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 首页> 研究主题> 活动构造

活动构造

活动构造的相关文献在1989年到2022年内共计269篇,主要集中在地球物理学、地质学、自然地理学 等领域,其中期刊论文242篇、会议论文26篇、专利文献91960篇;相关期刊101种,包括中国地震、地质学报、第四纪研究等; 相关会议20种,包括中国地质学会地质学史专业委员会第25届学术年会、第三届废物地下处置学术研讨会、2008年活动构造学、新构造学与地震危险性评价学术研讨会等;活动构造的相关文献由614位作者贡献,包括袁道阳、郑文俊、沈军等。

活动构造—发文量

期刊论文>

论文:242 占比:0.26%

会议论文>

论文:26 占比:0.03%

专利文献>

论文:91960 占比:99.71%

总计:92228篇

活动构造—发文趋势图

活动构造

-研究学者

  • 袁道阳
  • 郑文俊
  • 沈军
  • 张培震
  • 邓起东
  • 陈立春
  • 吴传勇
  • 任治坤
  • 冉勇康
  • 刘兴旺
  • 期刊论文
  • 会议论文
  • 专利文献

搜索

排序:

年份

    • 丁锐; 李环宇; 张世民; 姜大伟; 刘睿; 李安
    • 摘要: 移动摄影测量技术SfM(Structure from Motion)的发展使活动构造研究中快速获得野外中小区域内高精度DEM数据更便捷,DEM数据精度是目前活动构造与测量领域较关注的问题。本文通过对比非RTK模式无人机摄影测量并结合地面控制点(GCPs)生成的SfM DEM数据与基于RTK移动摄影测量技术获取的RTK-SfM DEM数据差异,重点分析搭载RTK模块的移动摄影测量技术获取的DEM数据在垂向上的精度。数据采集、处理与对比结果表明:在添加地面控制点后的非RTK模式无人机摄影测量生成的DEM数据中,除测量区域边缘照片较少而产生畸变外,大部分地区畸变率较小;基于移动RTK技术摄影测量获取的高程数据畸变率更小,且与非RTK模式无人机摄影结合地面控制点生成的高程数据存在约0.85 m的系统高程误差,减去该误差后,点云对比结果表明二者95%以上的点垂向误差均<0.05 m;搭载RTK模块的移动摄影测量技术获取的DEM数据在垂向上具有更高的精度,且节省了时间与人工成本。
    • 蔡小超; 唐红涛
    • 摘要: 介绍了倾斜摄影测量方法、数据采集的基本原理,并对新疆皮山县附近20.08 km^(2)的研究区进行了低空倾斜摄影测量数据采集与处理,获取了3.39 cm高分辨率DOM、DSM数据、9 cm分辨率的三维实景模型,以及等高线、坡度图等DSM衍生数据;其次,依据152个地表像控点对DOM、DSM数据完成了精度评定,其点位平面中误差1.7 cm,高程中误差5.3 cm;最后,借助上述高分辨率数字高程模型,对研究区内断层陡坎进行了地貌解译,提取了断层陡坎的垂直位移量:F_(1-2)为(3.71±0.62)m、F_(2-3)为(3.54±0.04)m、F_(3-4)为(6.06±0.22)m、F_(4-5)为(7.43±0.56)m、F_(5-6)为(5.52±0.18)m、F_(6-7)为(13.05±0.33)m。通过倾斜摄影测量技术获取了传统航测与卫星影像难以直接获得的具有真实地理坐标、可任意视角浏览与量测的三维实景模型,并提取了高精度的断层陡坎垂直位移值,显示了该技术在活动构造定量研究中具有广阔的应用前景。
    • 刘超; 王银; 余思汗; 雷启云; 杨顺
    • 摘要: 本文针对新型便携式行业级无人机精灵4RTK开展了实测数据的定位精度分析,从有、无控制点情况下的绝对定位精度和无控制点情况下的相对定位精度2方面入手,详细计算后者水平距离和高程差的测量误差,探讨网络RTK技术的无控制点情况在活动构造中的应用。结果表明,无人机精灵4RTK在天气较晴朗、飞行高度100 m、镜头角度正射向下、旁向和航向重叠率均为70%等实测条件下,有控制点情况下水平位置和高程测量误差均<4.5 cm,无控制点情况下水平位置测量误差<0.60 m、高程测量误差<1.90 m;无控制点情况下,当实际水平距离<300 m时,水平距离测量误差<0.100 m,当高程差<2.8 m时,高程差测量误差<0.100 m;以复合运动性质的发震断层为例,初步探讨认为无人机精灵4RTK的网络RTK技术在无控制点情况下提取活动构造的定量参数时,其水平位移量精度能够达到厘米级,垂直位错量精度可能达不到厘米级,当垂直位错量小于8.0 m时,精度能够达到0.157 m。
    • 白宪洲; 秦宇龙; 熊昌利; 李名则; 王玉婷
    • 摘要: 通过对四川石渠地区钻孔数据的研究,绘制了石渠地区第四系厚度等值线图,总结了石渠地区第四系厚度特征,得出石渠地区第四系厚度总体在0.47~46.4m,大部分在20~40m之间,蒙沙寺附近第四系地层厚度最大,达46.4m。第四系等厚线总体走向呈NW向,相对的沉积中心主要分布于呷衣南西、宋恰呷马北西、西区、德荣马、长沙贡马、格孟、石渠-蒙宜、蒙格寺-新荣、长沙干马等地。这些沉积中心总体上呈现为北西-南东走向,显示为可能受构造控制的线性特征,为第四纪环境演化和活动构造研究提供基础资料。
    • 柴旺; 赵志芳; 刘宇成; 赖志滨; 晁江琴
    • 摘要: 为了解断裂构造对普洱市木乃河工业园区普洱茶康养小镇工程场地的影响,在搜集研究区的相关地质资料、地震资料的基础上,通过现场地质、构造(断裂)调查和物探工作等,查明建筑工程场地及其外围的地质构造、地基土的性质、覆盖层厚度、活动断裂分布等情况,并就断层构造对建筑工程场地的影响性进行评价,为区内建设项目的选址提供有效依据。
    • 张皓月; 占车生; 夏军; 胡实; 宁理科; 邓晓娟
    • 摘要: 监测干旱、半干旱地区植被覆盖度的动态变化,评估大尺度区域地质背景,尤其是活动构造在植被变化过程中发挥的作用对植被时空格局的认识具有重要意义。黄河流域内蒙古段地处干旱半干旱区,植被多依赖于地下水;且该地区活动构造较发育,是认识植被非地带性特征的理想区域。基于中分辨率成像光谱仪(MODIS)、归一化植被指数(NDVI)、气象与土地利用数据,对2000—2018年黄河流域内蒙古段植被覆盖度(FVC)的时空变化及稳定性进行分析,在此基础上针对河套段植被条带状特征及其成因进行讨论。结果表明,近20年研究区的FVC总体表现为增加趋势。降雨增加是大黑河流域、浑河流域及十大孔兑区域FVC增加的主要原因,沙漠地区FVC的增加得益于三北防护林工程建设。大黑河与浑河流域水分条件较好,物种多样性丰富,植被覆盖度高,能较好的抵御气候变化;而十大孔兑区域和沙漠地区FVC较低,生态系统脆弱,对气候波动的响应较大。河套灌区受人类活动主导,对气候变化的敏感性较低。河套段山前植被赋存环境为条带状地下水溢出带,在地下水储量增多条件下呈条带状增加趋势;而在山前过渡带,新构造运动及其造成的较大地表高差使得土壤层薄且储水能力较差,表现为FVC的高波动。现今黄河干流沿岸植被受土地利用转变影响整体减少;且在河流摆动、河道变迁扰动下,稳定性较差。河套盆地与鄂尔多斯台地边界处,受隐伏断裂和地震活动影响,地下水易沿带状透水断裂下渗,难以维持浅表水分和稳定的补给条件,使得FVC呈线状显著降低,且稳定性较差。研究从宏观水文地质条件和地表过程的角度,更加深入认识了植被空间分布的非地带性特征,为相似地区的研究提供了较好的科学依据。
    • 王萍; 王慧颖; 胡钢; 覃金堂; 李翠平
    • 摘要: 展布于青藏高原东南部的雅鲁藏布江流域河谷中广泛分布有古堰塞湖沉积,古堰塞湖发育与构造活动、气候变化和地表过程等因素关系密切.在广泛地质调查的基础上,识别出雅鲁藏布江流域的十余个古堰塞湖,通过对其开展沉积学、地貌学和年代学工作,结合前人工作结果,初步建立了古堰塞湖群的地层年代框架.地表残留的古堰塞湖沉积多集中于末次冰期冰盛期和全新世早期,持续时间可达千年—万年.对大竹卡古湖、格嘎古湖和易贡湖的研究结果进行了介绍,归纳出古堰塞湖群发育的基本特征,初步讨论了构造、气候和侵蚀相互作用下古堰塞湖研究的意义、存在的问题以及研究的方向.提出末次冰期以来的冰川(泥石流)堵江-堰塞-溃决洪水所构建的极端气候-灾害事件,对雅鲁藏布江河谷地貌和古地理环境等有重要影响.
    • 张永双; 刘筱怡; 吴瑞安; 郭长宝; 任三绍
    • 摘要: 青藏高原东缘是全球古滑坡最发育的地区之一.基于大量地面调查、遥感解译和年龄测试资料,总结了青藏高原东缘深切河谷区古滑坡的判识方法、主要发育特征、形成时代和分布规律.结果 表明,古滑坡具有规模巨大、高位起动、物质组成和结构复杂等特征,其空间分布与地形地貌、岩性组合和活动构造等因素关系密切.古滑坡在区域上受气候变化影响较明显,一般形成于河流强烈下切阶段,与河流阶地具有较好的对应关系,多数已发现的古滑坡与T2阶地时代相当,时间跨度为40~10 ka,集中分布于30~20 ka.构造活动和地震造成古滑坡在不同区段的分布具有差异性,一般在活动断裂带附近密集发育,现今发现的古滑坡多为这种成因.这些认识对于科学认知古滑坡的形成演化过程和未来巨灾风险预测具有重要的指导作用.
    • 殷娜; 邓淼; 万飞; 贾建鹏; 纪同娟; 程昊
    • 摘要: 2016年1月21日海原-祁连山断裂北侧发生MS6.4地震.诸多学者对其震源特征、孕震机制和发震构造等进行探讨,但仍存争议.该文综合区域构造活动特征、构造转换、地貌发育、历史地震以及现代地震活动性研究进展并进行分析的基础上,探讨门源MS6.4地震的孕震环境特征,结合区域动力学的大尺度特征探讨其新构造运动的意义.研究认为,柴达木-祁连活动地块顺时针旋转以及向SSE方向的挤出是该地震的主要力学背景,海原-祁连山地块向北挤压以及阿拉善块体地块的阻挡是该地区断裂及其邻区强震频发的主要原动力,反映了高原东北缘持续性向北扩展的地球动力学过程.研究结果有助于深入和完善对祁连山地区地震动力学特征和强震活动规律的理解、认识.
    • 王晶; 李德文; 马保起; 魏显虎; 魏永明; 杨多兴
    • 摘要: 厚层松散堆积区(盆地或平原等)发震断层多以隐伏活动为主要特征,基于上断点的传统活动断层探测技术通常难以约束断层最新活动性质和时代.利用冲积河流对地表形变的敏感性评估断层活动性,是极具潜力的隐伏活动断层研究方向.本文基于TM/ETM遥感影像,对小浪底水库建设前后(1990~2013年)郑州—济南段黄河水域多期次几何特征进行提取和分段,共获取6个时期河道中心线弯曲度和5个时段河道面积重叠率的沿程变化信息.与区域资料对比的结果表明,弯曲度异常高值段在空间分布上除个别临近运河穿越处外,主要与穿黄或临黄隐伏断层相对应;在综合分析各种潜在因素后,认为与相关隐伏断层活动引起的地表形变有关.多时段重叠率均值整体上顺流增大(趋于稳定),局部异常低值(不稳定)指示加积段落,在空间上与弯曲度分析指示的构造变形信息一致.本研究表明相关指标多期均值能较好地反映局部因素引起的河型异常,为认识和评价相关穿黄、临黄断层(新乡—商丘断裂、黄河断裂、聊城—兰考断裂、曹县断裂、巨野断裂及郑州—开封断裂)的活动性和地震危险性提供了独立的解释和评价依据,可为利用河型异常特征分析同类地区隐伏断层活动性和河段稳定性提供技术支撑.
  • 查看更多

客服邮箱:kefu@zhangqiaokeyan.com

京公网安备:11010802029741号 ICP备案号:京ICP备15016152号-6 六维联合信息科技 (北京) 有限公司©版权所有
  • 客服微信

  • 服务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