb比Zn富集程度高;腐蚀外层以ZnS、PbS、GaS、Fe1-xS和Zn1.0Al1.04S2.13为主,还含有少量Ga、Se、Bi等元素,但Zn与Ga元素富集程度显著高于内层;腐蚀层中Pb、Zn、Ga、Se、Ge、As、Bi、Th、Sn、Sb等元素主要通过气化-冷凝和黏附的未燃尽碳颗粒释放析出的方式到达管壁,部分元素仍存在二次气化现象并扩散至腐蚀层深处,以进一步增大腐蚀裂纹尺度.基体铁的氧化和硫化反应同时发生并相互竞争,靠近基体侧腐蚀层先发生裂缝后逐渐开始破碎.黄铁矿向外转移中会释放气态硫并生成多种晶型的磁黄铁矿,这说明气态硫在腐蚀过程中扮演重要作用.此外,沉积层中微细颗粒和气态痕量元素可能会向基体侧移动与扩散渗透,增加腐蚀内部应力进而加剧腐蚀.
    • 王未来; 黄冠; 高钰贵; 郭勇安; 赵树凯
    • 摘要: To mimic the catalytic function of cytochrome P-450 enzyme, the bar-ball lead sulfide particleswas synthesized using an ultrasonic method,and then used for preparing a catalyst material of lead sulfide-supportediron tetrakis(p-carboxylphenyl)porphyrins(Fe TCPP/PbS),using the lead sulfide as a support via a physical adsorption and coordination method. The catalytic material was characterized using scanning electron microscopy( SEM) , ultravolet-visible spectroscope( UV-Vis) , and Fourier transform infrared spectroscopy ( FT-IR ) . The catalyst was used for oxidation of ethylbenzenein molecular oxygen. The experimental results showed that ( Fe TCPP/PbS) had higher catalytic activitythan that of the unsupported iron porphyrin, its yield of acetophenoneand phenethyl alcohol reachedup to 41. 9% . The catalytic material could be used four times and the catalytic activity remainedwell. The efficient catalysis of ethylbenzene oxidation under the mild conditions to obtain the target productsand recycle of the catalyst after usewererealized.%为模拟半胱氨酸中巯基硫原子轴向配位调节细胞色素P-450酶催化活性的功能,用超声法合成球棒状硫化铅微晶,通过配位作用制备硫化铅固载四(对-羧基苯基)铁卟啉催化材料( Fe TCPP/PbS).采用扫描电镜、紫外—可见光谱、红外光谱等手段对催化材料进行表征,以氧气为氧源催化乙苯氧化.结果表明,硫化铅固载四(对-羧基苯基)铁卟啉较未固载铁卟啉具有更高的催化活性,醇酮收率高达41. 9% ,催化剂可重复使用4次,其催化活性基本保持不变,实现了温和条件下高效催化乙苯氧化获得目标产物及催化剂的回收利用.
    • 吴泽兵; 孟雯; 王晓岩; 张紫薇; 苑文仪; 王临才; 张承龙; 白建峰; 王景伟
    • 摘要: 以硫化钠为硫化剂,机械化学硫化荧光灯管芯柱玻璃中金属铅,实现金属铅向硫化铅快速转化.通过单因素实验,考察了不同机械化学硫化条件,即球磨时间、球磨转速和球料比对硫化率的影响,并通过XRD、SEM和粒度对硫化产物进行表征.结果表明,硫化率随球磨时间和球磨转速的增大而增大,随球料比的增大先增大后减小,当球磨转速为750r/min、球磨时间为120min、球料比为50∶1g/g时,荧光灯管芯柱玻璃中金属铅的硫化率可达96.18%.XRD结果表明,荧光灯管芯柱玻璃中金属铅的机械化学硫化产物为PbS、SEM和粒度结果表明,荧光灯管芯柱玻璃的粒径随球磨转速和球磨时间的增加而减小.
  • 查看更多

客服邮箱:kefu@zhangqiaokeyan.com

京公网安备:11010802029741号 ICP备案号:京ICP备15016152号-6 六维联合信息科技 (北京) 有限公司©版权所有
  • 客服微信

  • 服务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