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 首页> 研究主题> 七味白术散

七味白术散

七味白术散的相关文献在1981年到2022年内共计313篇,主要集中在中国医学、内科学、儿科学 等领域,其中期刊论文296篇、会议论文17篇、专利文献40995篇;相关期刊156种,包括光明中医、江西中医药、内蒙古中医药等; 相关会议15种,包括中华中医药学会第十六次中医方剂学术年会、中华中医药学会儿科分会第三十二次学术大会、中华中医药学会肾病分会第二十八次学术交流会等;七味白术散的相关文献由570位作者贡献,包括谭周进、伍参荣、郭抗萧等。

七味白术散—发文量

期刊论文>

论文:296 占比:0.72%

会议论文>

论文:17 占比:0.04%

专利文献>

论文:40995 占比:99.24%

总计:41308篇

七味白术散—发文趋势图

七味白术散

-研究学者

  • 谭周进
  • 伍参荣
  • 郭抗萧
  • 蔡光先
  • 张华玲
  • 彭昕欣
  • 曾奥
  • 吴海
  • 蔡莹
  • 张雪荣
  • 期刊论文
  • 会议论文
  • 专利文献

搜索

排序:

年份

    • 林伟英
    • 摘要: 目的分析在气阴两虚型糖尿病患者治疗中,辅助七味白术散加减干预的临床效果。方法选取2018年10月—2021年5月该院收治的80例气阴两虚型糖尿病患者为研究对象,采取随机数表法将80例患者均分为两组,使用常规西药治疗40例患者纳入对照组,基于西医治疗辅助七味白术散加减治疗的40例患者纳入观察组。对比两组患者在不同治疗方案下的治疗效果、血糖水平、中医证候积分。结果观察组治疗有效率为95.00%,高于对照组的77.50%,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5.165,P<0.05);治疗后,观察组空腹血糖(FPG)、餐后2 h血糖(2 hPG)、糖化血红蛋白(HbA1c)水平均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4.410、7.792、6.174,P<0.05);观察组各项证候积分均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4.968、6.789、9.878、5.142,P<0.05)。结论在气阴两虚型糖尿病患者治疗中,辅助七味白术散加减干预效果显著,可有效促进患者血糖水平及临床病症的改善,值得推广。
    • 李平; 焦旭峰; 李珩
    • 摘要: 目的:探讨七味白术散合补阳还五汤治疗2型糖尿病(T2DM)伴肥胖患者的效果。方法:选取116例T2DM伴肥胖患者,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分为两组。常规组58例,予以基础治疗;研究组58例,在常规组基础上予以七味白术散合补阳还五汤治疗。比较两组疗效、治疗前后中医证候积分、血糖指标、肥胖指标、低血糖发生率。结果:研究组总有效率高于常规组(P<0.05);治疗3个月后,研究组中医证候积分、血糖水平、体质量指数、腰臀比、腰围均低于常规组(P<0.05);研究组低血糖发生率低于常规组(P<0.05)。结论:T2DM伴肥胖患者服用七味白术散合补阳还五汤疗效显著,可改善血糖与肥胖指标,缓解临床症状,且低血糖发生率较低。
    • 饶伟英
    • 摘要: 目的分析在脾虚型妊娠期糖尿病治疗中,予以中药七味白术散干预的临床效果。方法选取2018年5月—2021年4月收治的妊娠期糖尿病患者67例为研究对象,采取随机数表法分为两组。对照组33例予以常规饮食指导干预,观察组34例在饮食指导基础上予以七味白术散干预。对比两组血糖水平、血脂水平及并发症发生率。结果治疗后,观察组空腹血糖(FPG)、餐后2 h血糖(2 hPG)、糖化血红蛋白(HbA1c)分别为(4.75±0.21)mmol/L、(5.82±0.47)mmol/L、(4.89±0.37)%,均低于对照组的(5.02±0.33)mmol/L、(6.38±0.51)mmol/L、(5.90±0.24)%,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4.008、4.676、13.212,P<0.05);观察组三酰甘油(TG)、总胆固醇(TC)、低密度脂蛋白(LDL-C)水平均低于对照组,高密度脂蛋白(HDL-C)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12.211、7.023、10.339、7.443,P<0.05);观察组并发症发生率为8.82%,低于对照组的30.30%,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4.941,P<0.05)。结论在脾虚型妊娠期糖尿病治疗中,予以中药七味白术散干预效果显著,能够有效改善患者血糖及血脂水平,并促进其疾病恢复,降低并发症发生率。
    • 李黎; 李鑫; 袁伏霖; 吴泽湘
    • 摘要: 小儿功能性腹痛是儿科常见胃肠疾病。小儿脏腑娇嫩,形气未充,脾常不足,中焦易受内外之邪侵袭而发为腹痛。在“以通为补”理论指导下,用“通”法祛除侵袭及壅滞在脏腑的邪气,从而实现固护正气、安和脏腑之“补”的作用,七味白术散即为“以通为补”的代表方。该文基于“以通为补”理论,浅谈七味白术散治疗小儿功能性腹痛机制,并附验案1则加以佐证。
    • 王爱军; 韩一益; 袁艳红
    • 摘要: 目的探究佩兰合七味白术散对2型糖尿病血浊内蕴证患者降糖调脂及胰岛素抵抗、不适体征的影响。方法选取2型糖尿病患者100例,按照随机数表法分为观察组与对照组,各50例。对照组予饮食、运动、降糖西药等常规治疗,观察组在对照组基础上加用佩兰合七味白术散治疗,治疗3个月,比较2组临床疗效。结果观察组中医证候积分、空腹血糖、餐后2 h血糖、糖化血红蛋白、三酰甘油、总胆固醇、低密度脂蛋白、超敏C反应蛋白与胰岛素抵抗指数低于对照组;总有效率、空腹胰岛素、餐后2h胰岛素、空腹C肽、餐后2h C肽及高密度脂蛋白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佩兰合七味白术散治疗2型糖尿病患者可改善临床症状及体征,发挥降糖调脂作用,改善血清C肽水平和胰岛素水平,降低超敏C反应蛋白水平与胰岛素抵抗指数。
    • 王文婷; 郭良清
    • 摘要: 从理论出发,探讨健脾利湿经典方七味白术散通过调控肠道菌群,对2型糖尿病胰岛素抵抗的主要机理,为中医药在防治2型糖尿病方面提供理论依据。
    • 夏春晓
    • 摘要: 目的:观察七味白术散联合匹维溴铵治疗腹泻型肠易激综合征(IBS-D)脾胃虚弱证患者的效果。方法:选取100例IBS-D患者为研究对象,按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50例。对照组采用匹维溴铵治疗,观察组在对照组基础上加用七味白术散治疗,两组均持续用药4周。比较两组临床疗效、治疗前后临床症状评分、生命质量[世界卫生组织生存质量测定量表简表(WHOQOL-BREF)]评分,以及复发率和不良反应发生率。结果:观察组治疗总有效率为94.00%(47/50),高于对照组的80.00%(40/50),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七味白术散联合匹维溴铵治疗IBS-D患者可提高治疗总有效率和生命质量评分,降低临床症状评分和复发率,效果优于单纯匹维溴铵治疗。
    • 唐卫峰
    • 摘要: 目的:观察七味白术散合补阳还五汤联合二甲双胍治疗肥胖2型糖尿病的临床疗效.方法:104例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52例,两组均用二甲双胍治疗,观察组加用七味白术散合补阳还五汤治疗.结果:总有效率观察组高于对照组(P<0.05),治疗后FPG、2hPG、HbA1c、TC、TG、体重、BMI、腰围、WHR指标改善观察组优于对照组(P<0.05),不良反应率观察组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七味白术散合补阳还五汤联合二甲双胍治疗肥胖2型糖尿病疗效较好.
    • 周启航
    • 摘要: 目的 观察灸脐联合七味白术散治疗脾虚湿盛型腹泻型肠易激综合征(IBS-D)的临床效果.方法 选取符合诊断及纳入标准的脾虚湿盛型IBS-D患者60例,按随机法分为观察组与对照组,每组30例.观察组采用灸脐联合七味白术散治疗,对照组采用匹维溴铵治疗.治疗4周为1个疗程.治疗前后分别评估IBS-D中医证候积分,治疗结束后第1、2、3个月对患者进行随访,观察患者复发情况.结果 治疗后,2组腹泻、肠鸣、腹痛等症状均有所改善,观察组IBS-D中医证候积分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治疗总有效率为90.00%,高于对照组的43.33%,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复发率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治疗脾虚湿盛型IBS-D患者,灸脐联合七味白术散与单纯口服匹维溴铵比较疗效更佳,能有效降低治疗后复发率,缓解患者痛苦.
    • 田鑫; 桂金贵
    • 摘要: 桂金贵教授认为,小儿过敏性腹泻属于中医"泄泻"范畴,多因素体脾虚,感受外邪,内伤乳食,脾胃运化腐熟失职,水谷不分,合污直下所致,其临床运用参苓白术散加减或七味白术散加减治疗脾虚泄泻,常获得显著疗效.该文总结桂金贵教授治疗小儿过敏性腹泻的临证经验,为临床医师治疗小儿过敏性腹泻提供参考.
  • 查看更多

客服邮箱:kefu@zhangqiaokeyan.com

京公网安备:11010802029741号 ICP备案号:京ICP备15016152号-6 六维联合信息科技 (北京) 有限公司©版权所有
  • 客服微信

  • 服务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