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 首页> 研究主题> 室内质控

室内质控

室内质控的相关文献在1989年到2022年内共计732篇,主要集中在临床医学、预防医学、卫生学、内科学 等领域,其中期刊论文713篇、会议论文8篇、专利文献94682篇;相关期刊257种,包括国际检验医学杂志、实验与检验医学、检验医学等; 相关会议6种,包括2012全国药学发展与医院安全合理用药研讨会、第三次全国免疫诊断暨疫苗学术研讨会、第二届全国现代免疫诊断技术学术研讨会等;室内质控的相关文献由1693位作者贡献,包括张伟民、王治国、王薇等。

室内质控—发文量

期刊论文>

论文:713 占比:0.75%

会议论文>

论文:8 占比:0.01%

专利文献>

论文:94682 占比:99.24%

总计:95403篇

室内质控—发文趋势图

室内质控

-研究学者

  • 张伟民
  • 王治国
  • 王薇
  • 何法霖
  • 钟堃
  • 邓演超
  • 李全双
  • 万本愿
  • 宋超
  • 李明
  • 期刊论文
  • 会议论文
  • 专利文献

搜索

排序:

年份

    • 李佳; 高佳; 崔婵娟; 于梦瑶; 张浩; 崔巍
    • 摘要: 目的分别利用室间质评(EQA)数据和全球室内质控(IQC)数据计算生化分析仪部分检测项目的偏倚(Bias),比较两种方法计算的σ值的差异。方法利用公式σ=(TEa%-Bias%)/CV%计算实验室24个生化检测项目两个不同水平的σ值。式中TEa为允许总误差,采用中华人民共和国卫生行业标准(WS/T403-2012)和国家卫生健康委员会临床检验中心EQA标准;变异系数(CV)是利用IQC数据获得的,表示不精密度;Bias采用两种方法计算得到,一种利用EQA数据,一种利用全球IQC数据,从而得到两种方法计算的σ值。结果对于由EQA数据计算出的σ值,两个水平的σ值均高于6的有8个项目,占所有项目的33.3%,两个水平的σ值均高于3的有19个项目,占所有项目的79.2%。对于由全球IQC数据计算出的σ值,两个水平的σ值均高于6的有10个项目,占所有项目的41.7%,两个水平的σ值均高于3的有22个项目,占所有项目的91.7%。除Cl、Na和CRE的水平2以及LDH的水平1和水平2外,其余项目由全球IQC数据计算得到的σ值均高于由EQA结果计算得到的σ值。结论利用σ方法进行分析性能评价时选择不同的数据可能会得到不同的结果。实验室在改进分析质量的过程中需多次对σ水平进行评价。
    • 童小东; 佘仕金; 刘慧英; 郑春莲
    • 摘要: 目的使用西格玛规则图法帮助实验室选择适当的血细胞分析室内质控规则,保证室内质控的准确性和合理性。方法应用该院检验科参加2020年下半年国家卫生健康委员会临床检验中心第二次血细胞分析室间质评结果、室内质控变异系数、WS/T 406-2012中规定的允许总误差(TEa),采用Westgard西格玛规则计算σ值,以此为依据选择适当的血细胞分析室内质控规则。结果血细胞分析中检验项目白细胞计数、红细胞计数、血红蛋白、血细胞比容、平均红细胞体积、平均红细胞血红蛋白含量、平均红细胞血红蛋白浓度、血小板计数的σ值分别为7.04、7.93、9.15、8.02、8.62、7.65、6.88、7.48,均>6,各项目仅需使用1_(3S)质控规则。结论西格玛规则图法能帮助实验室选择适当的质控规则,避免假失控的出现,保证室内质控管理的合理性和科学性。
    • 修梦凡; 刘海; 刘婷; 于凡; 缪泉
    • 摘要: 目的评价LTS-E100和FA160两种型号粪便自动化分析仪检测粪便标本的临床应用价值及对FA160配套室内质控品的适用性进行分析。方法收集该院2019年6—10月门诊患者的新鲜粪便标本共1250份,分别应用LTS-E100、FA160两种粪便自动化分析仪和人工镜检法进行粪便常规检测,以人工镜检法作为金标准,对两种分析仪对红细胞、白细胞、脂肪球及似酵母样菌的检出结果进行比较、分析,观察结果的一致性。同时,使用两种仪器分别对FA160配套粪便形态学质控品进行20次检测并分析其结果。结果在1250份粪便常规检查标本中,LTS-E100、FA160粪便全自动分析仪检测灵敏度分别为红细胞:85.0%、88.0%;白细胞:79.6%、81.3%;脂肪球:86.2%、87.9%;似酵母样菌:71.1%、86.7%。特异度分别为红细胞:98.6%、99.6%;白细胞:97.5%、98.0%;脂肪球:90.6%、99.2%;似酵母样菌:99.7%、99.8%。假阴性率分别为红细胞:2.5%、1.9%;白细胞:6.4%、5.9%;脂肪球:1.4%、1.2%;似酵母样菌:1.1%、0.5%。室内质控品测定结果显示,与其提供的靶值相比,LTS-E100的质控结果中白细胞和似酵母样菌的符合率分别为95.0%、90.0%,红细胞和脂肪球的符合率均为100.0%,FA160各项指标的室内质控结果符合率均为100.0%。结论LTS-E100和FA160两种粪便自动化分析仪检测粪便常规各指标与人工镜检法有较好的一致性,在临床日常工作中有较高的应用价值,但并不能完全替代人工镜检,遇到阳性标本时仍需人工复核。另外,FA160配套室内质控品亦适用于LTS-E100作为定性质控品,该质控品具有临床推广价值。
    • 高智俊; 周国平; 郑岚; 肇翊同; 王迅; 何智纯
    • 摘要: 目的探讨合适血液感染性病毒核酸检测(nucleic acid testing,NAT)的室内质量控制(internal quality control,IQC)方法。方法使用北京康彻斯坦质控品(常规质控品)和澳大利亚国立血清学参比实验室(National Serological Reference Laboratory,NRL)QConnect质控品(评估质控品)进行血液感染性病毒核酸平行检测。收集2种质控品的检测结果,在常规质控方法判断为在控的检测批次中,再分别采用Westgard多规则质控方法和NRL质控限质控方法进行判断,观察2种质控方法假失控的次数和比例。结果在常规质控方法判断在控的实验批次中,再次使用Westgard多规则质控方法分析,HBV DNA,HCV RNA和HIV RNA三项仍各有0~2.46%(罗氏核酸混样检测)和0.73%~2.55%(盖立复核酸单人份检测)比例的假失控。使用NRL QConnect质控品在常规质控方法判断在控的盖立复检测批次中,使用NRL质控限进行室内质控,未发现失控情况。使用NRL QConnect质控品,在常规质控方法判断在控的罗氏检测批次中,使用NRL质控限的计算方法,计算该实验室的质控限,发现在HBV DNA和HIV RNA检测中各有1次失控(0.30%)。结论Westgard多规则质控方法不适合用于目前血站血液感染性病毒核酸检测的室内质控。该文浓度的NRL QConnect质控品和NRL质控限适合用于国内盖立复核酸单人份检测方法的室内质控,但该浓度不适合用于国内罗氏核酸混样检测。该实验室在用的室内质控方法与NRL质控限的室内质控方法,均适用于国内罗氏核酸混样检测和盖立复核酸单人份检测的室内质控
    • 凌云; 程华丽; 王尉
    • 摘要: 目的以血小板(platelet,PLT)检测项目为例,建立“浮动中位数”(moving median,MM)和“HD统计中数”(Harrel-Davis 50 percentile estimator,HD50)实验室偏态数据实时质控方案,并比较两方案的质控效能。方法收集2018年2月1日至2019年12月31日航空总医院检验科PLT项目数据,根据数据滤过规则得到169535条作为无偏数据。通过人为引入10个不同大小的恒定系统误差生成有偏数据,采用受影响的患者样本数的中位数(MNPed)评价MM和HD50质控方案误差检出能力。结果根据性能参数筛选得到两算法的最优质控方案,MM和HD50最优方案质控浮动窗口大小分别为50和30,假阳性率分别为4.61%和2.05%。通过检测10个不同大小的人为引入偏移,比较MNPed结果显示,MM方案均大于HD50方案的检测结果。结论采用MM和HD50实时室内质控方案监测实验室偏态数据时,HD50方案误差检出能力优于MM方案。
    • 凌云; 程华丽; 王尉
    • 摘要: 目的采用正常平均值(average of normal,AON)和移动标准差(moving standard deviation,MovSD)实时质控方案,比对二者对实验室随机误差检出能力,从而获取适宜的实验室随机误差质控方案。方法收集来自航空总医院检验科2018年7月至2020年7月血糖项目检测结果,按照规定的数据清洗规则筛选出219784条数据,作为本研究正类无偏数据集。通过引入不同大小的随机误差,检测两质控方案误差检出效能。结果在选出AON和MovSD各自最优质控方案后,通过引入不同大小偏移观察错误检测前受影响的患者平均数量比较AON和MovSD的质控效能,可见MovSD在0.5至2.5区间性能优于AON,在误差因子为3的情况下,AON性能优于MovSD。结论AON和MovSD算法均可检出实验室随机误差,实验室可根据实际应用需求选择适宜的质控方案。
    • 彭艳琼; 邓怡; 包利; 谢楠
    • 摘要: 目的 评价血糖信息系统在便携式血糖仪质量控制中的应用效果。方法 采用前后对照设计,比较血糖信息系统经信息技术改进、流程再造和组织管理后的室内质控有效落实率(2019年10月1日—2020年3月31日vs. 2020年6月1日—11月30日)、高血糖危急值处理等待时间和医嘱下达正确率(2021年6月vs. 2021年9月)。结果 室内质控有效落实率从20.50%提升到100%,高血糖危急值处理等待时间和医嘱下达正确率均有明显改进,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血糖信息系统的应用能提升便携式血糖仪室内质控和血糖危急值的高效管理,从而保障血糖管理质量与安全。
    • 李倩; 王如意; 李晓霞; 倪梅
    • 摘要: 目的:研究分析在临床医学检验中会对于血液细胞检验造成影响的因素,并探讨采用质量管理控制方法对于此类影响的有效性。方法:本次研究选取我院行全血细胞分析患者2000例作为本次研究对象。我院自2019年7月起施行临床医学检验质量管理控制制度,将2018年1月-2019年6月选取的1000例全血细胞分析患者设为实施前组,基于实施前组中分析的影响检验质量因素进行统计,并制定相应的解决方案与质控方案,将2019年7月-2021年1月选取的1000例全血细胞分析患者设为实施后组,对比施行前后检验工作有效率、标本采集合格率、标本转运时间、室内质控检验合格率几个方面数据。结果:检验结束后,在检验工作有效率、标本采集合格率方面,实施后组的检验工作有效率、标本采集合格率数据情况明显优于实施前组,组间差异明显(P<0.05);而在标本转运时间、室内质控检验合格率方面,实施后组的标本转运时间、室内质控检验合格率数据情况明显优于实施前组,组间差异明显(P<0.05),组间差异明显(P<0.05)。结论:在临床医学检验中,对于血液细胞检验主要造成影响的因素在标本采集、标本转运、室内质控三个环节,采用质量管理控制方法能够有效的提升检验工作有效率,减少标本采集不合格的情况,增加室内质控检验合格率,简化转运环节,减少标本转运时间,提升总体检验工作的质量,值得应用推广。
    • 王乃存
    • 摘要: 目的:探讨自制全血铁(Fe)、锌(Zn)、铜(Cu)微量元素液体质控品的稳定性及作为原子吸收分光光度法室内质控品的可行性.方法:收集标本测试完后血型相同的乙二胺乙二酸(EDTA)抗凝新鲜全血,加入溶血剂,用蒸馏水稀释制备两个水平全血Fe、Zn、Cu微量元素检测用液体质控品,分装,-20°C保存,对自制全血微量元素液体质控品进行性能评价.结果:自制两个水平全血微量元素液体质控品3个项目,批内、批内天间不精密度均小于基于生物学变异导出的质量规范,符合质量控制要求,-20°C保存24个月,自制液体质控品性能稳定、可靠,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瓶间差CV符合美国国会颁布临床实验室修正案(CLIA'88修正案)关于质控品的技术规格的要求.结论:自制两个水平全血微量元素液体质控品,性能稳定,制作方法简单,可满足临床实验室室内质控的要求.
    • 黄璨; 杨莉; 刘奠忠
    • 摘要: 目的 探讨Sysmex XS-500i全血细胞分析仪在全血细胞计数(CBC)模式与全血细胞计数及分类(CBC+DIFF)模式下全血细胞计数值是否具有可比性.方法 采用常规血液质控品(同批号),在CBC模式下进行白细胞计数、红细胞计数、血小板计数和血红蛋白水平检测,在CBC+DIFF模式下进行相应检测,各检测3次,取其平均值.连续检测20 d,对20组数据进行差异性分析和可比性验证等.结果 CBC与CBC+DIFF模式下白细胞计数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13.209,P0.05),相对差异为(1.10±0.50)%;CBC与CBC+DIFF模式下血小板计数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t=-0.374,P>0.05),相对差异为(3.60±2.10)%;CBC与CBC+DIFF模式下血红蛋白水平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t=-1.528,P>0.05),相对差异为(1.00±0.70)%.结论 CBC与CBC+DIFF两种模式下的白细胞计数结果相对差异小于5%,符合行业标准要求;红细胞计数、血小板计数和血红蛋白水平差异无统计学意义,具有可比性.
  • 查看更多

客服邮箱:kefu@zhangqiaokeyan.com

京公网安备:11010802029741号 ICP备案号:京ICP备15016152号-6 六维联合信息科技 (北京) 有限公司©版权所有
  • 客服微信

  • 服务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