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 首页> 研究主题> 哲学王

哲学王

哲学王的相关文献在1986年到2022年内共计174篇,主要集中在欧洲哲学、哲学理论、政治理论 等领域,其中期刊论文174篇、专利文献1042篇;相关期刊152种,包括中国哲学史、瞭望、学理论等; 哲学王的相关文献由189位作者贡献,包括刘於清、廖彦富、类延村等。

哲学王—发文量

期刊论文>

论文:174 占比:14.31%

专利文献>

论文:1042 占比:85.69%

总计:1216篇

哲学王—发文趋势图

哲学王

-研究学者

  • 刘於清
  • 廖彦富
  • 类延村
  • 舒绍福
  • 郑易平
  • 金今花
  • 陈碧娟
  • 韦敏
  • 龚海林
  • 上官酒瑞
  • 期刊论文
  • 专利文献

搜索

排序:

年份

    • 马俊逸
    • 摘要: 柏拉图通过“洞穴喻”,寄托了他的政治理想和哲学使命,洞穴中的囚徒在挣脱了枷锁之后走出洞口、寻求太阳的道路,便象征着人们对于统摄一切的原则——“善”的追求。在追寻万物生长真正的原因即太阳的过程中,即便有痛苦也无法阻挡囚徒对于真正知识的向往,他甘愿为此割断以往经验所带给自己的虚假的知识,并且忍受光线的刺眼。在走出洞口外看到真正的太阳即“善”后,他又义无反顾返回洞穴去解救那些仍然被锁链困住的同胞。
    • 李天伦
    • 摘要: 《理想国》是柏拉图的核心著作之一,其反映了柏拉图对哲学与政治事务的根本观点,而“哲学王”思想的建构正是位于《理想国》全篇的核心位置。从表面上看,一个良善的城邦必定是由代表着最高智慧并且已经看到“善”的哲人来进行统治,如此这个城邦才能更符合自身的本性。由于“社会是大写的人”,一个有秩序的灵魂也必然是在智慧统治的前提下才可获得。因此,柏拉图真正想要阐述的不是什么政治制度的问题,也不是要建构一个“乌托邦”,而是要阐明灵魂的真正秩序问题,并借此表达了哲学与不义城邦的冲突与哲学生活的本质优越性。
    • 孙伟
    • 摘要: 无论是早期儒家还是古希腊的哲人,对于理想政制的设计一直是他们哲学乃至政治学思想的核心内容.基于道德中心主义,二者都对理想政制的设计寄予了他们的道德伦理思想.对于早期儒家而言,这种理想的政制就是"王道";而对于古希腊的哲人来说,这种理想的政制就是"哲学王".无论是"王道"还是"哲学王",他们都是在充满道德悲悯情怀的哲人那里所寄托的政治实践理想.然而,现实的政治和社会形势使得这些充满理想的哲人不得不考虑这种政治理想如何在现实的层面上实现.这样,"王道"或许要通过"霸政"才有可能得以实现,而"哲学王"如果在现实中难以实现,也必须要通过强调法治的制度才能实现稳定和谐的城邦.
    • 吕叶; 梁馨元
    • 摘要: 柏拉图关于政治统治的思考在《理想国》中有深邃的表述,从开篇苏格拉底被多人靠人数的优势进行胁迫的事件开始,便从侧面引申出了关于谁有统治权力的思考,并随着故事的深入以及苏格拉底雄才伟略般的辩论,玻勒马霍斯等人的观点被一一驳倒,正义的政治统治观映入大家的眼帘。政治统治并不是单纯依靠武力而实现的,是需要正义辅助的,在政治统治中武力与正义两者之间相互结合,最终推导出柏拉图的哲学王理论思想。
    • 王寒
    • 摘要: 柏拉图作为西方政治思想的源头和核心人物,在"天下失序"的环境下构建了理想城邦的模型.正义是理想城邦的来源和基础,除了正义论之外还有三要素说和理念论.哲学家通过主观自身创造和客观环境影响而产生,并通过财产共产制、共产共妻制以及教育制度等配套制度成为"哲学王".柏拉图的"哲学王"与孔子的圣人之治的区别主要在于其产生的社会背景、思想渊源、思想内容和对后世的影响上.对这一思想进行评价并将其与同时期孔子的圣人之治思想进行比较,有利于我们更好地理解柏拉图的"哲学王"思想.
    • 张璐
    • 摘要: 《周易》的《蒙》卦与柏拉图的《理想国》分别是中西方教育哲学的渊薮.本文对两者的教育终极目的以及教育过程中教与学两端的具体方法进行分析探究.通过辩证认知、比较联系的方法,本文认为,《蒙》卦的"圣功"的终极教育目的与《理想国》中"哲学王"的最高教育理念不谋而合;我们分析"圣功"道路上的"蒙以养正"中的"正"在《蒙》卦的语境中暗含"一"与"止"两个维度;而"一"与"止"与《理想国》中通往"哲学王"之路的"灵魂永不可失"之物和"正义"相互对应;在教育过程中,二者在启发式教育、树立榜样、探究天道、严惩戒律、孜孜以求的教育方法上,都有非同寻常的契合.对《周易》中的《蒙》卦与柏拉图《理想国》的教育哲学思想的分析与对比,有助于启发我们对当代教育事业的思考.
    • 林玮生
    • 摘要: 柏拉图和孔子是东西方轴心期的代表性大家,他们的思想可谓是中西方文化精神的凝聚之点.对两位大家思想的多维度研究,将推进对柏、孔思想及其所承载的中西文化元素的再认识.在互训视域下,本文将柏、孔思想并置于一个比照体系之中.首先,从最根本的人、天关系角度出发,梳理柏、孔的“天人思想”(“理念、善、正义”与“仁、礼”),并对柏、孔“天人思想”的三个核心取向——“两个世界”与“一个人生世界”、天上之“善”与人心之“仁”、“两个正义”与人伦之“礼”——进行对比;其次,从“天人思想”推演出柏、孔的“育人思想”(“哲学王的培养”与“圣贤君子的培养”),通过对柏、孔“育人思想”的两个核心层面——“追寻哲学”与“修身治国”、“善之知识”与“行中之知”——进行互观,使柏、孔思想在一个共时的比照体系中得到崭新的呈现.
  • 查看更多

客服邮箱:kefu@zhangqiaokeyan.com

京公网安备:11010802029741号 ICP备案号:京ICP备15016152号-6 六维联合信息科技 (北京) 有限公司©版权所有
  • 客服微信

  • 服务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