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 首页> 研究主题> 幼果期

幼果期

幼果期的相关文献在1977年到2022年内共计272篇,主要集中在园艺、植物保护、畜牧、动物医学、狩猎、蚕、蜂 等领域,其中期刊论文265篇、会议论文3篇、专利文献49965篇;相关期刊106种,包括中国果业信息、果农之友、南方园艺等; 相关会议3种,包括中国园艺学会2014年现代果业标准化示范区创建暨果树优质高效生产技术交流会、2014年度全国农业气象业务服务技术交流会、中国园艺学会桃分会第三届全国桃学术研讨会等;幼果期的相关文献由415位作者贡献,包括王玉堂、武之新、武婷等。

幼果期—发文量

期刊论文>

论文:265 占比:0.53%

会议论文>

论文:3 占比:0.01%

专利文献>

论文:49965 占比:99.47%

总计:50233篇

幼果期—发文趋势图

幼果期

-研究学者

  • 王玉堂
  • 武之新
  • 武婷
  • 宋天俊
  • 张格成
  • 李继祥
  • 谢鹏
  • 郭素娟
  • 刘勤玉
  • 刘维洲
  • 期刊论文
  • 会议论文
  • 专利文献

搜索

排序:

年份

    • 董建军
    • 摘要: 由于长期偏施化学肥料,施肥配比不合理,造成果园土壤问题严重,各种缺素症引起的苹果质量问题复杂多样,特別是苹果缺钙引起的各种病害非常突出,下面笔者结合多年生产实践,谈谈缺钙苹果树如何科学补钙。1钙元素在果树生长中的作用1)参与植物细胞壁形成,维持细胞膜细胞壁的稳定性。2)增加果实硬度,提高苹果贮藏性能。3)参与细胞分裂,促进幼果期果实膨大。4)参与植物体内某些酶的活动,成熟期促进果实糖度提高。
    • 任利萍; 刘永林
    • 摘要: 苹果花蕾期能忍受的临界最低气温为-2.8~-3.8°C,盛花期为-1.7~-2.2°C,幼果期为-1.1~-2.2°C。近年来,受到全球气候多变因素影响,特别是春季"倒春寒"多发,延安产区苹果花期和幼果期最低温度甚至到-10°C,且持续时间较长,给苹果生产带来极大危害。同时,由于干旱缺雨等原因,新栽幼园春季很容易出现抽条现象,造成生产损失。为有效应对苹果晚霜低温冻害,果业技术研究部门和果农应用了许多抗冻防冻措施,起到了积极作用。
    • 周美燕; 周凌峰
    • 摘要: 对阳信县气象局1971-2020年近50年的气温与降水资料及阳信县2005-2020年近16年鸭梨物候观测资料进行了统计分析。结果表明:近50年来阳信县气温呈显著线性上升趋势,降水量呈阶段性缓慢增长趋势,气候趋向暖湿化。近16年温度升高,降水增多。气温是影响鸭梨物候变化的主要因子,气候变暖,鸭梨花期和幼果期提前;气候趋向暖湿化增加了鸭梨生长需要的热量,也增加了鸭梨春季花期低温冻害的发生,鸭梨开花期降雨增多可能会影响鸭梨花粉传播和授粉,使鸭梨幼果数量减少。2-4月降水的多少不会直接影响萌芽和开花期的早晚。花期降雨增多可能会影响到花粉传播和授粉,使鸭梨幼果数量减少。5-6月是幼果生长迅速期则对降水要求较高。本文从气候条件对鸭梨萌芽到幼果期的影响进行初步分析和探讨。
    • 袁嘉玮; 张茜茹; 张健; 王璐; 田时敏; 张战备; 谭江瑞; 梁哲军
    • 摘要: 黄土高原苹果优势产业带属于我国四大苹果产区,是农业农村部划定的两大苹果优势产业带之一。近年来,黄土高原苹果园饱受农业气象灾害的困扰,仅2017—2022年5年间就发生3次花期、幼果期冻害,造成产区大面积减收、部分地区绝产的严重灾损,制约了我国苹果产业的发展。刘婉莉等认为,苹果树花果期冻害成因是受弱冷平流与强辐射降温的共同作用,冻害多发生于平川低洼地区和河流两岸。张化民等发现,花果期冻害发生主要是由于西北方向寒潮沿自然水纹线向东南方向不断移动,且发生沉降现象,冻害多发生于低海拔地区和偏西北流向流域塬面。李翠英等、刘志超等和贾谭科等认为,花果期冻害受早春升温过快和强冷空气侵袭的共同作用,塬区受灾情况轻于山区。为降低黄土高原苹果园花果期冻害灾损,本文结合黄土高原苹果产区的冻害成因、气候环境以及土壤环境特点,针对苹果花果期冻害来临前、冻害来临时、冻害发生后3个冻害关键防治时期,采取防、抗、补结合的苹果花果期冻害综合防治理念,为黄土高原地区苹果产业的高质量发展提供技术支持。
    • 摘要: 据《果树学报》2022年第10期《GA_(3)和CPPU对无核翠宝葡萄果实品质的影响》(作者郭淑萍等)报道,为探究赤霉酸(GA_(3))和氯吡脲(CPPU)对无核翠宝葡萄果粒膨大及果实品质的影响,以2年生早熟欧亚种葡萄品种无核翠宝为试材,在盛花期用10.0、12.5、20.0、25.0 mg/L GA_(3)浸蘸果穗,幼果期分别用12.5 mg/L GA_(3)+2.5 mg/L CPPU、25.0 mg/L GA_(3)+5.0 mg/L CPPU混合液浸蘸果穗,果实成熟时测定果粒纵横径、果粒质量、果穗质量、可溶性固形物含量、总酸含量、维生素C含量、单宁含量和果实色泽。
    • 曹红霞; 刘小媛; 韩峪; 孟创鸽; 赵伟
    • 摘要: 近年来,陕西大樱桃种植面积年均增速150%~200%,目前已发展到56万亩,其中渭南市大樱桃面积13.5万亩,占全省总面积的24%以上,主要集中在澄城县、临渭区等地。澄城县是渭北地区最大的连片大樱桃栽植区,发展面积近8万亩,年产量近3万t,产值突破6亿元。在大樱桃生产中,低温冻害、冰雹等自然灾害时有发生,其中以发生在花期或幼果期的晚霜冻害(倒春寒)危害最重,常常造成不可挽回的损失。2018年4月7日,澄城露地大樱桃遭遇花期晚霜冻害,花器受损严重,早熟品种幼果变黑脱落,当年减产30%。2020年4月24日,澄城产区再次遭遇罕见低温冻害天气,部分地区气温降至-3.5°C以下,最低温度出现在澄城赵庄,达-4.2°C,0°C以下低温持续时长达7小时,当时正值露地大樱桃幼果期,樱桃园受冻面积达2.3万亩,减产近60%,部分园地近乎绝收。
    • 马晓丽; 向苹苇; 袁项成; 邹祥明; 郭江瑜; 刘雪峰
    • 摘要: 以青脆李(Prunus salicina Lindl.)为试验材料,研究不同类型枝条叶片在幼果期和成熟期矿质元素含量,为青脆李果实发育进程中叶片营养诊断和指导施肥提供理论依据.结果表明,从幼果期到成熟期不同枝类叶片营养元素含量变化差异很大,以从大到小的顺序为叶丛枝>短枝>中长枝>长枝>营养枝,大量和中量元素变化幅度较微量元素大,随着果实发育,叶片营养元素含量变化规律为N、P、K、B呈降低趋势,Ca、Mg、Fe、Mn、Cu、Zn呈增长趋势.营养枝是坐果后的最佳采样枝类,果实发育过程中,应该着重补充N、P、K、Ca和B,同时注意协调补充Mg、Mn、Zn和Fe.
    • 李红光; 刘俊灵; 勾真真; 韩立新; 瞿振芳; 郝贝贝
    • 摘要: 以豫西地区果园5个不同苹果品种幼果为材料,比较果实的受冻情况.结果表明,不同品种间幼果的受冻程度存在明显差异,‘金冠’和‘瑞雪’受冻程度较轻,分别为37.5%和38.5%,‘嘎拉’受冻率次之,为61.0%,而‘富士’和'红星'的受冻比例最大,达到78.0%和77.5%.同时,提出相关冻害补救措施,为苹果冻害防治提供技术参考.
    • 张化民; 王保秀; 刘维洲
    • 摘要: 2020年4月24—25日,正值宁县曹杏、黄甘桃花后的幼果期和前塬地区苹果的开花期,突遭寒潮主导的混合霜冻(即平流霜+辐射霜,董志塬北侧瓦斜塬面最低气温-5°C),导致全县黄甘桃多数绝收,苹果花普遍受冻,而花期稍迟的核桃、柿基本未受霜冻影响,花期更迟的榛子多年来无花果冻害。为探讨当地果树花期霜冻的发生规律,我们走访各地进行了系统调查,发现这次霜冻的危害程度与海拔地势、寒潮流域方向和树干高度等综合因素有关,简单地说就是海拔地势高有利于防冻。
    • 王琴
    • 摘要: 香梨果皮薄、质脆,果肉白色、肉质细嫩、石细胞少、坚硬、多汁味甜、近果心处略酸、香味浓郁,一般栽后四年才能开花结果。所以每一个香梨都是要经过4月萌芽、展叶、开花期,以及5、6月梨树生长期、幼果期后,才会迎来关键:的果实膨大期,然后进入9、10月的成,熟、采收期。
  • 查看更多

客服邮箱:kefu@zhangqiaokeyan.com

京公网安备:11010802029741号 ICP备案号:京ICP备15016152号-6 六维联合信息科技 (北京) 有限公司©版权所有
  • 客服微信

  • 服务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