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 首页> 研究主题> 早期急救

早期急救

早期急救的相关文献在1995年到2021年内共计88篇,主要集中在临床医学、外科学、内科学 等领域,其中期刊论文83篇、会议论文4篇、专利文献18458篇;相关期刊70种,包括中国中医药咨讯、齐鲁护理杂志、医学信息等; 相关会议3种,包括2008北京协和急诊医学国际高峰论坛、2005急危重症论坛、2004年北京市急诊医学年会等;早期急救的相关文献由140位作者贡献,包括全金花、喻茜、孙家驹等。

早期急救—发文量

期刊论文>

论文:83 占比:0.45%

会议论文>

论文:4 占比:0.02%

专利文献>

论文:18458 占比:99.53%

总计:18545篇

早期急救—发文趋势图

早期急救

-研究学者

  • 全金花
  • 喻茜
  • 孙家驹
  • 孝媛媛
  • 张雪珍
  • 徐成俊
  • 朱峰
  • 李慧霞
  • 李红
  • 李静
  • 期刊论文
  • 会议论文
  • 专利文献

搜索

排序:

年份

    • 张玲玲; 郑瑞平; 张晓艳
    • 摘要: cqvip:集束化护理是由美国健康研究所首先提出的,它是将分散的护理措施系统化,从而改善患者最终结局的结构化方法,它将“指南”中能改善患者结局的多个元素组合在一起,形成一个集束,通过集束的实施比单独元素的执行更能改善患者的最终结局[1-2]。吸入性损伤临床较为常见,但误饮开水致呼吸道烫伤极为罕见,尤其是婴幼儿。婴幼儿咽喉气道狭小,组织疏松,吸入性损伤后易发生水肿和急性咽喉炎,导致呼吸道梗阻,尤其是24 h内,且水肿后插管难度极大,如果对此认识不足,抢救不及时极易导致窒息后死亡[3-4]。
    • 黄朝晖
    • 摘要: cqvip:重度创伤是临床上较为常见的一种危急重症,患者通常遭受外力打击造成多处软组织或器官损伤并危及其生命安全^([1])。近年来随着现代工业生产的高速发展,重度创伤的患者数量也逐渐上升^([2])。由于重度创伤患者病情危急,患者致死致残率较高,采取有效的治疗方式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伤后的1~2h是救治的黄金时间,也是挽救患者生命的关键时间,因此对患者实施早期急诊救治具有十分重要的作用^([3])。
    • 刘香梅; 程芳
    • 摘要: 目的探讨急诊重症监护病房(EICU)早期急救护理对于严重多发伤患者的护理效果。方法以两个时间段共240例多发伤患者为研究对象,分为对照组(120例)和观察组(120例),对照组行急诊抢救护理,观察组行EICU早期急救护理,以抢救成功率和患者家属焦虑得分作为评估指标。结果对照组抢救成功率为87.50%,观察组为96.67%,两组指标差异显著(P<0.05);对照组患者家属心理正常、轻度焦虑比例分别为4.17%和42.50%,而观察组比例分别为12.50%和75.00%,两组各指标差异显著(P<0.05)。结论EICU早期急救护理可以提高严重多发伤患者抢救成功率,稳定患者家属的情绪,因此可以在临床上推广应用。
    • 尹晓婷
    • 摘要: 目的:研究对重症创伤性血气胸患者采取早期急救及护理效果.方法:选取2017年2月~2020年2月我院接诊收治的160例重症创伤性血气胸患者,依据交替分组法将其分为两组,即观察组和对照组,各80例.对照组实施常规急救+护理,观察组实施早期急救+综合护理,比较两组抢救成功率和满意率.结果:观察组抢救成功率和满意率分别为100.0%、98.75%高于对照组的93.75%、90.00%,P<0.05.结论:在重症创伤性血气胸的急救中,采用早期急救和护理,可提高救治的成功率和满意率,值得借鉴.
    • 宋立文
    • 摘要: 目的:探讨限制性液体复苏在创伤失血性休克早期急救中的临床效果.方法:选取2018年5月-2019年5月我院收治的创伤失血性休克患者80例,随机分为两组,每组40例,对照组应用常规的治疗方式,研究组应用限制性液体复苏的治疗方式.结果:研究组患者在浓缩红细胞输入量、血红蛋白以及血小板等方面的评分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研究组患者的死亡率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创伤失血性休克急救过程当中,运用限制性液体复苏的治疗能有效降低患者的死亡率,治疗效果理想,临床上应当进一步推广应用.
    • 张富涛; 郑鸿; 代春艳
    • 摘要: 目的 分析限制性液体复苏在创伤失血性休克早期急救中的临床效果.方法 选取2017年1月至2019年1月本院急诊科收治的创伤失血性休克患者80例,随机分为限制组(应用限制性液体复苏抢救)和常规组(应用常规液体复苏抢救)各40例.比较两组患者24h内病死率、7d内病死率、并发症、血液系统指标变化情况(术后1d的Hb、PLT、Hct、PT)、电解质水平(K+、Na+、Mg2+浓度).结果 两组患者24h内病死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7d内病死率和并发症发生率限制组低于常规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限制组术后1d的Hb、PLT、Hct高于常规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限制组术后1d的PT值小于常规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复苏前后,两组电解质水平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复苏后两组K+和Mg2+水平低于复苏前,Na+水平高于复苏前,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限制性液体复苏能较好改善凝血功能,改善体液代谢失调,显著降低创伤失血性休克患者的病死率、并发症发生率,可广泛应用在创伤失血性休克的患者中,具有重要的临床价值.
    • 赵海英; 王鑫; 占永红
    • 摘要: 目的 探讨不同补液方式对创伤合并失血性休克患者早期急救的影响.方法 选择创伤合并失血性休克患者98例,按治疗顺序分为两组,各49例.对照组实施充足液体补充,研究组实施限制性液体补充.对两组患者的输液量、输血量、平均动脉血压、心率、并发症发生率及死亡率进行观察.结果 研究组患者输液量、输血量、平均动脉血压、心率分别为(1294.5±25.1)mL、(346.1±17.6)mL、(51.3±12.3)mmHg、(79.1±8.5)次/min;对照组患者输液量、输血量、平均动脉血压、心率分别为(2894.5±42.9)mL、(599.3±22.8)mL、(71.3±7.5)mmHg、(129.1±9.6)次/min,组间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研究组与对照组总并发症发生率分别为14.3%、36.7%,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研究组患者死亡率为16.3%,对照组患者死亡率为38.8%,组间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限制性液体补充可有效提高创伤合并失血性休克患者的临床疗效,降低患者并发症发生率及死亡率,值得临床推广.
    • 程维林
    • 摘要: 目的:研究分析不同补液方式对创伤合并失血性休克患者早期急救的影响.方法:将124例创伤合并失血性休克患者作为研究对象(2016年5月1日-2017年5月1日期间收治),随机分成2组,62例/组.对照组予以充足补液法,实验组予以限制性补液法.比较2组患者的输液量、输血量、心率、平均动脉压和并发症情况.结果:实验组输液量、输血量、心率、平均动脉压和并发症发生率较对照组更具优势(P<0.05).结论:限制性补液法应用创伤合并失血性休克患者安全有效,具有较高的临床应用价值.
  • 查看更多

客服邮箱:kefu@zhangqiaokeyan.com

京公网安备:11010802029741号 ICP备案号:京ICP备15016152号-6 六维联合信息科技 (北京) 有限公司©版权所有
  • 客服微信

  • 服务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