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 首页> 研究主题> 古蜀文明

古蜀文明

古蜀文明的相关文献在1990年到2022年内共计213篇,主要集中在中国文学、中国史、世界各国文化与文化事业 等领域,其中期刊论文212篇、会议论文1篇、专利文献2548篇;相关期刊134种,包括台声、中国西部、四川省情等; 相关会议1种,包括天府之国与丝绸之路学术研讨会等;古蜀文明的相关文献由195位作者贡献,包括黄剑华、林向、谭继和等。

古蜀文明—发文量

期刊论文>

论文:212 占比:7.68%

会议论文>

论文:1 占比:0.04%

专利文献>

论文:2548 占比:92.29%

总计:2761篇

古蜀文明—发文趋势图

古蜀文明

-研究学者

  • 黄剑华
  • 林向
  • 谭继和
  • 彭邦本
  • 本刊编辑部
  • 李后强
  • 李竞恒
  • 李绍明
  • 王哲
  • 胡定

古蜀文明

-相关会议

  • 期刊论文
  • 会议论文
  • 专利文献

搜索

排序:

年份

    • 雷位卫
    • 摘要: 随着近年来三星堆遗址的发掘进入新阶段,围绕三星堆和金沙古蜀文明的讨论热闹非凡。巨大的青铜器物、精美的金器、玉器、陶器等等,那绝无仅有的形制与面貌,工艺精湛,奇特无匹,很难让人相信那是距今数千年的造物。站在遗址之上,怎不令人浮想联翩?怎不令人发问:三星堆和金沙遗址的主人到底是谁?
    • 邹鹏; 杨仁成(图)
    • 摘要: 4000多年前,在四川省北部的岷江上游地区生活着一个善于养蚕的古蜀部族,他们世代以渔猎为生。后来,在第一代首领蚕丛的带领下,古蜀人顺岷江而下,来到富饶的成都平原定居下来,蚕丛也被认为是古蜀人的第一个王。3000多年前,经过第二代蜀王柏灌和第三代蜀王鱼凫的励精图治,古蜀人在今天四川省广汉市的鸭子河南岸建立了一个强大的古蜀王国。3000多年过去了,曾经强大而神秘的古蜀王国早已消失在岁月长河中,直到一个叫“三星堆”的地方被发现,这个沉睡了许久的古蜀王国才被揭开了神秘的面纱。这个古蜀王国隐藏着哪些不为人知的秘密,又创造出了何等发达的古蜀文明呢?从本期开始,我们将和大家一起走近古老而神秘的三星堆,探秘古蜀文明
    • 秋慈(汇编)
    • 摘要: "沉睡数千年,一醒惊天下"的三星堆古蜀文明遗址,被誉为20世纪人类最伟大的考古发现之一。位于四川省广汉市的三星堆博物馆有一件镇馆之宝——1号青铜神树,它是目前世界范围内发现的最大的单件商周青铜器,体现了古蜀人高超的青铜制造工艺。那么,这棵青铜神树是如何修复的?它究竟有什么象征意义?神树初现出土时碎片达上千片青铜神树的发现是个偶然。
    • 宋凌寒
    • 摘要: 当今文化与旅游深度融合、协同发展,如何找到有效的文化传播路径,做到“以文促旅,以旅彰文”从而带动区域旅游产业的发展和区域文化知名度的提高变得至关重要。三星堆是古蜀文明的代表文化之一,以2021年考古学家在三星堆遗址中发掘新的历史文物为契机,三星堆文化通过全新的传播手段和新奇的呈现方式为更多的人所熟知。本文深入分析了古蜀文明的时代价值与传播现状,并以三星堆文化的传播路径为例,探寻古蜀文明在文旅深度融合背景下的有效传播路径,以便让更多的古蜀文明走出四川、走出国门,更好地促进古蜀文化的传承交流与古蜀旅游产业的发展。
    • 摘要: @断了的弦理论:作为一个古蜀文明爱好者,《三星堆》这期的文章既有学术性又有趣味性,真是太过瘾了。据我了解.由于三星堆文明缺少文字,出土文物便成为了解当时人生活的唯一途径。本期文章提到大量青洞人像,他们的衣着是否也能反映当时人的服饰风格呢?
    • 摘要: 彭州背靠龙门山脉、怀抱湔江九水,4300多米的海拔落差居成都之最,U形高地河谷全国罕见,群山争拱的山川河谷、一马平川的富庶平原、蔚然秀美的林盘清泉相得益彰,自成一幅重峦叠嶂、碧波荡漾的立体山水画卷。这里冬无严寒、夏无酷暑,15.9°C的年平均气温、44%的森林覆盖率、300天以上的空气质量优良天数,宜居环境自然天成,"推窗见绿、抬头见蓝"的梦想随手可得。这里山河毓秀、人文鼎盛,既可尽享"春赏牡丹花、夏戏湔江水、秋宿河谷夜、冬踏九峰雪"的山水之乐,又可领略古蜀文明、五教汇聚、桂陶白瓷、传统川剧、特色美食等人文之胜,四季宜游、八节精彩,是"亲近自然、修身养性"的理念之地。选择彭州,就是选择绿色生态的幸福美好生活。
    • 周锦; 李婷婷(校对)
    • 摘要: 聚焦事件“沉睡三千年,一醒惊天下。”1986年,三星堆一、二号祭祀坑的发现,让古蜀文明闯入大众视线,引发无数热议。2021年,三星堆再次被“唤醒”,祭祀区重启发掘,新一轮考古发掘成果初现:黄金面具、青铜人像、青铜尊、玉琮、象牙微雕、丝绸……近万件珍贵文物浮现真容。神秘的三星堆考古成果再次备受瞩目。
    • 摘要: 四川广汉:三星堆上新实证古蜀文明是中华文明的重要组成部分三星堆遗址考古发掘阶段性成果新闻通气会,在三星堆博物馆学术报告厅举行。相关专家学者从考古发现、文物保护清理与修复、多学科研究与成果三个重要内容和三星堆考古发掘重要意义等多个方面,向公众作报告与解读。
    • 杨彪; 黄世涛
    • 摘要: 岷江,古称汶水。汶川,因汶水得名。越来越多的考证表明,作为中华文明重要组成部分的古蜀文明源自岷江上游。汶川,正是江源文明和古蜀文明发源地核心区。或许是得益于特有的自然条件和地缘因素——在悠远的历史长河中,汶川不同程度地沉淀了历史上的古蜀、中印、唐蕃、汉藏文化,经历数千年发展演变,特别是经历了“5·12”大地震,最终形成了“一部活态的社会发展史”。我们看到,在这个绝无仅有的“立体文化基因图谱”上。
    • 刘英
    • 摘要: 《给孩子讲讲三星堆》,刘兴诗 著,刘瑶 绘,青岛出版社,2022年5月古蜀文明历史久远,缺乏文字记载,三星堆出土的文物中尚有许多未解之谜,仍需进一步研究。因而,一些通俗读物特别喜欢用“神秘”这个词来形容三星堆遗址,以吸引读者的注意力,甚至某些书里还会往“外星人”的方向上去猜测。对于这样一段具有独特魅力的重要历史,该如何讲给小朋友呢?制作精美的黄金面具、青铜人像凸出的眼睛,这些特殊之处本身就能调动读者的好奇心。
  • 查看更多

客服邮箱:kefu@zhangqiaokeyan.com

京公网安备:11010802029741号 ICP备案号:京ICP备15016152号-6 六维联合信息科技 (北京) 有限公司©版权所有
  • 客服微信

  • 服务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