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 首页> 研究主题> 注塑模具

注塑模具

注塑模具的相关文献在1989年到2023年内共计32308篇,主要集中在化学工业、金属学与金属工艺、自动化技术、计算机技术 等领域,其中期刊论文1334篇、会议论文71篇、专利文献370839篇;相关期刊402种,包括模具技术、机械工程师、制造技术与机床等; 相关会议53种,包括中国模协技术委员会第七届委员会换届会议、第十五届全国机械设计年会、2010年中国工程塑料复合材料技术研讨会等;注塑模具的相关文献由23790位作者贡献,包括不公告发明人、梁正华、南基学等。

注塑模具—发文量

期刊论文>

论文:1334 占比:0.36%

会议论文>

论文:71 占比:0.02%

专利文献>

论文:370839 占比:99.62%

总计:372244篇

注塑模具—发文趋势图

注塑模具

-研究学者

  • 不公告发明人
  • 梁正华
  • 南基学
  • 李过
  • 李君
  • 贾玉平
  • 王洪波
  • 黄小虎
  • 唐庆豹
  • 王纪学
  • 期刊论文
  • 会议论文
  • 专利文献

搜索

排序:

年份

作者

    • 张维合; 冯国树; 宋东阳; 杜海; 王靖; 魏海涛; 温煌英
    • 摘要: 根据机器人关节轴结构特点和技术要求设计了一副二次抽芯及随形水路注塑模具。模具采用大角度斜导柱抽芯及二次侧向抽芯机构,大大简化了模具结构,有效改善了抽芯距离长的侧向抽芯模具结构。侧向型芯采用3D打印随形水路,有效改善了体积小、温度高型芯的热量传出。模具采用了多项先进实用的创新技术,试模一次成功,投产后运行安全平稳,模具成型周期减少了35%。模具镶件温差降低了50%,成型塑件变形量减少了70%,尺寸精度达到了MT3(GB/T 14486—2008),提高了两个等级,成型塑件的外观质量和尺寸精度均达到了设计要求。
    • 李成国
    • 摘要: 随着时代的技术变革,在众多领域都出现了金属材料逐渐被塑料材料所取代的趋势,这是因为塑料材料相比金属材料而言具有许多的优势。注塑模具是由注塑成型加工的方式而制造形成的。它在生产的周期、产品的精度、产品的质量和生产产品的效率这些方面的能力水平会对产品的品质、成本、产量和产品的更迭升级产生重要的影响,也会对企业在市场中的应变能力和应变速度产生间接影响。如今,对塑料制品的外形和结构要求越来越高以及新型塑料制品不断涌现.
    • 于进杰; 饶攀; 孙宽; 马胜; 蒋梦麒
    • 摘要: 新型的T模成型技术可充分挖掘注塑机潜力,而目前国内对T模的应用较少。将T模技术引入塑料管件成型中,结合90°电熔弯头PE管件的结构特点设计了T模,模具结构由上下两层相同的一模双腔模具复合而成;设计了针阀式热流道系统实现交替注射与保压;设计了带气缸的T锁结构与CAM板相互配合,实现了顺序开模与抽芯。生产结果表明,采用T模成型技术可大幅缩短注塑机闲置时间,缩短单个制件生产周期。
    • 吴小飞
    • 摘要: 针对扫地机器人底座的结构特点,设计了一套一模一腔注塑模具,主要包括分型面设计、浇注系统设计、冷却系统设计、型芯型腔设计、斜顶与推出机构设计。使用Moldflow软件对浇注系统和冷却系统进行了仿真,验证了设计的合理性。
    • 张华龙; 张二红; 苏海洋; 黄可
    • 摘要: 利用三维软件,对进气歧管盖结构进行了分析,设计了制品的成型方案。利用模流分析软件,对四个浇口同时充填,进行了模拟,得到制品成型周期为33.87 s,最大充填压力为32.36 MPa。在遵循分型面为制品最大投影面的设计规则下,设计了分型面;同时设计了9组成型件,其中8组成型镶件,由油缸驱动,保证了稳定的抽芯力。在定模上,开设了成型件铲基,消除了油缸及成型件的运动间隙,减少了误差复映;采用T型滑槽结构,实现了4组歧管成型件同时动作,改变了油缸的安装方向,使得模具结构更加紧凑。
    • 胥海均
    • 摘要: 随着我国工业的快速发展,人们对注塑制品的精度、功能、成本等提出了更高的要求,这些需求的实现需要基于精密注塑模具的设计。为了达成这一目标,就需要借助数字化技术来辅助设计注塑模具并进行优化,从而达到产品精度的要求。在介绍传统精密注塑模具的制造工艺的基础上,从塑件的数字化模型重建、模具方案数字化设计、智能模具加工岛、模具工艺设计、大数据分析及智能产线调试、模具成型零件加工与模具装配、数字化制造工艺流程7个方面对数字化设计及制造流程进行研究,并针对后期的设计与优化进行了探讨,以期为相关人员提供参考。
    • 华丽霞; 刘沛龙; 郭兴
    • 摘要: 分析了童车骨架塑件的结构工艺特点。基于塑件自动化成型的需要,设计了一副多板热流道模具用于塑件的成型。模腔使用带有3个热嘴的热流道浇注系统进行浇注。为了简化模具结构,设计了4个侧面滑块抽芯机构和8个内收抽芯机构用于塑件的脱模。选用多板式模架,使模具分两次开模,一次用于内收抽芯机构的驱动,另一次用于模腔打开和4个侧面滑块机构的驱动。4个侧面滑块机构的成型件和塑件上错层槽筋等特征的成型件都使用组合式成型镶件。动模板上配置的多块耐磨板起到配模平衡并防止锁模力在闭模时压坏模腔分型面的作用。设计的模具结构使模腔能够得到有效充填和充分保压,确保了塑件的注塑质量,有效降低了模具的制造成本。
    • 王颖; 秦龙; 冯安平
    • 摘要: 结合某汽车主副驾饰板的结构特点,设计了一副“1+1”模腔布局的注塑模具。利用Moldflow软件进行模流分析,模具浇注系统采用“热流道+冷流道”组合形式,热流道采用顺序阀技术2点进料,解决了塑件表面熔接痕和色泽不一致等成型问题。针对塑件内部倒扣众多,且有多处倒扣形状不规则,空间狭窄,倒扣脱模方向不一致的问题,为保障倒扣顺利脱模,每个模腔设计了1个滑块和10个斜顶机构。塑件内表面还有较多筋位,大量蜂窝结构,多个boss柱,需要的脱模力较大,脱模系统还需要设计顶针、司筒、直顶和二次顶出结构。该模具由于直顶和斜顶数量较多,模具底板和顶出板上需要留有较多空间来安装直顶杆和斜顶,导致注塑机顶棍无法为模具提供脱模动力,需要设计油缸为顶出系统提供动力。模具投产后,运行平稳,实践表明,结构合理可靠,满足客户要求,为类似模具设计提供借鉴。
    • 赖淑貌
    • 摘要: 以仪器面板注塑件为例,通过应用Moldflow模流分析,结合Ansys力学结构分析,对注塑件顶出脱模过程进行数值模拟,评估顶出过程塑件脱模阻力和变形量,并获取最佳的顶杆设计数量、位置以及顶出面积,有效地控制了塑件脱模变形量,该方法能在工艺与模具设计阶段预测注塑件顶出脱模存在的问题,及时进行顶杆配置优化,从而提高模具研发设计效率。
    • 胡向荣
    • 摘要: 随着我国制造业的不断发展,以及信息化水平的提升,新的模具标准化以及自动化生产技术得到应用,这其中也包括注塑模具标准化,该技术能够为塑胶产品生产提供帮助。基于自动化设计技术,企业可以根据现阶段标准化技术流程执行模具设计任务,确保各个步骤都能彼此适应。文章以实际工作为出发点,对注塑模具的标准化设计进行总结,论述了注塑模具自动化设计方式。
  • 查看更多

客服邮箱:kefu@zhangqiaokeyan.com

京公网安备:11010802029741号 ICP备案号:京ICP备15016152号-6 六维联合信息科技 (北京) 有限公司©版权所有
  • 客服微信

  • 服务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