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 首页> 研究主题> 液体石蜡

液体石蜡

液体石蜡的相关文献在1974年到2022年内共计535篇,主要集中在化学工业、临床医学、石油、天然气工业 等领域,其中期刊论文422篇、会议论文17篇、专利文献110985篇;相关期刊303种,包括企业科技与发展、护理研究、中国临床护理等; 相关会议17种,包括2014年全国青年摩擦学学术会议、第十一届中国国际纳米科技研讨会、第八届全国表面工程大会暨第三届青年表面工程学术论坛等;液体石蜡的相关文献由1180位作者贡献,包括邵建中、张大景、王欣等。

液体石蜡—发文量

期刊论文>

论文:422 占比:0.38%

会议论文>

论文:17 占比:0.02%

专利文献>

论文:110985 占比:99.61%

总计:111424篇

液体石蜡—发文趋势图

液体石蜡

-研究学者

  • 邵建中
  • 张大景
  • 王欣
  • 卢国孝
  • 周岚
  • 张精忠
  • 马青辉
  • 姜奎祥
  • 安源
  • 宋怀俊
  • 期刊论文
  • 会议论文
  • 专利文献

搜索

排序:

年份

    • 张碧娟; 杜威; 詹岳瑾; 张晓娟; 李宝娟
    • 摘要: 以液体石蜡乳液为研究对象,采用控制变量法,考察了表面活性剂含量、油水相比例、均质速率、乳化时间、乳化温度及复配表面活性剂HLB值等条件对生成乳液的影响,以期制备出尺寸分布均匀、长期稳定性好的液体石蜡油包水乳液。乳液的制备方式为逐滴滴加,最终得出:常温下,表面活性剂(EM90+Tween80)质量分数为4%、油水相的体积比为6∶5、均质速率为10 kr/min、乳化时间为6 min,HLB值为5的条件下,制备出的油包水乳液性能最好,长期稳定性最佳。在此条件下制得的石蜡乳液平均粒径为0.71μm。
    • 姚春雷; 全辉; 孙国权
    • 摘要: 大连(抚顺)石油化工研究院通过对煤间接制油分析表征,充分利用其硫、氮、芳烃含量低以及链烷烃含量高等特殊秉性,通过工艺条件的优选和催化剂的改进研究,开发了煤间接制油加氢精制、加氢裂化、异构脱蜡、分子可控合成以及长链烷烃发酵等系列高效利用成套技术,系列技术可以生产马达燃料和合成基础油、高链烷烃轻质白油、长链二元酸、液体石蜡、固体石蜡、特种蜡以及API Ⅲ+类4cSt和6cSt润滑油高档基础油等高价值产品。高价值产品丰富了煤基间接制油产业链的产品品种,为企业调整产品结构,提高经济效益提供有效技术支持。
    • 李美琪; 邵敏; 安源; 王丽君; 邵建中
    • 摘要: 为了研究活性染料在液体石蜡(LP)非水介质体系中的水解性能及相关的染色性能,选用两只单活性基活性染料C.I.活性红24(一氯均三嗪型)和C.I.活性蓝19(乙烯砜型),应用高效液相色谱(HPLC)法,分析活性染料在LP-微水体系(不含纤维)和LP-微水染色体系(含纤维)中的水解性能,并与十甲基环五硅氧烷(D5)非水介质体系以及常规水浴体系相比较,考察温度和pH等工艺因素对活性染料水解性能的影响。结果表明:在相同的pH和温度条件下,活性染料在LP非水介质体系中的水解率与D5非水介质体系中的水解率相当,且均明显低于水浴体系中的水解率;在常规水浴染色体系中,C.I.活性红24的水解率高达42%-65%(pH=10-11,温度70-90°C),C.I.活性蓝19的水解率高达15%-32%(pH=10-11,温度60-80°C),而在LP非水介质染色体系中这两只染料的水解率均低于2.22%,上染却占绝对优势(在棉上的上染率高达97%),以致pH和温度对染料水解率的影响都很小(在一定范围内),因而活性染料的LP非水介质体系染色可调控在较低的染色温度和pH条件下进行,以利于纺织染整的节能降耗和可持续发展。
    • 韩森; 许石青; 杨宇; 卯松
    • 摘要: 煤岩物理力学性质可为工程地质评价、工程建筑物设计以及岩石力学相关科研工作提供依据,煤岩视密度的大小可以反映煤岩体力学性质的优劣。通过将煤岩块放置于盛有液体石蜡的量筒中,根据量筒液面的变化,确定煤岩块的体积,再根据密度基本公式(质量除以体积)得到煤岩体视密度。该方法相较于蜡封法操作简便、快速,通过对两种煤岩块视密度测定结果进行T检验,得出两种方法测得视密度结果没有明显差异。煤岩视密度简易测定方法可以代替蜡封法,用于煤岩块视密度的快速测定。
    • 于婉秋; 韩冬云; 乔海燕; 石薇薇; 曹祖宾; 于婕
    • 摘要: 以费-托合成馏分油为原料,采用梯度冷却尿素络合法对正构烷烃进行分离,生产煤基费-托合成液体石蜡,考察了降温速率和络合反应条件对正构烷烃分离效果的影响,并采用气相色谱-质谱联用仪、详细烃组成分析等方法对产物的组成进行分析,结果表明:当反应体系的温度由45°C以1°C/min的速率下降至25°C,尿素异丙醇水溶液与油的质量比为10:1,尿素、异丙醇、水的质量比为38:40:22时,经馏分切割得到的重质液体石蜡中正构烷烃质量分数为93%左右,其各项性质满足NB/SH/T 0416—2014质量标准要求;与传统冷却尿素络合法相比,梯度冷却尿素络合法的液体石蜡产品纯度和正构烷烃回收率均大幅提高.
    • 张宏; 郑雅芬; 张艳萍; 刘秀珠; 翁钰婷; 赵晨
    • 摘要: 目的 探讨医用液体石蜡灌注对食管癌术后患者肠道功能恢复的影响.方法 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将某三级甲等医院胸部肿瘤外科的80例食管癌患者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各40例.观察组自术后第一天开始分别经胃管和空肠造瘘管注入医用液体石蜡各50 ml,对照组注入等量的生理盐水,3次/d,连续2 d.比较两组患者术后肠鸣音恢复时间、肛门首次排气时间及排便时间的差异.结果 观察组肠鸣音恢复时间、肛门首次排气时间及排便时间与对照组相比,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经胃管及空肠造瘘管注入医用液体石蜡有助于食管癌术后患者肠道功能的恢复.
    • 王柯; 闫巧; 马瑞花; 张紫欣; 程振锋
    • 摘要: 以液体石蜡为原料,采用复合乳化剂吐温-60、司潘-60制备了高固含量液体石蜡纳米乳液,并利用单因素法研究了配方组成、乳化时间、乳化温度和搅拌转速对乳液性能的影响,结果发现:液体石蜡、吐温-60、司潘-60和乳化水的最佳质量比为25:3.0:2.0:30,适宜的制备条件为乳化时间6 min、乳化温度103°C、搅拌转速1200 r/min.在该条件下制得的高固含量液体石蜡乳液的平均粒径为0.261μm、固含量为51.13%、黏度为160 mPa·s,且乳液在5、45°C的条件下放置30 d未分层.
    • 胡盼盼
    • 摘要: 以吕梁鲜切马铃薯作为原料,研究不同预涂膜处理对鲜切马铃薯贮藏品质的影响.采用液体石蜡和海藻酸钠溶液对鲜切马铃薯块进行预涂膜处理,研究了在4°C贮藏温度下鲜切马铃薯理化品质的变化.结果表明:与对照组相比,海藻酸钠和液体石蜡预涂膜处理均能有效地抑制鲜切马铃薯在贮藏过程中的呼吸作用,降低原料块茎的失重率、腐烂率,减少维生素C的消耗和还原糖的生成,抑制多酚氧化酶(polyphenol oxidase,PPO)、过氧化物酶(peroxidase,POD)的活性.预涂膜处理可以有效地延长鲜切马铃薯的贮藏期,其中海藻酸钠预涂膜处理保鲜效果更佳.
    • 陈静如; 裴刘军; 张红娟; 王际平; 吴金丹
    • 摘要: 随着经济发展与生态环保之间矛盾的日益突出,纺织化学工业的发展对人类生活环境造成了严重的影响.近年来,整个行业以节水、节能、生态环保的生产理念对纺织化学清洁生产加工技术方面进行了大量研究和开发,并取得了一定的成就.文章对现有非水或无水染色技术进行总结和分析,介绍了几种研究较多的非水介质染色技术,包括有机溶剂染色、液体石蜡染色和硅基非水介质染色.对比了这些染色方法的应用和局限性,并着重介绍了硅基非水染色技术和该技术的发展现状,以活性染料染棉为例,活性染料在该体系中上染率接近100%,固色率高达90%以上,相较于传统水浴染色提高了30% ~40%,硅基非水介质染色从源头上解决了棉纤维染色污水排放量大、染料浪费严重的难题,为实现染色污水零排放奠定了基础,有望为纺织品染色闯出一条清洁生产和可持续发展之路,改变传统染色工业水环境污染严重的形象.
  • 查看更多

客服邮箱:kefu@zhangqiaokeyan.com

京公网安备:11010802029741号 ICP备案号:京ICP备15016152号-6 六维联合信息科技 (北京) 有限公司©版权所有
  • 客服微信

  • 服务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