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 首页> 研究主题> 屏障功能

屏障功能

屏障功能的相关文献在1987年到2022年内共计503篇,主要集中在畜牧、动物医学、狩猎、蚕、蜂、基础医学、内科学 等领域,其中期刊论文319篇、会议论文28篇、专利文献1034778篇;相关期刊215种,包括生理科学进展、中国美容医学、中华烧伤与创面修复杂志等; 相关会议25种,包括首届“一带一路”高校联盟主题论坛暨“中医药资源本土与国际化发展”论坛、中华中医药学会内科分会中医内科高峰论坛、2014年浙江省中西医结合学会医学美容专业委员会学术年会等;屏障功能的相关文献由1393位作者贡献,包括蔄茂强、刘玉兰、印遇龙等。

屏障功能—发文量

期刊论文>

论文:319 占比:0.03%

会议论文>

论文:28 占比:0.00%

专利文献>

论文:1034778 占比:99.97%

总计:1035125篇

屏障功能—发文趋势图

屏障功能

-研究学者

  • 蔄茂强
  • 刘玉兰
  • 印遇龙
  • 朱伟云
  • 浦跃朴
  • Peter M Elias
  • 任道凤
  • 侯永清
  • 宋顺鹏
  • 有江秀行
  • 期刊论文
  • 会议论文
  • 专利文献

搜索

排序:

年份

    • 吴梦; 李敏超
    • 摘要: 支气管哮喘是一类异质性疾病,发病机制主要与气道免疫–炎症、气道高反应性、气道重塑等相关。其中气道上皮屏障是呼吸道抵御外界有害物质的首要防线,发挥着化学、物理及免疫屏障的功能,是病理改变的主要部位之一。近年来已有许多研究发现哮喘患者的气道上皮屏障均受到不同程度的损害。气道上皮屏障的损伤与变应原、呼吸道感染、环境污染等因素息息相关,其中各种细胞因子、模式受体、信号通路参与其中。本篇综述主要介绍了气道上皮屏障的结构和分子组成,探讨上皮屏障功能障碍在哮喘发病机制中的作用以及简单介绍目前改善气道上皮屏障的一些治疗方法。
    • 代鹏; 姜雅慧; 王之盛
    • 摘要: 亚急性瘤胃酸中毒(SARA)作为反刍动物饲养中因营养代谢紊乱而高发的疾病,严重影响了反刍动物的健康和生产。近年来研究发现,丁酸作为瘤胃中主要的挥发性脂肪酸(VFA),具有调控细胞增殖以及抗炎等作用。本文结合近年研究,从SARA破坏瘤胃屏障功能、诱发炎症反应的机制,重点阐述了丁酸作为信号分子和组蛋白去乙酰化酶抑制剂(HDACIs)识别G蛋白偶联受体(GPRs),促进组蛋白乙酰化、调控下游信号通路改善瘤胃上皮屏障功能和缓解炎症反应的生理过程,为更进一步研究丁酸对反刍动物SARA中的影响提供参考。
    • 储德胜; 王泽; 张洪涛; 王学佩; 刘琼
    • 摘要: 脂肪酸在肠道黏膜免疫反应、上皮屏障功能、氧化应激和炎症反应中均发挥着重要作用。断乳后的仔猪因肠道发育不成熟,免疫功能不健全,极易受到微生物的入侵。通过调整饲粮中脂肪酸的添加量,可调节仔猪断乳前后的肠道内微生物菌群组成和丰度,进而提高其对传染病的抵抗力。
    • 李玲; 孙小红; 连旭; 罗君谊; 陈婷; 习欠云; 张永亮; 孙加节
    • 摘要: 本试验旨在研究凉茶渣替代象草对育肥牛空肠组织形态、屏障功能以及菌群结构的影响。选取120头健康且体重相近的西门塔尔杂交肉牛,随机分为2个组,分别为对照组(饲喂基础饲粮)、试验组(50%凉茶渣替代部分象草),每组3个重复,每个重复20头。试验期共67 d,包括7 d的预试期,60 d的正试期。在试验期结束后,采集试验牛血液、空肠组织、空肠内容物,通过苏木精-伊红(HE)染色测量空肠绒毛高度、隐窝深度;通过酶联免疫吸附测定(ELISA)试剂盒检测血清中炎症因子、D-乳酸(D-Lac)以及二胺氧化酶(DAO)浓度;通过荧光定量PCR测定空肠紧密连接蛋白基因闭合小环蛋白-1(ZO-1)、闭锁蛋白(Occludin)、闭合蛋白-1(Claudin-1)的mRNA表达水平;利用16S rDNA高通量测序分析空肠菌群结构。结果表明:1)与对照组相比,试验组育肥牛空肠绒毛高度显著增加(P<0.05),血清中D-Lac浓度显著降低(P<0.05),空肠紧密连接蛋白ZO-1的mRNA表达水平显著上调(P<0.05)。2)在门水平上,对照组和试验组厚壁菌门(Firmicutes)相对丰度分别为85.79%、76.96%,拟杆菌门(Bacteroidetes)相对丰度分别为0.54%、3.11%。在属水平上,对照组和试验组之间罗姆布茨菌属(Romboutsia)、罗斯氏菌属(Rothia)、布劳特氏菌属(Blautia)等相对丰度表现出显著差异(P<0.05)。3) Pearson相关性分析表明,空肠绒毛高度与Blautia、Rothia、短波单胞菌属(Brevundimonas)、四球虫属(Tetrasphaera)相对丰度呈显著正相关(P<0.05),相关系数为0.46~0.57;血清中D-Lac浓度与Romboutsia、土孢杆菌属(Terrisporobacter)相对丰度呈显著正相关(P <0.05),相关系数分别为0.56、0.62;空肠紧密连接蛋白ZO-1的mRNA表达水平与梭菌属(Solobacterium)相对丰度呈显著负相关(P<0.05),相关系数为-0.50。由此可见,饲粮中添加50%凉茶渣作为功能性粗饲料对育肥牛空肠绒毛高度、屏障功能有积极的影响,凉茶渣可能通过改变空肠菌群组成和相对丰度,进而影响空肠组织形态与屏障功能,最终促进肠道健康。
    • J.Maurin; D.Cardoso; 张津校(译); 李升生(校)
    • 摘要: 自欧盟2003年动物饲料中开始禁用药理剂量氧化锌的使用后,营养师们一直探寻在仔猪最容易发生消化道紊乱的时期,比如断奶后这段时间哪些饲料原料和添加剂能够帮助其降低这类风险。当前一种特殊的增效氧化锌类产品允许以营养水平添加到预混料中并在欧盟国家中广泛地使用,且不需要兽医的处方,应用效果表现优良,能够有效地调节动物肠道微生物菌群的平衡,增强肠道的屏障功能。1哪种形式的氧化锌应该被禁用?
    • 侯若鑫; 龙静; 彭灿; 何流琴; 李铁军; 汤文杰; 邝声耀; 印遇龙
    • 摘要: 本研究旨在比较乳酸锌和硫酸锌对仔猪肠上皮细胞IPEC-J2锌转运功能、物理屏障和免疫屏障的影响。将IPEC-J2细胞分别用0、1.0、5.0、7.5、10.0和20.0 mg/mL的乳酸锌或硫酸锌(以锌计)培养36 h,筛选出细胞增殖的最适浓度。根据筛选结果将IPEC-J2细胞随机分为对照组、乳酸锌组和硫酸锌组,每组3个重复。结果表明:1)与对照组相比,7.5 mg/mL乳酸锌和硫酸锌均可显著提高细胞活力(P0.05)。4)与对照组相比,硫酸锌组细胞内富含半胱氨酸肠蛋白1(CRIP1)和富含半胱氨酸肠蛋白2(CRIP2)含量显著提高(P<0.05),乳酸锌组细胞内CRIP1和CRIP2 mRNA相对表达量显著提高(P<0.05),乳酸锌和硫酸锌组细胞内锌转运蛋白-1(ZNT-1)mRNA相对表达量显著提高(P<0.05)。由此可见,乳酸锌和硫酸锌可抑制IPEC-J2细胞炎性细胞因子的分泌和表达,促进锌的转运,增强肠道紧密连接,从而提高肠道免疫功能和黏膜结构的完整性,改善肠道屏障功能,且乳酸锌效果优于硫酸锌。
    • 陈曦
    • 摘要: 近年来,一种名为“灌肤”的皮肤深层排毒、清洁项目在国内一些平台火了起来。不少美妆达人声称这种方法能够疏通毛孔、清除毛孔中的脏东西,有利于精华的吸收,进而起到延缓皮肤衰老的作用。对此,专家表示,“灌肤”更像是做面膜,操作过于频繁或者手法过于暴力,会破坏皮肤表皮的屏障功能,大家不要盲目跟风。
    • 刘春燕; 黄生维; 王淑美
    • 摘要: 胆汁反流性胃炎(Bile reflux gastritis,BRG)是一种胃部化学炎症性疾病,又名碱性反流性胃炎(Alkaline reflux gastritis,ARG)[1],指胆汁因各种因素由幽门反流入胃,胃黏膜的屏障功能被逐渐削弱,甚至破坏,从而表现在胃黏膜上的炎症、糜烂、出血和上皮化生的病变[2]。本病临床常见症状为上腹部疼痛、胀满、反酸、嗳气、烧心、恶心、呕吐等,目前国内多项研究表明:普遍认为胆汁酸对消化道具有致癌作用,是胃癌的致癌物[3]。
    • 姜姗姗; 李燕; 韩婷婷; 杨素珍; 刘三岭; 袁春颖
    • 摘要: 综述了皮肤酸性pH值、缓冲体系、影响因素、功能作用以及皮肤酸性pH值与化妆品的相互作用。从维护皮肤酸性pH值的角度出发,提出了化妆品研发的新思路,为化妆品研发提供了相关理论指导。
    • 高仁; 田时祎; 汪晶; 朱伟云
    • 摘要: 本试验旨在研究低聚半乳糖(GOS)对脂多糖(LPS)刺激的哺乳仔猪盲肠微生物区系、肠道炎症和屏障功能的影响。选取18头初始体重[(1.57±0.05)kg]相近的新生哺乳仔猪,随机分为对照组、LPS刺激组和GOS添加组,每组6头。GOS添加组的仔猪每天灌喂1 g/kg BW的GOS溶液,对照组和LPS刺激组的仔猪灌喂等量无菌生理盐水。第14天,LPS刺激组和GOS添加组的仔猪腹腔注射80μg/kg BW的LPS溶液,对照组的仔猪腹腔注射等量无菌生理盐水。所有仔猪在腹腔注射LPS溶液或无菌生理盐水2 h后屠宰取样。结果表明:1)与LPS刺激组相比,GOS添加组的Shannon指数有升高的趋势(P=0.051);在门水平上,GOS添加组盲肠食糜中厚壁菌门(Firmicutes)的相对丰度显著提高(P<0.05);在属水平上,GOS添加组盲肠食糜中粪杆菌真核菌群([Eubacterium]_coprostanoligenes_group)、考拉杆菌属(Phascolarctobacterium)、普氏菌属2(Prevotella_2)、毛螺菌科NK4A136群(Lachnospiraceae_NK4A136_group)和粪杆菌属(Faecalibacterium)的相对丰度显著或极显著提高(P<0.05或P<0.01)。2)与LPS刺激组相比,GOS添加组仔猪盲肠食糜中乙酸、丙酸、丁酸和总短链脂肪酸含量显著或极显著提高(P<0.05或P<0.01),盲肠食糜pH显著降低(P<0.05)。3)与LPS刺激组相比,GOS添加组盲肠黏膜中白细胞介素-1β(IL-1β)、白细胞介素-6(IL-6)和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含量显著降低(P<0.05)。4)与LPS刺激组相比,GOS添加组盲肠黏膜中闭合蛋白-1(claudin-1)的蛋白表达水平显著提高(P<0.05),闭合小环蛋白-1(ZO-1)的蛋白表达水平有提高的趋势(P=0.075)。由此可见,早期GOS干预可以调节LPS刺激的哺乳仔猪的盲肠菌群结构,提高盲肠食糜中短链脂肪酸含量,并可以缓解LPS造成的肠道炎症反应和维持肠道屏障功能
  • 查看更多

客服邮箱:kefu@zhangqiaokeyan.com

京公网安备:11010802029741号 ICP备案号:京ICP备15016152号-6 六维联合信息科技 (北京) 有限公司©版权所有
  • 客服微信

  • 服务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