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 首页> 研究主题> 家校协同

家校协同

家校协同的相关文献在1999年到2022年内共计472篇,主要集中在教育、法律、文化理论 等领域,其中期刊论文471篇、会议论文1篇、专利文献47048篇;相关期刊228种,包括中国德育、天津教育、基础教育参考等; 相关会议1种,包括北京市区县科研人员第二届(2009)学术年会等;家校协同的相关文献由512位作者贡献,包括李健、何薇、丁励等。

家校协同—发文量

期刊论文>

论文:471 占比:0.99%

会议论文>

论文:1 占比:0.00%

专利文献>

论文:47048 占比:99.01%

总计:47520篇

家校协同—发文趋势图

家校协同

-研究学者

  • 李健
  • 何薇
  • 丁励
  • 付佳
  • 刘均侦
  • 华浩
  • 占娟娟
  • 印锦松
  • 叶金煜
  • 吴同和
  • 期刊论文
  • 会议论文
  • 专利文献

搜索

排序:

年份

    • 毕诚
    • 摘要: 校风,是学校文化的品质、性格与特色体现,反映了一所学校长期坚持的办学理念、制度文化、行为规范以及价值追求。家庭与学校的冲突,主要是两种文化的冲突,引导家风建设是家校协同育人的需要。构建和谐共生、相互促进、共建共享的育人文化生态是家校共育的基础,核心是围绕立德树人根本任务,促进家、校育人文化融合。
    • 李艳玲
    • 摘要: 家庭和学校是对学生最有影响力的两种环境,因此家校协同教育是保证教育教学健康发展的基础。尤其是学生的心理健康教育,家校协同既能调动家庭参与教育的积极性,调整亲子关系,营造良好的家庭氛围,更能使学校教育无缝衔接,实现家校教育互相补充,共同促进学生心理健康、学习进步。
    • 吴晓昊
    • 摘要: 2021年7月,中共中央办公厅、国务院办公厅印发《关于进一步减轻义务教育阶段学生作业负担和校外培训负担的意见》,郑州市中原区教育局审时度势,直面问题,及时出台了“双减”相关制度、方案、细则。在校内减负方面,中原区教育局坚持“品质教育”价值引领和“守中归原”教育哲学,紧扣“为党育人、为国育才”目标,守牢学校育人主阵地,明确4项任务:压总量、控时间、调结构、提质量;聚焦8个点位:作业建设、课程体系、课堂质量、评价提升、课后服务、集团发展、幼小衔接、家校协同;建立2项机制:在区域层面建立“三方六联动”工作机制(行政方、业务方、督查方全程参与,推进管理、准入、业务、科研、督导、督查联动),在学校层面建立“双线五责任”工作机制(德育线、教学线双向发力,落实校长、主管副校长、学校中层、教研组长与年级长、备课组长与班主任职责);确立4条实施路径:系统思维搭框架,深剖案例找方法,培育典型定方向,优化生态做加减。
    • 本刊编辑部
    • 摘要: 家校合力,共谱“协奏曲”中原区伏牛路小学丰忆云“双减”政策实施以来,中原区伏牛路小学开展了家“育”户晓系列行动,推动家校协同育人。家“育”户晓之运动篇——学校从孩子们的水平段和兴趣出发,设计了科学有趣的每日锻炼清单,以提高孩子们的身体协调能力,培养孩子们的运动习惯。
    • 耿万方
    • 摘要: 中华文化不仅是我国独有的文化标识,也是中华民族经久不衰、愈发强盛的精神支撑。家校协同育人机制将传承中华文化视为时代发展的内在需求,将研学实践作为增强学生文化自觉的有效措施。通过家校间的密切协作,统一教学目标,扩大合作空间,从而有效引导广大中小学生传承发扬中华文化,推动中华文明的进一步发展。
    • 许静; 杨秀君
    • 摘要: 以上海高校为例,聚焦高校家校协同心理育人这一主题,采取问卷调查法,从学生家长视角了解高校家校协同心理育人的现实情况。结果发现,大部分家长对家校协同心理育人持肯定态度,有参与学校心理教育管理的意愿,能通过新媒体与子女保持一定频率的亲子沟通,愿意通过线上和线下等多种方式与学校保持沟通,期待获取心理育人指导,50岁以下家长及女生家长认为这项工作更有必要,但是多数家长对主动与校方联系有所顾虑。因此,建议校方采取相应措施将家长的家校协同心理育人理念转为实际行动,引导家长在参与高校心理教育管理中树立科学应对子女心理困扰的意识,用好新媒体、搭好新平台,以满足家长对于家校协同心理育人的期待。
    • 任文龙
    • 摘要: 在小学生的成长与发展过程中,家庭与学校是承担责任与职能最多的两个主体,所以为了确保小学生能够健康、综合的发展,学校与家庭这两个重要主体需要强强联合和通力合作,以推进小学生的身心全面发展。而数学作为整个教学体系中的主要学科之一,对于学生的思维能力与综合素养有着很好的培养作用,在小学数学的教学过程中想要提升学生对数学的学习兴趣以及能力,离不开学校与家庭的协同合作。因此,要提升小学数学教学质量的稳步提升,在小学数学的实际教学过程中需将家校协同教育理念有效地实施,为学生全面发展奠定良好基础。
    • 宋耀晨
    • 摘要: 小学是教育启蒙的关键阶段,此时接受爱国主义教育启蒙非常必要。小学生爱国主义教育在小学语文教材课文中的呈现方式多样。其中,“借人言志、借人达情”是十分重要的呈现方式,颂扬历史名人光辉事迹进而激发小学生爱国主义情感。统编人教版小学语文四年级上册第七单元的一篇必讲、必学课文——《为中华之崛起而读书》中蕴含着十分重要的爱国主义教育思想。在学习这篇课文的过程中,学生能够感受到伟大领袖人物年少时期的伟大志向、精神气节与人格魅力,对于小学生的爱国主义教育启蒙发挥着潜移默化的作用。
    • 吕正欣
    • 摘要: 本期话题聊的是关于在“双减”之下,班主任教师应该如何指导学生和家长利用好“新增”的居家时间,提升学习质量。“双减”政策出台后,家庭教育作用凸显,实现“双减”政策下对家校协同育人进行改革,学校教师密切家校沟通、创新协同方式,可以从以下方面着手:厘清家庭教育功能,提升家长责任意识。长久以来,受应试教育的影响,家庭教育变成了学校教育的附庸,随之而来的家庭教育的主要内容变成了协助、配合学校进行学业辅导。家庭教育应该为每个孩子的成长打好基础底色.
    • 王晓芳
    • 摘要: 作业是学校教育教学管理工作的重要环节,是课堂的必要补充,其质量在很大程度上影响着学生的发展。广东省广州市天河第一小学秉承"顺天致性,生生不息"的办学理念,推崇"尊重生命,聚焦生活,培育生机,促进生长"四重"生生"境界,通过家校协同,在管理上精准施策,在研究上聚焦发力,在培训中持续助力,提升教师作业设计、实施与评价能力,构建健康绿色的教育生态。
  • 查看更多

客服邮箱:kefu@zhangqiaokeyan.com

京公网安备:11010802029741号 ICP备案号:京ICP备15016152号-6 六维联合信息科技 (北京) 有限公司©版权所有
  • 客服微信

  • 服务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