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 首页> 研究主题> 土地城镇化

土地城镇化

土地城镇化的相关文献在2008年到2022年内共计282篇,主要集中在经济计划与管理、农业经济、世界各国经济概况、经济史、经济地理 等领域,其中期刊论文260篇、会议论文22篇、专利文献570054篇;相关期刊181种,包括城市问题、华东经济管理、中国土地科学等; 相关会议21种,包括2015海峡两岸土地学术交流会、2014年中国城市经济学会年会暨“新常态下中国城镇化及城市发展的新思路”研讨会、2014中国城市规划年会等;土地城镇化的相关文献由544位作者贡献,包括崔许锋、李宝礼、胡雪萍等。

土地城镇化—发文量

期刊论文>

论文:260 占比:0.05%

会议论文>

论文:22 占比:0.00%

专利文献>

论文:570054 占比:99.95%

总计:570336篇

土地城镇化—发文趋势图

土地城镇化

-研究学者

  • 崔许锋
  • 李宝礼
  • 胡雪萍
  • 吕添贵
  • 吴次芳
  • 孔伟
  • 孙丽萍
  • 张光宏
  • 朱翔
  • 李子联
  • 期刊论文
  • 会议论文
  • 专利文献

搜索

排序:

年份

    • 张艺馨; 胡伟华
    • 摘要: 人口城镇化与土地城镇化是衡量一个城市城镇化质量的两个重要子系统.采用2009—2018年呼和浩特市的相关数据,通过构建指标体系,利用极差法、熵值法计算城镇化指标权重,运用耦合协调模型对呼和浩特市人口城镇化及土地城镇化的协调关系进行评价.结果表明,人口城镇化指数与土地城镇化指数10年中快速增长,城镇化发展水平不断上升.从时序看,呼和浩特市人口城镇化滞后型与土地城镇化滞后型交错发展,综合发展指数总体呈增长趋势,城镇化发展质量稳步提高;从演化趋势看,呼和浩特市人口—土地城镇化协调发展过程历经失调期、过渡期和协调期三个阶段,人口城镇化与土地城镇化的协调发展水平不断提高,但土地城镇化仍滞后于人口城镇化.呼和浩特市应注重各区域间发展的协调性,促进产业调整,在提高人口城镇化发展质量的同时改变土地的利用方式,实现人口城镇化与土地城镇化的协调发展.
    • 张伟娜; 蒋玲玲; 张伟伟
    • 摘要: 人地城镇化协调发展是新型城镇化建设的重要保障.本文对湖南省人口和土地城镇化现状进行了分析,构建了评价其协调发展的指标体系,并据此评价了湖南省人口与土地城镇化协调发展情况,进而对其影响因素及作用机理进行了分析.结果表明,湖南省城镇化总体发展不协调,主要来源于外部因素与内部因素.其中外部因素包括二元土地制度和二元户籍制度分别对土地城镇化和人口城镇化的影响、宏观发展战略导向对各城镇用地指标分配的影响;内部因素主要为政绩观念因素和投资驱动因素对其的影响.
    • 杨新; 陆汝成
    • 摘要: 为探究海南省人口—土地城镇化之间的耦合联系,文章运用熵值法和耦合协调模型,对海南省18个市、县2011—2020年的人口城镇化与土地城镇化的耦合协调状况进行研究。结果表明,海南省18个市、县的人口城镇化和土地城镇化发展联系紧密,人口—土地城镇化发展处于协调状态的市、县多位于沿海地带。这表明10年间海南省人口城镇化速度快于土地城镇化速度,目前的土地利用与人口数量的发展协调性存在差距。
    • 杜启平
    • 摘要: 国家统计局发布的《2019年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统计公报》显示:到2019年末中国大陆城镇常住人口84843万人,城镇化率为60.60%,比2018年末提高了1.02个百分点;而户籍人口城镇化率为44.38%,比上年提高1.01个百分点,全国流动人口仍然为2.36亿。城镇化率一直高于户籍人口城镇化率,这说明我们还没有真正解决因为“土地城镇化”而遗留下来的流动人口市民化问题。
    • 黄珮媛
    • 摘要: 城镇化的概念是城镇化理论的重要核心;随着社会经济的不断发展,城镇化的内涵也随之不断丰富。当下,城镇化已覆盖了世界上的大多数国家,但目前学界对于城镇化概念的界定还没有形成一个普遍认同的权威定义。因而本文主要从人口城镇化、经济城镇化、土地城镇化和社会文明城镇化的观点角度对城镇化的内涵进行梳理和辨析,进而加深对城镇化的系统了解。
    • 张晓娟; 高敏华; 孜比布拉·司马义; 王英
    • 摘要: 综合运用熵权法、耦合协调度模型和探索性空间数据分析法,构建人口城镇化与土地城镇化评价指标体系,对2008—2018年新疆人口城镇化与土地城镇化耦合协调关系进行时空演变与空间分异集聚程度的研究.结果表明,新疆人口城镇化发展水平与土地城镇化发展水平呈现波动上升的趋势,但是两者发展水平总体偏低;新疆人口城镇化与土地城镇化的耦合协调水平在不断提高,已由2008年的高度不协调类发展到2018年的中级协调类,并且耦合协调水平呈现出北疆高于南疆的地域性特征;2008,2013,2018年的全局Moran指数I均为正,说明整个地区人口城镇化与土地城镇化协调发展水平具有全局空间正相关关系,耦合协调度水平接近的地区空间集聚现象明显,耦合协调度空间分布呈现空间集聚态势.
    • 田泽; 肖芊芊; 丁绪辉
    • 摘要: 本文旨在研究长江经济带各省市人口城镇化和土地城镇化耦合协调度,提出建议以期对新时期推进新型城镇化战略和促进长江经济带高质量发展有所帮助。基于2008—2017年长江经济带相关数据,计算长江经济带各省市人口与土地城镇化指数,通过耦合协调度模型,实证检验长江经济带各省市人口城镇化与土地城镇化的协调发展度,以此来综合评价城镇化发展水平和协调程度。结果表明:长江经济带各省市人口城镇化落后于土地城镇化,区域内各省市人口和土地城镇化发展水平和协调程度差异明显,总体上呈现协调发展度逐年上升、增速放缓的趋势,城镇化推进工程绩效明显,但仍待进一步解决矛盾。为促进人口与土地城镇化协调发展,应当以人的城镇化为核心,灵活调整土地政策,完善城市规划,发挥城市圈作用。
    • 刘林杰; 杨树旺
    • 摘要: 城镇化过程既是产业和人口集聚、经济社会不断发展的过程,也是能源大量消耗、碳排放高度集中的过程,加快促进城镇绿色低碳转型在双碳目标实现过程中具有重要的引领示范作用。中国城镇化进程对全要素碳排放效率的影响效应在不同空间尺度下呈现出较大地区差异,产业结构、技术创新、人力资本、生活消费在中国城镇化进程影响全要素碳排放效率过程中的中介效应同样表现出显著区域差异。协调推进新型城镇化进程和全要素碳排放效率提升,应深入贯彻新发展理念,立足空间区域特征和发展阶段差异,着力提升城镇化和双碳目标行动方案针对性。
    • 李波; 叶樊妮
    • 摘要: 本文以四川省18个地级市为研究对象,为识别了解该地区人口城镇化与土地城镇化的协调发展、时空演化分布格局,结合18个地级市的实际发展情况,构建评价指标体系;利用耦合协调模型等方法对研究区两者的耦合协调关系进行测算分析,为进一步促进提高两者的协调互动提供实证参考。研究结果表明:18个地级市人口城镇化与土地城镇化的耦合协调性在时间维度上基本表现为上升趋势,但大部分地区两者的协调程度不高,总体上由早期的中度失调过渡到濒临失调阶段再发展到勉强协调阶段。18个地级市人口城镇化与土地城镇化的耦合协调性在空间维度上始终呈现以成都为协调性高点、四周协调性低点的“一强多弱”空间格局。2019年,除了绵阳、德阳、泸州、内江和自贡5个地级市为土地滞后型以外,其余城市的发展类型仍然是人口城镇化滞后型。
    • 赵燕
    • 摘要: 中国在高质量发展中促进共同富裕的一个工作重点就是缩小城乡居民之间的收入差距,而城乡居民收入差距又与生产要素(劳动力和土地)在城乡之间的配置密切相关。基于城乡土地要素二元分割的现实背景,考察在城乡土地要素“占补平衡、增减挂钩”的政策体制下,土地要素在城乡之间流动对缩小城乡收入差距的影响。虽然在“以地谋发展”的发展格局中,土地的城乡配置给城市带来了巨量的土地财政收入,但是城乡土地“占补平衡、增减挂钩”政策规定,土地增值收益中必须保证一定的比例用于农村建设。研究发现,土地在城乡之间的再配置可以通过提升城镇化水平、提高就业率以及促进制造业发展等途径缩小城乡收入差距。
  • 查看更多

客服邮箱:kefu@zhangqiaokeyan.com

京公网安备:11010802029741号 ICP备案号:京ICP备15016152号-6 六维联合信息科技 (北京) 有限公司©版权所有
  • 客服微信

  • 服务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