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 首页> 研究主题> 扩大免疫规划

扩大免疫规划

扩大免疫规划的相关文献在1983年到2022年内共计87篇,主要集中在预防医学、卫生学、内科学、儿科学 等领域,其中期刊论文84篇、会议论文3篇、专利文献76201篇;相关期刊63种,包括江苏卫生保健、中国保健、疾病监测等; 相关会议2种,包括第九次全国生物制品学术会议、2007年云南省生物制品产业发展论坛暨b型流感嗜血杆菌疾病预防控制高层研讨会等;扩大免疫规划的相关文献由175位作者贡献,包括李倩、张书萍、李锋等。

扩大免疫规划—发文量

期刊论文>

论文:84 占比:0.11%

会议论文>

论文:3 占比:0.00%

专利文献>

论文:76201 占比:99.89%

总计:76288篇

扩大免疫规划—发文趋势图

扩大免疫规划

-研究学者

  • 李倩
  • 张书萍
  • 李锋
  • 杨博
  • 杨春红
  • 杨红磊
  • 王小丽
  • 田磊
  • 程真真
  • 苏万年
  • 期刊论文
  • 会议论文
  • 专利文献

搜索

排序:

年份

    • 王晓娟; 赵雄; 曹琰
    • 摘要: 联合疫苗是指由两种或以上活的、灭活的病原微生物或抗原成分联合配制而成的疫苗,能预防多种疾病。随着扩大免疫规划的发展,儿童接种疫苗的针次不断增多,接种联合疫苗可减少儿童接种针次,提高接种率以及减少不良反应,是疫苗发展的趋势。本文对联合疫苗的分类、特点以及相关问题进行了探讨。
    • 赵芹; 吴长玉; 陈福良; 范彦芹
    • 摘要: 目的分析灌云县2001—2018年出生儿童甲型病毒性肝炎(甲肝)流行状况和甲肝疫苗接种情况。方法采用回顾性调查的方法,根据甲肝疫苗纳入儿童扩大免疫规划时间(2008年)和甲肝疫苗免疫程序,将2001—2018年出生儿童分为2001—2005年(免疫规划前)和2006—2018年(免疫规划后)两个阶段,对比分析两个阶段的出生儿童甲肝疫苗接种和甲肝发病的流行病学特征变化情况。结果免疫规划前儿童甲肝疫苗接种率低于40.00%,免疫规划后儿童甲肝疫苗接种率明显提高,2008—2017年出生的儿童甲肝疫苗接种率均保持在99.00%以上,2018年出生儿童接种率略下降至96.05%。实施扩大免疫规划后儿童甲肝疫苗接种率明显高于免疫规划前,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81014.565,P<0.001)。2001—2005年每年出生的儿童均有甲肝病例报告,免疫规划前儿童甲肝总发病率为14.10/10万,其中2003年出生儿童甲肝发病率最高达成25.55/10万,2004年出生儿童甲肝发病率最低(5.06/10万)。2006年以后出生的儿童无甲肝病例发生。结论甲肝疫苗纳入国家扩大免疫规划后,灌云县适龄儿童甲肝疫苗接种率维持在较高水平,适龄儿童无甲肝发病病例报告。今后应在持续保持适龄儿童甲肝疫苗高接种率的基础上,开展重点人群的甲肝疫苗预防接种,提高群体免疫水平,是预防甲肝的根本措施。
    • 刘巧君; 贾艳萍
    • 摘要: 风疹是由风疹病毒引起的急性呼吸道传染病,通过空气飞沫传播,以发热、全身皮疹为特征,常伴有耳后、枕部淋巴结肿大。目前,我国最常使用的实验室诊断方法是传统的酶联免疫吸附试验(en-zyme-linked immunosorbent assay,ELISA)和实时荧光定量逆转录-聚合酶链反应(reverse transcrip-tion-polymerase chain reaction,RT-PCR)的联合使用[1-3]。我国全国性血清学调查结果表明,15岁以上人群中,有风疹抗体者超过95%,说明感染绝大多数发生在儿童时期。我国把风疹疫苗于2008年纳入扩大免疫规划(EPI)。随着风疹疫苗在儿童中的广泛应用,风疹的发病年龄逐步后移,中小学及大中专院校学生逐级成为风疹发病的主要群体,而学校这一特殊的环境,人群集中,环境拥挤场所,极易造成暴发流行。
    • 田园
    • 摘要: 目的 分析2002-2019年辽宁省锦州市甲型肝炎(甲肝)的流行状况,了解甲肝疫苗纳入免疫规划前、后甲肝的流行特征,为制定有针对性的防控措施提供科学依据.方法 采用描述性流行病学方法,对2002-2019年锦州市的甲肝疫情进行分析,比较甲肝疫苗纳入免疫规划前(2002-2007年)、后(2008-2019年)甲肝的流行病学特征变化.结果 甲肝年平均发病率由纳入免疫规划前的6.24/10万下降至纳入免疫规划后的2.42/10万.纳入免疫规划前,县城的甲肝发病率总体高于市区.纳入免疫规划后,地区差异减小,除开发区、太和区外,各县(区)甲肝发病率呈下降趋势,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甲肝病例年龄呈单峰分布,纳入免疫规划前、后发病高峰分别为30~、45~岁年龄组,略有后移趋势.0~和15~岁年龄组病例构成比显著下降,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30~和60~岁年龄组病例构成比小幅上升,45~和≥75岁组病例占比显著上升.纳入免疫规划前、后男性发病数均高于女性.纳入免疫规划前,春季流行高峰明显,夏季小高峰不明显,纳入免疫规划后发病季节性特征逐渐消失.病例职业以农民、家务及待业人员、工人为主.纳入免疫规划后,学生、工人占比显著下降,农民、离退人员、家务及待业人员占比显著上升.结论 甲肝疫苗纳入免疫规划后,锦州市甲肝发病水平显著降低,在常规免疫的基础上,开展重点地区、高危人群应急接种工作,大规模接种甲肝疫苗,提高人群免疫水平,是预防甲肝的根本措施.
    • 王小丽; 李锋; 程真真; 韩同武; 李倩; 杨红磊; 马丽
    • 摘要: 目的分析含风疹成分疫苗(RCV)纳入扩大免疫规划前后郑州市风疹流行特征,评价风疹防控效果。方法通过传染病监测信息管理系统和麻疹监测信息报告管理系统收集郑州市2004—2018年风疹病例资料,分析比较扩大免疫规划实施前(2004—2007年)和实施后(2008—2018年)风疹发病趋势、病例年龄和地区分布等特征。结果2014—2018年郑州市共报告风疹2827例,发病率为2.50/10万。扩大免疫规划实施后,风疹发病率呈逐年下降趋势(P0.05)。结论RCV纳入扩大免疫规划后,郑州市风疹发病率呈下降趋势,风疹发病向高年龄组迁移,城区发病率下降较为明显,但农村发病率变化不大。
    • 杨友红
    • 摘要: 目的:对国家扩大免疫规划与风疹流行特征的关系进行分析.方法:本次研究所用的风疹疫情资料均取自于中国疾病预防控制信息系统;疫苗接种资料取自于疾控中心的防控档案;风疹患者的个人资料取自于患者的健康档案;人口普查资料取自于人力资源统计局.于2008年后国家扩大免疫规划正式落实,将8月龄接种的麻风疫苗以及18月龄接种的麻腮风疫苗正式纳入免疫程序中,并对适龄儿童开展免费接种,对免疫规划扩大前后的风疹流行特征进行比较.结果:免疫规划扩大落实后风疹的每年发病率明显低于免疫规划扩大落实前,风疹的高发月份主要集中在4月、5月以及6月,发病患儿年龄主要集中在5岁到12岁之间,且学生是发病数量最多的职业,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免疫规划扩大的落实明显降低了风疹的发病概率,风疹的防控资源需主要集中在5岁到12岁的学生群体中,并且在每年的4月、5月以及6月需进一步加大防控力度,以进一步降低风疹发病概率.
    • 王小丽; 李锋; 程真真; 韩同武; 李倩; 杨红磊; 马丽
    • 摘要: 目的 分析含风疹成分疫苗(RCV)纳入扩大免疫规划前后郑州市风疹流行特征,评价风疹防控效果.方法 通过传染病监测信息管理系统和麻疹监测信息报告管理系统收集郑州市2004-2018年风疹病例资料,分析比较扩大免疫规划实施前(2004-2007年)和实施后(2008-2018年)风疹发病趋势、病例年龄和地区分布等特征.结果 2014-2018年郑州市共报告风疹2 827例,发病率为2.50/10万.扩大免疫规划实施后,风疹发病率呈逐年下降趋势(P<0.05),年均发病率为2.43/10万,低于扩大免疫规划实施前的2.71/10万(P<0.05);0~9岁组风疹发病率为6.84/10万,低于扩大免疫规划实施前的16.75/10万(P<0.05);10~ 102岁组风疹发病率为1.60/10万,高于扩大免疫规划实施前的1.04/10万(P<0.05);扩大免疫规划实施后城区风疹发病率为2.70/10万,低于扩大免疫规划实施前的3.71/10万(P<0.05);扩大免疫规划实施后农村风疹发病率为2.15/10万,与扩大免疫规划实施前的1.92/10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RCV纳入扩大免疫规划后,郑州市风疹发病率呈下降趋势,风疹发病向高年龄组迁移,城区发病率下降较为明显,但农村发病率变化不大.
    • 张超; 罗小福; 徐秦儿
    • 摘要: 目的 分析湖州市甲型病毒性肝炎(甲肝)疫苗纳入扩大免疫规划对甲肝发病的影响.方法 通过《湖州市传染病年鉴》 和中国疾病预防控制信息系统收集1998—2017年湖州市甲肝发病资料,以2008年甲肝疫苗纳入扩大免疫规划为干预实施时间点构建中断线性回归模型,检验纳入前后甲肝发病率水平改变量和斜率改变量指标,分析扩大免疫规划对甲肝发病率的影响.结果 甲肝疫苗纳入扩大免疫规划前,湖州市甲肝年均发病率为10.228/10万,发病率呈下降趋势,平均每年下降1.558/10万;纳入扩大免疫规划后,年均发病率为1.721/10万,呈下降趋势,平均每年下降0.263/10万;甲肝发病率平均每年下降速度较纳入扩大免疫规划前降低了1.295/10万.结论 甲肝疫苗纳入扩大免疫规划后,湖州市甲肝年发病水平降低,并对甲肝发病趋势下降产生长期持续的作用.
    • 刘登峰
    • 摘要: 目的:探讨国家扩大免疫规划对风疹流行特征的影响.方法:对2005年至2017年我县风疹疫情资料进行流行病学统计与分析,探讨扩大免疫规划疫苗中麻风和麻腮风疫苗接种对风疹流行特征的影响.结果:我县风疹发病以4、5、6月份高发,占总病例数的81.58%;患者以在校学生为主,占总发病数的76.32%;2008年扩大免疫实施后风疹发病水平逐步下降,连续5年维持在历史低点,疫情由爆发为主变为以散发为主.结论:高质量的的麻风和麻腮风疫苗接种能有效阻断风疹病毒疫情的传播,对控制和消除风疹疫情有良好效果.
    • 陈秀云; 王曼
    • 摘要: 目的 分析广东省中山市1964-2016年麻疹、百日咳、白喉、脊髓灰质炎(脊灰)、流行性脑脊髓膜炎(流脑)、流行性乙型脑炎(乙脑)6种疫苗可预防疾病流行趋势.方法 采用描述流行病学的方法分析不同阶段6种疫苗可预防疾病变化趋势.结果 1964-2016年,广东省中山市累计报告麻疹、百日咳、白喉、脊灰、流脑、乙脑发病166 229例,死亡532例,年平均发病率为208.99/10万,年平均死亡率为0.67/10万.突击预防接种阶段麻疹年平均发病率比疫苗使用前阶段下降了27.43%.计划免疫阶段麻疹、百日咳、白喉、脊灰年平均发病率比突击预防接种阶段分别下降了88.96%、95.66%、99.48%和97.76%.扩大免疫规划阶段麻疹年平均发病率比计划免疫阶段下降了87.73%,麻疹发病率在2004-2008年大幅回升;自1989年以来,除1997年和2015年分别报告1例百日咳病例外,其余年份均无病例报告;自1992年以来连续25年无白喉病例报告;自1991年以来连续26年无脊灰病例报告.疫苗使用阶段流脑、乙脑年平均发病率比疫苗使用前阶段分别下降了99.61%和97.51%,扩大免疫规划阶段流脑、乙脑年平均发病率比疫苗使用阶段分别下降了81.82%和95.16%.结论 广东省中山市6种疫苗可预防疾病比实施计划免疫前均出现大幅度的下降,疫苗免疫规划对控制传染病成效显著.
  • 查看更多

客服邮箱:kefu@zhangqiaokeyan.com

京公网安备:11010802029741号 ICP备案号:京ICP备15016152号-6 六维联合信息科技 (北京) 有限公司©版权所有
  • 客服微信

  • 服务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