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 首页> 研究主题> 理想国

理想国

理想国的相关文献在1963年到2022年内共计1611篇,主要集中在欧洲哲学、中国文学、教育 等领域,其中期刊论文1606篇、会议论文5篇、专利文献1804篇;相关期刊1012种,包括法制与社会、学理论、青春岁月等; 相关会议5种,包括第六届世界儒学大会、第六届北京师范大学历史学院冬季世界史论坛、陶行知生活教育理论当代价值高端论坛等;理想国的相关文献由1584位作者贡献,包括申林、佚名、北野等。

理想国—发文量

期刊论文>

论文:1606 占比:47.03%

会议论文>

论文:5 占比:0.15%

专利文献>

论文:1804 占比:52.83%

总计:3415篇

理想国—发文趋势图

理想国

-研究学者

  • 申林
  • 佚名
  • 北野
  • 王小丁
  • 陈磊
  • 张立立
  • 张艳霞
  • 谢文郁
  • 何怀宏
  • 侯典芹
  • 期刊论文
  • 会议论文
  • 专利文献

搜索

排序:

年份

关键词

    • 刘铁芳
    • 摘要: 当代教育必须要完成的一个重要转变,那就是从教师中心,回到儿童,凸显儿童中心。关键问题是我们何以回到儿童?让我们回到卢梭。爱弥儿的教育方式是个人性的、个别性的,体现的是家庭式教育的需要。《爱弥儿》中展现出来的是自然教育的理想国,其意义在于它是一种镜像,也即康德所言事物的完善性。
    • 柯文涛; 李子华
    • 摘要: 在《爱弥儿》的研究中,"爱弥儿是谁"始终是一个悬而未决和存在理论分歧的问题。究其原因,主要是:很多研究者不了解《爱弥儿》的主要定位,未发现《爱弥儿》与《理想国》的内在关联,未找到理解《爱弥儿》的钥匙;《爱弥儿》隐藏了卢梭的个人写作观念及原则;研究《爱弥儿》的部分资料阙如。从卢梭取名来看,爱弥儿具有模仿者的面孔。借助自私心与自爱心,卢梭为爱弥儿塑造了自然人兼公民的双重面孔。至于立法者,由于他不具备关于真理和人的真实知识,因而也不是爱弥儿的最终面孔。或许将爱弥儿培养成哲人才是卢梭的教育意图。
    • 郭燕茹
    • 摘要: 公元前8世纪的古希腊荷马时代,是西方哲学思想、伦理思想和政治法律思想的萌芽阶段。而到公元前5世纪,古希腊城邦国家达到了鼎盛时期,原来还处于萌芽阶段的各种思想随着成文法的发展与成熟都得到了极大的发展。柏拉图身处这种思想的大繁荣时代,有着无与伦比的独特性。他师承苏格拉底,继承了后者的知识论。但他在苏格拉底死后,又通过自身对真理的追寻,总结出了一套自己的哲学理论。柏拉图一生当中,最值得后人深思的是他的著作《理想国》,最值得人称赞的是他的收官之作《法律篇》。从《理想国》到《法律篇》,从“人治”到“法治”,展现的是柏拉图一生法律思想的纵向变迁。
    • 林倩翼
    • 摘要: 在《理想国》中,柏拉图笔下的苏格拉底企图从整个城邦出发去探讨人的正义问题,苏格拉底认为城邦与个体之间存在巨大的类似,如果人是小写的正义,那映射到城邦就是大写的正义。他希望通过分工确保大写的正义,通过系列公民教育来确保小写的正义,培养正义的公民是构建正义的城邦的必经之路。在对公民进行教育的过程中,诗与哲学展开了激烈的交锋。《理想国》一开始以讨论正义开篇,最后以诗与哲学的争论结束,苏格拉底指责诗歌教育所带来的危害,拒绝摹仿艺术进入理想城邦,通过探讨苏格拉底如何建立正义的城邦,我们也可以看出他对艺术的态度,以及应该如何对公民进行审美教育。
    • 曹金枝
    • 摘要: 古今中外能够被称之为哲学巨匠的非常罕见,古希腊的柏拉图则是当之无愧的哲学大家,其师承苏格拉底,并教出了亚里士多德这样的一个被称之为“百科全书式”的学生,其哲学思想承上启下,名动天下。人们称当今世界的思想源头之一就在古希腊,很大程度上是因为这三大哲人的存在。在柏拉图的哲学世界里,正义是一个极为关键的概念,其在很多场合都进行过强调与解读--这当然是用当下的概念对当时的场景进行的描述。在《柏拉图对话集》中,在《理想国》中,都有很多关于正义的阐述。
    • 刘嘉
    • 摘要: 乌托邦思想的萌芽可追溯至古希腊时期,柏拉图的《理想国》为人类构造了一个理想的社会政治模式。人类在现代社会的危机感与焦虑意识又产生了反乌托邦小说,尤其以乔治·奥威尔的《1984》最为典型。尽管乌托邦和反乌托邦是两种不同的文学类型,但如果将《理想国》和《1984》放在乌托邦文学这一维度相比,它们在国家统治方式、意识形态和社会结构方面有众多相似点。文章将以《理想国》和《1984》为分析对象,从乌托邦和反乌托邦的角度来比较这两部作品的相似性并从中找出它们的现实意义。
    • 薛文静
    • 摘要: 卢梭是法国杰出的启蒙哲学家、教育家和民主政论家。在 18 世纪,卢梭为法国的教育发展描绘了一幅全新的蓝图,并阐述了著名的自然教育理论和公民教育理论,值得我们探索。本文在对卢梭教育思想的分析中,以其观点中的理想国家、理想人物和理想教育为切入点,论述卢梭的教育思想,对他观点中的教育对个体与国家的影响和关系进行梳理探讨,了解卢梭整个教育思想中的逻辑方向,从整体的视角考察自然教育与公民教育之间的内在联系,剖析卢梭所要阐明的道德理想和教育理想之间的重合与偏差。
    • 李建华; 周杰
    • 摘要: 《理想国》向我们展现了古希腊时期柏拉图的功能美德,这种功能美德是以“善”作为形而上学基础的,以目的论作为对人存在的整体看法,强调人的节制、正义、勇敢和智慧。在《理想国》中,国家最大的美德是和谐,这种国家和谐不是对社会稳定或社会秩序井然的单纯追求,而是有更深的内容,即三种类别的人被安排到不同的职位中去,这种各安其份、各尽其责,本身就是正义。而统治者最应该拥有的品质是牺牲精神,这种牺牲面向的是国家,即全体公民的利益,也与统治者所拥有的一致或相互抵消,即付出与收获的统一。
    • 符蓉
    • 摘要: 日益繁荣的文化演出市场需要大量的杂技演出人才,这与杂技演员培养周期较长形成矛盾。一、什么是“和谐发展”的杂技人才教育的根本目的,是培养“和谐发展”的人。“和谐教育”最早起源于古希腊的雅典,特指健美体格和高尚道德的结合。最早全面阐述和谐教育的著作是柏拉图的《理想国》,柏拉图认为应该通过德、智。
    • 桃子茶; TUAN了个团子;
    • 摘要: 有人说:大理这名字,光念一念就觉得身子骨变懒了,急需一个躺椅来晒太阳。自从看过这个贴切的形容之后,只要感到疲惫,我脑子里都会有个声音叫嚣着:去大理吧!去大理吧!毕竟,对我这样长期困于"钢铁森林"的人来说,大理就像一个平行世界的理想国,连标签都透着一股不食人间烟火的意味——下关风、上关花、苍山雪、洱海月,风花雪月是大理。
  • 查看更多

客服邮箱:kefu@zhangqiaokeyan.com

京公网安备:11010802029741号 ICP备案号:京ICP备15016152号-6 六维联合信息科技 (北京) 有限公司©版权所有
  • 客服微信

  • 服务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