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 首页> 研究主题> 柳宗元

柳宗元

柳宗元的相关文献在1954年到2023年内共计3828篇,主要集中在中国文学、社会科学丛书、文集、连续性出版物、中国哲学 等领域,其中期刊论文3773篇、会议论文55篇、相关期刊1442种,包括广西社会科学、文史知识、运城学院学报等; 相关会议10种,包括中国古代散文国际学术研讨会(北京)暨中国古代散文学会第十届年会、湖南省社会科学界第二届学术年会、第五届宋代文学国际研讨会等;柳宗元的相关文献由3069位作者贡献,包括吕国康、陈松柏、翟满桂等。

柳宗元—发文量

期刊论文>

论文:3773 占比:98.56%

会议论文>

论文:55 占比:1.44%

总计:3828篇

柳宗元—发文趋势图

柳宗元

-研究学者

  • 吕国康
  • 陈松柏
  • 翟满桂
  • 杨再喜
  • 柳宗元
  • 卞孝萱
  • 尚永亮
  • 彭二珂(整理)
  • 骆正军
  • 刘城
  • 期刊论文
  • 会议论文

搜索

排序:

年份

关键词

    • 郭新庆
    • 摘要: 柳文难懂,这与柳宗元独特的人生境遇和心路历程有关。《柳集》里的碑、铭、赞更是难解,所以少见有人谈及。可是细究起来,读懂《柳集》里这些篇章,不但有助我们了解和认识柳宗元,还能通过解析柳宗元内心深处的东西,让我们看到更加真实、更加生动的唐代社会。
    • 高胜利; 郭晓芸
    • 摘要: 柳宗元作为中唐贬谪文人的代表之一,永贞革新失败后被贬往永州,这是其命运的转折点。他将视野聚焦永州的山水景物,创作了一批寄寓情怀的山水游记,并开创了以山水游记体物咏怀的写作范式。《永州八记》是柳宗元山水游记散文中的精品,也是作者悲剧人生与审美情趣的结晶。其将表现与再现两种手法结合起来,不仅客观描摹永州的自然山水美景,而且在描写中注入自我的寂寥意绪,并借助对山水的审美观照来表现悲天悯人的情怀。《永州八记》填补了贬谪文学中山水游记的空白,为贬谪文化增添了浓墨重彩的一笔。
    • 摘要: 蜀犬吠日:四川盆地空气潮湿,天空多云,四周群山环绕,中间平原的水汽不易散开。那里的狗不常见太阳,看到太阳后就觉得奇怪,就要叫。该成语常比喻少见多怪。出自柳宗元《答韦中立论师道书》:“屈子赋曰:‘邑犬群吠,吠所怪也。’仆往闻庸、蜀之南,恒雨少日,日出则犬吠。”
    • 崔语涵; 宋艳辉(指导)
    • 摘要: "永州之野产异蛇,黑质而白章……"大文学家柳宗元笔下的永州就是我的家乡。我的家乡历史悠久,风景秀丽,人杰地灵,我爱我的家乡。春天,萍洲岛和香零山在春姑娘的魔法下变得生机勃勃,不知名的野花在阳光下竞相开放,沉睡的树木也苏醒了。
    • 费弘毅
    • 摘要: 隋唐时期的柳州,处于文明暂未开化的少数民族地区,彼时当地的民风彪悍,具有西南地区的文化特征。柳宗元被贬至柳州之后,对柳州地区进行了一系列治理,为官四年期间,大力推动了柳州的发展,作为文人的他给柳州地区带来了中原先进文化,改变了柳州地区原有的文化体系。
    • 罗娱婷
    • 摘要: 本文认为《文心雕龙》对柳宗元文论观的影响主要是六个方面:一是文章要反映现实,反对偏重形式,忽视内容的不良文风;二是从"镕钧六经"到"五经"为本而旁及子史;三是从"情采"到重道不轻文;四是从"通变"到文章的继承与创新问题;五是从"叙情怨"到"感激愤悱";六是道德修养对文章写作的影响。并对这六个方面作了具体的论述。
    • 邱俊霖
    • 摘要: 人们常说:"一口腊味就是年。"每当进入寒冬时节,人们便要开始忙碌着腌制腊肉了,随着年关临近,腊肉的香味似乎也越来越浓了。腊肉深受老百姓们的欢迎,今人吃腊肉,古人亦然。中国人制作腊味的历史已非常悠久。不过最早时,腊肉并非因时令而得名,而是因制作方式而得名。在古代,"腊"本读作"xi",指的是一种肉类加工方法:即将鲜肉以盐或酱腌渍后再行风干,是为"腊肉"。如唐代文学家柳宗元在《捕蛇者说》中提到:"然得而腊之以为饵",这里的"腊"便是风干的意思。
    • 陈松柏
    • 摘要: 在柳宗元研究中,有几组看似寻常的关系,诸如王叔文与唐顺宗、唐顺宗与唐宪宗,在相关话题中产生过不少歧义,影响今后的相关研究,故须细辨。一是王叔文大权在握却恃宠而骄,蔑视大臣与旧臣,人心尽失;唐顺宗病体沉重,“内外皆欲”定太子而稳人心、安天下,王叔文却“默不发议”,李诵因此而大失所望。二是唐顺宗与唐宪宗在二十七年父子关系的基础上,一荣俱荣,休戚与共。为了大唐王朝的和平稳定,为了李诵新政的顺利实施,短期内完成了由太子到皇帝的正常过渡。
    • 梁镨文
    • 摘要: “言为心声,歌以咏志”,诗歌的创作往往寄托着作者的情感、思想,而不同心境下的诗歌创作主题思想、情感基调也大不相同。例如,古代诗歌创作中的山水诗歌会因诗人的心境、人生经历等的差异而有所不同。选取同样遭受贬谪的山水诗创作的两位集大成者——柳宗元和刘禹锡,探讨其被贬谪后所创作山水诗的异同,并在异同分析的基础上剖析成因,以实现对二者山水诗意境、特色、文学思想价值的完整把握。
    • 傅水怒
    • 摘要: 柳宗元作为唐宋八大家之一,其山水游记独辟蹊径,成就突出,历来为人称道。他借写山水抒发自己对自然美景的喜爱和眷恋之情,寄寓自己对政治、现实、人生遭际的强烈感受,一篇篇山水游记中闪烁着作者思想的光辉,折射出作者丰富复杂的精神世界。本文试图探寻儒释道精神及影响在柳宗元山水游记中的和谐统一:儒家的骨骼、佛家的经络、道家的风采。
  • 查看更多

客服邮箱:kefu@zhangqiaokeyan.com

京公网安备:11010802029741号 ICP备案号:京ICP备15016152号-6 六维联合信息科技 (北京) 有限公司©版权所有
  • 客服微信

  • 服务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