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 首页> 研究主题> 家庭分工

家庭分工

家庭分工的相关文献在1985年到2022年内共计85篇,主要集中在社会学、中国政治、法律 等领域,其中期刊论文85篇、专利文献21058篇;相关期刊79种,包括伦理学研究、当代青年研究、中国妇运等; 家庭分工的相关文献由101位作者贡献,包括周华婷、本刊编辑部、浦纯钰等。

家庭分工—发文量

期刊论文>

论文:85 占比:0.40%

专利文献>

论文:21058 占比:99.60%

总计:21143篇

家庭分工—发文趋势图

家庭分工

-研究学者

  • 周华婷
  • 本刊编辑部
  • 浦纯钰
  • 甘月文
  • 甘雪慧
  • 黄蓉
  • 丁从明
  • 严博文
  • 于爱华
  • 任修霞
  • 期刊论文
  • 专利文献

搜索

排序:

年份

    • 方棠
    • 摘要: 在图画书领域,如果说李欧·李奥尼是一位“哲学家”的话(他总是创作一些充满哲思的寓言,为儿童打造一个追寻自我的世界),那么,安东尼·布朗则仿佛是一位“社会学家”,他经常将目光凝注于各种现实问题,尤其是家庭中的亲子问题。在他的作品中,有被孤立和欺凌的弱小者(《胆小鬼威利》),有渴望父亲陪伴的小女孩(《大猩猩》),有经历冲突、冒险后和解的兄妹俩(《隧道》),还有反抗传统家庭伦理、掀起一场家庭内部革命的朱太太(《朱家故事》)……然而,即便是探讨大男子主义、性别歧视、家庭分工、动物权益等严肃而深刻的话题,安东尼·布朗也丝毫不会令人感到沉重、无趣。
    • 宫倩楠; 朱志胜
    • 摘要: 着眼于近年来我国不断攀升的离婚登记数量和粗离婚率以及劳动力市场中日益普遍的过度劳动状况,利用2010—2018年中国家庭追踪调查(CFPS)数据,从家庭内部视角探讨了过度劳动的婚姻冲击问题,并揭示过度劳动作用于家庭婚姻稳定的可能机制及其异质性影响。研究发现,家庭成员过度劳动会增加婚姻的不稳定性,特别是妻子一方过劳对家庭婚姻稳定的冲击更为显著,其影响既可以采用基于理性和经济优势的独立假说来进行解释,也可以采用时间限制下的工作—家庭冲突理论以及社会性别结构理论来解释。将劳动者当期的过度劳动状况与后期不同间隔年份的婚姻状况相匹配,结果显示过度劳动对婚姻稳定的破坏具有长期效应,尽管负面影响有所下降,但在一定时间内始终存在。相对而言,婚龄较短家庭以及农村家庭更易受到过度劳动的婚姻冲击,而与父辈共同居住则可以有效缓解过度劳动带来的离婚风险。进一步的机制分析发现,家庭分工效应是妻子一方过度劳动面临婚姻稳定冲击的可能影响路径,在我国社会性别角色约束下,家庭内部的传统分工模式仍很难打破。研究结论表明,在我国过度劳动对婚姻稳定的负面冲击确实存在,其中女性群体面临冲击时更加难以应对,如何有效帮助就业女性应对婚姻风险,促进工作家庭平衡成为需要重点关注的问题。
    • 曾福龙
    • 摘要: 俗话说"家有贤妻,胜过良田万顷",可见一位好妻子对于一个家庭是何等的重要,这大概与中国传统的男主外、女主内的家庭分工密不可分。我与妻子的结合完全是包办的,属于娃娃亲:我9岁时便与5岁的她订了亲,与爱情毫不相干。按说,娃娃亲有可能是一种不幸的婚姻,可是没想到,由于妻子的贤惠,我们的家庭生活很幸福,让我们的亲戚朋友羡慕不已。
    • 徐进
    • 摘要: 企业效益与员工发展之间乃是“你中有我,互惠共赢”的关系,我们要秉持“三牛”精神,消除“洗碗效应”,从而实现人企协同发展的“互利共赢”。居家过日子,洗碗几乎是每天必做的家务活。根据家庭分工
    • 甘雪慧; 甘月文
    • 摘要: 在调查研究中发现,生育政策放开后,家庭代内关系和代际关系对青年知识分子的生育意愿产生了影响。对内蒙古自治区12个盟市育龄知识分子的调查数据显示,从代内关系看,夫妻在孩子照料和家庭劳动承担这两方面的责任分工同知识分子的二孩生育意愿并无直接相关。但性别作为一个中间因素,暗含着妻子将付出更多,有可能影响生育意愿。从代际关系看,父辈所提供的隔代育儿帮助显著影响知识分子的二孩生育意愿。知识分子的生育意愿大多同双方父母的生育期望保持一致,而来自男方或女方父母的影响略有不同。只有促进家庭分工均等化,完善生育子女的配套设施,才有可能进一步提升生育意愿,促进人口的长期均衡发展。
    • 何林浩; 陈梦
    • 摘要: 近年来我国女性在家庭内部的地位显著提升,这可能对家庭生育率产生抑制作用.本文使用CGSS数据对假说进行了检验,以夫妻教育水平差距作为家庭地位差异的代理变量,排序logit模型的实证结果显示,妻子教育水平相对于丈夫越高的家庭生育的子女数量越少.本文从城乡异质性等多个方面进行稳健性检验,进一步验证了"谈判机制"的存在性.本文把近年来我国家庭内部的结构变化与生育率下降联系了起来,拓展了生育率影响因素的研究范围,有助于全面理解我国当前生育率问题的严峻性.
    • 张玉来; 常宇
    • 摘要: 新冠疫情冲击之下,2020年日本职场女性自杀人数突然出现大增,该现象显然与日本政府近年力推的所谓"女性活跃"政策背道而驰.无独有偶,在2021年全球性别差距指数报告中,日本位列156个国家的第120位,与其发达国家地位形成较大反差.那么,日本社会是否存在严重的性别歧视问题呢?聚焦日本的劳动力市场,通过导入庆应义塾大学的"日本家庭收支跟踪调査(JHPS)"相关数据进行实证研究,在此基础上结合定性分析,考察得出结论是日本劳动力市场确实存在较严重的性别歧视问题,它主要体现在3个层面:传统的家庭性别分工阻碍女性进入劳动力市场、女性人力资本积累薄弱、统计性歧视导致的工资差异等.而且,这3种形式的性别歧视还会相互交织、相互促进,形成歧视的代际传递.
    • 欧璟华; 鄢宇
    • 摘要: 本文在婚姻市场理论的框架下,研究了亲友网络对初婚年龄的影响,从亲友网络的视角解释了当今社会普遍存在的晚婚现象.基于2010年中国家庭追踪调查数据,本文采用Cox半参数风险模型和线性模型对此进行了实证分析,并使用"家庭成分"虚拟变量作为工具变量,得到了较为稳健的结论.结果显示:总体上,亲友网络可以显著缩短初婚年龄,但是对"70后"和"60后"的缩短作用更大,对"80后"的影响并不显著,这种缩短作用也只显著存在于低受教育群体中,因此,亲友网络在社会变迁中的功能丧失可能是导致年轻人结婚晚于以往的一个重要原因;同时,本文还发现亲友网络可以调节初婚年龄整体结构,延长早婚组的初婚年龄,并且缩短晚婚组的初婚年龄.
    • 李京鸿; 魏薇; 解恩泽
    • 摘要: 在生育政策逐步放开的背景下,如何切实提高中国生育率?降低女性抚育成本至关重要.本文利用2010-2018年中国家庭追踪调查(CFPS)数据,采用Logit模型探究了家庭内部夫妻双方分工对家庭二孩生育决策的影响.在考虑了中国祖辈与核心家庭互动较多的情况下,本文揭示出丈夫参与育儿通过降低女性面临的抚育成本,可以显著提高家庭生育二孩的概率,且这一影响对高学历女性、有工作女性和城市女性更为明显.因此,为提高生育率,在全面放开二孩政策、进一步实施三孩生育政策的同时,应当顺应十九届五中全会提出的"十四五"规划建议,发展普惠托育服务体系、落实义务教育阶段学校课后延时服务,降低生育、养育、教育成本,将婚嫁、生育、养育、教育统筹考虑,才能真正提升生育率,实现政策目标,最终促进人口长期均衡可持续发展,缓解老龄化问题.
    • 甘雪慧; 甘月文
    • 摘要: 在调查研究中发现,生育政策放开后,家庭代内关系和代际关系对青年知识分子的生育意愿产生了影响.对内蒙古自治区12个盟市育龄知识分子的调查数据显示,从代内关系看,夫妻在孩子照料和家庭劳动承担这两方面的责任分工同知识分子的二孩生育意愿并无直接相关.但性别作为一个中间因素,暗含着妻子将付出更多,有可能影响生育意愿.从代际关系看,父辈所提供的隔代育儿帮助显著影响知识分子的二孩生育意愿.知识分子的生育意愿大多同双方父母的生育期望保持一致,而来自男方或女方父母的影响略有不同.只有促进家庭分工均等化,完善生育子女的配套设施,才有可能进一步提升生育意愿,促进人口的长期均衡发展.
  • 查看更多

客服邮箱:kefu@zhangqiaokeyan.com

京公网安备:11010802029741号 ICP备案号:京ICP备15016152号-6 六维联合信息科技 (北京) 有限公司©版权所有
  • 客服微信

  • 服务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