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 首页> 研究主题> 激光冲击

激光冲击

激光冲击的相关文献在1989年到2023年内共计1218篇,主要集中在金属学与金属工艺、无线电电子学、电信技术、航空 等领域,其中期刊论文153篇、会议论文25篇、专利文献268034篇;相关期刊90种,包括农业机械学报、南京航空航天大学学报、中国表面工程等; 相关会议21种,包括第十届全国爆炸力学学术会议、第十五届中国科协年会、北京力学会第17届学术年会等;激光冲击的相关文献由1612位作者贡献,包括张永康、鲁金忠、罗开玉等。

激光冲击—发文量

期刊论文>

论文:153 占比:0.06%

会议论文>

论文:25 占比:0.01%

专利文献>

论文:268034 占比:99.93%

总计:268212篇

激光冲击—发文趋势图

激光冲击

-研究学者

  • 张永康
  • 鲁金忠
  • 罗开玉
  • 王霄
  • 刘会霞
  • 周建忠
  • 卢国鑫
  • 任旭东
  • 乔红超
  • 姜银方
  • 期刊论文
  • 会议论文
  • 专利文献

搜索

排序:

年份

作者

    • 杨扬; 张华
    • 摘要: 利用激光冲击强化工艺(Laser Shock Processing,LSP)对TC17钛合金板材进行单次冲击强化。TC17钛合金经激光冲击后得到了表层晶粒显著细化的梯度显微组织,最表面细化晶粒尺寸达到亚微米级(389 nm)。透射电子显微镜(TEM)照片显示微观组织细化机制为位错墙细分原始粗晶为位错胞亚结构,并最终转变为亚微米级等轴晶粒。晶粒细化造成的晶界强化效应以及变形组织内部高密度位错引起的位错强化效应是激光冲击后TC17钛合金表层硬度提高的原因。
    • 牛建新; 戴峰泽; 裴智鹏; 郑越洋; 高惠明
    • 摘要: 对316不锈钢进行激光冲击处理,研究LSP后试样表面的力学性能,包括显微硬度、表面粗糙度和残余应力,同时进行滚动接触疲劳试验,比较了LSP前后试样接触疲劳的S-N曲线.结果表明:LSP能显著提高表面显微硬度,当激光单脉冲能量为6 J时,显微硬度增大20%;激光冲击影响层深度随着激光能量的增大而增大,激光能量为6 J时影响层深度约为0.9 mm;随着激光能量的增大,表面粗糙度呈上升趋势,从0.41μm增大到1.91μm;LSP在316不锈钢表面产生高达280 MPa的残余压应力幅值.滚动接触疲劳试验表明:LSP能有效改善316不锈钢的接触疲劳性能,未冲击的试样在接触应力为848 MPa和708 MPa时,疲劳寿命约为4.72×10^(4)次和1.08×10^(5)次,激光冲击后,在相同应力条件下试样的疲劳寿命分别提高了2.1%和15.0%.
    • 贾勉; 蓝永庭; 魏中顺
    • 摘要: 镁合金作为21世纪的绿色金属材料,广泛应用于交通运输、航空航天等领域,但其绝对强度较低。为解决此问题,采用激光冲击方法对AZ31镁合金矩形试样表面分别开展单面冲击和双面冲击试验,通过调整激光能量得到了具有不同梯度层体积分数的镁合金试样,再进行单轴拉伸加载试验。在Johnson-Cook模型基础上,提出一种塑性应力-应变自然对数二次多项式拟合的方法对单轴拉伸试验数据进行应力-应变响应分析,并对不同梯度层体积分数的AZ31镁合金进行预测。研究结果表明:激光冲击后镁合金表面生成晶粒梯度结构层,可有效提高AZ31镁合金的屈服强度和抗拉强度,且双面冲击强化效果优于单面冲击;改进后的模拟数据与试验数据基本吻合,成功地再现了梯度结构镁合金应变硬化增强效应;最后,拟合得出含梯度层体积分数的改进模型参数表达式,其预测结果验证了模型的合理性。
    • 王寅凯; 张兴权; 左立生; 张鹏; 章艳; 方进秀
    • 摘要: 在激光冲击载荷作用下,薄板变形速度快,诱导产生的应力波的传播过程较为复杂.传统的测量工具难以对薄板变形过程中的动态响应进行有效的测量.本文采用理论与实验相结合的方法,构建了薄板在激光冲击下二维轴对称平面模型,建立其拉格朗日运动方程,利用有限差分法求其显式解,分析薄板在激光冲击载荷作用下薄板的变形过程和应力波的传播过程,并研究不同工艺参数对薄板动态响应特性的影响.结果表明,薄板变形初期的速度为振荡式增加,在快速的拉胀式变形过程中会出现明显的回弹现象,在光斑边界处产生向内和向外传播的应力波,载荷的压力-空间分布以及边界约束条件也对薄板的动态响应结果有显著的影响.激光冲击实验得到的结果与数值结果和预测结果基本吻合.研究方法与所得结论可为薄板激光冲击成形过程中的参数优化提供参考.
    • 李微; 肖国源; 陈辉涛; 杨蕾; 张圣德
    • 摘要: 针对聚焦型太阳能热发电换热管材料在熔融铝硅环境中易发生腐蚀疲劳失效的问题,采用粉末包埋渗铝和激光冲击对AISI 321不锈钢进行表面改性,研究其熔融铝硅环境下腐蚀疲劳性能。结果表明,渗铝钢表面形成以FeAl金属间化合物为主的渗层,尽管能够有效地隔离基体和腐蚀介质,但是作为疲劳裂纹的形核源,会导致腐蚀疲劳寿命降低40%;经不同功率密度的激光冲击强化处理后,渗铝钢表面硬度显著提高,延缓了疲劳裂纹萌生,提升了耐蚀性,降低了腐蚀损伤的影响,疲劳损伤占据主导地位,使得渗铝钢腐蚀疲劳寿命提高100%~200%。
    • 钱丽艳; 王艳虎; 戴峰泽; KONOVALOV Sergey; 闻明; 陈希章
    • 摘要: 对提升钛合金零件的疲劳强度,已有相关技术的试验研究,但缺乏对技术的系统介绍,阻碍了该技术的产业化应用。通过整理大量试验数据及其结果,就激光冲击强化对钛合金零件的疲劳特性的影响展开分析。简要介绍激光冲击强化技术的发展状况,分别从表面形貌、残余应力、微观组织、硬度、表面粗糙度等方面进行分析总结。结果发现,当激光脉冲能量为7 J时,材料塑性变形量最大;当激光功率密度为3 GW/cm^(2),材料表面残余压应力值最高;当冲击次数达到5次以上时,材料表层的位错密度不断增大;当在工件表面覆盖一层高强度的光滑金属接触膜时,材料表面粗糙度将降低。综合数据可知激光功率密度及冲击次数对钛合金疲劳寿命的影响最大。整理了大量试验数据,可为得到最佳的激光冲击强化效果及提升疲劳寿命提供理论参考。
    • 武永; 吴汝波; 邓威; 林三宝; 武国栋; 柏久阳
    • 摘要: 电弧熔丝增材制造是一种适用于大型金属构件快速成形的技术,具有设备成本低、材料利用率高、沉积效率高、自动化水平高和灵活方便等优点,也存在组织性能不良等缺陷。塑性变形是一种改善电弧熔丝增材制造气孔缺陷、组织性能不均匀和残余应力分布的有效方法。由电弧熔丝增材与局部塑性变形结合的复合制造工艺利于实现零件的“控性”,但其复杂的路径规划、复合工具头、振动和压力等增加了形状精度控制难度。总结了层间冷轧、在线热轧、机械冲击、超声冲击、激光冲击等局部塑性变形工艺对电弧熔丝增材制造试件微观组织、残余应力、各向异性和表面质量的影响,分析了复合制造工艺的困境和问题。结合塑性变形对焊接组织的强化规律和电弧增材在线控制,从电弧熔丝增材及局部塑性变形复合制造的“形性双控”的角度展望了未来发展趋势,为电弧增材制备复杂件提供参考。
    • 朱熠奇; 殷艳; 周留成; 易敏
    • 摘要: 目的揭示激光冲击铝合金的微结构演化过程及塑性变形机制,探究残余应力产生的机理,为激光冲击提升铝合金力学性能提供理论参考。方法基于分子动力学模拟,采用活塞冲击法实现多晶铝合金(Al-Mg-Zn-Cu)在不同加载速度下的冲击强化。利用共邻分析法和位错提取法,研究铝合金的微结构演化过程、位错分布以及激光冲击影响铝合金力学性能的内在机理。结果在冲击波加载阶段,当高速冲击波作用时,铝合金出现大量滑移系,产生高密度位错。在保载阶段,位错集中在晶界附近,导致多晶铝合金发生晶界塑性变形。在卸载阶段,不同类型位错之间进行了相互转化。铝合金两端晶粒和晶界的塑性变形,导致了残余压应力的产生。对完全卸载后的铝合金进行单轴拉伸模拟,发现0.7 km/s和1.0 km/s的冲击速度下,残余压应力抵消了部分拉伸应力,变形晶界附近产生新的位错,且晶界发生迁移和合并,导致极限应力分别提升15%和22%。结论激光冲击对Al-Mg-Zn-Cu铝合金的微结构及力学性能影响显著,在高速冲击波作用下,铝合金两端发生剧烈的塑性变形,导致残余压应力的产生。单轴拉伸时,残余压应力抵消了部分拉伸应力,且铝合金晶粒内发生原子变形产生新的位错,同时晶界发生运动,最终使得极限应力增大,铝合金的力学性能得到提升。
    • 暴杨帆; 王菡; 李志刚
    • 摘要: 采用激光烧蚀氧化石墨烯薄膜,可实现其微尺度图案化加工,以应用于微纳米电子器件。但激光冲击下氧化石墨烯薄膜的结构及力、电性能变化直接影响了器件稳定性和可靠性。为研究超高应变率加载对氧化石墨烯薄膜的结构及性能的影响,采用不同功率激光冲击氧化石墨烯薄膜,通过对其表面形貌、化学成分表征揭示薄膜结构的改变机理,通过对薄膜冲击前后的硬度、弹性模量、导电率测试探索合理的激光加工参数。结果表明:在1.14 W功率的二氧化碳激光冲击下,可实现加工区氧化石墨烯薄膜的还原且不造成薄膜烧蚀断裂,其电导率可达到1.727×10^(3)S/m,弹性模量为49.97 GPa,硬度为5.71 GPa。
    • 贾毕清
    • 摘要: 基于ANSYS/LS-DYNA仿真平台,通过二元光学衍射及调整激光冲击时的各种参数值,探究激光冲击7050铝合金表面时方形光斑诱导残余应力的规律。结果表明,与圆形光斑相比,采用方形光斑可有效改善冲击表面中心残余应力缺失问题,但整体残余应力值偏小;在一定范围内方形光斑冲击7050铝合金表面产生的残余应力值与激光功率密度和脉宽呈正相关趋势,且残余应力洞现象明显;33%,50%,66%激光冲击搭接率下材料表面残余应力表现出良好的均匀性,但最大残余压应力和中心位置残余压应力之间的差值变化不大,这说明二元光学衍射光斑在冲击7050铝合金时无需搭接处理。
  • 查看更多

客服邮箱:kefu@zhangqiaokeyan.com

京公网安备:11010802029741号 ICP备案号:京ICP备15016152号-6 六维联合信息科技 (北京) 有限公司©版权所有
  • 客服微信

  • 服务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