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 首页> 研究主题> 植被混凝土

植被混凝土

植被混凝土的相关文献在1996年到2022年内共计364篇,主要集中在建筑科学、农业基础科学、公路运输 等领域,其中期刊论文186篇、会议论文11篇、专利文献215627篇;相关期刊111种,包括科学与财富、三峡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中国水土保持等; 相关会议10种,包括2015年第十二届全国商品混凝土“转型与升级”交流大会、第十六届全国探矿工程(岩土钻掘工程)技术学术交流年会、中国水电工程顾问集团公司2011年青年技术论坛等;植被混凝土的相关文献由760位作者贡献,包括许文年、叶建军、周明涛等。

植被混凝土—发文量

期刊论文>

论文:186 占比:0.09%

会议论文>

论文:11 占比:0.01%

专利文献>

论文:215627 占比:99.91%

总计:215824篇

植被混凝土—发文趋势图

  • 期刊论文
  • 会议论文
  • 专利文献

搜索

排序:

年份

作者

    • 彭逗逗; 许亚坤; 杨嘉槊; 吴彬; 许文年
    • 摘要: 探究不同磷石膏掺量对植被混凝土基材肥力和狗牙根生长的影响,以为植被混凝土基材配方的改良提供借鉴.以磷石膏为原料进行室外种植试验,对植被混凝土基材掺入不同比例的磷石膏,对比分析各处理的基材肥力和植物生物量的变化特征.结果表明:不同磷石膏掺量对植被混凝土基材肥力有不同程度的影响.其中以S1(1∶1)处理时,基材容重、pH减小,基材有机质、碱解氮、速效磷和速效钾含量增加,植物生物量提高.以S2(1∶2)和S3(0∶1)处理会恶化土壤结构、降低土壤肥力,减小植物生物量.植物生物量与基材养分之间存在不同的相关性关系,不同的基材肥力条件对植物生物量的主要影响因子也有所不同.综合考虑,合适的磷石膏掺量可以显著优化基材肥力,提高植物生物量,建议掺入磷石膏的比例为润智生态改良剂:磷石膏为1∶1.
    • 彭逗逗; 许亚坤; 杨嘉槊; 吴彬; 许文年
    • 摘要: 探究不同磷石膏掺量对植被混凝土基材肥力和狗牙根生长的影响,以为植被混凝土基材配方的改良提供借鉴.以磷石膏为原料进行室外种植试验,对植被混凝土基材掺入不同比例的磷石膏,对比分析各处理的基材肥力和植物生物量的变化特征.结果表明:不同磷石膏掺量对植被混凝土基材肥力有不同程度的影响.其中以S1(1∶1)处理时,基材容重、pH减小,基材有机质、碱解氮、速效磷和速效钾含量增加,植物生物量提高.以S2(1∶2)和S3(0∶1)处理会恶化土壤结构、降低土壤肥力,减小植物生物量.植物生物量与基材养分之间存在不同的相关性关系,不同的基材肥力条件对植物生物量的主要影响因子也有所不同.综合考虑,合适的磷石膏掺量可以显著优化基材肥力,提高植物生物量,建议掺入磷石膏的比例为润智生态改良剂:磷石膏为1∶1.
    • 王辰元; 周明涛; 胡旭东; 章涵
    • 摘要: 以复合人造土壤为研究对象,研究滴头流量、坡度因子对植被混凝土水分运移过程的影响效应,揭示壤中滴灌条件下植被混凝土湿润锋运移动态变化及含水率时空分布特征,探讨植被混凝土与天然土壤在水分运移方面的异同,为高陡边坡生态恢复下壤中滴灌系统的灌溉布局与灌溉制度提供理论参考。结果表明:滴头流量、坡度对垂直向上方向的水分运移影响最大,对水平方向的影响较小。灌水前期,土壤基质吸力的影响远大于重力,水分在垂直方向上的运移距离与水平方向相近;灌水中期,垂直向上与水平方向的渗透速率随坡度增大而变缓;灌水后期,垂直向下的渗透速率逐渐趋于由重力为主要诱使因素的稳定速率;相同灌水量下,流量越小,湿润锋运移距离越远;水分再分布时段,受重力梯度和基质势的综合影响,垂直向下的运移距离最远,水平方向次之,垂直向上最近;含水率等值线呈椭圆形分布,且垂直向下的含水率均大于垂直向上和水平方向的含水率。采用幂函数与二次函数均可拟合植被混凝土湿润锋运移距离与入渗时间的关系,其中幂函数拟合程度更佳(R^(2)>0.95),但R^(2)略小于一般天然土壤,拟合结果扩大了土壤水动力学理论在复合土壤的适用范围。
    • 刘黎明; 宋岩松; 钟斌; 房士栋; 许文年; 王一毅; 李明薇
    • 摘要: 生态护坡能有效减少工程建设所带来的一系列地质环境问题,如水土流失、山体滑坡等,作为常用生态护坡技术之一的植被混凝土生态修复技术经过不断的研究与应用已趋于成熟。阐述了植被混凝土生态修复技术的修复理论依据与技术研发历程;从基材配比、物种选择、施工工艺等方面介绍了植被混凝土生态修复技术的主要内容并阐述了技术优势;概述了植被混凝土生态修复技术的研究体系,从生境基材的物理、化学、微生物特性研究和护坡植物研究4个方面总结了技术的研究进展;最后分析了植被混凝土生态修复技术的待改进之处,并从施工工艺、养护措施和土壤改良等方面对植被混凝土生态修复技术的研究提出了展望。
    • 刘大翔; 刘德玉; 童标; 杨悦舒; 丁瑜; 许文年
    • 摘要: 植被混凝土生态修复技术是当前国内用于裸露陡边坡植被恢复的典型技术之一,具备肥力持续供给能力是植被混凝土有别于其他建筑材料的基本属性。冻融循环作用下物理结构剧变导致养分固持能力减弱是限制植被混凝土在高寒地区应用的关键因素,但养分固持能力变化的深层原因尚不清楚。通过控制性试验,以初始含水率和冻融循环频次为变量,测定了植被混凝土水稳性团聚体粒径分布、团聚特征参数、主要养分含量及其淋溶流失率的变化规律。结果表明:随初始含水率提高,植被混凝土中水稳性微团聚体向大团聚体转化,尤其以≥1~2mm粒组增幅最多,团聚特征参数变化也反映出团聚体稳定性随之提高;冻融循环导致水稳性团聚体平均粒径不断减小,但会随冻融频次增长逐步趋于稳定。初始含水率的提高促使各养分含量略有增加;冻融循环作用下有机质、铵态氮、有效磷、速效钾含量仍有增长,但硝态氮含量不断降低。同时,冻融循环还会导致各养分淋溶流失率不断增大,最大增幅可超过90%,并随冻融频次增长趋于稳定。这说明冻融循环对养分固持能力的影响会逐步减弱,而且侧面反映出团聚结构与养分固持能力间存在紧密联系。Pearson相关性分析进一步表明,团聚特征参数与各养分淋溶流失率均达到显著相关水平,综合考虑显著性水平与相关性系数绝对值,认为团聚特征参数中几何平均直径与各养分淋失率相关程度最高,最适合用于表征植被混凝土的养分固持能力。上述研究结果证实,冻融循环作用下团聚效应减弱是导致植被混凝土养分固持能力降低的深层原因。
    • 钱继源; 张鹏; 袁翔
    • 摘要: 植被混凝土生态修复技术是一种新型的综合绿化环保技术,涉及学科多,结合传统的防护加固技术和新型的植被恢复技术,能够应用于45°~80°各类坡面的生态修复,且该技术运用了特定的植被混凝土基材配方、合理的施工工艺等,有助于植被的自然生长,使植被能够在边坡上生根发芽,真正达到永久绿化的效果。本文结合某抽水蓄能电站边坡修复案例详细介绍了植被混凝土生态修复技术的施工工艺、核心优势和修复效果,提出了部分针对性意见和改进措施。
    • 王辰元; 周明涛; 胡旭东; 赵同晖; 许文年
    • 摘要: 为探明以复合型人造土壤为边坡种植土的植物蒸散对于高陡边坡生态恢复评价体系制定及水资源利用的重要意义,以黑麦草、高羊茅、早熟禾和“黑麦草+高羊茅+早熟禾”混合草种为研究对象,采用壤中滴灌技术,通过改进后的Penman-Monteith公式研究草本植物实际蒸散量与作物系数,以此评价壤中滴灌技术的生态效益。结果表明:高羊茅的作物实际蒸散量和作物系数最大,黑麦草其次,早熟禾最小,拟合的决定系数不小于0.847;养护初期各植物蒸散量相差较小,均保持在4.2 mm/d左右;养护结束后混合草种的蒸散量最大,早熟禾最小,分别约6.2、5.7 mm/d;养护前20 d,除早熟禾外,黑麦草、高羊茅、混合草种实际蒸散量均差异不显著,养护20 d后黑麦草、早熟禾、混合草种开始发生显著变化;30d后各草种蒸散量均差异不显著;4类草本植物蒸散量差值随时间递增,前期混合草种蒸散量低于黑麦草、高羊茅,后期有明显的提升,50 d起混合草种作物系数大于单草种作物系数。以30 d为界,30 d作物系数相近;生长初期的作物系数变幅最明显,且月增幅随时间呈下降趋势,但黑麦草和高羊茅的作物系数在任意时段均相近。边坡模型试验前期,以坡面喷灌方式灌溉的植物生态值较高,植物生长情况优于壤中滴灌方式,但自养护中期开始,壤中滴灌技术在生态效益上凸显优势,比坡面喷灌技术高出40.7%~1 444.0%的生态值。
    • 纵向群; 王轩
    • 摘要: 随着人们环保意识增强,生态文明建设和绿色发展受到高度重视,边坡防护从工程防护为主逐渐过渡到生态防护。针对抽水蓄能电站边坡支护形式开展研究,研究了液压客土喷播、TBS喷播植草、植生水泥土和植被混凝土4种生态护坡方式的适用条件、检测和验收等,指出应根据边坡工程性质、地形地质条件、技术要求、开挖坡比、工程投资等因素,选用合适的边坡生态支护方式。
    • 黄桂云; 蔡玉鹏; 张国禹; 邱利文; 刘瑛; 张定军; 叶建军; 李豪; 郭银花
    • 摘要: 三峡水库25°以上的消落带边坡占总面积达到20.48%,岩质疏松、土层浅薄、立地条件差。在此区域开展植被恢复难度较大。以夷陵区近坝段消落带陡坡为研究对象,采用挂袋、多级植生袋挡墙及植被混凝土等工程措施对消落带进行防护,并对11种乔、灌、草植物开展适宜性试验,研究结果表明:试验示范段治理后,经过一年的完整涨落周期植被覆盖度可达到90%以上,较未治理前植被覆盖度得到大幅提升;不同植物在不同消落带水位高程适宜性不同,总体来看,竹柳、中山杉、杂交柳、疏花水柏枝成活率较高,均超过了70%;所采用的工程措施是解决三峡库区高陡边坡植被恢复的有效途径。研究对高陡消落带边坡植被恢复和保护库区水生态具有重要意义。
    • 谭小英
    • 摘要: 文章从系统工程的基本概念与原则入手,对边坡生态保护工程进行了具体分析。以光伏发电站岩体边坡生态恢复工程为实例,阐述在边坡生态保护工程中运用系统工程原理的原则,采用植物混凝土生态防护技术进行边坡生态恢复研究,取得显著生态效果。研究结果表明,在边坡生态保护工程中应用系统工程原理是可行的。
  • 查看更多

客服邮箱:kefu@zhangqiaokeyan.com

京公网安备:11010802029741号 ICP备案号:京ICP备15016152号-6 六维联合信息科技 (北京) 有限公司©版权所有
  • 客服微信

  • 服务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