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 首页> 研究主题> 咪喹莫特

咪喹莫特

咪喹莫特的相关文献在1999年到2023年内共计550篇,主要集中在皮肤病学与性病学、药学、肿瘤学 等领域,其中期刊论文516篇、会议论文8篇、专利文献24056篇;相关期刊244种,包括中国美容医学、皮肤性病诊疗学杂志、皮肤病与性病等; 相关会议7种,包括2014年中国药学大会暨第十四届中国药师周、2010年全国医药学术论文交流会、2010年北京地区皮肤科学术年会等;咪喹莫特的相关文献由1502位作者贡献,包括殷凯生、吴巧珍、王祥等。

咪喹莫特—发文量

期刊论文>

论文:516 占比:2.10%

会议论文>

论文:8 占比:0.03%

专利文献>

论文:24056 占比:97.87%

总计:24580篇

咪喹莫特—发文趋势图

咪喹莫特

-研究学者

  • 殷凯生
  • 吴巧珍
  • 王祥
  • 卞涛
  • 李萍
  • 金淑贤
  • 骆丹
  • 底婷婷
  • 朱和玲
  • 杨红
  • 期刊论文
  • 会议论文
  • 专利文献

搜索

排序:

年份

作者

    • 卢会秀; 曹海育; 娄丹; 李建英; 刘宏远; 孙静
    • 摘要: 背景:增生性瘢痕因成纤维细胞增殖、生长失控、胶原过度沉积导致真皮纤维化,光动力疗法和咪喹莫特均可以抑制纤维增生,同时咪喹莫特还可以通过激活免疫应答系统增加细胞凋亡,降低纤维细胞增殖活性。目的:观察咪喹莫特联合光动力疗法对增生性瘢痕免疫应答与预后的影响。方法:选择石家庄市人民医院于2017年12月至2020年3月收治的增生性瘢痕患者110例,随机分为2组,每组55例;对照组患者给予光动力疗法(隔10 d治疗一次,连续4次),观察组在对照组的基础上外用咪喹莫特乳膏(1次/d,连续3个月)。治疗结束后第2天采用温哥华瘢痕量表对瘢痕的变化进行评价;评估两组的患者临床疗效;分别于治疗前、治疗后(治疗结束后第2天)采用酶联免疫吸附法测定两组患者血清中γ-干扰素、肿瘤坏死因子α、白细胞介素2和白细胞介素6水平;采用免疫比浊法测定两组患者血清中IgA、IgG和IgM水平;并记录不良反应发生情况。结果与结论:①治疗前,两组患者瘢痕的柔软度、厚度、血管分布和色泽评分组间比较差异均无显著性意义(P>0.05);治疗后,研究组和对照组瘢痕的柔软度、厚度、血管分布和色泽评分均较治疗前显著降低,且研究组上述评分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治疗后,研究组和对照组血清中γ-干扰素、肿瘤坏死因子α、白细胞介素2和白细胞介素6水平均较治疗前显著降低,且研究组上述参数水平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治疗后,研究组和对照组患者血清中IgA、IgG和IgM水平均较治疗前显著增加,且研究组患者血清中IgA、IgG和IgM水平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⑤对照组患者总不良反应发生率为13%,显著高于研究组的2%(P<0.05);⑥提示咪喹莫特联合光动力疗法治疗增生性瘢痕效果良好,可以显著减轻患者炎性反应,提高免疫功能,且不良反应较少。
    • 王瑞; 吕涛; 霍晶; 刘振东; 宋建波
    • 摘要: 背景:研究表明咪喹莫特对病理性瘢痕具有一定的防治作用,但其作用靶点及确切机制尚未明确.目的:探索咪喹莫特作用于病理性瘢痕的靶点基因并进行验证,观察咪喹莫特对瘢痕成纤维细胞迁移能力的影响.方法:从GEO在线数据库中下载并分析数据集,整合筛选出咪喹莫特作用于瘢痕组织的靶点基因.提取瘢痕来源的成纤维细胞,采用划痕实验及Transwell实验检测咪喹莫特对细胞迁移能力的影响,免疫印迹法检测Ⅰ型胶原及作用靶点PCOLCE的蛋白表达水平.结果 与结论:①通过筛选数据集整合结果,获得2个作用靶点基因,分别为PCOLCE和ARHGEF25;②体外细胞实验结果显示,同对照组相比,咪喹莫特处理组可明显降低细胞划痕愈合率和细胞迁移数目(P<0.05),瘢痕成纤维细胞Ⅰ型胶原和PCOLCE的蛋白表达水平也明显下降(P<0.05);③结果 证实,咪喹莫特抑制瘢痕的作用可能与其下调PCOLCE表达水平、减少细胞外基质以及降低细胞迁移率相关.
    • 杨梅; 唐彩红; 桂雨晴; 陈镜宇; 魏伟
    • 摘要: 目的研究咪喹莫特诱导银屑病模型小鼠T细胞免疫功能改变及角质细胞损伤与性别的关系。方法将IMQ诱导的银屑病小鼠随机分为雌、雄模型组,设雌、雄正常组涂抹等量凡士林。银屑病皮损面积和严重程度(psoriasis area and severity index,PASI)评分评价皮损病变程度;HE染色观察皮损皮肤病理变化;Western blot和免疫荧光检测皮损皮肤增殖细胞核抗原(proliferating cell nuclear antigen,PCNA)、Ki67、角蛋白1(keratin 1,K1)、角蛋白10(keratin 10,K10)及involucrin蛋白水平;计算脾脏指数;免疫组化检测皮损皮肤和脾脏中CD4、IFN-γ、IL-4以及IL-17的表达;流式细胞术检测脾脏中Th1、Th17细胞亚群变化。结果与雌、雄正常组相比,雌、雄模型组PASI评分增加,皮损皮肤异常增厚与分化,PCNA、Ki67增加,K1、K10及involucrin减少,脾脏指数增大,皮损皮肤及脾脏中CD4、IFN-γ、IL-17水平升高,IL-4的水平降低,脾脏中Th1以及Th17细胞亚群增加。而雌、雄模结论性别对IMQ诱导的银屑病样小鼠T细胞免疫功能的异常活化及角质细胞的增殖、分化没有影响。
    • 王军雄; 陈倩倩; 卢斯汉; 叶兴东; 王亚萍; 杜健群; 李水凤; 王蕾
    • 摘要: 报道1例HIV感染者合并泛发性、顽固性传染性软疣。患者女,25岁,因躯干、外生殖器、双大腿内侧皮疹2个月就诊。患者4个月前确诊HIV感染,经高效抗逆转录病毒治疗(HAART)2个月。皮肤科检查:右侧乳晕、右肋间、腹部、耻骨部、大阴唇、小阴唇、肛周、双大腿内侧大量丘疹、结节,以及部分斑丘疹、脓疱、糜烂、痂。乳晕、外生殖器处皮损组织病理均提示:细胞胞浆内均可见嗜酸性病毒包涵体,软疣小体形成,可见一些嗜碱性透明角质颗粒,真皮浅层少量慢性炎细胞浸润。皮损随着HAART逐渐增多、增大。诊断:HIV感染合并泛发性、顽固性传染性软疣。治疗:予以微波治疗联合咪喹莫特乳膏外用,同时对患者进行心理干预等综合治疗。3个月后随访,皮损已基本消退,取得满意疗效。
    • 彭诗亚; 杨娟; 吴倩; 诸蓉; 王儒鹏
    • 摘要: 目的探讨清除CC趋化因子配体20(CCL20)后小鼠银屑病样皮炎发病过程中免疫微环境的改变。方法将12只雌性C57BL/6小鼠背部皮肤脱毛后分为实验组和对照组,各6只。使用咪喹莫特(IMQ)构建小鼠银屑病皮肤炎症模型,其中实验组小鼠注射CCL20抗体,对照组小鼠注射同等体积磷酸盐缓冲液(PBS),观察两组小鼠银屑病样皮损面积与严重程度指数(PASI)评分变化,并于造模第7天处死小鼠取材,通过苏木素-伊红(HE)染色、免疫组织化学染色及流式细胞学检测分析造模区域免疫微环境发生的变化。结果相较于对照组,实验组小鼠红斑及鳞屑PASI评分明显降低。HE染色结果显示,相较于对照组,实验组小鼠表皮厚度明显减小,皮下炎性细胞(以淋巴细胞为主)浸润明显减少,新生毛细血管减少(P<0.05)。流式细胞学检测结果显示,相较于对照组,实验组小鼠表皮γδT淋巴细胞(主要为Vγ4^(+)T淋巴细胞)百分比、白细胞介素(IL)-17A^(+)T淋巴细胞百分比明显降低(P<0.05)。免疫组织化学结果显示,相较于对照组,实验组小鼠造模区皮肤炎症因子IL-17A、γ干扰素(IFN-γ)、CXCL8及IL-23表达水平均明显降低(P<0.05)。结论清除小鼠体内CCL20可改善银屑病样皮炎免疫微环境,减轻银屑病样皮炎对皮肤造成的破坏。
    • 姜炅; 董蕾; 宋亚华; 王晶; 程妍; 戴社教
    • 摘要: 目的探讨Toll样受体7激动剂咪喹莫特诱导人胃癌细胞SGC-7901发生自噬及其可能的机制。方法体外培养人胃癌细胞株SGC-7901,给与不同浓度咪喹莫特(0,25,50,100μg/ml)处理24 h,RT-PCR及Western blot法检测LC3Ⅱ、Beclin1及p62 mRNA和蛋白表达水平变化。透射电镜下观察100μg/ml咪喹莫特作用12 h自噬小体的形成。不同浓度咪喹莫特处理SGC-7901细胞24 h,Western blot法观察Akt/mTOR通路相关蛋白Akt、mTOR及p70S6K表达水平变化。观察联合应用组(100μg/ml咪喹莫特加100 nmol/L mTOR抑制剂雷帕霉素)与对照组(100μg/ml咪喹莫特)LC3Ⅱ和Beclin1蛋白表达变化,MTT法检测两组细胞增殖活性的改变。结果不同浓度咪喹莫特作用24 h,SGC-7901细胞LC3Ⅱ和Beclin1 mRNA及蛋白表达水平上调,且随浓度增加表达水平相应上升(均P=0.000),p62 mRNA及蛋白表达水平随浓度增加依次下降(均P=0.000)。100μg/ml咪喹莫特作用12 h,透射电镜下可观察到典型的自噬形态学改变。不同浓度咪喹莫特作用24 h,Akt/mTOR信号通路相关蛋白Akt及mTOR磷酸化减少、其下游信号分子p70S6K表达下降。与对照组相比,联合应用雷帕霉素组LC3Ⅱ和Beclin1表达水平上升,而细胞增殖活性显著下降(P<0.05)。结论咪喹莫特能够诱导SGC-7901细胞发生自噬,其可能的机制是通过抑制Akt/mTOR信号通路实现的。
    • 易勤; 刘珈言; 梅蓉; 赵文彬; 李二龙; 杨礼凤
    • 摘要: 目的:探讨光动力(Photodynamic therapy,PDT)联合咪喹莫特治疗日光性角化病(Actinic keratosis,AK)的临床效果。方法:选取2015年1月-2020年1月于笔者医院就诊的102例AK患者。按随机数字法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每组51例。对照组应用咪喹莫特治疗,观察组应用PDT联合咪喹莫特治疗。比较两组临床效果、皮损面积、不良反应、随访情况及满意度情况。结果:观察组总有效率(94.12%)高于对照组(70.59%),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随访3~6个月,平均随访(4.59±0.70)个月,观察组复发率1.96%,低于对照组的17.65%,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总满意度(84.31%)高于对照组(62.74%),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PDT联合咪喹莫特治疗AK具有良好的临床疗效,可改善皮损情况,减小复发风险,且不增加不良反应,患者满意度高。
    • 夏卫杰; 徐艳艳; 白朝
    • 摘要: 鲍温病(Bowen’s disease,BD)是一种常见的皮肤原位鳞状细胞癌(Squamous cell carcinoma in situ),多发生于中老年人,部分可演变成浸润癌。治疗方法多样,我院皮肤外科选择氩气刀联合咪喹莫特治疗1例多发BD患者,现报道如下。1临床资料患者男,68岁,职业是锅炉工人,曾在化肥厂工作。因前胸斑块反复破溃伴疼痛50余年,渐进性增大伴周身多发红斑7年于2021年4月7日就诊于我科。
    • 刘思骐; 罗宇榕; 彭余; 徐英萍; 梁云生
    • 摘要: 目的探讨交感神经对咪喹莫特诱导银屑病样小鼠模型的系统性炎症的影响。方法将24只SPF级C57BL/6J小鼠以简单随机抽样法分为银屑病样皮炎模型组(模型组)、白念珠菌感染组、阴性对照组及银屑病样皮炎模型伴溶剂处理组(溶剂模型组)、6-羟基多巴胺(6-OHDA)处理组、溶剂对照组,每组4只。每日肉眼观察各组小鼠银屑病皮损变化情况;取小鼠背部、耳部皮损通过HE染色、q-PCR及Western blot检测白介素17A(IL-17A)炎症因子表达情况;取小鼠脾脏,通过流式细胞术检测炎症细胞、q-PCR及Western blot检测白介素6(IL-6)及白介素1β(IL-1β)观察小鼠脾脏的系统性炎症情况。结果白念珠菌感染组小鼠背部及模型组小鼠背部均可见表皮增厚、角化不全、基底角化细胞增殖和炎症细胞浸润,且IL-17A上升,以上指标两组小鼠之间无统计学差异(均P>0.05)。相较于白念珠菌感染组,模型组还可见皮肤大量鳞屑产生及脾脏增大,脾脏炎症细胞增多,且IL-6、IL-1β水平升高(均P<0.01)。相较于溶剂模型组小鼠,6-OHDA处理组小鼠脾脏明显变小,脾脏中性粒细胞、单核细胞来源的巨噬细胞数显著降低,脾脏IL-6、IL-1β水平降低(均P<0.01)。结论咪喹莫特诱导银屑病样小鼠模型存在系统性炎症,交感神经的激活可能参与银屑病中系统性炎症的产生。
    • 吴惠梅; 陈永; 肖长虹; Kutty Selva Nandakumar
    • 摘要: [目的]探索自拟方甘草养阴汤(GNY)对咪喹莫特(IMQ)诱导的银屑病样皮肤损伤小鼠模型的疗效。[方法]将小鼠分为健康对照组、模型组(IMQ诱导银屑病小鼠)和治疗组(给予银屑病小鼠GNY,浓度为2.5、5 g/kg);共4组(动物数=8/组)。采用银屑病病灶面积和严重程度指数(PASI)、苏木-精伊红染色和Baker评分用于评估疾病的严重程度。采用免疫组织化学或免疫荧光染色法对真皮的Gr-1,CD11c,RORγt和TGF-β阳性的炎性细胞进行计数。采用流式细胞仪分析脾脏细胞中的CD4+IL-17+Th17细胞和CD4+CD25+Foxp3+Treg细胞比例。使用qPCR半定量IL-6、IL-10、IL-17A、IL-22、IL-23、TNF-α、TGF-β和AMPK-1的相对mRNA表达。[结果]与模型组相比,GNY治疗的小鼠在两种浓度下均能够改善了病灶的形态学特征,包括PASI评分和上皮角质细胞增生。较高浓度的GNY可显着降低银屑病小鼠模型真皮中的Gr-1,CD11c,RORγt和TGF-β阳性细胞比例;下调脾脏Th17细胞比例,增加Treg细胞的表达。此外,IMQ模型组小鼠的真皮内IL-6、IL-10、IL-17A、IL-22、IL-23、TNF-α、TGF-β和AMPKɑ1的相对mRNA表达升高,在以5 g/kg浓度的GNY治疗的模型小鼠中表达明显降低。[结论]研究表明GNY可改善IMQ诱导的小鼠银屑病样皮肤损伤表现、减轻炎症反应;为临床治疗银屑病提供依据。
  • 查看更多

客服邮箱:kefu@zhangqiaokeyan.com

京公网安备:11010802029741号 ICP备案号:京ICP备15016152号-6 六维联合信息科技 (北京) 有限公司©版权所有
  • 客服微信

  • 服务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