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 首页> 研究主题> 汉乐府

汉乐府

汉乐府的相关文献在1954年到2022年内共计773篇,主要集中在中国文学、社会科学丛书、文集、连续性出版物、汉语 等领域,其中期刊论文771篇、会议论文2篇、相关期刊516种,包括甘肃社会科学、文史知识、现代语文(学术综合)等; 相关会议1种,包括第六届出土文献与中国文学史研究学术研讨会等;汉乐府的相关文献由719位作者贡献,包括唐会霞、赵明正、王莉等。

汉乐府—发文量

期刊论文>

论文:771 占比:99.74%

会议论文>

论文:2 占比:0.26%

总计:773篇

汉乐府—发文趋势图

汉乐府

-研究学者

  • 唐会霞
  • 赵明正
  • 王莉
  • 元名氏
  • 曾晓峰
  • 曾智安
  • 李安纲
  • 柳卓娅
  • 谢秀卉
  • 赵敏俐
  • 期刊论文
  • 会议论文

搜索

排序:

年份

    • 杜自波
    • 摘要: 关于汉乐府《汉铙歌十八曲》中的《有所思》与《上邪》的关联性研究,以庄述祖和闻一多为主要代表。前者认为这两首诗是"男女相谓之辞",后者认为这两首诗"各篇独立"。但就这两首诗的本事、结构、情感而论,可以发现它们之间的互文性逻辑(文本间性逻辑):第一,《有所思》与《上邪》在本事上互相补充,以构建起"层类型发展"的完整本事;第二,《有所思》与《上邪》在结构上首尾衔接,以形成密合无间的文本故事;第三,《有所思》与《上邪》在情感上前后呼应,以形成连绵接续的情感场域。因此,这两首诗实属一篇,是无名氏代女之言。后文本是对前文本的镶嵌与转化,是集体回忆的延续以及诗性还原。
    • 朱云杰
    • 摘要: 元代是我国杂剧发展的黄金时期,涌现出众多引人瞩目的经典作品,其辉煌成就离不开对汉代乐府诗的接受。汉乐府与元杂剧有众多相似之处,前者对后者产生的影响主要体现在诗乐交融、母题重构与女性形象三个方面,这使得汉代乐府诗成为元代杂剧兴盛的基石之一。研究元杂剧和汉乐府之间的相似点,能对两者进行更好的理解,可以更加深刻地认识到汉乐府对元杂剧的巨大影响。
    • 王爱华
    • 摘要: 《语文课程标准》指出“语言文字是人类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语文课程承担着文化的理解与传承的重任,尤其是通过语文课程增强民族文化认同感,厚植民族精神和文化自信。以统编教材六年级下册第一单元为例,本单元编有散文《北京的春节》《藏戏》,小说《腊八粥》,古诗《寒食》《迢迢牵牛星》《十五夜望月》及“日积月累”的汉乐府《长歌行》,充满了浓郁的中华风、民族情。实践证明,相较于传统单篇课文的教学.
    • 徐建融
    • 摘要: 书写和书法一切书法都是书写文字,但并非一切文字书写都是书法。就像一切文学(诗词、散文、小说)都是文章,但并非一切文章(经史、策论、奏对)都是文学。这个道理,是今天的书法界、书法家和文学界、文学家都懂的。也就是说,书写、文章、水果是一个大概念,而书法、文学、苹果则是其中的一个小概念,二者是“一般”与“个别”的关系,“白马”非“马”。但是,任何一部中国文学史,上古部分,除了《诗经》《楚辞》、汉乐府、汉赋之类,作为真正意义上的文学作品被收入外,卜辞和《春秋》《孟子》《庄子》《史记》等属于经史的文章也被收入。
    • 吕京姿
    • 摘要: 弃妇诗是中国古典诗歌的一大类别。《诗经》和汉乐府都成功塑造了一类个性鲜明、形色各异的弃妇群体。《诗经》与汉乐府除了具有相似的悲剧性特点外,同时也存在较大差异。本文对两部作品所塑造的弃妇形象进行了分类探讨,通过梳理两部作品所体现的弃妇形象类型来对比其异同进而探究造成两者不同的悲剧根源。
    • 杨赛
    • 摘要: 汉乐府古题《折杨柳》,其曲汉武帝时由张骞自西域传入,经李延年改编,收入鼓吹曲之横吹曲,原本表现军旅行役之苦。魏、晋时,《折杨柳》与游仙文化相结合,向咏史、游仙主题拓展。南朝以来,《折杨柳》主要表现军地相思主题,吸收南方吴声西曲音乐,并向羁旅行役、宫怨、闺怨主题拓展。唐王维《阳关曲》表现军地友情、李白《忆秦娥》表现军地爱情,升华了家国主题,达到了极高的艺术水准。唐、宋新翻《杨柳枝》,演变为《添声杨柳枝》《竹枝》《秋风清》《六令》《相思儿令》等多个词牌,柳永的《雨霖铃·秋别》更是一首慢词。《折杨柳》是汉乐府古题不断演变的典型代表。
    • 王丽
    • 摘要: 先哲孔子言,“不学诗,无以言”。从我国第一部诗歌总集《诗经》,到浪漫主人诗人屈原的《离骚》,再到汉乐府、唐诗、宋词、元曲、现代诗歌。纵观中国文化史,诗歌是不可或缺的传统文化价值载体,其教化功用对提高大学生的人文精神具有举足轻重的作用。从义务教育阶段到高中阶段,再到大学阶段,诗歌教学始终贯穿语文课程,体现着诗歌独特的文化魅力。
    • 郑朝辉; 张敏
    • 摘要: 客从远方来,遗我双鲤鱼。呼儿烹鲤鱼,中有尺素书。长跪读素书,书中竟何如?上言加餐食,下言长相忆。汉乐府中这首脍炙人口的《饮马长城窟》写出了妻子思念丈夫的浪漫情谊。诗中“客从远方来,遗(wei,表示赠与)我双鲤鱼”就是著名的“鱼传尺素”。“烹睡鱼”也并非真烹,只是取出书信的意思。
    • 李淑章
    • 摘要: 这是一首咏叹人生的诗歌。不少评论文章这样认为:诗人由园中葵想到自己,想到青少年,鼓励大家都应当珍惜时间。我觉得这样的评论固然不错,然而仅仅如此,我们好像还未能因此获得更多的教益。
    • 胡迎建
    • 摘要: 传统诗词有古诗与近体诗之分,凡讲平仄的称为近体,古诗是指诗三百篇、汉乐府以来不要求讲平仄的诗,唐以前的体式称为古诗,又可称为古风。近体诗是唐代以后确定讲平仄规则并有一定格式的律诗,有七律、五律、七绝、五绝、排律。故讲平仄的五言与七言绝句称为律绝,反之称为古绝。如李白“床前明月光,疑是地上霜”一诗即是古绝而不是律绝。
  • 查看更多

客服邮箱:kefu@zhangqiaokeyan.com

京公网安备:11010802029741号 ICP备案号:京ICP备15016152号-6 六维联合信息科技 (北京) 有限公司©版权所有
  • 客服微信

  • 服务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