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 首页> 研究主题> 延河流域

延河流域

延河流域的相关文献在1995年到2022年内共计125篇,主要集中在农业基础科学、农业经济、地球物理学 等领域,其中期刊论文121篇、会议论文4篇、专利文献6149篇;相关期刊68种,包括现代企业、地理空间信息、地理科学进展等; 相关会议4种,包括全国水土保持及生态环境恢复建设交流研讨会、第二届全国水问题研究学术研讨会、城市建设与生态环境监测遥感技术应用交流会等;延河流域的相关文献由305位作者贡献,包括温仲明、杨勤科、焦峰等。

延河流域—发文量

期刊论文>

论文:121 占比:1.93%

会议论文>

论文:4 占比:0.06%

专利文献>

论文:6149 占比:98.01%

总计:6274篇

延河流域—发文趋势图

延河流域

-研究学者

  • 温仲明
  • 杨勤科
  • 焦峰
  • 赵文武
  • 康慕谊
  • 张翼
  • 朱恒峰
  • 李锐
  • 焦菊英
  • 王丽霞
  • 期刊论文
  • 会议论文
  • 专利文献

搜索

排序:

年份

    • 赵红蕊; 刘欣桐; 王超军
    • 摘要: 视流域为一个有生命力的不可分割的有机整体,为表征其生态可持续性,从熵的视角出发,提出结合空间信息熵和时间信息熵的时空信息熵方法。其中空间信息熵用于表征生态系统格局在空间分布的有序程度,时间信息熵用于度量生态系统的动态演变是否有序,时空信息熵方法将格局和动态有机结合,定量分析流域生态系统的可持续性。以延河流域为研究区,基于土地利用数据和归一化植被指数数据,利用时空信息熵方法分析2000—2018年延河流域生态可持续性。结果表明:(1)延河流域生态系统格局朝着有序的方向变化,此间整体处于生长期或恢复期;(2)时间信息熵结果呈现空间异质性,耕地、中低覆盖度草地和其他林地的时间信息熵值较高,生态弹性能力更强;(3)研究区生态可持续性以“强”和“较强”为主(61%),广泛分布在其中部和北部地区,表明流域的生态弹性能力总体增强,生态可持续状况明显改善。对基于熵视角研究生态可持续问题的有益探索,为延河流域及黄土高原其他类似流域的生态保护和修复提供借鉴和参考。
    • 王丽霞; 赵蕊; 刘招; 张双成; 孔金玲; 杨耘
    • 摘要: 利用延河流域1998年、2004年、2010年和2016年4期的Landsat遥感影像,计算遥感生态指数(Remote Sensing Ecological Index,RSEI),对流域生态环境质量的时空变化进行分析和评价,利用CA-Markov模型对2022年和2028年的生态环境进行模拟和预测。结果表明:(1)RSEI评价指数在延河流域具有较好的适用性,可用于监测和评价流域生态环境的时空变化特征。(2)时间尺度上,RSEI均值从1998年的0.392变化为2016年的0.530,呈逐年上升趋势,空间尺度上,RSEI从东南向西北逐渐增大。以0.2为间隔划分RSEI等级,发现流域生态环境质量等级以较差和中等为主,占总面积的62.4%,主要分布于流域的山谷地带,优良等级的面积占比最小,约为8.1%,主要分布于流域南部的山区地带。(3)自然和人为因素对流域生态环境质量变化的影响存在较大空间差异性。其中海拔在1200~1800 m的区域,生态环境质量变化主要受自然因素影响;而海拔低于1200 m的区域,则主要受人类活动影响。(4)预测到2028年,流域生态环境质量会持续提升,良好和优良等级的面积占比将达到66%,但是流域西北部由于生态环境本底脆弱,仍存在较大的问题。
    • 陈振宇; 闫祯; 师艳丽; 平令文
    • 摘要: 以延安市延河流域为研究对象,对其地表水水质进行分析评价。采用因子分析法和数理统计法,分析污染物空间分布特点以及水质监测数据的时空变化特征。结合研究成果,给出了延河流域污染治理达标对策,为提高该流域水质状况和治理方案提供理论支持和决策依据。
    • 侯琨; 王秀茹; 王计平; 袁普金; 程复
    • 摘要: 景观格局配置模式是影响黄河流域水沙关系的重要因素之一。选取延河流域甘谷驿水文站控制断面以上区域为研究对象,研究流域尺度“源”“汇”景观格局对产沙过程的影响,探究利于流域可持续发展的景观格局。基于5期遥感影像(1985、1995、2000、2008和2015年)获取景观格局信息,在对输沙量进行趋势分析的基础上,运用皮尔逊简单相关系数、多元回归分析法建立景观格局与流域产沙过程的量化模型。结果表明:1)1969—2019年,汛期输沙量占全年比例超过97%,年及汛期平均输沙率Mann-Kendall统计量分别为-4.76和-9.03,呈极显著下降趋势;2)1999年至今,退耕还林(草)等人类活动使“汇”景观比例不断提高至91.0%;3)“源”景观的平均斑块面积和聚合度以及“汇”景观的斑块密度和平均临近指数对研究区输沙率的影响较为显著,回归模型拟合优度分别达到0.939和0.945,F检验均在0.1的水平上显著。当“源”景观的破碎化程度降低,“汇”景观的邻近度升高、连接性增强时,形成的景观格局结构利于流域尺度水文循环系统的泥沙拦蓄和调控。
    • 何佳瑛; 任立清; 蒋晓辉; 孙昊田; 雷宇昕; 邓椿
    • 摘要: 为了探究延河流域土地利用/覆被变化对土壤侵蚀的双重效应及其驱动力,为今后水土保持和生态环境建设提供依据,采用构建土壤侵蚀对LUCC响应模型的方法,结合GIS和RS技术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1)1980—2018年期间,延河流域LUCC引起的土壤侵蚀效应和土壤保持效应共存,土壤侵蚀效应在波动中减弱,土壤保持效应在波动中增强;(2)同一时期内,LUCC引起土壤侵蚀效应和土壤保持效应相抵后,1980—1990年,LUCC引起土壤侵蚀效应,1990—2018年,LUCC引起土壤保持效应;(3)1980—1990年,LUCC引起土壤侵蚀效应主要受人口增长驱动,为满足人类需求,大量开垦耕地,增加建设用地,1991—2010年,LUCC引起的土壤保持效应主要受政策驱动,城市建设、产业结构调整等社会经济发展也起到一定作用,2011—2018年,LUCC引起的土壤保持效应主要受人口城市化的驱动,土地政策也起到一定的作用。可见,1990年之前,受人口增加驱动,延河流域LUCC引起土壤侵蚀效应,1990年之后,主要受经济、政策等因素的影响,延河流域LUCC主要引起土壤保持效应。
    • 任萍
    • 摘要: 为加强延河流域水生态环境保护,促进延河流域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本文对延河流域水生态环境问题进行了调查,通过深入调查,分析了水土涵养保护还不到位、水资源利用效率和水资源的配置标准不高、少数地区水环境基础设施建设还有短板等问题,提出了强化组织领导,压紧压实延河流域水生态环境保护工作责任、加强污染防治设施建设,开展延河流域污染隐患排查、加强司法监督,不断提升环保意识等对策建议,以期为相关人员提供参考。
    • 杨思敏; 权全; 徐家隆; 张飞跃; 刘铁军
    • 摘要: 基于可变下渗容量模型(VIC模型),结合延河流域1990—2020年土地利用类型数据,采用水量平衡法定量评价1999—2019年生态建设对水源涵养功能的影响,结果表明:延河流域土地利用类型主要由耕地向林地、草地转移,水域面积变化不大,建设用地和未利用土地略微增加;水源涵养量呈东南高、西北低,林地和草地水源涵养功能较好,耕地较差;降水量是影响水源涵养量的主要因子。
    • 范天程; 贾云飞; 李云飞; 赵建林
    • 摘要: 为研究黄土高原沟壑地貌空间分布特征,开展了基于遥感影像和机器学习的沟壑地貌提取,研究了延河流域沟壑地貌空间分布及其环境控制因子。以Google Earth Pro平台为支撑,在人工提取大量沟壑地貌样本的基础上,基于Landsat8 OLI影像波段信息,采用主成分分析前3个变量、缨帽变换前3个变量、NDVI、高程、坡度和坡向10个因子,使用逻辑回归模型预测整个延河流域的沟壑概率分布。结果表明:(1)在10个变量因子中,因子Brightness的R_(McF)^(2)为0.158,重要性最大,因子elevation的R_(McF)^(2)为3.6×10^(-5),重要性最小;(2)最优逻辑回归模型由组合因子Brightness,PCA_(1),Greenness,Wetness,PCA_(3)和slope确定,其重要性R_(McF)^(2)为0.206;(3)最优逻辑回归模型的沟壑概率预测精度为73.72%,ROC曲线下面积即AUC值为0.80;(4)延河流域沟壑地貌约占整个延河流域面积的52.05%。研究表明,延河流域沟壑分布呈现从西北方向到东南方向逐渐集中的特点。
    • 贾云飞; 李云飞; 范天程; 曾竞; 赵建林
    • 摘要: 为探究退耕还林(草)等生态工程实施后延河流域坡面与沟壑地貌区的植被恢复情况,基于长时间序列NDVI和降雨数据,采用趋势分析法、Pettitt突变点分析和残差分析以及人工交互样本法对2000—2019年延河流域以及流域坡面和沟壑区植被NDVI变化特征进行了分析。结果表明:(1)2000—2019年延河流域植被恢复明显(年均趋势率为1.30%),但呈现分段特征,其中2000—2008年植被覆盖恢复迅速(年均趋势率为2.00%);2009—2019年植被覆盖恢复速度有所减缓(年均趋势率为0.70%),且部分区域出现退化。(2)2000—2019年延河流域的沟壑区域NDVI随着坡面区域NDVI的增加而增加,且相关性较强(R^(2)=0.967),沟壑区域NDVI与坡面区域NDVI数据值相近。(3)2000—2019年延河流域NDVI变化与降雨量的相关性较弱,降雨不是该地区NDVI变化的主导因子。人类活动与延河流域NDVI变化呈正相关关系,相关性较强;人类活动对NDVI年均贡献率为1.29%。研究表明“退耕还林”等生态工程对植被恢复起到了重要作用,且沟壑区植被覆盖随着坡面植被覆盖变化而变化。
    • 刘欢欢; 刚成诚; 温仲明; 陈同德; 刘悦; 陈印
    • 摘要: 黄土高原是我国水土流失问题最为突出的地区,也是退耕还林还草等生态工程重点实施区。为深入了解植被在土壤侵蚀中的作用,以黄土高原丘陵沟壑区--延河流域为研究区,基于结构化植被指数(Cs)计算植被覆盖管理因子,在此基础上利用RUSLE模型模拟了2000-2018年延河流域土壤侵蚀强度的时空动态特征,并与基于传统归一化植被指数(NDVI)的结果进行了比较。结果表明:(1)基于Cs和NDVI的2000-2018年延河流域多年平均土壤侵蚀模数分别为8354.62 t/(km^(2)·a)和6421.13 t/(km^(2)·a),19年间总体呈现下降趋势,分别下降了56.41%和44.16%;(2)2000-2018年,延河流域土壤侵蚀强度变化明显,基于Cs和NDVI的土壤侵蚀强度降低的面积分别占流域总面积的53.70%和62.45%。延河流域的中游和下游土壤侵蚀强度下降明显;(3)Cs能够反映植被恢复的过程,且综合考虑了植被群落的水平和垂直结构特征,更为全面地反映植被的水土保持功能。结构化植被指数为进一步揭示植被群落在水土保持的作用和效益提供了科学依据。
  • 查看更多

客服邮箱:kefu@zhangqiaokeyan.com

京公网安备:11010802029741号 ICP备案号:京ICP备15016152号-6 六维联合信息科技 (北京) 有限公司©版权所有
  • 客服微信

  • 服务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