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 首页> 研究主题> 临床检验

临床检验

临床检验的相关文献在1981年到2023年内共计5422篇,主要集中在临床医学、预防医学、卫生学、内科学 等领域,其中期刊论文4539篇、会议论文204篇、专利文献65921篇;相关期刊858种,包括中国卫生产业、医学信息、中国医药指南等; 相关会议96种,包括2011临床生化与转化医学研讨会、第五届全国临床实验室管理学术会议、第四届全国免疫诊断暨疫苗学术研讨会等;临床检验的相关文献由7353位作者贡献,包括王治国、王薇、申子瑜等。

临床检验—发文量

期刊论文>

论文:4539 占比:6.42%

会议论文>

论文:204 占比:0.29%

专利文献>

论文:65921 占比:93.29%

总计:70664篇

临床检验—发文趋势图

临床检验

-研究学者

  • 王治国
  • 王薇
  • 申子瑜
  • 陈文祥
  • 本刊编辑部
  • 康格非
  • 李小鹏
  • 李娜
  • 上海市临床检验中心
  • 期刊论文
  • 会议论文
  • 专利文献

搜索

排序:

年份

    • 黄茂坚; 伦妙容; 谭荣任; 尹彩旺
    • 摘要: 目的:分析在临床检验中止血调节与深静脉血栓形成的价值。方法:分析2020年4月至2021年4月就诊于本院深静脉血栓形成的患者60例,将其纳入试验组;并选择同期健康志愿者60例,将其纳入对照组。对两组血栓调节蛋白、D-二聚体、内皮素-1、P-选择素、血栓前体蛋白各项指标进行检验,对比和分析检验结果。结果:与对照组相比,试验组血栓调节蛋白[(3.72±1.56)ng/mL比(2.24±0.65)ng/mL]、D-二聚体[(3.98±1.16)mg/L.比(0.17±0.05)mg/L]、P-选择素[(33.15±7.60)ng/mL比(15.64±6.30)ng/mL]、内皮素-1[(22.56±3.26)ng/L比(20.86±4.05)ng/L]、血栓前体蛋白[(19.41±9.65)μg/mL比(2.30±0.95)μg/mL]明显较高,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深静脉血栓形成与血栓调节蛋白、D-二聚体、P-选择素、内皮素-1、血栓前体蛋白止血调节各项指标关系密切,对以上指标进行检验,可尽早诊断深静脉血栓形成,以有效指导临床诊疗。
    • 郭文娟
    • 摘要: 目的2型糖尿病糖化血红蛋白与血脂检验意义研究。方法选取2020年5月—2021年5月于该院体检的健康人员120名作为对照组,选取同期该院内分泌科收入的2型糖尿病患者120例作为研究组,对两组人员的糖化血红蛋白、血脂等指标水平进行检验,对比检验结果。结果研究组的FPG、2 hPG及HbA1c水平相较于对照组均明显更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研究组HDL-C低于对照组,而LDL-C、TC及TG指标水平均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糖化血红蛋白与血脂检验在2型糖尿病疾病诊断与病情预测中均有较高的应用价值,值得推广。
    • 高空; 杨玉帆
    • 摘要: 目的:脑脊液细胞标准化检测方法的临床检验中应用的价值分析。方法:选取在上海市嘉定区中医医院2019.9-2021.9期间治疗的100例脑脊液患者为研究对象,并且将患者随机分为实验组和对照组,在临床检验中分别采取脑脊液细胞标准化检测方法和脑脊液细胞手工计数法,比较两组患者细胞检测的精确度。结果:实验组患者红细胞均值为(2.93±0.16)%,白细胞为(2.61±0.12)%,对照组患者红细胞均值为(3.35±0.21)%,白细胞为(3.21±0.23)%,两组患者红细胞和白细胞之间是存在差异,P<0.05。结论:针对脑脊液细胞检验方法研究,采取脑脊液细胞标准化检测方法和脑脊液细胞手工计数法,二者均是有效的检验方案,但是采取脑脊液细胞标准化检测方法的更加便捷,准确度也较高,推广在脑脊液患者临床治疗检验中应用。
    • 李晓艳
    • 摘要: 目的分析D-二聚体在肝硬化患者临床检验中应用价值。方法90例肝硬化患者,入院后均进行D-二聚体检验。比较Child-Pugh不同分级肝硬化患者D-二聚体水平,不同情况肝硬化患者D-二聚体水平,治疗前后肝硬化患者D-二聚体水平。结果Child-Pugh C级患者高于B级,B级患者高于A级,A级、B级及C级患者D-二聚体水平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合并门静脉栓、有腹水患者D-二聚体水平分别为(3.89±0.51)、(4.14±0.51)mg/L,明显高于未合并门静脉栓和无腹水患者的(2.29±0.43)、(2.21±0.42)mg/L,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患者D-二聚体水平(2.13±0.24)mg/L明显低于治疗前的(3.11±0.44)mg/L,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对肝硬化患者进行D-二聚体检验可促进对患者病情的判断,辅助了解临床治疗效果和并发症发生情况,对及时发现危险进行处理、改善预后都具有重要的意义。
    • 刘凤棉
    • 摘要: 目的:探讨常规大便检测在临床试验中的应用效果。 方法:将 2021 年 5 月至 2021 年 11 月我院收治的 180 例患者随机分为虫卵检查组和粪便潜血检查组,每组 90 例。 虫卵试验组采用虫卵试验,粪便潜血试验组采用粪便潜血试验,比较两组患者的诊断效率、疾病检出率和疾病诊断符合率。 结果:粪便潜血检查组总疾病检出率为 91.11% ,高于虫卵检查组的 61.11% ,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 试验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 结论:常规粪便试验在临床试验中的临床应用价值突出,粪便潜血检查的诊断效果较好,值得临床医务人员高度重视、推广和利用。
    • 李振起
    • 摘要: 目的针对临床微生物检验中细菌耐药性监测的应用效果进行研究。方法选择2020年1月—2021年1月期间在该院收集到的118株非重复性病原菌检测样本,对其耐药性情况加以检测分析。结果铜绿假单胞菌与大肠埃希菌、肺炎克雷伯菌3种病原菌相比,铜绿假单胞菌对头孢呋辛的耐药性(100.00%)、头孢噻肟的耐药性(94.12%)、亚胺培南的耐药性(35.29%)、美罗培南的耐药性(29.41%)、氨曲南的耐药性(88.24%)、哌拉西林舒巴坦的耐药性(17.65%)在3种病原菌中最高。大肠埃希菌与铜绿假单胞菌、肺炎克雷伯菌相比,对头孢吡肟的耐药性(26.32%)、对环丙沙星的耐药性(73.68%)、阿米卡星的耐药性(21.05%)在3种病原菌中最高。结论在临床微生物检验中,进行细菌耐药性监测十分重要,有利于增加细菌检出率,推动临床用药治疗安全性的增强。
    • 徐秀艳
    • 摘要: 为探讨血细胞形态学检验在临床检验中的临床意义,本文回顾性分析2019年4月—2020年4月本院75例行临床检验的缺铁性贫血患者的临床资料,作为研究组;回顾性分析同期本院75例行临床检验健康体检者的临床资料,作为对照组。研究组入院检查时、对照组入院体检时均行血细胞形态学检验,比较组间差异。结果显示,红细胞形态异常、口型红细胞、附红细胞体、异形淋巴细胞、异常细胞率分别为58.67%、16.00%、20.00%、12.00%、10.67%,低于对照组的10.67%、2.67%、4.00%、2.67%、1.33%,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39.147、7.878、9.090、4.807、4.255,P=0.000、0.005、0.002、0.028、0.039<0.05)。由此可见,在缺铁性贫血患者的临床检验中,血细胞形态学检验的价值较高,可及时发现血细胞形态异常,指导临床诊断、治疗,值得进行深入研究。
    • 杨进波; 焦蓉; 曹琳; 武军驻; 孙莉; 童伟
    • 摘要: 目的建立一种人血清癌胚抗原(CEA)发光免疫分析方法并进行性能评价。方法根据生物学上抗原与抗体会发生特异性反应的原理,将CEA捕获抗体包被在羧基磁珠表面,与血清中的CEA及吖啶酯标记的CEA抗体反应形成双抗夹心“三明治”免疫复合物,清洗复合物后,加入预激发液和激发液,用化学发光免疫分析仪检测反应过程中的发光强度,四参数Logistic方程拟合后计算出标本中CEA浓度,并对线性范围、准确度、精密度及与雅培CEA检测系统相关性进行性能评估。结果该方法空白限为0.2 ng/mL,线性范围为0.4~1000.0 ng/mL,批内精密度分别为5.12%、5.17%,批间精密度分别为5.52%、5.60%,与雅培CEA检测系统测定结果拟合方程为Y=1.0046X+0.0734,相关系数(r)=0.9949。结论该方法各项性能指标均能满足医院检验需求,与进口试剂结果比较有很好的相关性,有较好的临床检验应用前景。
    • 王璐; 付蓓
    • 摘要: 目的探讨血清胱抑素C与同型半胱氨酸联合检测在2型糖尿病肾病诊断中应用价值。方法研究选择该院2020年1月—2021年11月收治的65例2型糖尿病肾病患者作为研究组,其中轻度肾损害30例为研究A组,中重度肾损害35例为研究B组,再选择65名健康体检者作为对照组。所有入选者均采取血清胱抑素C和同型半胱氨酸检测,观察检测结果与阳性率。结果研究A组与研究B组的血清胱抑素C、同型半胱氨酸检测结果指标均显著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研究B组的血清胱抑素C与同型半胱氨酸检测结果指标均显著高于研究A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研究A组与研究B组的血清胱抑素C、同型半胱氨酸检测阳性率指标均显著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研究B组的阳性率指标均显著高于研究A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临床检验以血清胱抑素C与同型半胱氨酸为敏感指标,对检出2型糖尿病患者早期肾病有良好的指导价值,可判断病情严重程度,降低漏诊机率,不仅能改善患者的生活质量,且还利于为进一步治疗提供参考依据。
    • 杨飞
    • 摘要: 荧光定量聚合酶链反应是临床检验微生物中比较可靠的手段之一,指的是在聚合酶链反应(PCR)体系加荧光基团,通过荧光信号的累积,实现对整个PCR进程进行实时监控的目的,最终可利用标准曲线完成未知模版定量分析的效果[1]。该技术距今已有20多年历史,首次由美国Applied Biosystems公司推出,实时监控PCR全程,可快速、灵敏及可重复地定量初始模版浓度,实现PCR定性分析向定量分析的突破。
  • 查看更多

客服邮箱:kefu@zhangqiaokeyan.com

京公网安备:11010802029741号 ICP备案号:京ICP备15016152号-6 六维联合信息科技 (北京) 有限公司©版权所有
  • 客服微信

  • 服务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