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 首页> 研究主题> 混凝土框架结构

混凝土框架结构

混凝土框架结构的相关文献在1994年到2022年内共计770篇,主要集中在建筑科学、化学工业、工业经济 等领域,其中期刊论文314篇、会议论文45篇、专利文献1989784篇;相关期刊176种,包括低温建筑技术、建材发展导向、建材与装饰等; 相关会议37种,包括第二届全国智慧结构学术会议、第三届防灾减灾工程学术会议、工业建筑的可持续发展全国学术会议等;混凝土框架结构的相关文献由1670位作者贡献,包括张延年、熊学玉、冯传山等。

混凝土框架结构—发文量

期刊论文>

论文:314 占比:0.02%

会议论文>

论文:45 占比:0.00%

专利文献>

论文:1989784 占比:99.98%

总计:1990143篇

混凝土框架结构—发文趋势图

混凝土框架结构

-研究学者

  • 张延年
  • 熊学玉
  • 冯传山
  • 刘举
  • 谢一凡
  • 沈土富
  • 胡翔
  • 杨俊杰
  • 章雪峰
  • 管东芝
  • 期刊论文
  • 会议论文
  • 专利文献

搜索

排序:

年份

    • 张泽涵
    • 摘要: 对混凝土框架结构房屋开展质量检测和抗震鉴定工作可以确保建筑的施工安全,同时提高房屋的居住安全性。首先介绍了混凝土框架结构房屋的质量检测和抗震鉴定的要点,然后根据两个实际案例对相关事宜进行详细的研究,并根据检测和鉴定的结果提出加固措施,进而提高房屋的使用安全性和耐久性。
    • 韦锋; 张思帆; 张伟; 苏成
    • 摘要: 为了研究配置不同高强钢筋的混凝土框架结构的抗震性能,在3个抗震设防烈度区根据现行规范分别设计按等强代换原则配置3种不同高强钢筋的空间框架结构,利用OpenSEES软件对该结构进行了多组双向水平地震动输入下的非弹性地震反应分析;以HRB400钢筋为基础,按等面积代换原则,将8、9度区结构的柱纵筋分别替换为HRB500及HRB600钢筋,完成相应非弹性地震反应分析,考察此做法对结构屈服机制的控制效果。结果表明:在同一防烈度区,随配筋强度的增大,结构的整体和局部位移响应呈小幅增大,而杆端出铰率及转角延性需求都有所下降,结构抗震性能有所提高。8、9度区采用HRB400及HRB500钢筋的结构,在罕遇地震作用下,形成以柱铰为主或柱铰偏多的梁柱铰混合耗能机制,其地震反应相对不利;采用HRB600钢筋之后,柱铰数量明显减少,抗震性能明显改善,但其柱端最大转角及其最大延性需求仍大于梁端,未能充分发挥梁端的良好耗能作用;将柱纵筋按等面积代换原则,由HRB400钢筋替换为更高强度钢筋后,柱承载力得到实质性加强,柱铰数量显著减少,梁铰数量增加,结构形成了以梁铰为主或梁铰较多的混合耗能机构,其整体抗震性能明显提高。
    • 韩东晓
    • 摘要: 为分析底层混凝土框架二层门式刚架这种结构如何进行抗震鉴定,以某栋底层为混凝土框架二层为门式刚架的既有建筑为例,阐述了其抗震鉴定在建模阶段以及前处理阶段对于构件的模拟处理以及模型参数设置,提出了一些注意事项,并就此种结构在结果分析阶段的评价指标进行了讨论,确定了整体模型的合理性。最后提出了三种加固思路,并分析了各种思路的优缺点,以及如何考虑通用规范对于结果的影响。通过讨论底层混凝土框架二层门式刚架结构在抗震鉴定过程中合理的参数取值以及结果,提供了一些加固思路,为其它工程提供参考。
    • 李泉城; 徐慧萍; 宫庆礼; 王玉水; 刘明
    • 摘要: 青岛七彩种业科技有限公司自2011年开始,先后从澳大利亚引进墨瑞鳕鱼苗500余万尾,经十余年的探索与研究,陆续攻克了封闭式工业化高密度循环水养殖技术、亲体种群选育技术、全人工繁育技术、生殖调控技术等难题,现将墨瑞鳕封闭式工业化高密度循环水养殖技术进行总结。一、养殖设施1.厂房及配套设施厂房采用混凝土框架结构,车间留有透气窗和排风扇,便于夏季高温通风排气。
    • 郑雯; 刘振文; 秦涛; 李克先; 侯良英; 于广明
    • 摘要: 装配式框架结构与现浇式框架结构相比,梁柱连接节点较为薄弱,对不均匀沉降引起的附加应力更加敏感;由于装配式框架结构的施工方法不同,导致其梁柱节点连接刚度不同,故在不均匀沉降下进行节点连接刚度对装配式框架结构的稳定性影响研究.按照装配式框架结构的层数和跨数,利用Midas Gen软件建立四种工况模型,将地表不均匀沉降以竖向位移的模式施加于装配式框架结构柱脚上,模拟和对比分析不同节点刚度的装配式框架结构内力变化状态,进而总结分析装配式框架结构的内力系数与层数、跨数的关系,同时推导梁内力系数与节点转动刚度系数的理论关系式.研究表明:在不均匀沉降下,梁柱内力变化与节点连接刚度有关;节点连接刚度影响柱-柱、柱-梁的弯矩传递;在节点连接刚度一定,梁的内力变化与跨数有关,与层数无关;柱的内力变化与跨数有关,在单跨结构中,同时受层数影响;梁端弯矩系数与节点转动刚度系数的关系公式曲线,与模型中拟合的曲线相吻合.
    • 潘峰; 时春霞; 何强
    • 摘要: 对于装配式混凝土框架结构,确保梁柱节点具有足够的刚度和强度对于结构的抗震安全十分重要.提出一种干式梁柱节点连接方式,同时对采用该节点的装配式混凝土框架结构整体进行了抗震性能分析.分析结果表明:采用的混凝土梁柱干式连接节点的滞回性能与现浇节点的滞回性能几乎一致,满足"等同现浇"的要求;采用干式梁柱连接节点的装配式混凝土框架结构的抗震性能良好,干式连接对结构整体抗震承载力和延性的削弱程度有限.
    • 张国龙; 许聪; 崔盛; 杨康; 申奥南
    • 摘要: 在对某混凝土框架结构加层加固改造过程中,提出了直接加固法,增设支撑加固法与增设阻尼器加固法三种加固方案。采用中国建筑科学院PKPM(V5.2版)对原框架结构与增设支撑、增设阻尼器后的结构分别进行"小震"工况下受力分析,对比了原建筑物在不同的结构体系下抗震性能。通过参数对比,说明了增设阻尼器加固法在"小震"工况下能够为原框架结构提供附加阻尼,降低原结构构件内力,减少加层后的加固量,明确了采用增设阻尼器加固法的经济性及有效性。采用结构动力弹塑性计算软件SAUSAGE对增设阻尼器后的框架结构进行罕遇地震作用下弹塑性时程分析,选取7条地震波双向加载,对其层间位移角最大值的平均值进行评估,经复核满足规范要求,明确了采用增设阻尼器加固法的可行性。最终,通过经济性及可靠性性的对比分析,最终选用了增设阻尼器的加固方案。
    • 张伊楚
    • 摘要: 南开大学津南校区前言交叉学科项目为混凝土框架高层结构,位于高烈度区,为进一步提高其结构抗震性能采用了消能减震技术,消能减震装置选用位移型摩擦阻尼器。小震下为结构提供附加阻尼比,结构基底剪力和层间位移角的减震效果明显。大震下摩擦阻尼器滞回曲线饱满,增设阻尼器能有效降低结构的动力响应及结构主体损伤,满足结构抗震性能指标。同时,通过设定目标附加阻尼比及预估阻尼器的利用率,利用一条地震波进行时程分析,根据相应规范公式估算结构各层所需阻尼器的规格及数量,经过本工程验证,按此方法布置阻尼器既能满足既定的目标附加阻尼比又能达到良好的减震效果。最后,针对如何快速选取减震效率高的地震波,提出相关建议以供参考。
    • 张纯
    • 摘要: 建筑工程作为人类生活与工作的处所,最重要的就是安全性和耐久性.相对于风雨等自然现象对建筑物的侵蚀,建筑物在地震作用下的安全性最具有考验性,安全性差的房屋在地震中容易发生坍塌,房屋坍塌不仅造成巨大的经济损失,而且直接恶果是砸压屋内人员,造成人员伤亡和室内财产破坏损失.由于历史原因,我国存在大量不具备抗震能力的房屋,在地震中已经多次造成惨重损失,为了提高这些房屋的抗震能力,就必须对其进行抗震加固.对基于混凝土框架结构的抗震加固设计方法的内容进行了总结,并探究了国内外基于分灾模式的加固方法的研究现状,以期为提高建筑结构的抗震性能提供参考,为相关领域的研究提供借鉴.
    • 李承明
    • 摘要: 文章将三维施工图模型转为Revit模型,针对该模型开展配筋信息识别工作,并审核框架柱与框架梁的配筋,研究了在BIM技术指导之下的框架结构审图技术相比传统审图技术的优点,从而推动BIM技术大范围应用.
  • 查看更多

客服邮箱:kefu@zhangqiaokeyan.com

京公网安备:11010802029741号 ICP备案号:京ICP备15016152号-6 六维联合信息科技 (北京) 有限公司©版权所有
  • 客服微信

  • 服务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