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 首页> 研究主题> 大萧条

大萧条

大萧条的相关文献在1981年到2022年内共计912篇,主要集中在财政、金融、世界各国经济概况、经济史、经济地理、经济计划与管理 等领域,其中期刊论文911篇、会议论文1篇、相关期刊506种,包括经济展望、金融博览、财经等; 相关会议1种,包括天津市社会科学界第九届学术年会等;大萧条的相关文献由793位作者贡献,包括叶玉书、郎咸平、孙立平等。

大萧条—发文量

期刊论文>

论文:911 占比:99.89%

会议论文>

论文:1 占比:0.11%

总计:912篇

大萧条—发文趋势图

大萧条

-研究学者

  • 叶玉书
  • 郎咸平
  • 孙立平
  • 张晓晶
  • 李光斗
  • 端宏斌
  • 佚名
  • 刘洪
  • 加里·贝克尔
  • 周莉萍
  • 期刊论文
  • 会议论文

搜索

排序:

年份

    • 刘春勇
    • 摘要: 20世纪30年代的大萧条对中国形成了巨大的冲击,上海及其周边地区成为重灾区。而这段时间,鲁迅恰好定居在上海,其生活与写作自然也受到了大萧条的影响。甚至从某种层面上来说,大萧条所带来的一系列政治经济的冲击极大地困扰着鲁迅的写作与生活,使得他陷入了“上海困境”之中。1932年鲁迅家庭收入锐减,为了维持“中产阶级”的基本生活水准,鲁迅开始拼命地写作与翻译。这种状况一直持续到1936年10月其生命的终结。可以说,鲁迅晚期写作与生活的状况与大萧条有着极为密切的关系,但这一点几乎不为世人所关注。
    • 邱慧
    • 摘要: 眼下,新冠肺炎疫情仍存在着不确定性,各国需要将理性提至首位,弥合分歧,共同应对危机。在新冠肺炎疫情的持续影响下,港口拥堵、通胀率上升、成本上涨等不良反应给全球市场带来困扰。叠加近一个月的俄乌冲突影响,市场供应链中断,全球经济逐步显现“衰退”信号。数据显示,今年2月底,美国通货膨胀(以下简称“通胀”)率已达7.9%,连续3个月处于近40年的高位。
    • 贾晋京
    • 摘要: 截至2022年3月底,西方的确存在发生大规模经济危机的风险,但并没有到不可逆阶段。世界经济正在面临严峻冲击。从北美到欧洲,天然气危机、油价危机、供应链危机等此起彼伏,美国码头工人罢工、加拿大铁路行业罢工、西欧运输行业罢工等罢工事件层出不穷,无论纸面上统计的经济数据是好是坏,画面上呈现的社会图景绝非吉兆。
    • 辛国胜
    • 摘要: 去年的产业调查报告提到:“2020年以来,全球经济在疫情的肆虐下,跌入了大萧条以来最严重的经济衰退,现任美联储主席不得不联手全球央行,把宽松的货币政策运行到极致,突如其来的疫情,宽松货币政策是否到了一个极端,并渐显疲态,或许我们将身处又一次宏观经济的大变革之中。”2021年,就是在这样的背景下,国际经济格局发生了重大变化,全球经济在艰难复苏中,面临供应链受阻、高通胀持续、逆全球化声浪高涨等多重挑战。2021年是历史上的拐点,2022年是百年未有之大变局的元年,结束了高增长、低通胀的经济发展的最好时期,美国未来六个月或步入衰退,迎来了不确定性的高通胀和低增长,甚至滞涨的时期。
    • 刘延川(文/图)
    • 摘要: 21博雅斯基的特质博雅斯基成长的年代,跨越了大萧条,第二次世界大战,民权运动,反战风潮,五月风暴,石油危机,一直到冷战即将结束,全球化即将开启的前夜。他经历的这一系列事件,都对西方社会影响巨大,每个人的生活和观念都因此而改变。并不是每一个经历过乱世的人,都能具备敏锐的洞察力。博雅斯基则是少数具备这种能力的人。博雅斯基在他的职业生涯中,足迹遍及北美和欧洲多个国家。在不同地区读书、工作和生活的经验,让他获得了远超于常人的丰富阅历和开阔视野,发展出了应对困局和危机的智慧。可以说,博雅斯基是一个应时而生的人。
    • 廖群; 徐天启
    • 摘要: 虽然疫情仍在持续,疫情结束后经济将更快地复苏,但复苏的力度如何,世界经济的增长速度能否恢复到疫情前的水平,目前是一个不确定性。2020年初爆发的新冠肺炎疫情是百年来人类最大的流行病灾难,近3年来已致使全球6亿以上人口感染并夺去了600万条以上的生命,同时导致世界经济于2020年陷入“大萧条”以来最严重的衰退,其后的复苏又一波三折且日益分化。
    • 宋朝龙
    • 摘要: 金融资本生成于产业资本、商业资本和银行资本的垄断融合.在支配生产、流通和信用的基础上,金融资本通过定价权、金融投机、地租寻租、支配国债、滥用货币发行权等途径而建立一套寄生性的积累机制.随着金融资本对生产关系的全面支配,金融资本的寄生性积累也越来越系统化、自主化,造成的社会危机也越来越不容易从外部加以克服,但同时,金融资本内部自我否定的逻辑却表现得越来越强烈.金融资本的寄生性积累导致债务膨胀和产业萎缩相互加强的危机,即债务通缩危机.新自由主义量化宽松的反通缩政策,在一定程度上避免了旧版大萧条,却导致了更难以解决的新版大萧条.美国学者赫德森把对金融资本寄生性积累的批判纳入到从古典政治经学到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的传统中,从金融资本的寄生性积累探讨西方经济、政治危机的根源,虽然其金融资本批判理论还因缺乏辩证逻辑而有一定的缺点,但是该理论基本的理论方向是值得肯定的.
    • 摘要: 1 2020行业运行有降有增又有新突破2020年是极不平凡的一年。就全球来说,年初新冠肺炎疫情暴发并快速扩散,各国纷纷采取封城、封国措施,交通中断、经济停滞、工作停顿,正常的社会生活秩序被打乱,世界经济遭遇了自二战以来最差的一年,甚至是自20世纪20年代大萧条以来各大经济体同步大幅下滑的最艰难一年。就中国来看,经济总量虽首次突破100万亿元,实现了新的跨越,但同比增速只有2.3%,是自1976年以来最艰难的一年。
    • 一轩; 黄晓京(图)
    • 摘要: 难。2020无疑是艰难的一年,新冠肺炎疫情来袭,打乱了正常的生产生活秩序,“戴口罩”“保持社交距离”“洗手”成为了日常必备生活习惯;实体经济遭遇沉重打击,“破产”“关店”“债务危机”等字眼频繁见诸报端;全球经济遭遇了“大萧条时代以来最严重的经济衰退”,在新冠肺炎疫情依旧存在诸多不确定性的当下,重启、复苏依旧道阻且长……
    • 俄罗斯利萨沃里克
    • 摘要: 2020年全球发生的公共卫生事件带来了空前危机,其规模已与上世纪大萧条规模相当。这种情况下,不可避免地经常会听到有关居民生活水平和消费末日危机的预言。鉴于此,为了能够在当前危机中清醒地评估我们的未来,应该看看大萧条以来近百年的经济转型过程。毕竟,尽管世界经济经历了世界大战、地缘政治冲突和经济危机,却依然呈现出人民富裕程度和技术发展的高增长率。此外,世界经济发展的蓝图,在很大程度上被危机时期的重要经济学家凯恩斯所预见。这位经济学家被认为是世界经济摆脱大萧条和建立战后新世界经济体系的主要战略思想家。
  • 查看更多

客服邮箱:kefu@zhangqiaokeyan.com

京公网安备:11010802029741号 ICP备案号:京ICP备15016152号-6 六维联合信息科技 (北京) 有限公司©版权所有
  • 客服微信

  • 服务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