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 首页> 研究主题> 教师话语

教师话语

教师话语的相关文献在1992年到2022年内共计1109篇,主要集中在常用外国语、教育、汉语 等领域,其中期刊论文1097篇、会议论文10篇、专利文献2054篇;相关期刊582种,包括现代交际、文教资料、中国校外教育(理论)等; 相关会议7种,包括第六届中国语言教育研讨会、第十一届国际汉语教学研讨会、中国教育学会教育学分会教育基本理论专业委员会第十三届学术年会等;教师话语的相关文献由1068位作者贡献,包括冯倩、杨诗雅、潘小波等。

教师话语—发文量

期刊论文>

论文:1097 占比:34.70%

会议论文>

论文:10 占比:0.32%

专利文献>

论文:2054 占比:64.98%

总计:3161篇

教师话语—发文趋势图

教师话语

-研究学者

  • 冯倩
  • 杨诗雅
  • 潘小波
  • 陈冬纯
  • 张娜
  • 李佳
  • 王坤
  • 秦永丽
  • 赵常友
  • 邓利蓉
  • 期刊论文
  • 会议论文
  • 专利文献

搜索

排序:

年份

    • 覃晓琪
    • 摘要: 简述语言磨蚀研究的重要性。提出高校外语教师可以着眼于语言磨蚀的积极影响,从多个学科视角,探索语言磨蚀对高校外语教学改革的建设性意义。分析我国高校外语教学中的语言磨蚀现象。结合教育学、心理学、社会语言学等多个学科的研究成果,从课程建设、教学过程、学习过程和评价机制等四个方面探讨语言磨蚀对外语教学的启示,旨在促进我国高校外语教育改革。认为语言磨蚀研究为保持我国外语学习者的外语能力和提高我国外语教学质量提供了理论依据。
    • 陈杰; 李晏青
    • 摘要: 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师话语亲和力是彰显知识、思想、真理的重要媒介,它的内涵体现在魅力之“人”、育人之“术”、为师之“道”,蕴含了三种理论视野:哲学解释学视域下的话语理解、接受论视域下的话语接受、人学视域下的话语特质。这三种话语视野指明了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师话语亲和力锻造的三种路向:以对话性“互动”增强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师话语理解效果,以创新性“需求”增强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师话语接受效果,以创造性“供给”给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师话语赋能。
    • 孙铭钰; 王雪玉
    • 摘要: 基于语用身份论的理论框架,采用个案研究和话语分析方法,调查江苏某高校一线外语教师“思政教育”话语实践的意识凸显程度及教学过程的“思政教育”话语实践,并分析其身份建构。研究发现,教师主动适应外语课程思政改革要求,选择语体、话语方式、言语行为、称呼语、语法等话语实践类型建构了四种语用身份:幽默型、严肃型、博学型和同伴型。研究的局限性在于采用个案研究法,只选取一位高校英语教师作为研究对象。
    • 李静宇
    • 摘要: 为监控英语专业教学过程,教学评估从终结性评价转向形成性评价,设计并发放了关于英语课堂教师话语的调查问卷,针对教师课堂话语进行了结构性访谈,在礼貌原则和话语权视角下,发现教师需要将语法与语用结合,在语气语调等方面关照学生情感,建议采用间接言语行为进行反馈和批评,并适度掌控话语量,进行言语和非言语的适时转化。
    • 费珺
    • 摘要: 课堂会话研究能反映课堂教与学的真实过程。本研究在伯明翰学派会话分析理论的框架下通过对课堂会话的系统分析描述英语专业精读课的师生交互结构,聚焦师生互动话步结构及教师话语之提问和反馈。研究发现,大学英语精读课堂师生互动多数为典型的IRF模式。学生在课堂中的语言输出机会和话语总量相对较少。教师更倾向于运用展示性问题提问和给予积极反馈。作为重要语言输入的教师提问和反馈,需结合学生特点,适当运用参考性问题、加强认知反馈的数量和质量。
    • 赖燕容
    • 摘要: 教师话语是英语课堂会话中的重要构成部分,对课堂会话质量及学生的语言输出影响极大。该文从会话分析中的话轮转换角度分析课堂会话录音文本,发现话轮转换不顺畅会导致课堂师生会话产生长时间的空白停顿,进而阻碍学生的有效语言输出。因此,教师应当扮演好话轮分配者的角色,使用多样化的话轮转换技巧提高英语课堂会话的流畅性及有效性,充分利用教师话语提高课堂的教学质量。
    • 朱凌洁; 黄骞
    • 摘要: 通过对某学院英语专业学生的词汇比较测试,考查教师话语对学生英语词汇附带学习的影响。针对目标词汇,教师为三个实验班提供了三种不同的处理方式:母语解释(普通话)、英语解释(二语)和不解释。结果显示:(1)虽然三个实验班的学生在课后都对目标词汇有一定程度的习得,但是在使用母语解释的课堂上,学生的词汇习得效果显著高于其他两个班级;(2)学生在词组搭配上的习得效果小于单个词的习得效果,不同词性的词的学习效果也不同,其中动词的附带性习得效率最高,单音节词、双音节词的附带性习得效率高于多音节词。研究表明,学生可以在一定程度上通过课堂上的教师话语附带性地习得词汇。研究建议,教师调整课堂教师话语,为学生提供更好的附带性词汇习得机会。
    • 万般; 肖良元
    • 摘要: 文章对国内近十年英语课堂教师话语研究进行了系统梳理与分析,发现:1)我国英语课堂教师话语研究已经形成了一定规模,但近几年整体发展呈现下滑趋势;2)研究对象以本科院校教师为主,其次是中小学教师,关于高职院校和研究生院教师话语的研究相对较少;3)语言学相关理论构成了英语教师话语研究的主要理论框架,跨学科理论相对较少;4)描述性和思辨性方法是话语研究领域的常用方法,但实验性方法使用较少;5)研究内容涉及面很广,但分布不均且深度有待加强。鉴于此,未来研究应使研究对象多元化,丰富跨学科研究实践,加大科学实验设计,努力构建本土化研究理论框架。
    • 杜小双; 张莲
    • 摘要: 师生互动是外语课堂学习发生的重要机制,其中教师话语对师生互动效果产生直接影响。本研究从社会文化理论视角探究高校英语课堂教师话语对学生思维发展的支架作用。研究采用课堂话语分析的方法,分析国内某高校英语专业本科二年级精读课堂的互动情况,探究教师话语支架的功能、过程及特征。数据分析结果显示:①教师话语为学生参与思维活动提供支架,促进了学生逐步加深和拓展思考;②支架的构建和撤离具有自发性和即时性的特点,有效支架的前提是教师准确研判学生现有的经验和认知水平以及潜在的发展空间;③学生思维发展是外语课堂教学的重要目标,其中教师话语起关键的支架作用。本研究对外语课堂教学中的师生互动和思维培养具有一定启示。
    • 秦箬茜
    • 摘要: 教学系统中存在主客体之间的动态转化,即教师在教学目标的指引下,基于学科特性对教学内容进行重塑或超越,完成从教材话语体系向教师话语体系的过渡,并通过教学活动的展开,实现从教师话语体系向学生话语体系的转化。这一动态系统的生成依赖于合理的教学设计,此中之“理”即历史课堂中不可或缺的教学逻辑。而培养学生的历史学科能力,则是依托历史学科核心素养建构下的教学逻辑的最终归宿。
  • 查看更多

客服邮箱:kefu@zhangqiaokeyan.com

京公网安备:11010802029741号 ICP备案号:京ICP备15016152号-6 六维联合信息科技 (北京) 有限公司©版权所有
  • 客服微信

  • 服务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