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 首页> 研究主题> 手指软组织缺损

手指软组织缺损

手指软组织缺损的相关文献在1994年到2022年内共计134篇,主要集中在外科学、中国医学、临床医学 等领域,其中期刊论文117篇、会议论文17篇、专利文献722270篇;相关期刊76种,包括中国保健、中华实用中西医杂志、现代诊断与治疗等; 相关会议12种,包括第十二届全军显微外科学术大会暨中国康复医学会修复重建专业委员会皮瓣学组2013年会、山东省医学会手足外科第七次学术会议、第五届全国创伤骨科学术会议等;手指软组织缺损的相关文献由414位作者贡献,包括刘瑞祥、梁海、陈斯等。

手指软组织缺损—发文量

期刊论文>

论文:117 占比:0.02%

会议论文>

论文:17 占比:0.00%

专利文献>

论文:722270 占比:99.98%

总计:722404篇

手指软组织缺损—发文趋势图

手指软组织缺损

-研究学者

  • 刘瑞祥
  • 梁海
  • 陈斯
  • 单磊
  • 周振宇
  • 张桂芳
  • 施凯兵
  • 施晓健
  • 李希军
  • 林立新
  • 期刊论文
  • 会议论文
  • 专利文献

搜索

排序:

年份

    • 梁伯鸿; 莫嘉富; 陈荣锋
    • 摘要: 目的:探讨对手指软组织缺损患者进行掌背动脉穿支蒂掌背皮神经营养血管逆行皮瓣修复治疗的效果。方法:选择2018年1月至2021年1月期间广东省肇庆高新技术产业开发区人民医院收治的65例手指软组织缺损患者作为研究对象。对这些患者均进行掌背动脉穿支蒂掌背皮神经营养血管逆行皮瓣修复治疗,然后观察其皮瓣的成活情况及手指功能的恢复情况。结果:在65例患者中,有20例患者(包括15例食指软组织缺损患者,5例中指软组织缺损患者)完成第二掌背动脉穿支蒂逆行皮瓣修复治疗,有23例患者(包括12例中指软组织缺损患者,11例无名指软组织缺损患者)完成第三掌背动脉穿支蒂逆行皮瓣修复治疗,有22例患者(均为小指软组织缺损患者)完成第四掌背动脉穿支蒂逆行皮瓣修复治疗。在65例患者中,术后有5例患者的创面发生肿胀充血,其余60例患者的皮瓣均顺利成活。在65例患者中,有60例患者在术后0.6~3年内接受随访,有5例患者失访。在60例定期接受随访的患者中,患指活动受限的患者有3例,其余57例患者的患指均无活动受限,且无明显色素沉着,恢复良好。结论:对手指软组织缺损患者进行掌背动脉穿支蒂掌背皮神经营养血管逆行皮瓣修复治疗的效果显著,术后其皮瓣的成活率较高,患指的功能恢复良好。
    • 吕永源; 赵胡瑞; 李鸿斌; 王绍方
    • 摘要: 目的探讨掌背动脉筋膜皮瓣与第1跖背动脉穿支皮瓣移植修复手指软组织或合并骨缺损的临床疗效。方法选取2017年6月-2019年7月收治的外伤所致手指近节软组织缺损合并肌腱、指骨缺损患者14例。软组织缺损面积:1.2 cm×1.6 cm~2.2 cm×4.0 cm,骨缺损长度:2.0~2.5 cm。依据患指损伤程度、损伤性质及患者意愿,分别采用:掌背动脉筋膜皮瓣加髂骨移植修复创面;第1跖背动脉穿支皮瓣及复合骨皮瓣修复创面。供区创面采用植皮或局部皮瓣转位加植皮覆盖。结果术后随访8~18个月,所有皮瓣均成活好,皮瓣供区和受区均一期愈合,不带血运髂骨骨移植愈合时间3~4个月,带血运跖背动脉骨瓣移植愈合时间2~3个月。愈后患指两点辨别觉:第1跖背动脉穿支皮瓣及复合骨皮瓣为5.0~6.0 mm,掌背动脉穿支逆行岛状皮瓣为7.5~11.5 mm。跖背动脉穿支皮瓣及复合骨皮瓣的感觉神经恢复评价为S3+级,优于掌背动脉筋膜皮瓣S2级。根据手指关节Dargan功能评价:优7例,良5例,中2例。结论游离第1跖背动脉穿支皮瓣及复合骨皮瓣修复手指皮肤软组织或合并骨、肌腱等组织缺损是一种较好的方法,植骨成活率高,可同时移植和修复肌腱、神经、血管缺损,供区隐蔽、损伤小,可最大限度恢复手指形态和功能。
    • 何子豪
    • 摘要: 目的 对比不同皮瓣修复方案对手指软组织缺损患者的修复效果.方法 选取我院2015年1月~2020年1月收治的60例手指软组织缺损患者,依据随机数字表法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30例.观察组采用指动脉侧方皮瓣修复方案,对照组采用掌背动脉穿支岛状皮瓣修复方案.对比两组皮瓣存活率、一期愈合率与手指感觉恢复情况.结果 两组患者皮瓣存活率与一期愈合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手指感觉等级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手指软组织缺损患者采用指动脉侧方皮瓣与掌背动脉穿支岛状皮瓣修复均可有效促进皮瓣存活,且一期愈合率较好,但前者可有效提升手指感觉,修复效果更好.
    • 曾冬莲; 刘俊; 刘小仁; 何雨生; 王新平; 李承杰; 胡明山
    • 摘要: 目的:探讨改良后的指蹼动脉穿支掌背皮瓣修复手指软组织缺损对皮瓣成活率及手功能恢复的影响.方法:选取2018年1月—2020年1月在我院就诊的手指软组织缺损患者90例(90指),按随机数字表法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45例,其中观察组采用改良指蹼动脉穿支掌背皮瓣修复术,对照组采用掌背动脉逆行岛状皮瓣修复术.比较两组皮瓣长度、一期愈合率、皮瓣成活率;观察两组患者术后6个月患侧外观、运动、感觉、工作能力及总评分结果,比较其手功能恢复优良率.结果:观察组与对照组患者一期愈合率、皮瓣成活率、手部外观、运动、感觉、工作能力及总评分比较均无明显差异(P>0.05);但观察组皮瓣长度明显长于对照组,术后6个月手功能整体总恢复优良率为93.33%,远高于对照组的77.78%,差异具有显著性(P<0.05).结论:改良指蹼动脉穿支掌背皮瓣相比较传统掌背动脉逆行岛状皮瓣,操作更精细,皮瓣长度更长,能修复较远端的缺损组织,对于手功能的整体恢复治疗效果更好,更适用于临床推广.
    • 向湘华; 庄智勇; 蔡金表; 郭超龙; 郭传存
    • 摘要: 目的 比较指固有动脉顺行、逆行岛状皮瓣修复手指软组织缺损的临床疗效.方法 将42例手指软组织缺损患者按治疗方法不同分为两组,分别采用指固有动脉顺行岛状皮瓣修复(顺行组,20例)、指固有动脉逆行岛状皮瓣修复(逆行组,22例).比较两组手术情况、术后并发症、住院时间、手指感觉功能及运动功能优良率.结果 患者均获得随访,时间6~58个月.两组皮瓣均成活.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住院时间、末次随访时手指感觉功能优良率顺行组均优于逆行组(P0.05).顺行组患指术后未出现供血不足、回流异常等并发症,外观更美观;逆行组出现6例并发症;术后并发症发生率顺行组低于逆行组(P<0.05).结论 指固有动脉逆行、顺行岛状皮瓣修复手指软组织缺损均能较好恢复运动功能,但顺行岛状皮瓣手术难度小,耗时少,出血量少,术后皮瓣供血及回流好,住院时间短,患者感觉功能恢复佳,患指外观满意.
    • 石惠林; 陈建
    • 摘要: 目的 比较指固有动脉侧方血管链皮瓣和指固有动脉岛状皮瓣修复手指软组织缺损的临床疗效.方法 950例手指软组织缺损患者分别行指固有动脉侧方血管链皮瓣(试验组,649例)和指固有动脉岛状皮瓣修复手术(对照组,301例),比较两种术式的治疗效果.结果 950例指皮瓣全部存活.试验组28例和对照组12例在术后1~3d出现水泡,未予特殊处理自行吸收.试验组12例和对照组5例指皮瓣指出现静脉危象,经对症处理后缓解.术后随访12个月:试验组修复创面后与受区周围皮肤颜色相近,皮瓣质地柔软,有弹性,外形满意;对照组20例因出现指端皮肤臃肿、冗厚,呈"火柴头样"改变,外观较差;对照组60例出现了患指冬季畏寒和冻疮并发症.两组指腹综合质地感觉、Anderson功能、手指两点辨别觉、指间关节活动度、VAS疼痛评分无统计学差异(P>0.05).试验组皮瓣感觉恢复情况优于对照组(P<0.05).结论 相较于指固有动脉岛状皮瓣,指固有动脉侧方血管链皮瓣修复手指软组织缺损具有损伤小、耐寒性好、外观美观、感觉恢复好等优点.
    • 梁晓宗; 王昌义; 李曼丹; 萧志雄; 严卓云
    • 摘要: 目的 探讨桡动脉掌浅支皮瓣修复手指软组织缺损的临床疗效.方法 回顾性分析2017年1月-2020年1月收治的15例采用桡动脉掌浅支皮瓣修复手部软组织缺损患者的临床资料,并对术后效果进行评定.结果 术后15例皮瓣均一期成活,未出现血管危象.随访6~12个月,平均(8.5±1.2)个月,皮瓣质地柔软,外观良好,触痛觉均有不同程度恢复,末次随访两点辨别觉6.0~8.0 mm,平均(7.3±2.5)mm.按中华医学会手外科学会手功能评定试用标准评定:优12例,良3例.结论 采用桡动脉掌浅支穿支皮瓣修复手指软组织缺损,具有手术操作简单、术后皮瓣美观、可恢复部分感觉功能等优点,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 韦新建
    • 摘要: 目的探讨掌背动脉穿支皮瓣修复治疗手指软组织缺损患者的效果。方法选取2018年06月~2019年06月间我院收治的手指软组织缺损患者25例,行掌背动脉穿支皮瓣修复术。随访3个月左右,观察患者手术情况、疗效,并比较手术前后生活质量评分。结果本组25例患者均获随访,随访时间3个月,所有皮瓣均存活,且质地较为柔软,色泽与周围皮肤接近,且创面均一期愈合;术后均未出现供区植皮、皮瓣坏死及感染等并发症;患指功能恢复优良率为96.00%(24/25);术前生活质量评分(49.82±5.41),术后3个月生活质量评分(70.69±5.29)分,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掌背动脉穿支皮瓣修复治疗手指软组织缺损,可促进患者皮瓣成活、创面一期愈合,恢复指功能,改善患者生活质量,疗效显著。
    • 杜全红; 毕卫伟; 仲崇华; 隋明军; 杨庆民; 吴红军; 隋海明
    • 摘要: 目的 观察游离足底内侧动脉穿支皮瓣修复手指掌侧软组织缺损的远期疗效.方法 2012年1月至2015年2月,收治手指掌侧软组织缺损15例,其中8例合并指骨骨折,5例合并屈肌腱损伤,9例合并指掌侧固有动脉、指掌侧固有神经损伤,软组织缺损面积为7.0 cm×2.5 cm~2.4 cm×3.0 cm.切取以足底内侧动脉深支为血管蒂、携带隐神经终末皮支的足内侧穿支皮瓣,皮瓣的动脉与指掌侧固有动脉或指总动脉吻合,选取1条伴行静脉或浅静脉与指背静脉吻合,皮支神经与指掌侧固有神经或指总神经缝接.供区直接缝合或采用全厚皮片植皮.随访内容包括皮瓣的色泽、外形、稳定性和TPD,评价患指的功能优良率及供区有无明显瘢痕、感觉异常和异常行走步态.结果 15例皮瓣全部成活,伤口均一期愈合;均获得随访,随访时间36~72个月,平均48.5个月.皮瓣色泽、厚度和正常指掌侧皮肤相近,皮瓣耐磨、稳定性好,持物有力,TPD为9~12 mm,12例末次随访于指骨间关节处出现指横纹.按中华医学会手外科学会上肢部分功能评定试用标准进行评定,优10例,良4例,可1例,优良率93.3%.供区未出现痛性瘢痕及感觉异常,足踝功能良好,行走步态正常.结论 应用足底内侧动脉穿支皮瓣修复手指掌侧软组织缺损,术后远期随访皮瓣厚度、色泽、质地与手指掌侧皮肤相近,能获取良好的效果,是修复手指掌侧软组织缺损的一种较理想供区.
  • 查看更多

客服邮箱:kefu@zhangqiaokeyan.com

京公网安备:11010802029741号 ICP备案号:京ICP备15016152号-6 六维联合信息科技 (北京) 有限公司©版权所有
  • 客服微信

  • 服务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