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 首页> 研究主题> 灵芝多糖

灵芝多糖

灵芝多糖的相关文献在1989年到2023年内共计1068篇,主要集中在中国医学、药学、轻工业、手工业 等领域,其中期刊论文656篇、会议论文46篇、专利文献24203篇;相关期刊363种,包括中成药、中药药理与临床、中国老年学杂志等; 相关会议40种,包括第九届中国中医药实验动物科技交流会 、中国畜牧兽医学会中兽医学分会2015年学术年会、中国畜牧兽医学会中兽药新产品研发研讨会暨中南六省区中西兽医研究会第二十一次学术研讨会、2015年福建省医院药学学术年会 等;灵芝多糖的相关文献由2457位作者贡献,包括林志彬、刘艳芳、张劲松等。

灵芝多糖—发文量

期刊论文>

论文:656 占比:2.63%

会议论文>

论文:46 占比:0.18%

专利文献>

论文:24203 占比:97.18%

总计:24905篇

灵芝多糖—发文趋势图

灵芝多糖

-研究学者

  • 林志彬
  • 刘艳芳
  • 张劲松
  • 唐庆九
  • 杨焱
  • 周帅
  • 郑惠华
  • 雷林生
  • 杨红梅
  • 吴锋
  • 期刊论文
  • 会议论文
  • 专利文献

搜索

排序:

年份

作者

    • 吴淑琴; 童玉鑫; 王长康; 高玉云
    • 摘要: 灵芝的重要生物活性成分之一——灵芝多糖,主要存在于灵芝菌丝体和子实体中。灵芝多糖在机体内发挥抗氧化、抗肿瘤、抗衰老、提高免疫功能、降血糖血脂和保护肝脏等多种生物学功能。本文主要综述灵芝多糖的生物学功能及在畜禽生产中预防、治疗、保健等应用的研究进展,为灵芝多糖在畜牧业和饲料业中更好地运用与研究提供理论基础。
    • 姚晓霖; 朱翮嘉
    • 摘要: 目的:研究灵芝多糖对糖尿病性勃起功能障碍(erectile dysfunction of diabetes mellitus,DM ED)的影响。方法:建立DM ED大鼠模型,分别用二甲双胍和不同浓度的灵芝多糖处理8周,并观察各组大鼠的一般体征。用ELISA试剂盒检测血胰岛素水平,用相关试剂盒检测阴茎海绵体组织SOD、MDA和Ca^(2+)-Mg ^(2+)-ATPase的活性。HE染色观察大鼠阴茎病理学改变,Western blot检测p53蛋白、半胱氨酸蛋白酶-3(caspase-3)、C-myc蛋白与细胞色素c氧化酶(Cyto C)蛋白在阴茎海绵体组织中的表达。结果:DM ED大鼠经高浓度灵芝多糖治疗后体质量和胰岛素水平显著增加,阴茎海绵体组织SOD和Ca^(2+)-Mg ^(2+)-ATPase的活性增加,MDA的含量降低。同时,高剂量的灵芝多糖可以改善大鼠阴茎病理学改变并降低p53、caspase-3、C-myc与Cyto C蛋白在阴茎海绵体组织中的表达。结论:灵芝多糖可通过调节氧化应激和线粒体损伤抑制大鼠海绵体组织细胞凋亡,从而改善DM ED大鼠的糖尿病性勃起功能障碍。
    • 李向辉; 吴艳玲; 崔振宇
    • 摘要: 目的探讨灵芝多糖(GLP)对脂多糖(LPS)诱导小鼠肝损伤的保护效应。方法采用LPS诱导小鼠肝损伤模型,雄性C57BL/6小鼠随机分为正常组、模型组及GLP-L(3.75 g/kg GLP)、GLP-M(7.50 g/kg GLP)、GLP-H(11.25 g/kg GLP)组,GLP给药组连续给予GLP 5 w后,采取腹腔注射LPS(10 mg/kg)诱导肝损伤,检测各组血清转氨酶活性、肝组织中超氧化物歧化酶(SOD)、丙二醛(MDA)和谷胱甘肽过氧化物酶(GSH-Px)活性及血清中炎症因子白细胞介素(IL)-1α水平。结果血清丙氨酸氨基转移酶(ALT)、天冬氨酸氨基转移酶(AST)、IL-1α及肝组织SOD、MDA、GSH-Px结果显示,LPS可诱发肝脏损伤。与模型组比较,GLP-L、GLP-M、GLP-H组显著降低血清ALT、AST、IL-1α及肝组织MDA水平(均P<0.05),显著升高肝组织SOD及GSH-Px水平(均P<0.05)。结论GLP对LPS诱导肝损伤小鼠血清ALT、AST、IL-1α及肝脏中SOD、MDA、GSH-Px水平具有显著回调作用,GLP对LPS刺激小鼠急性肝损伤具有保护作用。
    • 刘洋; 陈会英; 范雪枫; 李佳琪; 朱桐; 张树彪
    • 摘要: DNA疫苗给肿瘤免疫治疗带来了新的希望,合适的助剂有利于进一步提高DNA疫苗的免疫效果。本研究提取分离灵芝菌托、菌柄、菌盖多糖,考察不同部位多糖对小鼠免疫功能的促进作用。在此基础上,筛选免疫促进作用显著的灵芝菌盖多糖,考察其辅助HER2/neu质粒DNA疫苗的肿瘤免疫治疗效果。采用4T1荷瘤小鼠为实验动物模型,分为空白对照组、DNA疫苗对照组以及灵芝多糖组进行研究。灵芝多糖组在进行DNA疫苗皮下注射免疫2次之前,采用30 mg/kg的灵芝多糖连续喂食3 d和21 d后测定小鼠瘤体大小和体质量,发现相比于DNA疫苗组和对照组,瘤体生长显著抑制,体质量增长稳定。T细胞表型及其亚型分析结果表明,灵芝多糖能够显著促进小鼠对HER2/neu质粒DNA疫苗的细胞免疫应答,本研究结果为DNA疫苗助剂的开发提供参考。
    • 丁鸿燕; 吕思敏; 刘翠娟; 吴铁; 戚怡
    • 摘要: 利用高压对细胞的破碎和促进灵芝多糖从胞内溶出的作用,采用高压破壁方法对浸泡了盐酸的灵芝子实体粉末进行处理,按药典法测定高压后的灵芝子实体中灵芝多糖的含量,发现加盐酸浸泡后高压赤灵芝子实体中灵芝多糖的含量是未加盐酸浸泡后高压芝子实体的9.9倍;加盐酸浸泡后高压紫灵芝子实体中灵芝多糖的含量是未加盐酸浸泡后高压芝子实体的4.2倍。即加盐酸浸泡后高压灵芝子实体中主要成份灵芝多糖的含量更高。
    • 邢源月; 王佳琦; 黄红梅
    • 摘要: 灵芝发酵过程中的营养条件可显著提高灵芝多糖的产量、抗氧化活性和抑菌活性。本研究以灵芝为主要材料,通过单因素实验探究发酵时培养条件pH、温度、转速、通气比和营养条件碳源、氮源对灵芝子实体生长情况及多糖产量的影响,再经过3因素优化得到灵芝深层发酵产多糖的最佳条件为:温度28°C,pH值6.0,转速150rpm,通气比为2,葡萄糖含量2%,蛋白胨含量0.4%,培养时间168h。该实验结果经过1t的中试实验得以验证,未经优化培养条件发酵浸膏多糖含量为3.6%~4.2%,优化后的多糖得率可达10.1%~10.6%,较未经优化培养条件的发酵多糖得率提高6%。
    • 武爽; 白明健; 朱谋; 王小龙; 李林
    • 摘要: 目的对比不同提取方式下灵芝多糖提取率及其生物学活性,为灵芝的高效利用提供研究基础。方法分别采用热水浸提法(HG)、超声破碎辅助法(UG)、超声辅助酶法(EG)及微波辅助法(MG)4种方法提取灵芝子实体中的多糖成分,比较不同提取方法所得灵芝多糖的含量、抗氧化活性及对高脂饮食小鼠糖脂代谢的影响。结果MG法提取的灵芝多糖含量最高,为53.43%。MG法提取的灵芝多糖清除DPPH自由基能力最强,UG法提取灵芝多糖清除羟自由基能力最强。MG给药组小鼠空腹血糖、甘油三酯、胆固醇降幅最大,HG给药组调控血糖血脂能力最差。结论微波辅助法提取灵芝多糖具有较高的提取率,且所得灵芝多糖抗氧化活性,调控血糖血脂能力最佳。
    • 郜玉欣; 孙立权; 田虹
    • 摘要: 多糖提取实验是生物工程实验教学中重要内容,其分析检测是该实验的主要部分。利用苯酚-硫酸法对灵芝多糖进行检测是教科书中常用方法之一。本研究用酶标仪替代传统的分光光度仪检测多糖,优化了苯酚-硫酸法检测多糖的相关参数(试剂比例、温度、时间等),评价了用酶标仪分析灵芝多糖的方法。在实验教学实践中使用酶标仪能节约实验时间、节省危化品试剂、减少废弃物。
    • 王婷婷; 陈特欣; 肖建勇; 余耿介; 林月芬; 吴筠莹; 李灼坤
    • 摘要: 灵芝作为一味珍贵的中药材,具有广泛的药理作用。灵芝之所以可以展现出多方面的功效,主要是因为灵芝中含有重要的活性物质灵芝多糖。由于灵芝多糖结构复杂、活性功能广泛而备受关注,研究其结构和药理活性的关系有助于灵芝多糖今后在食品、药品和保健品方面的研发、应用。通过分析近年灵芝多糖的化学结构和药理活性的研究,对现有研究的局限提出建议,总结目前发现的灵芝多糖结构和活性功能,为今后构建中草药的功效理论体系提供基础信息。
    • 谢苗; 亓小妮; 张鑫; 刘养山; 张景; 杜秀菊
    • 摘要: 采用5种低共熔溶剂(deep eutectic solvents,DESs)提取灵芝多糖(Ganoderma lucidum polysaccharide,GLP),以灵芝多糖得率为指标筛选出最适合的低共熔溶剂是DESs-5即氯化胆碱-尿素(choline chloride-Urea,ChCl-Urea),然后利用响应面法优化灵芝多糖的提取工艺。结果表明,最佳提取条件为DESs-5含量34%,提取时间1.9 h,醇沉时间7.3 h,灵芝多糖得率可达到1.10%。与常规热水浸提法获得的灵芝多糖(Ganoderma lucidum polysaccharide-W,GLP-W)相比,采用该方法获得的灵芝多糖(Ganoderma lucidum polysaccharide choline chloride-Urea,GLP-5)得率提高了83.33%,DPPH自由基清除率提高了20.50%,还原力提高了47.47%,因此DESs作为新型绿色试剂其提取的灵芝多糖不仅得率高而且还具有较强的抗氧化活性。
  • 查看更多

客服邮箱:kefu@zhangqiaokeyan.com

京公网安备:11010802029741号 ICP备案号:京ICP备15016152号-6 六维联合信息科技 (北京) 有限公司©版权所有
  • 客服微信

  • 服务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