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 首页> 研究主题> 滴丸

滴丸

滴丸的相关文献在1989年到2022年内共计3401篇,主要集中在中国医学、药学、化学工业 等领域,其中期刊论文429篇、会议论文12篇、专利文献2960篇;相关期刊201种,包括内蒙古中医药、中成药、海峡药学等; 相关会议10种,包括中华中医药学会中药化学分会第五届学术年会、第19届全国儿科药学学术会议、第九届全国青年药学工作者最新科研成果交流会等;滴丸的相关文献由3807位作者贡献,包括曲韵智、郑永锋、刘孝乐等。

滴丸—发文量

期刊论文>

论文:429 占比:12.61%

会议论文>

论文:12 占比:0.35%

专利文献>

论文:2960 占比:87.03%

总计:3401篇

滴丸—发文趋势图

滴丸

-研究学者

  • 曲韵智
  • 郑永锋
  • 刘孝乐
  • 钱进
  • 许军
  • 彭红
  • 李平
  • 朱丹
  • 李永强
  • 滕慧丽
  • 期刊论文
  • 会议论文
  • 专利文献

搜索

排序:

年份

作者

    • 唐浩入; 韩禹鑫; 张志同; 江鑫; 张玥; 郭坤鹏; 刘雪洁
    • 摘要: 目的:为了提高蛹虫草的应用价值,本研究拟将蛹虫草提取物制作成滴丸并对其进行质量评价。方法:首先采用滴制法将蛹虫草提取物制成滴丸,随后分别采用硫酸-蒽酮法和高效液相色谱法(High Performance Liquid Chromatography,HPLC)法检测滴丸中虫草多糖和腺苷的浓度,最后根据滴丸的外观、丸重量差异、有效成分溶出度等指标对滴丸进行质量评价。结果:蛹虫草滴丸的制备工艺为蛹虫草浸膏与PEG6000质量比1∶2.5,料液温度80°C,冷凝温度5°C,冷凝液为液体石蜡,滴距6 cm,滴速40滴/min;制得的滴丸圆整度好、大小与色泽均匀、无拖尾和气泡、无黏连、无裂纹,滴丸重量差异小、有效成分在15 min内全部溶散。结论:本研究选择的滴丸制备工艺操作简单、条件可控,制备的滴丸质量好、满足药典标准,具有一定的应用前景,可为蛹虫草滴丸的深入研究和开发利用提供实践和理论基础。
    • 刘成琳; 夏清瑶; 刘雪坤; 边东; 武子敬
    • 摘要: 目的优化芎麻滴丸的制备工艺。方法以基质与药物配比、药液温度、滴速为考察因素,采用Box-Behnken响应面分析法优化芎麻滴丸的制备工艺。结果芎麻滴丸的最佳成型工艺中基质与药物比为4:6:1、药液温度为90°C、滴速为30 d/min。结论经优化后的芎麻滴丸大小、颜色均匀且无粘连、拖尾。因此,优化后的芎麻滴丸制备工艺稳定可行。
    • 刘骁虎; 杨静
    • 摘要: 目的 以聚乙二醇4000(PEG4000)为基质制备和厚朴酚滴丸,并考察其体外溶出度.方法 通过滴丸机制备和厚朴酚滴丸,以滴制温度(Xi)、冷凝温度(X2)和滴距(X3)作为考察因素,以和厚朴酚滴丸的成型率(Y)作为评价指标,通过Box-Behnken效应面法优化3个因素对和厚朴酚滴丸成型率的影响,确定和厚朴酚滴丸的制备参数;并比较和厚朴酚滴丸与原料药的体外溶出速率.结果 经Box-Behnken效应面法统计分析显示,滴制温度、冷凝温度和滴距对和厚朴酚滴丸的成型率具有显著性影响(P<0.05),最终选择和厚朴酚滴丸的制备参数为:滴制温度为80°C,冷凝温度为8°C,滴距为8 cm,制备的和厚朴酚滴丸成型率较高,可显著提高和厚朴酚的体外溶出速率.结论 经Box-Behnken效应面法优化得到和厚朴酚滴丸的制备工艺参数,成型率高,工艺稳定.
    • 王苗苗; 章一; 吴桐; 李海鹰; 杨文智
    • 摘要: 瑞格列奈是非磺酰脲类口服降糖药,具备起效迅速和副反应小的优点,但其在水中溶解度小,限制了其新剂型开发.本文采用离子对固体分散技术,获得瑞格列奈-精氨酸复合物(RPG-Arg)冻干粉.以聚乙二醇(PEG)为基质,分别制备瑞格列奈和RPG-Arg复合物滴丸.以滴丸溶散时间、丸质量差异和药物溶出为考察指标,筛选出滴丸基质配比为m(PEG-4000)∶m(PEG-6000)=4∶1.利用差示扫描(DSC)和红外光谱(FTIR)表征自制滴丸.DSC结果表明,药物以无定形态分散于基质中;FTIR结果显示,滴丸中药物、精氨酸和基质间存在氢键作用,利于药物在滴丸基质中均匀分散.RPG-Arg复合物滴丸的体外释药较原药滴丸快.大鼠分别口服10 mg/kg的自制2种滴丸,复合物滴丸达峰浓度(ρmax)为原料药滴丸的2倍,且获得1.9倍的相对生物利用度.故RPG-Arg复合物滴丸能够改善难溶瑞格列奈溶解度并提高其生物利用度,可为瑞格列奈滴丸开发提供实验数据支持.
    • 张丽华; 倪敏; 林燕喃; 唐小峦
    • 摘要: 目的 制备藤茶滴丸,并对其质量进行评价.方法 将藤茶提取物干燥后制备滴丸;以外观、成型性为评价指标,筛选滴丸的冷凝液、基质配比、料液温度、滴距、滴速等.结果 滴丸选取二甲基硅油作为冷凝剂,聚乙二醇4000浓缩液与聚乙二醇6000的比例为10 mL:3.5 g,料液温度80°C,滴制距离6 cm,滴速40滴/min.结论 优选的滴丸制备工艺合理、稳定、可行.
    • 魏凯; 李欣
    • 摘要: 目的:研究肝速康滴丸的工艺,对其中重点工艺步骤进行研究优化.方法:对肝速康滴丸生产过程各步骤进行温度,滴速,基质等方面的研究,同时进行小试及三批中试.结果:齐墩果酸粗品、云芝多糖80°C以下干燥,粉碎,与聚乙二醇4000按1:2.5混匀,熔融温度为85~90°C,滴入冷却的液状石蜡中(滴距为4cm),滴制成丸,该工艺稳定可行.结论:经过三批中试试验,证明该工艺稳定可行.
    • 邾枝花; 王船英; 周月乔; 黄平
    • 摘要: 目的:制备青葙总皂苷滴丸,并对其进行质量评价.方法:采用单因素和正交试验相结合,以滴丸的圆整度、重量差异、溶散时限为评价指标,对混合基质比例、药物与基质的用量比例、料液温度、滴速等因素进行优选,确定制备滴丸的最佳工艺;采用紫外-可见分光光度法对青葙总皂苷滴丸中青葙总皂苷进行定量研究.结果:最佳制备工艺为:PEG4000∶ PEG6000(2∶1),药物∶基质(1∶5),料液温度为80°C,滴速为40滴/min.结论:优选的青葙总皂苷滴丸制备方法稳定、可行,质量标准能够评价青葙总皂苷的含量,且方法简便、易行,结果稳定、可靠.
    • 杜卓; 叶泉英; 林洁诚; 邝翠琼; 莫玉芳; 余小姚; 李海仪; 郭嘉亮
    • 摘要: 目的 对丁香酚滴丸的制备工艺及质量评价进行考察,筛选出最合适的处方工艺,研制出符合2015版《中华人民共和国药典》规定的丁香酚滴丸.方法 采用L9(34)正交设计试验法筛选处方工艺制备滴丸,建立丁香酚滴丸含量测定方法.结果 优选的丁香酚滴丸处方是:药物占总质量百分比为2.5%,药液温度为80°C,冷凝液下落距离为18 cm,药液滴距为6 cm.所制备丁香酚滴丸圆整度良好,硬度合适,质量差异符合《中华人民共和国药典》标准.结论 该实验所制备丁香酚抗冠心病滴丸外观良好、硬度合适、滴丸质量差异符合2015版《中华人民共和国药典》对滴丸质量的要求.
    • 张松玲; 何威; 李胜男; 刘伟; 路小玉; 白中文; 秦玲; 张智泳
    • 摘要: 为优选红苓补气滴丸的制备工艺,以硬度、圆整度、拖尾情况和溶散时限为评价指标,通过单因素试验考察复合基质配比、药物与基质配比、滴速、滴距对制剂工艺的影响.采用正交法优化选取最佳制备工艺为PEG4000与PEG6000的比例为3:2,药物与复合基质的比例为1:1,滴速15滴·min-1,滴距10cm,所得滴丸硬度好、圆整度好、无拖尾情况,溶散时限平均为110s.该方法简单、稳定,所制得的滴丸符合2020年《中国药典》中滴丸剂项下的要求,可用于制备红苓补气滴丸.
    • 魏永鸽; 黄贺梅; 徐凯; 孙永武; 李姝颖; 范明松
    • 摘要: 目的 制备二氢杨梅素磷脂复合物及其滴丸,并比较其体内药动学.方法 溶剂挥发法制备磷脂复合物,测定其紫外吸收光谱、晶型、表观溶解度.以PEG 6000为基质,将磷脂复合物进一步制成滴丸,测定其累积溶出度.大鼠分别灌胃给予二氢杨梅素、磷脂复合物、滴丸的0.5% CMC-Na溶液(100 mg/kg),于0.25、0.5、1、1.5、2、2.5、3、4、6、8、10 h采血,HPLC法测定二氢杨梅素血药浓度,计算主要药动学参数.结果 二氢杨梅素在磷脂复合物中以无定型状态存在,磷脂复合物在水、正辛醇中的表观溶解度高于原料药(P<0.01).磷脂复合物240 min内累积溶出度为63.74%,而滴丸30 min内累积溶出度达95.43%.与原料药比较,磷脂复合物、滴丸Cmax、AUC0~t AUC0~∞升高(P<0.05,P<0.01),以滴丸更明显(P<0.01),并且滴丸tmax缩短(P<0.01),相对生物利用度分别提高至1.68、3.72倍.结论 滴丸可改善二氢杨梅素磷脂复合物的累积溶出度及口服生物利用度.
  • 查看更多

客服邮箱:kefu@zhangqiaokeyan.com

京公网安备:11010802029741号 ICP备案号:京ICP备15016152号-6 六维联合信息科技 (北京) 有限公司©版权所有
  • 客服微信

  • 服务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