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 首页> 研究主题> 甘油酯

甘油酯

甘油酯的相关文献在1986年到2023年内共计1846篇,主要集中在化学工业、轻工业、手工业、化学 等领域,其中期刊论文145篇、会议论文9篇、专利文献99028篇;相关期刊105种,包括药学学报、中国海洋药物、北京日化等; 相关会议9种,包括中国工程热物理学会2014年年会、第九届中国肉类科技大会、2004年度全国水产品加工与综合利用学术研讨会等;甘油酯的相关文献由3612位作者贡献,包括徐怀义、杨博、王永华等。

甘油酯—发文量

期刊论文>

论文:145 占比:0.15%

会议论文>

论文:9 占比:0.01%

专利文献>

论文:99028 占比:99.84%

总计:99182篇

甘油酯—发文趋势图

甘油酯

-研究学者

  • 徐怀义
  • 杨博
  • 王永华
  • 蒋海明
  • 蓝东明
  • 杜云忠
  • 潘光亮
  • 赖正波
  • 陈艳琼
  • 王卫飞
  • 期刊论文
  • 会议论文
  • 专利文献

搜索

排序:

年份

作者

    • 江洲
    • 摘要: 深海鱼油中ω-3多不饱和脂肪酸的功能性已被全球药品和保健品行业所熟知,市场成熟度很高。高含量ω-3多不饱和脂肪酸的甘油酯型鱼油产品具有食用安全性好、天然和生物利用率高的特性,正成为食用油脂加工业新的经济增长点。本文综述了高含量ω-3多不饱和脂肪酸鱼油甘油酯的产品特征、产品制备与分离方法等研究进展,以期为我国鱼油行业的产品升级提供参考。
    • 赵新杰; 高丽伟; 赵祥忠
    • 摘要: 以三角褐指藻为原料,利用甘油酯对岩藻黄素的提取工艺进行研究。探究了提取温度、提取时间、超声处理及蔗糖脂肪酸酯对不同链长脂肪酸甘油酯提取效果的影响,试验结果表明,三乙酸甘油酯的提取效果最佳。通过正交试验优化确定了三乙酸甘油酯的最佳提取条件为:提取温度65°C、提取时间4 h、超声时间25 min、蔗糖脂肪酸酯添加比例0.5%,在此条件下三角褐指藻中岩藻黄素的最大提取率为5.129 mg/g。
    • 吴梅; 黄新平; 郅轲轲; 明惠
    • 摘要: 文中以妥尔油脂肪酸和甘油、丙-1,2-二醇和丙1,3-二醇为主要原料通过酯化反应合成了不同的羧酸酯类化合物,考察了温度(携水剂)、催化剂的种类和添加量、反应时间、醇和酸的比例、携水剂对酯化反应的影响,通过红外光谱和色质联用方法对产物进行了表征,并对其抗磨性能进行了评价。当催化剂为对甲基苯磺酸、其加入量为酸和醇总质量的0.8%、反应时间是6 h、酸和醇的物质的量的比值为1.06时,反应效果最好。与油酸单甘油酯相比,在相同添加量下妥尔油脂肪酸酯与油酸酯的抗磨效果相当,其加入量为200μg/g时,可满足磨痕直径不大于420μm的要求。
    • 郭晓烨; 李艳华; 韩丹翔
    • 摘要: 以集胞藻Synechocystis sp.PCC 6803为研究对象,研究建立了基于超高效液相色谱耦合串联质谱技术脂质组学分析方法.鸟枪法脂质组学通过电喷雾离子化有效分离油脂粗提物中所含单个脂质分子,在三重四极杆扫描碎片离子,能够利用特征片段离子鉴定光合甘油酯的种类和酰基组成,具有高效、灵敏度高和质量准确度高等优点.对不同光强下生长的Synechocystis sp.PCC 6803细胞的各脂质组分进行了全定量分析,发现单半乳糖甘油二酯(Monogalactosyldiacylglycerol, MGDG)和磷脂酰甘油(Phosphatidyl glycerol,PG)在高光处理的第2小时即显著积累,增长量分别为34.64%和68.49%,其中以含有从头合成、高度饱和的脂肪酸的种类增长最为快速和显著,而后高不饱和度的脂肪酸组成的种类逐渐积累.双半乳糖甘油二脂(Digalactosyldiacy-lglycerol,DGDG)在各时间点都持续增长,12h后增长量达26.95%,硫代异鼠李糖甘油二酯(Sulfoquinovosyldiacylglycerol,SQDG)的含量则呈现出不断下降的趋势.研究所建立的脂质组学分析方法对进一步研究Synechocystis sp.PCC 6803的脂质代谢及生理功能提供了有力的分析工具.
    • 胡谦; 张九凯; 邢冉冉; 陈颖; 康文瀚; 苗金梁
    • 摘要: 采用基于超高效液相色谱-高分辨质谱(UPLC-HRMS)技术的脂质组学方法,分析比较了油茶籽油和橄榄油中的甘油酯组成,并总结了不同甘油酯的液相色谱保留行为.利用提取离子流图、母离子谱图和子离子质谱图,依据中性丢失质量计算甘油酯的脂肪酰基链组成.结果表明,油茶籽油和橄榄油中共检测到55种甘油酯,其中在油茶籽油中检测到全部55种甘油酯(43种甘油三酯和12种甘油二酯),橄榄油中检测到44种甘油酯(34种甘油三酯和10种甘油二酯),未检测到9种甘油三酯和2种甘油二酯.油茶籽油和橄榄油中最主要的甘油酯均为TAG 54:3,但其相对含量在油茶籽油中更高.以55种甘油酯分子的峰面积作为变量进行多维变量统计分析,聚类热图分析、主成分分析和正交偏最小二乘法判别分析表明,油茶籽油和橄榄油具有显著的分类趋势.结合VIP值>1.0且p值<0.01筛选出油茶籽油的3种关键甘油酯和橄榄油的6种关键甘油酯.该研究揭示了油茶籽油与橄榄油中甘油酯的分子组成差异,可为解析油茶籽油的功能和营养提供基础.
    • 吕瑞; 冯坤; 罗梦阳; 卢美娟; 楚屹然; 杨会芳; 刘海荣
    • 摘要: 抗冻性是成品一级大豆油质量指标之一,评价方式为冷冻试验.受油料、原油品质以及加工情况等的影响,有时一级大豆油的抗冻效果会有很大差异.因此,对大豆油抗冻性的影响因素进行了研究.首先,考察了不同精炼工序大豆油的抗冻性;其次,选取5种市售一级大豆油,使其在低温条件下结晶,比较分析结晶成分与非结晶成分的脂肪酸组成以及甘油酯组成差异,并分析其理化指标差异,考察大豆油脂肪酸、甘油酯组成及理化指标对抗冻性的影响;另外,通过反添磷脂与白土探究其对一级大豆油抗冻性的影响.结果表明:不同精炼工序大豆油表现出不同的抗冻性,随着精炼程度的加深,大豆油抗冻性逐渐变差.一级大豆油中饱和脂肪酸、甘一酯、甘二酯含量为影响其抗冻性的重要因素;磷脂会提高一级大豆油的抗冻性,但磷脂含量过高,其抑制油脂结晶的效果降低;大豆油的抗冻性随着白土残余量的增加而降低.
    • 李晓东; 常淤浩; 潘悦; 林爽; 刘璐; 张宏达; 周星宇; 马欣
    • 摘要: 对5种脂质来源婴儿配方奶粉(infant formula powder,IFP)与母乳(human milk,HM)在甘油酯组成上进行比较研究.结果表明:不同脂肪来源的IFP与HM在脂肪组成、组分比例上有显著差异,HM中甘油二酯(diglyceride,DG)相对含量高达(7.84±0.57)%,显著高于IFP的最高对应值(1.26±0.22)%(P<0.05),其中DG(18:2/18:2)和DG(18:1/18:1)是HM中含量最高的DG种类,二者共占HM总DG的80%以上;在甘油三酯(triglyceride,TG)组成上,虽目前IFP己添加1,3-二油酸-2-棕榈酸甘油三酯成分,但TG(16:0/18:1/18:1)相对含量(最高(6.70±0.19)%)仍显著低于HM对应值((7.92±0.58)%)(P<0.05),同时,IFP中TG(16:1/17:2/22:6)相对含量最低为(3.68±0.67)%,显著高于HM(0.02±0.01)%(P<0.05),这说明IFP中C22:6的主要存在形式与HM不同.虽然目前IFP在主要脂肪酸组成上接近HM,但其在脂肪酸的存在形式上仍与HM存在明显不同.
    • 马玉花; 方玉; 保怡; 林鹏程; 潘国庆; 盖祥云
    • 摘要: 药物-脂质共轭物技术是在前药原理的基础上发展而来,其通过对亲水性或难溶性药物进行亲脂性修饰,改善药物本身的一些缺陷,以促进药物吸收,增强疗效.本文分别从共轭物的化学合成方法、共轭物的种类、其对原药生物活性的影响、纳米给药系统方面的应用及吸收降解机制等方面对药物-脂质共轭物的研究进展进行综述.
    • 周锦枫; 吴磊燕; 钟雅云; 涂瑾; 董武辉; 罗登
    • 摘要: 本文通过核磁共振测定冷冻面团及其面包的水分迁移情况,流变仪测定冻藏过程中冷冻面团的流变学特性,质构仪和扫描仪分析面包的品质,研究三种甘油酯:乙酰化单、双甘油脂肪酸酯(ACETEM),双乙酰酒石酸单双甘油酯(DATEM)和六聚甘油单油酸酯,对冷冻面团及其面包品质的影响.结果 表明:在冻藏过程中,三种甘油酯对冷冻面团及其面包的品质均有改善.与对照组相比,冻藏前三种甘油酯增加了面团及其面包的结合水比例,分别是面团增加了4.21%、7.02%、11.23%和面包增加了0.27%、4.67%、16.00%.而冻藏后,三种甘油酯降低了冷冻面团及其面包的水分迁移.在冻藏期间,冷冻面团的粘弹性降低,它们的损耗角正切值(tan δ)增加,发酵后对照组面团的tanδ增加了11.90%,添加了0.5%ACETEM面团的tan δ仅增加了4.76%.冻藏60 d后,含0.5%ACETEM的面包比容为3.29 mL/g,比对照组增大了23.50%;面包硬度为2298.92 g,比对照组柔软19.18%.因此,添加了0.5%ACETEM的改善效果最好.
  • 查看更多

客服邮箱:kefu@zhangqiaokeyan.com

京公网安备:11010802029741号 ICP备案号:京ICP备15016152号-6 六维联合信息科技 (北京) 有限公司©版权所有
  • 客服微信

  • 服务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