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 首页> 研究主题> 三江源地区

三江源地区

三江源地区的相关文献在2000年到2022年内共计465篇,主要集中在畜牧、动物医学、狩猎、蚕、蜂、环境科学基础理论、大气科学(气象学) 等领域,其中期刊论文439篇、会议论文26篇、专利文献407180篇;相关期刊265种,包括群文天地、资源科学、地理教学等; 相关会议18种,包括2015首届全国虫草会议暨冬虫夏草产业高峰论坛、中国生态学学会2013年学术年会、中国生态经济学会第八届全国会员代表大会暨2012年学术年会等;三江源地区的相关文献由734位作者贡献,包括李迪强、伏洋、安海民等。

三江源地区—发文量

期刊论文>

论文:439 占比:0.11%

会议论文>

论文:26 占比:0.01%

专利文献>

论文:407180 占比:99.89%

总计:407645篇

三江源地区—发文趋势图

三江源地区

-研究学者

  • 李迪强
  • 伏洋
  • 安海民
  • 周强
  • 张永林
  • 李凤霞
  • 董家平
  • 钟林生
  • 颜亮东
  • 严琼
  • 期刊论文
  • 会议论文
  • 专利文献

搜索

排序:

年份

    • 先巴吉; 鄂崇毅; 孙满平; 张晶; 张帅旗; 谢丽倩
    • 摘要: [目的]分析三江源区高山草甸土壤的年代及发生发育过程,为维系该区土壤安全和生态安全提供指导。[方法]采用粗颗粒石英与钾长石光释光(OSL)测年法,对三江源区4个高山草甸土剖面夏琼(X_(Q))、歇武(X_(W))、桐勒栋(T_(LD))、斗地村(D_(DC))土壤的形成发育时间进行研究,结合土壤粒度、元素地球化学特征分析该区土壤形成过程。[结果]三江源区高山草甸土在末次冰消期至早全新世(13—8 ka)和晚全新世(3—0 ka)均有发育;4个土壤剖面分别在坡积母质和风积母质上发育而成,但其不同土壤发生层的元素地球化学特征与该区典型风成黄土一致。[结论]高山草甸土的发育集中在全新世期间,土壤的母质以坡积物和风积物的混合母质为主,风尘输入对于三江源地区的土壤形成意义重大,也是该区坡积物的原始物源,全新世气候相对干旱期的风尘释放对草甸土的形成意义重大。
    • 马晓东; 祁永宁
    • 摘要: 三江源地区生态保护工作一直是我国生态保护工作中的重要一环。文章针对班玛县域三江源地区进行的生态保护现有成效,分析出生态保护制度耦合效应弱、政府分配制度不合理、生态保护参与力量薄弱、生态保护措施投入产出比失衡等问题,本文将“三共”理论嵌入到生态保护工作中,形成制度保证、多元参与、公众认同的格局,并建立完备的保障机制,以构建三江源地区生态保护可持续发展路径。
    • 刘义花; 李红梅; 申红艳; 刘绿柳; 任德山; 李金海
    • 摘要: 利用1961-2019年三江源地区19个气象台站逐日气温、降水量等气象观测数据,分析了三江源地区降雪量、降雪日数和雪雨比的时空演变特征及其对径流量的影响。结果表明:(1)1961-2019年三江源地区平均降雪量为146.5 mm,降雪量以14.8 mm·(10a);的速率在减少,1985-1999年为降雪量偏多期,2000年以来为降雪量偏少期;(2)三江源地区年平均雪雨比以4.0%·(10a)^(-1)的速率在减少,长江源区西部及黄河源区西部是雪雨比减少最为明显的区域,其余地区减少速率相对缓慢;(3)三江源地区年平均降雪日数为91天,曲麻莱、五道梁、沱沱河一带以及黄河源区中西部是降雪日数的大值区,降雪日数以14 d·(10a)^(-1)的速率在减少,黄河源区西部是降雪日数减少最为明显的区域;(4)三江源地区各月降雪量及降雪日数均呈双峰型分布,降雪量和降雪日数最多出现在5月,小雪易出现在3月或4月,中雪和大雪以上量级在秋末、春季出现的概率最高;(5)随着海拔的抬升,降雪量和降雪日数增加,随经度的增加而减少;冷季降雪量多的年份,径流量也随之增大,且径流量相对于降雪量的响应滞后。
    • 张青; 陈丹; 唐忠涛; 白延晖; 祁栋林
    • 摘要: 利用1961~2020年三江源地区14个气象站点的逐日降水量资料,利用一元线性回归、累积距平变异系数等方法分析了三江源地区候降水量变化特征。结果表明:1961~2020年三江源地区候降水量总体呈增加趋势,侯降水变化明显分为两段,20世纪60年代到21世纪00年代初期,为降水偏少期,21世纪00年代中期以后,为降水偏多期,说明进入21世纪三江源地区降水增多,并且候降水量在气温突变后降水增加趋势显著,有利于三江源地区生态的恢复。三江源地区候降水量的气候状态呈正态分布,在第30候(5月31日)进入雨季,第53候(9月25日)雨季结束,30~53候是降水集中分布期和雨季持续期,侯平均降水量均≥10 mm,雨季维持了24个侯(约118d)期间候降水保持稳定状态,土壤水分保持湿润,利于植被生长和生态改良。
    • 蔡永祥; 罗少辉; 王军; 祁栋林; 胡馨月
    • 摘要: 利用三江源地区13个气象站1961−2019年共59年的降水量资料,基于一元线性回归、滑动平均法、气候倾向率和重标极差分析等方法,研究源区降水量的时空演变规律和未来变化趋势。结果表明:三江源地区年均降水量为470.7 mm,并以10.31 mm·10 a^(−1)的速率增加。黄河源区春季降水量最大,其余三季以澜沧江源区最高,长江源区四季均处于最低值;各源区降水量均呈增加趋势,其中春季降水倾向率最大,长江、黄河和澜沧江源区分别为2.69、2.11和2.80 mm·10 a^(−1)。1961−2002年降水量累积距平大致呈下降趋势,2003−2019年呈上升趋势,2002年为降水增加突变点;不同年代际间平均年最大和最小降水量出现在2011−2019和1961−1970年,分别为512.82和452.23 mm。年、季降水量自西北向东南递增,黄河源区各站点降水量空间变化幅度最大;春、夏、秋三季的降水倾向率呈现出由西北向东南减少的趋势,但冬季变化相反,且降水量少的源区降水增加趋势明显。降水量长程变化Hurst值大于0.5,预测未来降水量变化与过去趋势一致。三江源地区降水时间和空间序列变化具有明显的区域和季节差异性特征,且未来降水呈增加趋势。
    • 王晓钰; 鲁帆; 朱奎; 周毓彦; 巫钊
    • 摘要: 通过与地面气象站点实测降水量的比较,从捕捉能力和反演精度两方面选取多个指标,结合海拔和雨强条件评估不同时间尺度上CPC、PER-CDR和TRMM三种遥感降水数据集在三江源地区的适用性。研究结果表明:①CPC产品探测降水能力最强(CSI=0.42),PER-CDR次之(CSI=0.33),TRMM最差(CSI=0.31)。遥感卫星产品在3000 m以上的高海拔地区探测降水能力高于3000 m以下地区,对于小雨的探测性能优于中雨和大雨事件;②日尺度上PER-CDR、TRMM相关系数均低于0.3,CPC为0.47。月和季尺度上的相关系数均在0.9左右,年尺度的相关系数大于0.8。同一时间尺度上,CPC和TRMM产品的一致性均优于PER-CDR产品;③年和季尺度上,TRMM产品的精度最高,月和日尺度则是CPC产品效果最优,CPC的RMSE较TRMM更小,表示CPC误差极值较TRMM少。PER-CDR产品在各个尺度上都明显高估降水,精度最低。不同时间尺度上,日相对误差最大,季、月的误差相对较小,年相对误差最小,即卫星降雨数据的精度随时间尺度的增加有所提高。综合对比三种产品,CPC产品探测降水能力最好,在三江源地区有较好的适用性。
    • 郭晓宇; 程志刚; 毕瑞君
    • 摘要: 为研究三江源地区冬半年云光学特性与积雪分布等的关系,选取近20 a MODIS云顶高度、云光学厚度、气溶胶光学厚度、云覆盖及云粒子有效半径等光学特性数据及卫星遥感积雪数据,利用特征向量、相关性分析等气象统计方法,对三江源地区冬半年(10月-次年4月)云光学特性时空分布特征及其与积雪面积、雪水当量等相关关系进行分析。结果表明,在空间上,云光学厚度、云顶高度呈南高北低分布,其大值区位于杂多中部和治多东部;云粒子有效半径呈北高南低分布,其大值区多分布在曲麻莱县东部及玛多县西侧;气溶胶光学厚度、雪水当量则呈西高东低的分布特征;云覆盖率和积雪覆盖率则呈现相反的分布特征。时间上,气溶胶光学厚度、云光学厚度与云顶高度呈增加趋势,云粒子有效半径、雪水当量、积雪覆盖率、云覆盖率呈微弱减小趋势。云覆盖率与积雪的覆盖率相关性较强,相关系数达0.7,其次是云光学厚度0.43、雪水当量与积雪覆盖率相关系数为0.43,其他因子与积雪覆盖率相关性不显著。
    • 陈龙飞; 张万昌; 高会然
    • 摘要: 三江源地区气象站点稀疏,依靠地面台站数据难以反映地面真实积雪情况。利用卫星遥感数据引入重心模型分析了三江源地区1980—2019年4个积雪参数(积雪日数、积雪深度、积雪初日和积雪终日)的时空动态特征,利用Mann-Kendall检验和Sen斜率估计分析了积雪和气候因子的变化趋势,并探究积雪对气候变化的响应。结果表明:1980—2019年三江源地区呈现积雪日数和积雪深度减少、积雪初日推迟、积雪终日提前的变化趋势,而该区域同期的气温和降水量则呈现上升趋势;4个积雪参数重心均呈现出东移趋势,而同期气温重心则呈现西移趋势,气温重心位置西移速率分别是积雪日数和积雪深度重心位置东移速率的6倍和2倍。这表明该区域4个积雪参数以及气候因子的变化趋势具有较强的空间异质性,西部气温升高速率大于东部,导致西部积雪日数和积雪深度减少速率同样大于东部,从而导致气温重心西移而积雪参数重心东移。澜沧江源区积雪日数减少、积雪深度减少、积雪初日推迟以及积雪终日提前的速率最大,其次是长江源区和黄河源区。进一步的相关性分析表明,三江源地区年平均气温的升高是导致积雪日数和积雪深度减少、积雪初日推迟、积雪终日提前的主要影响因子,积雪日数对气温升高响应最敏感,其次是积雪深度、初日和终日;而年降水量与4个积雪参数的相关性均不显著。研究可为三江源地区水资源和生态环境保护提供基础资料和理论依据。
    • 梁程博; 王久利; 孙国; 冯收; 卓平桂; 刘道鑫; 闫京艳
    • 摘要: 熊蜂是高海拔地区的重要传粉昆虫,在维持高原生态系统平衡中发挥重要作用。为了解三江源地区熊蜂组成和分布情况,本研究对该地区熊蜂物种多样性进行了调查,共采集到1467头熊蜂,利用形态学和基于16S rDNA基因、COI基因的分子生物学对样品进行了鉴定。结果表明,三江源地区有熊蜂21种,隶属9个亚属,其中优势种2种,为克什米尔熊和稳纹熊蜂,丰盛种和常见种均5种,偶见种7种,稀有种2种。该地区Shannon-Wiener多样性指数为2.1503,Margalef物种丰富度指数为2.7431,Pielou均匀度指数为0.7063,Berger-Parker优势度指数为0.3197;各行政区间有7~12种共有种,物种相似性系数在0.3684~0.8571之间。本研究结果为了解和保护三江源地区熊蜂生物多样性提供了基础资料。
    • 赵艺繁
    • 摘要: 从2020年5月9日0时至8月16日24时,青海省连续100天对三江源地区16个县和1个镇全部使用清洁能源供电,这是继往年“绿电7日”“绿电9日”“绿电15日”之后,青海再次刷新全清洁能源供电的新纪录。其间,这些地区所有用电均来自水力、太阳能、风力发电产生的清洁能源,实现用电“零排放”。
  • 查看更多

客服邮箱:kefu@zhangqiaokeyan.com

京公网安备:11010802029741号 ICP备案号:京ICP备15016152号-6 六维联合信息科技 (北京) 有限公司©版权所有
  • 客服微信

  • 服务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