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 首页> 研究主题> 测试平台

测试平台

测试平台的相关文献在1995年到2023年内共计7389篇,主要集中在自动化技术、计算机技术、无线电电子学、电信技术、电工技术 等领域,其中期刊论文1370篇、会议论文149篇、专利文献592640篇;相关期刊643种,包括电子测试、电子技术应用、今日电子等; 相关会议131种,包括2014航空试验测试技术学术交流会、2013年卫星应用学术交流与研讨会、2012年航空试验测试技术学术交流会等;测试平台的相关文献由16946位作者贡献,包括赵宏伟、马志超、陈龙等。

测试平台—发文量

期刊论文>

论文:1370 占比:0.23%

会议论文>

论文:149 占比:0.03%

专利文献>

论文:592640 占比:99.74%

总计:594159篇

测试平台—发文趋势图

  • 期刊论文
  • 会议论文
  • 专利文献

搜索

排序:

年份

作者

    • 王清清; 马国鹭; 曾国英; 谢强; 何林; 袁永润
    • 摘要: 为研究大尺寸O形橡胶密封圈端面动密封性能,研制适应于大尺寸O形橡胶圈的动密封性能测试平台,测试水介质条件下绝对压力在15~600 kPa范围内O形橡胶密封圈端面动密封性能。基于正交试验设计,研究不同介质压力、压缩量(0.75~1.25 mm)和转速(5~50 r/min)下内径600 mm(截面直径10 mm)的丁腈橡胶密封圈的动密封性能。结果表明:随水介质压力增加泄漏量呈近似线性增大,随压缩量增加泄漏量小幅下降,随转速增加泄漏量基本恒定;随水介质压力增加端面摩擦转矩线性增大,随转速和压缩量增加端面摩擦转矩变化不大。介质压力、压缩量、转速3因素中,介质压力对泄漏量的影响最大,然后依次为压缩量和转速,介质压力对端面摩擦转矩的影响最大,然后依次为转速和压缩量。
    • 金成杰; 俎涛; 张焕欣
    • 摘要: 嵌入式软件因为运行环境的差异性造成测试工具各不相同,各个测试工具独立使用,缺乏完整的工具方案。针对该问题,研制了嵌入式软件测试平台,可提供嵌入式软件测试的完整工具支持,包括全周期测试工具链、测试工作流建模、测试工作流自动执行、将各测试工具输出的测试结果合并为完整的质量报告、存储测试工件的工程仓库。该平台把各种测试工具集成为一个完整的测试平台,提高了嵌入式软件测试的完整性和效率。用户还可以根据需要扩展测试工具、工作和质量报告,实现嵌入式软件测试的复用机制。
    • 赵朝琨; 严涛; 周家超; 袁战伟; 孟璞
    • 摘要: 德国Protos-M5和国产ZJ116等型号的烟机设备中大量使用了AMK(电机品牌)伺服控制系统,但其受损配件修复后,无法保证其在设备上能够安全可靠地运行,如重复更换配件,将严重降低烟机设备的使用效率。为此,我们按照AMK KE/KW伺服控制器结构、控制原理和控制技术,构建了一个小型AMK控制移动线下测试平台,借助该平台,不仅能够实现对高速、高精度同步运动控制系统中AMK伺服电机及控制板件维修后的线下调试与测评,而且较上机试错测评更为省工、省时、科学和安全。平台的构建,提升了电气维护维修人员对AMK伺服系统的应用技术水平,同时在快速准确地定位和排除烟机设备AMK伺服系统故障等方面也发挥了积极的作用,保障了烟机设备安全、高效和正常的运行。
    • 姬旭东; 黄海宁; 王慕将; 汪大海; 季奕驰
    • 摘要: 为了确保电动汽车充电桩的运行始终处于较为可靠和安全的状态,根据我国相关技术标准要求,通过专业人士多年努力,建立并研发了一个具有较高自动化特点和多通道特征的充电设施测试平台。该测试平台能够将传统测试模式对工作质量无法提供有效保障、使用人工方式测试效率较低、单线程测试通道的问题有效解决,确保发展速度较快的充电设施能够在具有较高可靠性和安全性的基础上,投放到市场中。本文针对电动汽车直流充电桩自动化测试平台的有效设计和应用途径展开详细分析,为其自动化发展水平的进一步提高奠定了坚实基础。
    • 桂畅旎(编译)
    • 摘要: 美国美国新版印太战略关注网络安全美国白宫网站2022年2月11日消息,拜登政府发布新版印太战略文件,多处提出加强印太地区网络空间安全和数字技术合作相关内容,主要包括:一是与合作伙伴合作,推进关键新兴技术、互联网和网络空间发展的共同方法,助力建立开放、互操作、安全可靠的互联网,促进研究人员交流和科学数据开放等领域合作,推动实施网络空间负责任行为规范框架。二是维护印太地区的网络安全,提升伙伴国家在保护、恢复和应对网络威胁的能力。三是将网络安全和新兴技术作为印太地区中四国安全对话、美英澳安全伙伴关系等机制下的重点合作内容。战略还提出了未来12个月至24个月内需要实施的短期行动计划,其中要求促进安全和可信赖的数字基础设施建设,特别是加强云和电信供应商的多样性,支持Open RAN等网络架构的规模化商业部署和联合测试,通过共享测试平台等方式加强技术标准共同研发。
    • 贾丹; 王亚君
    • 摘要: 混合教学模式是指将课堂教学和基于网络的移动学习相结合,通信技术的飞速发展,为移动学习提供了良好的条件。传统的课堂教学中由于课程时长的限制,师生间互动交流少、课后的复习及测试不能充分地开展,影响教学效果。在借助学生自主开发的学习平台和考核平台基础上,依托数据结构课程的教学,对线上线下相结合的混合教学模式开展了研究,结果表明提高了课程的成绩,提升了学生的创新和实践能力,减轻了教师的工作任务。
    • 马珂; 袁正昊
    • 摘要: 文章介绍变频设备及自动测试的基本原理,并给出自动测试系统的具体运行逻辑。测试系统利用GPIB总线接口,采用四级分层式架构,并结合自主开发的自动测试控制软件,可以对变频设备进行测试。实际运行结果显示,该测试系统可以自动匹配不同仪表的控制指令,极大方便测试平台的搭建,并且内置若干套测试方案,提升测试效率,具有广泛的适用性。
    • 邓鹏; 王明乾
    • 摘要: 高速磁浮列车相对位置传感器是列车测速定位系统的重要传感器之一,针对传感器的故障检测与列车高速运行下的研究测试,需要研发一套传感器的离线模拟测试平台.基于C#语言对测试平台上位机软件进行了设计,与测试平台控制箱连接,实现了对传感器的测试控制和传感器测试信号的采集、显示及处理.
    • 邢浩; 胡佳贝; 李碧涵; 岳佳欣
    • 摘要: 为了保证机载嵌入式软件的安全性和可靠性,根据实际项目的测试需求提出了一种基于机载嵌入式软件的自动化测试方法。首先介绍了机载嵌入式软件测试的基本概念,然后分别对测试平台的硬件构成、软件设计、测试过程以及应用效果进行了阐述。实验结果表明:该测试平台可以根据不同的测试需求进行硬件环境的搭建和相应软件的设计,同时能够自动化执行测试脚本并进行实时监控,最后生成日志报告。该设计明显提高了测试设备的重用性,同时也提升了产品测试效率,为机载嵌入式软件的系统测试提供了强有力保障。
    • 陈立; 吴琼; 王翔; 赵东旭
    • 摘要: 为了测试轨道电路读取器是否满足《轨道电路读取器(TCR)》(TB/T 3533—2018)标准要求,设计了一种轨道电路读取器(TCR)测试平台,可实现CTCS2-200C型列控车载设备TCR子系统的功能及性能测试。TCR测试平台包含上位机软件和发码板,上位机软件通过MFC编程设计,发码板基于DDS技术设计。该平台解决了现有TCR测试环境中一些难以满足测试条件的问题,实现了对TCR的应变时间、信号干扰、全自动循环等内容的测试,且测试过程简单、结果清晰,便于用户操作,提高了测试效率。
  • 查看更多

客服邮箱:kefu@zhangqiaokeyan.com

京公网安备:11010802029741号 ICP备案号:京ICP备15016152号-6 六维联合信息科技 (北京) 有限公司©版权所有
  • 客服微信

  • 服务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