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 首页> 研究主题> 围岩分级

围岩分级

围岩分级的相关文献在1994年到2022年内共计372篇,主要集中在公路运输、建筑科学、铁路运输 等领域,其中期刊论文295篇、会议论文33篇、专利文献33717篇;相关期刊142种,包括工程地质学报、岩石力学与工程学报、科学技术与工程等; 相关会议30种,包括中国铁道学会铁道工程学会工程地质与路基专业委员会第25届年会暨学术交流会、2015年全国工程地质学术年会、中国土木工程学会城市轨道交通勘察与测量专业委员会“适应新常态、合作谋发展”主题技术交流会等;围岩分级的相关文献由917位作者贡献,包括李天斌、王明年、陈建平等。

围岩分级—发文量

期刊论文>

论文:295 占比:0.87%

会议论文>

论文:33 占比:0.10%

专利文献>

论文:33717 占比:99.04%

总计:34045篇

围岩分级—发文趋势图

围岩分级

-研究学者

  • 李天斌
  • 王明年
  • 陈建平
  • 姜谙男
  • 李苍松
  • 王玉锁
  • 佴磊
  • 张广泽
  • 李坚
  • 王石春
  • 期刊论文
  • 会议论文
  • 专利文献

搜索

排序:

年份

    • 杨悦; 肖修鸿; 朱捷; 裴世博; 陈孝国
    • 摘要: 为提高公路隧道围岩分级的准确性,丰富风险评级方法,首先基于可拓物元理论,对实测数据进行无量纲化处理并转化为Vague集。然后通过AHP法和熵权法得到主客观权重,进而构建区间权重并按照隶属度与非隶属度距离最大化原则进行优化。最后建立基于Vague集的可拓安全评估模型,并结合工程项目进行案例分析,结果与实际监测数据一致。
    • 张波
    • 摘要: 为了解决现有围岩分级方法确定围岩指标参数时不可避免带有主观性因素的问题,在总结各类围岩分级方法的基础上综合选取岩石单轴饱和抗压强度、岩石完整性系数、岩体体积节理数、地下水、岩石质量指标(RQD)、围岩弹性纵波速度共6个参数作为隧道围岩分级评价指标。运用熵权-可拓物元理论及熵权-云模型的数学解析方法对围岩进行分级,并采用建设中的赣州—深圳高铁龙南隧道设计与施工阶段的围岩分级结果验证其合理性与准确性。结果表明:运用熵权法来计算评价指标的权重系数,可以克服确定权重系数的主观性,避免人为干扰。这2种围岩分级方法是对隧道围岩分级的新探索,有利于围岩分级向智能化、信息化的方向发展。
    • 胡克辉
    • 摘要: 吉图珲客运专线小盘岭1#~3#隧道施工,遇到碳化泥质板岩地层,由于其岩质软、节理发育、岩体破碎,围岩稳定性极差,多次发生塌方、换拱等问题。为保证隧道安全快速施工,现场采用非金属声波测试技术对围岩进行施工期快速分级和松动圈厚度确定,为隧道动态设计和信息化施工提供有力保障。(1)声波测试结果分析表明,该隧道碳化泥质板岩松动圈厚度范围在4.90~6.16 m之间;左拱腰、拱顶和右拱腰位置松动圈厚度均值分别为5.91 m、5.35 m和5.19 m。(2)围岩饱和单轴抗压强度为20.6 MPa,属于软质岩;松动圈内围岩波速平均值为1.29 km/s;松动圈外围岩波速平均值为2.06 km/s。综合判定小盘岭隧道弱~强风化碳化泥质板岩围岩等级为Ⅴ级,与现场调查结果基本一致。基于测试结果对隧道支护锚杆和注浆长度进行优化,工程实践表明优化后的锚杆支护和注浆加固效果明显。
    • 唐晓松; 何佳; 王永甫
    • 摘要: 围岩分级是地下工程设计施工的前提。目前,国内外提出的围岩分级方法众多,不同的分级方法考虑的侧重点各不相同,适用的地质条件和工程条件不尽相同。本文对目前国内外各类围岩分析方法的主要特点和共同点进行了分析,并对存在的问题进行了讨论,有助于加深对围岩分级方法的理解,提升围岩分级的水平与科学性。
    • 孟馨; 秦拥军; 谢良甫; 袁扬淳; 谭顺利
    • 摘要: 位于中国西北部的东天山地区,拥有着复杂的地质条件,因此如何快速准确预测隧道掌子面前方的围岩质量的难度增大,准确客观反映岩体基本特性的围岩分类是隧道设计与施工的重要参考依据。旨在建立一种能客观准确评价东天山地区工程地质环境及预测围岩等级的方法,依托在建东天山隧道项目。首先,选取东天山特长隧道已开挖典型地质区段,以工程地质分区、高关联度物探技术参数指标及物探偏移图像为基础,组成机器学习训练样本;其次,采用Python语言基于TensorFlow深度学习框架编写深度学习网络算法训练样本,建立围岩类别预测模型;再次,采用新开挖段数据不断验证与优化模型;最后,将预测精度最高的模型推广应用于天山地区隧道围岩类别预测,结果表明联合隧道散射地震成像(tunnel seismic tomography,TST)偏移图像、地质分区与物探指标数据集训练出来的模型效果最好。
    • 杨阳
    • 摘要: 目前针对石膏质岩遇水膨胀特性的研究大多集中于机理分析、室内膨胀试验等方向,而对于石膏质岩地下洞室围岩分级方法研究较少。为探究石膏质岩遇水膨胀特殊性质对围岩及支护结构产生的影响,本文基于弹性力学轴对称问题推导膨胀压力解析解,建立膨胀压力简化计算模型;基于简化计算模型的石膏质岩地下洞室膨胀压力计算方法,提出考虑石膏质岩膨胀特性的围岩分级修正方法,在传统围岩分级方法基础上进行创新完善,为解决含石膏质岩地层各种病害问题提供理论指导及新思路。
    • 余超; 黄雪林; 李玉强; 周洪祥; 颜长宁
    • 摘要: 音频大地电磁测深能反应地下地质体的视电阻率特征,而电阻率特征与地下地质特征紧密相关,为了判识音频大地电磁测深法在推测地下岩性界线、构造及划分围岩等级时的地球物理方法有效性。本文以秦岭某隧道音频大地电磁测深法为例,通过对原始数据预处理、反演等得出视电阻率断面,总结电性特征。结合地质资料综合分析,推测隐伏构造、岩性界线,并划分围岩分级
    • 梁庆国; 陈克霖; 王尚; 史宝东; 张堂杰
    • 摘要: 在调研既有黄土隧道工程相关研究成果的基础上,对比各种研究方法的优缺点及适用情况,归纳总结黄土隧道及地下工程中的若干复杂问题及其解决措施,主要包括复杂地质条件下体现动态施工力学原理的围岩分级方法、隧道洞口段围岩压力时空演化规律及计算方法、黄土遇水软化机理对隧道结构稳定性及耐久性的影响、隧道穿越黄土-基岩二元地层时围岩变形规律及结构优化,以及黄土隧道防排水系统的优化设计、桥隧相连工程中边仰坡加固防护技术和生态修复等工程科学问题。
    • 高文山; 王海彦; 罗超; 刘牛; 陈国良; 郝贺
    • 摘要: 长大隧道是铁路工程工期的关键控制节点,为了加快施工进度、确保施工质量,需要准确分析整座隧道围岩稳定程度和施工控制关键段落。目前,在隧道结构设计中常采用荷载-结构模型,但荷载的确定与工程实际情况有一定差别。针对该问题,根据理论分析与室内试验,提出能量收敛准则,建立基于GSI指标的隧道极限状态分析法,利用数值计算方法,对隧道围岩进行稳定性分区,并提出相应的施工措施和优化方案:对于S空间,采用轻型支护,即初期支护采用喷混凝土+锚杆的支护手段,喷混凝土厚度<15 cm,局部软弱、破碎围岩加设钢筋网或钢带;对于浅埋隧道或断层破碎带,采用重型支护,即初期支护采用钢架+网喷的支护手段,一般地段采用格栅钢架,特殊地段采用型钢钢架,喷混凝土厚度≥20 cm;现有隧道围岩稳定性分区局限于计算平面应变模型,应在后续研究中将其扩展至三维。
    • 王祥; 赵祎睿; 宋战平; 赵克明; 苏婉莹
    • 摘要: 准确划分悬臂掘进机施工围岩对其广泛应用具有重要意义,传统施工围岩分级大都是基于围岩稳定性建立的,而悬臂掘进机具有施工复杂性、动态性和非线性的特点,导致传统施工围岩分级并不适用,因此本文建立了一套基于掘进性能的悬臂掘进机施工围岩分级方法。首先,以贵阳地铁1号线为工程背景,分别对前进速度的时间衰减规律及影响悬臂掘进机利用率的主要地质因素进行分析,建立地层适应性分级评分方法;其次,在已有的Q分级系统基础上,提出悬臂掘进机围岩适应性分级的BQ_(机)模型,采取钻掘指数RPI和刀具寿命指数CLI对模型进行修正,建立施工可掘进性分级评分方法;最后,综合考虑施工围岩地层适应性评分方法和可掘进性评分方法,以前进速度AR为指标,建立基于掘进性能的悬臂掘进机施工围岩分级方法。结果表明,本文建立的悬臂掘进机施工围岩分级方法可以实现前进速度AR的预测,从而有效预测掘进性能、节约隧道开挖成本、提高施工效率,为建立具有普适性的悬臂掘进机施工围岩分级方法提供科学参考。
  • 查看更多

客服邮箱:kefu@zhangqiaokeyan.com

京公网安备:11010802029741号 ICP备案号:京ICP备15016152号-6 六维联合信息科技 (北京) 有限公司©版权所有
  • 客服微信

  • 服务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