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 首页> 研究主题> 过日子

过日子

过日子的相关文献在2005年到2022年内共计269篇,主要集中在中国文学、社会学、法律 等领域,其中期刊论文269篇、专利文献1篇;相关期刊187种,包括做人与处世、当代教育、老人世界等; 过日子的相关文献由260位作者贡献,包括张兆利、毕淑敏、侯文君等。

过日子—发文量

期刊论文>

论文:269 占比:99.63%

专利文献>

论文:1 占比:0.37%

总计:270篇

过日子—发文趋势图

过日子

-研究学者

  • 张兆利
  • 毕淑敏
  • 侯文君
  • 张佳玮
  • 李汉荣
  • 王国梁
  • Vino
  • 刘攀
  • 刘景琦
  • 周国平
  • 期刊论文
  • 专利文献

搜索

排序:

年份

    • 彭振
    • 摘要: 【经典文本】久违的人川端康成“今天又遇见了久违的人呢。”最近父亲从学校回到家里,总是对女儿这样说。他多次重复谈及当天遇见的“久违的人”的事,大概隔三五天就谈一次。父亲是一所私立学校的国文老师,退休之后,在别处任讲师之职。两个月前,儿子结婚,另立了门户,他就和女儿两人过日子。今年儿子33岁,算是晚婚了。女儿也已26岁。
    • 马如营
    • 摘要: 作为中国民俗文化的符号,缸的作用不可小觑。词典上这样解释“缸”:盛东西的器物,一般底小口大,有陶、瓷、搪瓷、玻璃等各种质料的。在一年冷半载的东北,缸是衡量居家的标准,可以上升到品德的高度。即便是现在,随手推开一户住平房的东北人家,屋内的水缸、米缸、酒缸、酱缸、酸菜缸、咸菜缸一应俱全,否则会被视为“不过日子人家”,备遭诟病。
    • 冷永新
    • 摘要: 今年是江苏农垦建垦70周年。若说垦区70年什么改变令人印象最深,我想,恐怕是农场人的“日子”,尤其是“过日子”中的“吃”这件事。从记事起我就记得,农场农业连队庄子上的人,虽然不至于忍饥挨饿,但也只能勉强填饱肚子。一年四季,只有麦收过后可以吃上两三个月的细粮,也就是新上市的小麦面或大麦面,其他时间都以玉米、山芋、南瓜、胡萝卜及杂豆为主食,根本吃不上大米饭。拿玉米面做饼,口感很粗糙,要是加点油、拌些葱花,做成锅盔饼,倒还好吃些。
    • 王金红
    • 摘要: 吴飞教授的《浮生取义——对华北某县自杀现象的文化解读》一书对华北孟陬县204个个案自杀的来龙去脉进行了深入细致的调查,分析了其中蕴含的中国传统文化、农村文化,特别是家庭政治的特点,并针对如何解决自杀问题提出建议,以达到另一种程度上的“以杀止杀”,开启了人类学研究自杀的新篇章。本文通过对《浮生取义》一书内容的梳理和赏析,来探究其间包含的人文价值,包括:关注边缘群体、理解家庭生活和找寻生的希望,用以反思自身,警醒世人。
    • 本刊编辑部
    • 摘要: 立春已至,寒意未歇,窗台上的薄荷枯黄一片,早已不复夏日里的郁郁葱葱。但熟悉植物的母亲并不为之担心,只是从容地拿起剪刀,将旧枝叶一一裁掉,以待惊蛰来临,阳气回升,生机重返大地,绿意再度爬满枝头。万物有时。这是母亲对自然的认知,也是中国人自古以来对自然的体悟。四季轮回,岁岁年年,星辰起落,草木枯荣。自然界的变化与生长自有其时序。这一切,古人早已用最简单的四十八个字写就。这,就是二十四节气。“春雨惊春清谷天,夏满芒夏暑相连,秋处露秋寒霜降,冬雪雪冬小大寒。上半年逢六二一,下半年逢八二三。每月两节日期定,最多相差一二天。”
    • 张光武
    • 摘要: 妈妈是福州人,从小生活在福州负有盛名的"三坊七巷"的一个大家庭中。据她自己说,从记事起,家里的经济状况就不太好了。由于家中长辈生意失败,外婆和一家人只能靠变卖房产过日子,生活过得异常艰难。后来,在舅舅的帮助下,妈妈到上海求学。她考入上海中山医院护校,毕业后留在中山医院当护士。大约在1953年,她响应国家"抗美援朝,保家卫国"的号召。
    • 石吟
    • 摘要: 我在一个充满爱的大家庭中长大。儿时奶奶家大院里的家长里短,十几口人的锅碗瓢盆、柴米油盐,父亲的二八式单车,还有夕阳下在石桌旁叽叽喳喳蹦跳着陪我写作业的鸟儿“小溪”喜欢将毛茸茸的身体慵懒地蜷在我怀里的猫咪“遛遛”……这些都是我童年里爱的启蒙。如今品味婚姻、体验生活,我的这份从容与自信,依然来自大家庭里那些充满体谅和包容的琐碎日常一是它们告诉我什么是“爱”、什么是“过日子”。
    • 叶蔓
    • 摘要: 在久违了一年的琴行里,芳芳老师神情凝重地诉说她一年来的遭遇:陪伴她52年漫长岁月的老伴走了,那位说自己身体倍儿棒、充满信心能活100岁的老伴,在昏迷不醒一个月后,不留一句遗言地走了……芳芳老师是贵州人,早年毕业于云南师范大学,随即留在昆明任教。她的老伴儿是轻兵器专家,驳壳手枪在他手里如同玩具。他们同那个年代所有夫妻一样,平平淡淡过日子,相濡以沫半世纪。
    • 徐伊婷; 波比(图)
    • 摘要: 今年暑假的两个月对我而言太漫长了,其中整整一个月,我都是数着手指头过日子的。7月16日那天,妈妈上晚班。我在家里闲得无聊,便跟妈妈一起去了她上班的地方——大众通讯手机店。由于来不及在家里吃饭,妈妈便把我俩的晚餐打包带到了手机店。吃完饭后,妈妈叫我把垃圾拿去丢了。出门之前,妈妈不忘叮嘱我:"丢完垃圾立马回来,新冠疫情期间,不要乱跑,不要去碰那些猫猫狗狗。"我"嗯"了一声,就去五里樟菜市场路口丢垃圾。
    • 马亚伟
    • 摘要: 朋友小萍从小喜欢花花草草,她说过最大的梦想就是守着一院子花草过日子。她的那种喜欢,不是简单地为了怡情悦性,而是一种深入骨髓的痴爱。她认为每一棵花草都是大自然的精灵,都是有灵魂的,它们也有喜怒哀乐。善待它们的人,它们能够敏感地识别出来,而且以特别的方式亲近这样的人。小萍说起花草来,头头是道。她对大自然中的一花一草都怀有特殊的感情,会留心它们在季节变迁中的细微变化,会关注它们的长势与去年相比有何不同。
  • 查看更多

客服邮箱:kefu@zhangqiaokeyan.com

京公网安备:11010802029741号 ICP备案号:京ICP备15016152号-6 六维联合信息科技 (北京) 有限公司©版权所有
  • 客服微信

  • 服务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