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 首页> 研究主题> 混凝土性能

混凝土性能

混凝土性能的相关文献在1981年到2022年内共计1104篇,主要集中在建筑科学、水利工程、化学工业 等领域,其中期刊论文863篇、会议论文109篇、专利文献379863篇;相关期刊302种,包括混凝土、混凝土与水泥制品、混凝土世界等; 相关会议66种,包括中国建筑材料联合会混凝土外加剂分会第十四次会员代表大会、第八届全国高强与高性能混凝土学术交流会、第7届水泥技术交流会等;混凝土性能的相关文献由2091位作者贡献,包括刘娟红、帅希文、柯科杰等。

混凝土性能—发文量

期刊论文>

论文:863 占比:0.23%

会议论文>

论文:109 占比:0.03%

专利文献>

论文:379863 占比:99.74%

总计:380835篇

混凝土性能—发文趋势图

混凝土性能

-研究学者

  • 刘娟红
  • 帅希文
  • 柯科杰
  • 柯蕾
  • 黄仕阶
  • 周永祥
  • 宋少民
  • 庄建坤
  • 陈世民
  • 张征强
  • 期刊论文
  • 会议论文
  • 专利文献

搜索

排序:

年份

    • 郭猛; 杨杰; 黄鹏宇; 高超; 夏京亮
    • 摘要: 为研究花岗岩机制砂石粉MB值对混凝土性能的影响,通过固定机制砂石粉含量,调整纯石粉和黏土石粉比例改变石粉的MB值,研究了石粉MB值在2~10 g/kg时对石粉流动度以及C30、C50混凝土工作性、抗压强度、电通量和抗碳化性能的影响。结果表明:随着石粉MB值的增大,石粉流动度比不断减小,相同坍落度下混凝土拌合物所需减水剂用量增加,1 h坍落度和扩展度损失增大;同时石粉MB值的增大会劣化混凝土的性能,随着石粉MB值的增大,混凝土的抗压强度、抗氯离子渗透性能和抗碳化性能降低,其中,石粉MB值对C50混凝土耐久性的影响大于对C30混凝土的影响。
    • 李海
    • 摘要: 海洋环境相对于淡水环境,其中的混凝土构件更易受到腐蚀介质的作用,产生性能退化。本文通过深入研究混凝土退化对沿海码头钢筋混凝土桩基产生的影响,分析了腐蚀作用过程中的主要影响因子,并总结了腐蚀作用致使码头耐久性下降的机制与规律。桩基的使用寿命与环境、材料等相关因素关系密切,各因子之间存在大小各异的耦合作用。本文针对工程实际中出现的问题,重点对混凝土改性方向的防腐措施进行了详细探讨,并提出了综合优化方法,有助于解决沿海地区桩基的耐久性问题。
    • 赵忠宇
    • 摘要: 该文分析了再生粗骨料含水状态给混凝土流变性带来的影响,为了证实结论是否正确,进行早期力学性能与耐久性能的测试。最终结果表示:新拌混凝土的流变性能极易受到再生粗骨料含水量的影响。虽然含水量无法对混凝土的动态屈服应力产生较大干扰,但会明显干扰整体材料的塑性黏度与静态屈服应力。除此之外,对比不同的含水状态中,对混凝土抗压强干扰最不明显的是气干状态,该文对混凝土性能在不同再生骨料含水状态下的变化做出进一步分析,从而为类似项目提供参考。
    • 周小强; 刘春
    • 摘要: 搅拌站在生产混凝土时会产生大量废水,废水处理一直困扰着混凝土行业人员,处理不当会造成资源浪费,甚至环境的破坏,将废水回收利用于混凝土生产是较为理想的解决途径.以某搅拌站的废水废浆为研究对象,研究废水性质及回收利用对C60混凝土性能的影响.研究表明,废水的掺入对混凝土工作性能有不利的影响,但对提高各龄期强度有利,而且有助于改善混凝土各龄期抗碳化性能.
    • 摘要: 2021年12月30日下午,北京市混凝土协会混凝土性能长期监测站首次试验在协会副会长单位北京班诺混凝土有限公司顺利进行。北京市混凝土协会秘书长齐文丽、北京市混凝土协会混凝土性能长期监测站站长陈旭峰、北京建筑大学分站站长宋少民、北京班诺混凝土有限公司分站站长谢开嫣、北京建筑材料研究总院有限公司分站站长黄天勇、北京市混凝土协会科技部主任赵志明、北京榆构有限公司分站张勇参加了此次试验活动。
    • 王锡武
    • 摘要: 随着建筑材料的不断发展,粉煤灰混凝土的应用范围越来越广。文章着重分析了粉煤灰的活化特性及作用机理,进一步研究了粉煤灰对混凝土工作性能和力学性能的影响,并在此基础上论述了粉煤灰混凝土在工程应用领域迅速发展的原因。
    • 苏艺凡; 李琴
    • 摘要: 分析了劣质粉煤灰的种类、形成原因及对混凝土性能和外观的影响,并提出了劣质粉煤灰快速简易的辨别方法,为粉煤灰的检测提供参考。
    • 罗晓岗
    • 摘要: 在现代桥梁建设中,随着经济的快速发展、科技的进步和新材料新工艺的发明更新,对桥梁的跨径要求越来越长,对结构截面尺寸的要求越来越小,于是薄壁多箱室截面形式作为大跨径桥梁主梁的结构形式逐渐普遍。文章以巴中恩阳区义阳大桥为例,从混凝土配合比优化、混凝土性能控制、长高距离泵送混凝土及混凝土施工与振捣等方面对薄壁多箱室主梁混凝土施工进行阐述。
    • 林志华
    • 摘要: 研究闽江疏浚砂与机制砂复掺对混凝土性能的影响,测试不同复掺比例细集料的物理性能,以及混凝土拌合物性能、力学性能及耐久性性能。试验结果表明,复掺闽江疏浚砂能够优化机制砂的级配,得到粒径分布合理的混合砂;适当比例的闽江疏浚砂与机制砂混合而成的细集料,能制备出性能优良的混凝土,通过改善混凝土整体的密实性,能提升混凝土的工作性、抗压强度、弹性模量、抗渗和抗碳化等相关性能;当闽江疏浚砂与机制砂复掺比例在75∶25及25∶75之间时,混凝土各项性能较好,其中复掺比例为50∶50时,各项性能最佳。
    • 朱国华; 钱亚生; 金立国
    • 摘要: 钢渣的体积安定性问题是制约钢渣大量综合利用的关键因素。影响钢渣体积安定性的因素有游离氧化钙(f-CaO)、游离氧化镁(f-MgO),钢渣中RO相和铁质元素等。主要影响因素是游离氧化钙(f-CaO)。改性钢渣粉通过在钢渣中加入凝灰岩、晶种等激发物质,能有效提高钢渣粉活性,改善钢渣粉的体积安定性。经过试验,钢渣粉作掺合料应用在水泥混凝土中,其抗冻、抗渗及抗碳化等耐久性指标均优于矿粉,而且改性钢渣粉的混凝土工作性及力学性能方面也优于矿粉。
  • 查看更多

客服邮箱:kefu@zhangqiaokeyan.com

京公网安备:11010802029741号 ICP备案号:京ICP备15016152号-6 六维联合信息科技 (北京) 有限公司©版权所有
  • 客服微信

  • 服务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