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 首页> 研究主题> 混合效应

混合效应

混合效应的相关文献在1990年到2022年内共计127篇,主要集中在林业、预防医学、卫生学、一般工业技术 等领域,其中期刊论文81篇、会议论文11篇、专利文献259917篇;相关期刊70种,包括统计与信息论坛、外国经济与管理、中国卫生统计等; 相关会议11种,包括2015年海峡两岸气象科学技术研讨会、2012年中国工程热物理学会传热传质学学术年会、2010年中国药学大会暨第十届中国药师周大会等;混合效应的相关文献由303位作者贡献,包括吕亮、毕铁柱、王晨辰等。

混合效应—发文量

期刊论文>

论文:81 占比:0.03%

会议论文>

论文:11 占比:0.00%

专利文献>

论文:259917 占比:99.96%

总计:260009篇

混合效应—发文趋势图

  • 期刊论文
  • 会议论文
  • 专利文献

搜索

排序:

年份

    • 谢帅; 梁鑫宇; 宋明丹; 韩梅; 李正鹏
    • 摘要: 【目的】研究小麦秸秆、毛叶苕子及二者混合物料在耕层土壤还田后的腐解和养分释放规律,以期为青海高原有机物料还田提供理论依据和技术指导。【方法】将毛叶苕子(G)、麦秆(S)和麦秆+毛叶苕子混合(G+S)3种有机物料自然风干后,切成2 cm长,放入尼龙网袋,埋入20 cm深土壤中自然腐解,地表撂荒。在埋入土壤后的第7、14、28、42、72、117、162天取样,测定相关指标。【结果】各处理干物质累积腐解率和养分释放率随腐解进程的推进而逐渐升高,升高趋势表现为前期快后期慢,试验结束时均表现为G>G+S>S,3种有机物料的累积腐解率分别为81.93%(G)、51.65%(S)、64.17%(G+S),碳素累积释放率分别为85.30%(G)、46.66%(S)、62.77%(G+S),氮素累积释放率分别为88.29%(G)、31.83%(S)、66.78%(G+S),磷素累积释放率分别为71.30%(G)、62.66%(S)、68.24%(G+S),钾素累积释放率分别为98.24%(G)、94.62%(S)、97.40%(G+S)。各处理的快速腐解期均为0~42天,各养分的快速释放期不同,碳是在0~7天,氮是在0~28天,磷是在0~14天,钾是在0~42天。通过双库指数衰减模型模拟发现,G、S、G+S处理易分解干物质量,分别占总质量的79.25%、53.62%、64.16%,各处理碳、氮、磷和钾的易分解比例均以G处理最高,钾的易分解比例以S处理最高。G+S处理的实测值(OBS)相较于预测值(EXP)提高了干物质量、碳、氮、磷和钾的易分解部分比例,分别提高了1.47%、6.02%、22.77%、5.41%和0.20%,并增加了碳、氮的平均周转天数,降低了磷、钾的平均周转天数。【结论】毛叶苕子、麦秆的累积腐解率分别为81.93%(G)、51.65%(S),二者混合后可达64.17%,毛叶苕子中的碳、氮、磷和钾的累积释放率高于麦秆。毛叶苕子中易分解部分的比例为79.25%,且碳、氮、磷和钾在易分解部分中的比例高于麦秆。毛叶苕子与麦秆混合后,调节了易分解部分比例以及其中的碳、氮、磷和钾含量,增加了碳、氮的平均周转天数,降低了磷、钾的平均周转天数,更有利于后茬作物对养分的利用。
    • 李勋; 张艳; 宋思梦; 周扬; 张健
    • 摘要: 为了调整低山丘陵区低效林林分结构,探明马尾松(Pinus massoniana Lamb.)与乡土阔叶树种凋落叶混合分解过程中的全碳(C)释放规律。本研究以华南广泛分布的马尾松、檫木(Sassafras tzumu(Hemsl.)Hemsl)、香樟(Cinnamomum camphora(Linn)Presl)以及香椿(Toona sinensis(A.Juss.)Roem.)凋落叶为研究对象,将这4个树种凋落叶按照不同树种搭配以及混合比例组合为35个处理后进行野外分解实验,探讨C释放最佳的凋落叶树种组合以及混合比例。研究发现:4个单一树种凋落叶之间,香椿凋落叶的C释放最快,檫木和香樟凋落叶次之,马尾松凋落叶最慢。31个混合凋落叶中,C释放的非加和效应随着分解时间的延长表现出先升增强后减弱的趋势,且相对于其他季节,凋落叶在秋季的非加和效应有所减弱。一针一阔树种组合中,香樟凋落叶占比≥30%的处理:PC73和PC64的协同效应较强;一针两阔和一针三阔组合中,阔叶占比≥30%且含有香椿凋落叶的处理:PST613和712、PCT631和613、PSCT7111和6121的协同效应较强。
    • 何涛; 王佳; 何庆中; 廖伯权
    • 摘要: 采用EDEM软件,模拟循环流化床锅炉冷渣管分别采用无翅片、直翅片、直角翅片、大弯角翅片时灰渣颗粒的混合效应;对比分析不同时刻灰渣颗粒的混合指数、单个粒子的循环运动特性以及管壁棱角处颗粒的混合状态。结果表明:在快速混合阶段,直角翅片与大弯角翅片的灰渣颗粒混合指数变化更剧烈,混合时间为20 s时,无翅片、直翅片、直角翅片、大弯角翅片的灰渣颗粒混合指数依次为0.38、 0.41、 0.43、 0.46;在稳定混合阶段,管壁棱角处的混合效应按无翅片、直翅片、直角翅片、大弯角翅片顺序依次增大;从单个颗粒的运动轨迹来看,直角翅片对单个运动颗粒的提升高度最高,但大弯角翅片对单个运动颗粒的提升次数最多;改变翅片结构能明显提高灰渣颗粒混合效应,大弯角翅片结构的混合效应最好。
    • 张艳; 袁亚玲; 李勋; 宋思梦; 周扬; 张健
    • 摘要: 对马尾松(Pinus massoniana Lamb.)与阔叶树檫木〔Sassafras tzumu(Hemsl.)Hemsl.〕、香樟〔Cinnamomum camphora(Linn.)Presl〕和香椿〔Toona sinensis(A.Juss.)Roem.〕的单一凋落叶及31种混合凋落叶分解75、249、437和618 d的纤维二糖水解酶、β-葡萄糖苷酶、多酚氧化酶和过氧化物酶活性进行比较,并对混合凋落叶分解过程中上述酶活性进行混合效应分析和多元线性逐步回归分析。结果表明:总体来看,随着分解时间延长,混合凋落叶的过氧化物酶活性先降低后升高再降低,最低值多出现在分解249 d;其余酶活性则先降低后升高,最低值多出现在分解249或437 d。多数混合凋落叶的酶活性低于单一马尾松凋落叶;2个树种的混合凋落叶中,马尾松和香椿混合凋落叶的纤维二糖水解酶和β-葡萄糖苷酶活性最高,但多酚氧化酶和过氧化物酶活性却最低;3个树种的混合凋落叶中,马尾松、檫木和香樟混合凋落叶的纤维二糖水解酶和β-葡萄糖苷酶活性最低,但多酚氧化酶和过氧化物酶活性却最高。纤维二糖水解酶、β-葡萄糖苷酶、多酚氧化酶和过氧化物酶活性分别在质量比6∶1∶1∶2、6∶1∶2∶1、6∶3∶1和8∶2的混合凋落叶中最高。实验期间,混合凋落叶的4种酶活性以加和效应为主,仅少部分混合凋落叶的酶活性表现为非加和效应。其中,酶活性在分解75 d表现为拮抗效应的混合凋落叶相对较多,而表现为协同效应的混合凋落叶相对较少。分析结果表明:混合凋落叶的初始质量及pH值和含水量对不同分解时间酶活性的影响存在明显差异,部分因子在不同分解时间对同一酶活性的影响甚至完全相反。研究结果显示:混合香椿凋落叶有利于提高纤维二糖水解酶和β-葡萄糖苷酶活性,而混合檫木和香樟凋落叶有利于提高多酚氧化酶和过氧化物酶活性。马尾松与阔叶树凋落叶质量比6∶4有利于混合凋落叶中碳循环相关酶活性的提高。
    • 夏杰; 周根苗; 易烜; 王盼琦; 吕勇
    • 摘要: 【目的】为准确预估单木冠长,在再参数化的基础上构建基于混合效应的单木冠长模型,为华北落叶松区域经营、生产、科研提供理论依据及模型参考。【方法】以山西省五台山和庞泉沟地区116块样地2745株华北落叶松次生林为例,建立单木冠长模型,从9个冠长-胸径候选模型中选取最优基础模型;除胸径外还考虑其他6个林木、林分因子对冠长的影响,通过逐步回归分析选择影响最为显著的因子构建冠长再参数化模型;最后引入样地随机效应,构建含混合效应的华北落叶松次生林单木冠长模型,选用3个常用异方差消除函数中最优者消除混合效应模型的异方差性。【结果】9个候选模型尤以Logistic形式的冠长-胸径模型拟合精度最优,效果最好(R^(2)=0.5699,RMSE=3.8127,MAE=3.0223);其他6个林木、林分因子中高径比(HDR)和公顷株数(N)对冠长的影响最为显著,将显著性因子高径比(HDR)和公顷株数(N)纳入最优基础模型构建再参数化模型,模型确定系数(R^(2))从0.5699提升到0.7005,提升了22.9%,均方根误差(RMSE)从3.8127降低至3.1816,下降了16.6%,平均绝对误差(MAE)从3.0223降低至2.4107,下降了20.2%;在再参数化方法的基础上构建混合效应的单木冠长模型,引入样地水平作为随机效应因子作用在固定参数a上,混合效应模型确定系数(R^(2))从0.7005提升至0.8136,提升了16.1%,均方根误差(RMSE)从3.1816降低至2.5120,下降了21.0%,平均绝对误差(MAE)从2.4107降低至1.8373,下降了23.8%;选用指数方差函数能够有效地消除模型异方差性,残差分布范围更小,分布更均匀。【结论】在再参数化基础上构建混合效应模型能更加准确地预估林木冠长,为华北落叶松次生林区域性的森林经营活动提供科学依据。
    • 胡纯严; 胡良平
    • 摘要: 本文目的是介绍嵌套设计及其定量资料的方差分析与SAS实现。若某项试验研究存在以下两个特点之一,则可考虑选择嵌套设计安排试验:(1)因素之间存在自然属性上的嵌套关系;(2)依据专业知识,各因素对定量观测结果的影响存在主次之分。前述第一个特点意味着与受试对象有关联的因素具备分组再分组的条件;前述第二个特点意味着各因素的地位是不平等的。因此,对定量资料进行方差分析时,需采用可变误差均方的计算公式。本文基于4个实例并借助SAS软件,实现了嵌套设计定量资料一元方差分析,并对SAS输出结果作出解释。
    • 覃鑫浩
    • 摘要: 森林生长观测数据通常具有连续重复观测的特点,传统方法会得到有偏的参数估计,为准确预测兴安落叶松林分的生长动态,建立预估精度较高的林分生长收获混合效应模型,以期为内蒙古大兴安岭地区兴安落叶松的生长和经营提供科学依据。基于内蒙古大兴安岭地区第六次至第九次(2003-2018)全国森林资源连续清查数据,筛选出以兴安落叶松为优势树种的样地626块,样木株数60279株。其中501块样地的47524株兴安落叶松数据用于构建兴安落叶松的胸高断面积生长预估模型,采用剩余的125块样地的12755株兴安落叶松数据对构建的模型进行独立检验。结果表明,胸径的倒数(1/DBH)、每公顷株数(NT)、比对象木大的胸高断面积之和(BAL)、坡度和坡向的组合(SLcos)对天然林内兴安落叶松的生长有显著影响。相比于传统的基础模型,考虑样地效应的混合效应模型显著地改善了胸高断面积生长预估模型的表现,决定系数(R^(2))从0.3537提高到0.4886,平均绝对误差(Bias)和均方根误差(RMSE)均显著减少。混合效应模型优于传统的基础模型,模型有一定的生物学意义和统计可靠性。
    • 何静; 李新建; 朱晋梅; 朱光玉
    • 摘要: 【目的】分析立地因子对林分最粗优势木胸径生长的影响,构建含立地类型混合效应的栎类天然林优势木胸径生长模型,导出以最粗优势木胸径为指标的基于立地分级的立地质量评价模型,为栎类天然林立地质量评价提供一种新方法。【方法】以湖南栎类天然林为研究对象,基于51块样地实测数据,采用数量化方法Ⅰ筛选对优势木胸径生长影响显著的立地因子,将立地因子按照标准分级、组合,构成初始立地类型;通过R语言拟合栎类天然林优势木胸径与年龄的相关关系,筛选最优基础模型,将初始立地类型作为随机效应加入基础模型构建混合效应模型;应用k-means聚类将影响效果相近或相同的初始立地类型聚类成立地类型组,并将其作为随机效应加入最优基础模型构建含立地类型组的混合效应模型;通过导算,得到立地质量评价模型,采用方差分析验证林分断面积与立地指数的显著关系。【结果】对优势木胸径生长影响显著的立地因子包括海拔、坡度、坡位和坡向,显著性顺序为海拔>坡度>坡向>坡位;选取4种常见的树木理论生长方程进行拟合,模型确定系数(R^(2))均在0.7左右,其中Richards模型的拟合效果最好,R^(2)为0.7318,平均绝对误差(MAE)为5.4426,均方根误差(RMSE)为6.8791,表达式为D=a×[(1-exp(-c×AGE)]^b;将筛选的4种显著性立地因子按照标准分级、组合构成初始立地类型,加入基础模型构建含立地类型的混合效应模型,R^(2)升至0.9016;应用k-means聚类将初始立地类型聚类成6个立地类型组,作为随机效应加入基础模型,最优模型表达式为D_(j)=a_(j)×[1-exp(-c×AGE)]^b+ε,R^(2)为0.9269,相比基础模型提高26.7%,赤池信息量(AIC)和贝叶斯信息量(BIC)均有所减小。采用含立地类型组的混合效应模型导出最粗优势木胸径为指标的基于立地分级的湖南栎类天然林立地质量评价模型为SQEI_(M-DBH)=a_(j)×[1-exp(-0.03×AGE_(0)])^{lnD_(j)/lna_(j)×[1-exp(-0.03×AGE)]}+ε,经林分断面积验证,立地指数SQEI_(M-DBH)与林分断面积显著相关。【结论】立地因子对湖南栎类天然林优势木胸径生长影响显著,以最粗优势木胸径为指标评价栎类天然林立地质量、预估林地生产力在理论上具有可行性。
    • 陈哲夫; 肖化顺; 龙时胜
    • 摘要: [目的]建立湖南省马尾松次生林单木断面积与材积生长模型,为林木的生长预估提供理论依据.[方法]以湖南省2014年一类清查样地中的20块马尾松次生林为研究对象,选取5个具有生物学意义的生长方程,建立马尾松断面积和材积随年龄变化的基础模型,在此基础上,加入以样地为随机效应的随机参数,构建基于混合效应的湖南马尾松次生林单木断面积和材积生长模型.[结果]断面积生长最优基础模型为Logistic方程,其确定系数(R2=0.746)和预测精度(P=98.13%)最大,残差平方和(SSE=0.025)最小;材积生长最优基础模型为Richards方程,其R2为0.703,预测精度为97.20%,SSE为1.034;混合效应模型模拟结果显示,断面积和材积生长模型的随机参数均为μ1、μ2、μ3.混合效应模型的拟合效果较基础模型有显著提升,其中断面积生长模型的R2由0.746提升到0.974,平均误差Bias由0.00026降低到0.00001;材积生长模型的R2由0.703提升到0.984,平均误差Bias由0.00173降低到0.00013.两个模型的预测精度较对应的基础模型均有所提升.[结论]含样地效应的混合效应模型拟合效果和预测精度均优于基础模型,具有更高的适用性,可为该林分的可持续经营提供科学指导.
    • 张雪梅; 周美容
    • 摘要: 通过在混凝土基体中加入一种纤维和混合纤维,制备了高性能混凝土试件和混合纤维高性能混凝土试件.通过劈裂抗拉强度试验和落锤冲击试验,研究了单掺钢纤维、单掺碳纤维和混合纤维对高性能混凝土试件劈裂抗拉强度和抗冲击性能的影响,分析了混合效应对试件力学性能的增强作用.劈裂抗拉强度试验结果表明,只掺入碳纤维,且碳纤维掺入量为1%时,试样劈裂抗拉强度的提升系数最多增加了50%;只掺入钢纤维时,钢纤维的掺入量越多,试样劈裂抗拉强度的提升系数越小,而且减小了基体高性能混凝土的劈裂抗拉强度;当钢纤维掺量为4.0%、碳纤维掺量为0.5%时,试样的混合效应系数最大为1.35,此时产生正混合效应,提升了高性能混凝土试样的劈裂抗拉强度.抗冲击性能试验结果表明,单掺碳纤维减弱了高性能混凝土试件的抗压强度,单掺钢纤维虽然可以加强试件的抗压强度但试件的延性比提升率不高,而混合纤维比单一纤维有优势,更能够增强高性能混凝土试件的抗冲击性能.因此,钢纤维与碳纤维的混合效应提升了试件的劈裂抗拉强度与抗冲击性能,明显提升了高性能混凝土的力学性能.
  • 查看更多

客服邮箱:kefu@zhangqiaokeyan.com

京公网安备:11010802029741号 ICP备案号:京ICP备15016152号-6 六维联合信息科技 (北京) 有限公司©版权所有
  • 客服微信

  • 服务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