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 首页> 研究主题> PAO

PAO

PAO的相关文献在1989年到2022年内共计164篇,主要集中在石油、天然气工业、化学工业、化学 等领域,其中期刊论文92篇、会议论文1篇、专利文献71篇;相关期刊61种,包括合成材料老化与应用、精细石油化工进展、石油炼制与化工等; 相关会议1种,包括中国石油润滑油科技情报站2002年年会等;PAO的相关文献由359位作者贡献,包括刘晨斌、戴力、陈佩文等。

PAO—发文量

期刊论文>

论文:92 占比:56.10%

会议论文>

论文:1 占比:0.61%

专利文献>

论文:71 占比:43.29%

总计:164篇

PAO—发文趋势图

PAO

-研究学者

  • 刘晨斌
  • 戴力
  • 陈佩文
  • 李福清
  • 栾英豪
  • 刘俊义
  • 王秀绘
  • 葛振宇
  • 高飞
  • 何金学
  • 期刊论文
  • 会议论文
  • 专利文献

搜索

排序:

年份

    • 摘要: 2022年1月3日,昆仑润滑连续清洁生产成套技术低黏度PAO工业示范装置开车成功,实现国内低黏度PAO润滑油生产技术首次工业应用,一举打破了国外技术垄断,对加速我国润滑油基础油的升级换代具有重要意义。该技术由中国石油石油化工研究院和昆仑润滑联合开发,是国家重点研发计划项目“高性能润滑油生产关键技术攻关及应用”的重要成果。
    • 白忠祥; 何金学; 张慧佳; 张安贵
    • 摘要: 本文综述了制备聚α-烯烃过程中不同催化体系的应用研究进展,介绍聚α-烯烃的优良的理化性能和合成工艺,总结概括了AlCl_(3)催化剂、BF_(3)催化剂、齐格勒-纳塔催化剂、茂金属催化剂、离子液体催化剂的优缺点,并对聚α-烯烃润滑油催化剂的未来发展趋势进行了讨论和展望。
    • 梁启源; 揭斌华; 邹小芸
    • 摘要: 本文分别对国产PAO4、PAO6基础油的基本理化性能、光安定性能及其所调配的0W系列高档汽油机油的理化性能进行了考察,并与进口API III^(+)4(国外B公司)和进口PAO4、PAO6(国外A公司)基础油所调配的相同黏度级别油品进行性能对比。试验结果表明,采用国产PAO4、PAO6基础油调配的油品可满足0W系列汽油机油的理化指标要求,并且低温性能、蒸发损失略优或相当于所选进口API III^(+)4(国外B公司)或进口PAO(国外A公司)调配的油品,国产低黏度PAO基础油替代进口API III^(+)4(国外B公司)或进口PAO(国外A公司)用于生产高档汽油机油具有可行性。
    • 江经正; 陈冰灵; 柯步举; 刘楚永; 杨锐群
    • 摘要: 目的探讨慢性阻塞性肺疾病(chronic obstructive pulmonary disease,COPD)患者无创通气治疗的临床疗效及对患者生活质量(quality of life,QOL)评分的影响。方法选取本院在2020年1—11月确诊并治疗的68例COPD患者,随机数字表法进行分组,对照组常规治疗,研究组联合应用无创通气。观察并比较两组治疗前、治疗后的血气指标评估情况以及两组疗效指标,包括呼吸困难严重程度及QOL评分。结果治疗后研究组血气指标中的PaCO;水平及呼吸频率明显更低(P<0.05);PaO;水平比对照组更高(P<0.05)。治疗后研究组疗效呼吸困难问卷(modified British medical research council,mMRC)分级比对照组更低(P<0.05)。研究组治疗后不同时间点的QOL评分水平明显更高(P<0.05)。结论给予COPD患者在常规治疗基础上联合使用无创通气,可显著提高临床治疗有效率,改善患者的相关血气指标,提高患者生活质量。
    • 樊赛生; 荆兆刚; 郭峰
    • 摘要: 为研究全膜润滑条件下油性添加剂对润滑性能的影响,利用球-环光弹流油膜测量试验台对PAO10(聚α-烯烃)以及分别含有质量分数0.2%硬脂酸、0.2%棕榈酸和0.2%肉豆蔻酸油性添加剂的PAO10(分别记为PAOS、PAOP和PAOM)进行膜厚和摩擦因数的测量,研究在球-环接触下油性添加剂对PAO10油润滑性能的影响。结果表明:在全膜润滑状态下,硬脂酸、棕榈酸和肉豆蔻酸3种油性剂对PAO10油的膜厚和摩擦因数都有影响;随着卷吸速度的增加,膜厚随之增加,PAOM、PAOP和PAOS的膜厚小于PAO10膜厚,并且随着油性添加剂链长增加依次减小,其中PAOS膜厚最小;滑滚比对油性剂作用有明显影响,随着滑滚比增加油膜受到的剪切应力增加,导致油性剂吸附效应降低;PAOS、PAOP和PAOM膜厚和摩擦因数降低主要因为是油性剂在钢球表面形成的吸附膜具有疏油性,而且随着油性剂分子链长增加固液界面间的结合能力越弱。
    • 谭家伦; 姜豪; 王丹; 孙辉; 沈本贤; 刘纪昌
    • 摘要: 以费-托合成油轻组分中所含1-庚醇和1-辛醛为模型化合物,系统研究含氧化合物对固载型Al/Ti双金属α-烯烃聚合催化剂结构、活性及其催化合成聚α-烯烃(PAO)性能的影响.结果表明,经1-庚醇和1-辛醛处理后,催化剂微观形貌、酸性、活性组分含量及结合形式均发生变化.随着含氧化合物质量浓度的增加,催化剂的Lewis酸和Br?nst酸酸量下降,活性组分Al和Ti相应的Al 2p1/2和Ti 2p3/2结合能增加,Al/Ti摩尔比下降.与此同时,合成PAO的收率、黏度、黏度指数和倾点均降低.当1-辛醛和1-庚醇的质量浓度分别达到500 mg/L时,相对应合成PAO产品的40°C黏度由98.95 mm2/s分别降至54.52 mm2/s和63.38 mm2/s,100°C黏度由13.20 mm2/s分别降至8.12 mm2/s和9.13 mm2/s,黏度指数由132分别降至119和122,倾点则由-61°C分别降至-66°C和-67°C.
    • 石好亮; 袁华; 何金学; 刘素丽
    • 摘要: PAO基础油具有优良的黏温性能和低温流动性,在合成润滑油领域表现出巨大的潜力,但是受限于原料α-烯烃生产工艺的不足,制约了我国PAO合成技术的发展。介绍了国内外PAO基础油市场现状,简述了乙烯齐聚法、石蜡裂解法、费托合成法等α-烯烃生产工艺,详细综述了不同催化体系在合成PAO基础油技术中的应用,分析了费托合成α-烯烃合成PAO基础油在我国发展的可行性。从报道的结果来看,费托合成与乙烯齐聚α-烯烃制备的PAO基础油性能相近,但在α-烯烃的分离与精制方面还需要更多的试验研究。尽管短时间内还无法取代乙烯齐聚法,但费托合成法已经表现出巨大的应用前景,是未来的研究热点之一。
    • 白忠祥; 安良成; 张安贵
    • 摘要: PAO是目前应用最广泛的合成基础油,因其粘温性、低温流动性、氧化安定性、蒸发损失等方面的突出优点,可作为高性能的润滑油基础油,减少了机械的换油周期,延长了使用寿命.因此该文结合PAO合成润滑油的国内外研究现状,讨论了PAO在不同领域的调和应用,并对PAO合成润滑油的未来发展趋势进行了讨论和展望.
    • 魏永忠1
    • 摘要: 中石化上海工程有限公司联合上海化工研究院、中国石化茂名分公司承担的“茂金属PAO中试工艺包开发”项目日前通过中国石化组织的审查。为顺应中国石化发展高端产品的需求,项目组以茂金属PAO小试研究数据为基础,开发了通过茂金属催化聚合、脱单、加氢制备茂金属PAO的中试工艺流程。对聚合反应器、刮板薄膜蒸发器、加氢反应器等关键设备进行了工程技术研究,完成了以1-辛烯为原料生产3000t/a茂金属PAO中试装置工艺包开发。
    • 摘要: 2018年12月27日,俄罗斯最大的独立天然气生产企业PAO Novatek称,该公司已与日本西部燃气公司(Saihu Gas)签署了一份谅解备忘录(MOU, Memorandum of Understanding),希望通过合作探索进军日本能源市场的可能性。据悉,前者欲利用日本的Hihiki LNG终端设施进入其终端用户市场,从而向亚太区域的国家及地区提供多样化、优质的LNG产品。
  • 查看更多

客服邮箱:kefu@zhangqiaokeyan.com

京公网安备:11010802029741号 ICP备案号:京ICP备15016152号-6 六维联合信息科技 (北京) 有限公司©版权所有
  • 客服微信

  • 服务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