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 首页> 研究主题> 心动过速

心动过速

心动过速的相关文献在1980年到2022年内共计4423篇,主要集中在内科学、临床医学、药学 等领域,其中期刊论文4157篇、会议论文99篇、专利文献4628篇;相关期刊913种,包括中国介入心脏病学杂志、中国循环杂志、中国心脏起搏与心电生理杂志等; 相关会议53种,包括第七届北京五洲心血管病研讨会、中华医学会第十五次全国心血管病学大会、第14届中国南方国际心血管病学术会议等;心动过速的相关文献由6665位作者贡献,包括胡大一、吴书林、杜日映等。

心动过速—发文量

期刊论文>

论文:4157 占比:46.79%

会议论文>

论文:99 占比:1.11%

专利文献>

论文:4628 占比:52.09%

总计:8884篇

心动过速—发文趋势图

心动过速

-研究学者

  • 胡大一
  • 吴书林
  • 杜日映
  • 丁燕生
  • 王方正
  • 宋有城
  • 曹克将
  • 江洪
  • 郭继鸿
  • 不公告发明人
  • 期刊论文
  • 会议论文
  • 专利文献

搜索

排序:

年份

作者

    • 摘要: 这段时间看到太多人因急性胰腺炎而去世的新闻,急性胰腺炎有这么严重吗?应该怎么预防?广州闵先生闵先生:急性胰腺炎是临床常见的急腹症,是由胰酶异常激活,对胰腺自身及周围器官产生消化作用而引起的,以胰腺局部炎性反应为主要特征,典型症状为急性发作的持续性上腹部剧烈疼痛,常向背部放射,伴有腹胀、恶心、呕吐,且呕吐后疼痛不缓解,部分患者可出现心动过速、低血压、少尿等休克表现,严重脱水和老年患者可出现精神状态改变。
    • 顾海英; 朱月莉; 陆根法
    • 摘要: 棕榈酸帕利哌酮注射液(善思达)是帕利哌酮的长效针剂,在体内水解为帕利哌酮,是利培酮的主要代谢产物,可作为预防精神分裂症复发和维持治疗的药物。善思达不良反应包括姿势性低血压、锥体外症状、QT间期延长、体重增加、心动过速、口干等。善思达治疗精神分裂症急性期及稳定期疗效较好,安全性较高,不良反应较少。2019年1月至2021年1月我院应用善思达治疗精神分裂症30例,现将其用药护理体会总结如下.
    • 丁绍祥
    • 摘要: 宽QRS波心动过速分室上性和室性。前者多为传导阻滞和(或)异位传导,特定时间内激动心肌数量相对较多,全部心肌除复极完毕所需时间相对较短,波形的变化介于窦性和室性之间;后者多为低位传导,心肌间缝隙连接传导增多,特定时间内激动心肌数量相对较少,全部心肌除复极完毕所需时间相对较长,更易致QRS波宽大畸形。但心电图是心肌电总合,决定波形的变化除心肌数量所致心肌电大小外,还有方向因素。知晓宽QRS波心动过速形成机制,不仅利于室上性抑或室性的鉴别,更为合理治疗提供依据。
    • 吴以福
    • 摘要: 许多中年女性,时不时地出现“长出气”现象,而长出一口气后觉得身体舒服很多,因此怀疑自己是否患上了心脏病。其实,中医将“长出气”称为“善太息”,是阴气虚弱的表现。现代医学将它称为“过度换气综合征”,是一种亚健康症状,身体没有器质性病变,更不是因心动过速而引起的心脏病。
    • 向婉旖; 张蕾; 刘晓燕
    • 摘要: 目的探讨儿童心动过速性心肌病(TIC)的临床特点,治疗及预后。方法回顾分析2013年1月至2020年9月住院治疗的18例TIC患儿的临床资料,并进行随访。选取同时期住院扩张型心肌病(DCM)患儿40例,比较TIC组和DCM组临床特点、治疗情况及预后。结果TIC组18例患儿中,心律失常类型以房性心动过速(简称房速)为主(15例,83.3%)。15例房速中,8例为持续无休止性房速。中重度左心收缩功能下降者(n=7)心律失常占总心率百分比为100%(91.9%~100%),轻度下降者(n=7)为38.7%(32.9%~99.8%),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18例患儿均首先予以药物治疗,6例药物复律后维持窦性心律,12例药物转复后不能维持窦性心律者中7例行射频消融术,均成功复律,其余5例予药物控制心律及心室率,心室率明显下降,心律失常发作频率及负荷明显降低。与DCM组相比,TIC患儿诊断年龄较小,急性期心率较快,急性期HR指数较大、心功能Ⅲ~Ⅳ级发生比例较低,首次就诊时经体表面积标准化后的左心室舒张末期内径Z值(LVEDD-Z)较小,左心室射血分数(LVEF)、左室短轴缩短率(LVFS)较高,房速比例较高,室速比例较低,24小时动态心电图总心率较高,心律失常占总心率百分比较高,治疗2周内血B型利钠肽(BNP)水平升高的比例较低,治疗前BNP与治疗后2周内BNP的比值(BNP-R)较大,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心动过速显著,异位节律心动过速负荷高,同时合并左心收缩功能受损及心脏扩大,复律或控制心室率后受损左心收缩功能恢复快且完全,心脏扩大恢复明显需多考虑TIC诊断。TIC患儿总体预后较好。
    • 葛文琦; 马倩; 米阳
    • 摘要: 大多数的胎儿心律失常是心脏胚胎发育中的良性过程,呈一过性,预后良好。而持续性的胎儿心律失常或伴有心脏结构缺陷、胎儿水肿的心律失常,可致围生儿不良结局。报道1例合并胎儿水肿的持续性快速型室上性心律失常病例,治疗期间病情反复,于妊娠36周行剖宫产术终止妊娠,新生儿出生后3 d死亡。通过回顾患者的一般情况及诊疗过程,总结经验教训,加强临床医生对疾病及其治疗方案的认识,对于胎儿心律失常的患者应当加强围生期母儿监护,制定个体化治疗方案,以改善不良妊娠结局。
    • 王琦; 田思禹; 席宏杰
    • 摘要: 经尿道前列腺切除术(TURP)是前列腺增生最常见的手术方式。膀胱痉挛是导致患者术后疼痛和不适,严重影响患者康复的主要因素,表现为术后突发的膀胱间歇性痉挛性绞痛、急迫的尿失禁和导尿管周漏尿,并伴有心动过速、血压升高,对老年患者极为不利[1-3]。目前膀胱痉挛的预防和治疗方法主要包括膀胱内注药、全身用药等[4-9],但治疗效果均欠佳,且阿片类药物常因副作用大使其应用受到了限制,硬膜外麻醉延迟术后运动功能的恢复,而且由于其阻滞平面较高仍伴随膀胱痉挛的发生[10-11]。因此寻找一种有效预防和治疗膀胱痉挛的方法是该领域的研究热点。有证据支持疼痛传入C纤维的传入信号直接作用于骶运动神经的突触并引发了膀胱痉挛性收缩[12-13]。
    • 摘要: 我有心动过缓,应该吃药还是安装起搏器?如果安装起搏器,应该选哪种?河南岳先生岳先生:正常成人心率在每分钟60~100次,低于或高于正常范围的心率称为心律失常,超过100次为心动过速,小于60次为心动过缓。不过受到年龄、性别或其他生理因素的影响,心率也会有一定的个体差异。一般来说,老年人的心跳要比青壮年偏缓,心率大致控制在55左右是正常的。
    • 王菲菲; 孙艺铭
    • 摘要: 患者,女,66岁,因背部疼痛不适13d,活动受限,休养后疼痛未见明显好转,于2021年11月22日就诊于我院骨科门诊,行核磁共振检查示“胸9(T9)椎体压缩骨折”,由骨科门诊以“胸9椎体压缩性骨折”收入院。患者既往有高血压、阑尾炎病史,无冠状动脉粥样硬化性心脏病(简称冠心病)、糖尿病病史,否认药物和食物过敏史。入院体检:体温36.0°C,脉搏78次/min,呼吸18次/min,血压153/96 mmHg(1mmHg≈0.133kPa)。
    • 叶沈锋
    • 摘要: 该心电图可见双腔起搏器,工作方式为AP-VP及AS-VP,其中R1、R2的AV间期为250ms,R3~R7共5个心搏的AV间期显著延长达400ms,提示百多力起搏器IRS Plus功能运作,R3~R13心室起搏后均可见逆行P波,VA间期基本固定,提示出现了起搏器介导性心动过速(pacemaker mediated tachycardia,PMT),其中R12的AV间期较R8~R11及R13延长50 ms,R13后的逆行P波未触发心室起搏,恢复AP-VP工作方式,提示起搏器PMT保护功能运作终止了心动过速
  • 查看更多

客服邮箱:kefu@zhangqiaokeyan.com

京公网安备:11010802029741号 ICP备案号:京ICP备15016152号-6 六维联合信息科技 (北京) 有限公司©版权所有
  • 客服微信

  • 服务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