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 首页> 研究主题> 断层气

断层气

断层气的相关文献在1990年到2022年内共计125篇,主要集中在地球物理学、地质学、石油、天然气工业 等领域,其中期刊论文107篇、会议论文12篇、专利文献212416篇;相关期刊29种,包括地震、地震学报、四川地震等; 相关会议6种,包括中国地震学会第十五次学术大会、中国地震学会空间对地观测专业委员会2013年学术研讨会、邢台地震40周年学术研讨会等;断层气的相关文献由267位作者贡献,包括张慧、林元武、何跟巧等。

断层气—发文量

期刊论文>

论文:107 占比:0.05%

会议论文>

论文:12 占比:0.01%

专利文献>

论文:212416 占比:99.94%

总计:212535篇

断层气—发文趋势图

断层气

-研究学者

  • 张慧
  • 林元武
  • 何跟巧
  • 常秋君
  • 王基华
  • 戴波
  • 苏鹤军
  • 任峰
  • 冯武
  • 官致君
  • 期刊论文
  • 会议论文
  • 专利文献

搜索

排序:

年份

    • 薛亮; 刘国俊
    • 摘要: 为得到不同气体浓度观测的最佳层位,验证断层气背景值与井孔深度之间的关系,采用将导气管深度从4 m处开始,每次上提0.5 m,最终上提至井口处的方法,观察气体背景值浓度随抽气深度的变化情况。通过对试验数据的分析,计算浓度均值和梯度,得出中条山断层气孔的最佳观测深度,绘制出气孔浓度梯度图,参考研究结果可提升断层气的观测效能。
    • 刘永梅; 丁风和; 尹战军; 刘改梅
    • 摘要: 在岱海断陷带2条活动断裂上布设了4个用于观测土壤H2的剖面.在2017年5月底测量土壤H2浓度,布设测线8条,测点共122个.测量结果表明,岱海断陷带2条活动断裂上土壤H2的浓度在断裂两侧明显高于断裂河沟谷底测点.
    • 钟骏; 王博; 闫玮; 马玉川
    • 摘要: 首先对阿克苏断层氢气浓度观测资料的周期成分进行了时频分析,然后分别利用线性回归和互相关方法分析了气温、气压与氢气浓度年周期成分的关系,并利用Molchan图表法对阿克苏断层氢气的映震效能进行了定量检验.结果显示:① 阿克苏断层氢气浓度具有清晰的年周期和半日周期成分;② 阿克苏断层氢气浓度的年周期动态变化与气温具有显著的正相关性,与气压的相关性一般,表明其年周期变化主要受气温影响;③ 阿克苏断层氢气浓度异常对观测点周边中强以上地震的反应较灵敏,映震效果较好.
    • 蒋雨函; 高小其; 张磊; 许秋龙; 汪成国; 陈其峰; 范雪芳
    • 摘要: Rn、CO2、Hg、H2等断层气体被广泛应用于断层活动性以及断层结构特征的研究.当前,研究介质中压力变化与断层气间的关系是断层气映震研究的主要技术方法之一.新疆呼图壁地下储气库自建成以来,每年以周期性循环"注入/采出"模式运行,该运行模式带来的储气库气压变化会影响周围地区的地震活动.同时,这一定期加压存储与减压释放气体的过程为研究应力变化引起的断层气变化提供了天然的实验场.通过对呼图壁储气库开展断层气定期流动测量以及定点连续观测,获取反复加载、卸载气体过程中储气库及周边区域断层气体Rn、CO2、Hg、H2浓度的变化特征,在储气库区域内观测到明显的Hg、H2浓度高值现象,其最大值分别为190ng/m3和725.40ppm,且其空间分布特征表现为在储气库加压存储过程中,储气库区域内注采井附近的气体浓度高于储气库区域外;此外,长期连续观测结果表明,断层气H2与储气库的压力变化存在一定的关系,H2对储气库内压力变化的响应更为灵敏.对呼图壁储气库应力变化引起的断层气变化特征进行分析,可以认识不同应力状态下断层气变化特征,为地震台站勘选与建设、震情跟踪以及异常落实等提供地球化学科技支撑.
    • 韩晓飞; 范雪芳; 陈永前; 董斌; 史双双
    • 摘要: cqvip:1研究背景2021年5月10日清徐县北云支村北发生M_(s)2.3地震,5月11日太原小店区刘家堡乡王吴村发生M_(s)2.3地震,5月13日清徐县北云支村北发生M_(s)2.5地震,5月19日太原小店区刘家堡乡王吴村发生M;1.7地震,6月30日小店区代家堡村北发生M_(s)3.0地震。
    • 陈学芬; 吴微微; 刘雪梅; 赵晶; 赵天霞; 梁宏; 黄雪影
    • 摘要: 为进一步认识汶川余震区破碎断裂带逸出氢的动态特征,选择位于北川—映秀断裂的映秀地震台观测井开展井孔逸出氢观测实验.实验数据显示:映秀台井孔逸出氢浓度较高,日变幅较大且具有明显的日变规律,呈现与气压变化同步及负相关的特征,日变形态与气温、水温、静水位相关性较小.通过不同仪器与采样方式进行观测实验,结果表明:映秀地震台井孔逸出氢浓度动态清晰、测值平稳,作为地震前兆观测地下逸出氢项目是可行的.
    • 戴波; 赵启光; 张敏; 张扬; 冯武
    • 摘要: 郯庐断裂带宿迁段多年来一直被列为江苏地震重点关注区域.在该区域展开了多期活断层探测和工程地震安全性评价工作,地震监测已经建成了测震、形变、电磁、流体等多种手段.用气体地球化学方法开展相关研究,探索活动断层运动和地震发生之间的相互关系,是对该地区地震科学研究的一种补充,其有着十分重要的意义.沿郯庐断裂带宿迁段F5断裂布设土壤氡测线并获得相关数据,结合地质勘察、浅层人工地震等资料进行综合分析,结果表明该区域内土壤氡探测结果对断裂带的位置、断层类型和特征、断层活动性具有较好的指示性.土壤氡探测展示F5断裂两条分支断裂F5-1、F5-2的位置,氡浓度异常形态与断层特征存在一定的对应关系,并利用土壤氡浓度强度为指标,初步判断郯庐断裂带宿迁段F5断裂2条分支断裂的相对活动性.
    • 戴波; 赵启光; 张敏; 张扬; 冯武
    • 摘要: 郯庐断裂带宿迁段多年来一直被列为江苏地震重点关注区域。在该区域展开了多期活断层探测和工程地震安全性评价工作,地震监测已经建成了测震、形变、电磁、流体等多种手段。用气体地球化学方法开展相关研究,探索活动断层运动和地震发生之间的相互关系,是对该地区地震科学研究的一种补充,其有着十分重要的意义。沿郯庐断裂带宿迁段F5断裂布设土壤氡测线并获得相关数据,结合地质勘察、浅层人工地震等资料进行综合分析,结果表明该区域内土壤氡探测结果对断裂带的位置、断层类型和特征、断层活动性具有较好的指示性。土壤氡探测展示F5断裂两条分支断裂F5-1、F5-2的位置,氡浓度异常形态与断层特征存在一定的对应关系,并利用土壤氡浓度强度为指标,初步判断郯庐断裂带宿迁段F5断裂2条分支断裂的相对活动性。
    • 单友磊
    • 摘要: 通过对不同位置、不同性质、不同地质年代断层分别进行布设测线,测量不同种类地球化学气体逸出浓度并开展专题研究,得出郯庐断裂宿迁段断层气Rn、CO_2浓度变化同步性较好,浓度异常区域与断层破碎带具有一致性,郯庐断裂宿迁段断层气浓度与断裂活动年代有关,全新世活动断裂浓度最高,晚更新世活动断裂稍低,早第四纪断裂浓度最低等结论。此项研究对在郯庐断裂宿迁段开展地球化学气体观测,进而预测地震具有重要的指示意义。
    • 单友磊
    • 摘要: 通过对不同位置、不同性质、不同地质年代断层分别进行布设测线,测量不同种类地球化学气体逸出浓度并开展专题研究,得出郯庐断裂宿迁段断层气Rn、CO2浓度变化同步性较好,浓度异常区域与断层破碎带具有一致性,郯庐断裂宿迁段断层气浓度与断裂活动年代有关,全新世活动断裂浓度最高,晚更新世活动断裂稍低,早第四纪断裂浓度最低等结论.此项研究对在郯庐断裂宿迁段开展地球化学气体观测,进而预测地震具有重要的指示意义.
  • 查看更多

客服邮箱:kefu@zhangqiaokeyan.com

京公网安备:11010802029741号 ICP备案号:京ICP备15016152号-6 六维联合信息科技 (北京) 有限公司©版权所有
  • 客服微信

  • 服务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