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 首页> 研究主题> 古元古代

古元古代

古元古代的相关文献在1989年到2022年内共计309篇,主要集中在地质学、地球物理学、古生物学 等领域,其中期刊论文292篇、会议论文17篇、专利文献2653篇;相关期刊79种,包括岩石学报、中国地质、山东国土资源等; 相关会议13种,包括2015年中国地球科学联合学术年会、安徽省2014年青年地质学术讨论会、2014年中国地球科学联合学术年会等;古元古代的相关文献由876位作者贡献,包括万渝生、王惠初、董春艳等。

古元古代—发文量

期刊论文>

论文:292 占比:9.86%

会议论文>

论文:17 占比:0.57%

专利文献>

论文:2653 占比:89.57%

总计:2962篇

古元古代—发文趋势图

古元古代

-研究学者

  • 万渝生
  • 王惠初
  • 董春艳
  • 任云伟
  • 刘敦一
  • 李三忠
  • 施建荣
  • 颉颃强
  • 彭澎
  • 杨振升
  • 期刊论文
  • 会议论文
  • 专利文献

搜索

排序:

年份

    • 杨佳林; 刘福来; 宋维民; 杨晓平; 王舫; 王丹
    • 摘要: 华北克拉通古元古代胶-辽-吉带造山过程保存了丰富的变质-变形、岩浆-构造热事件与成矿作用记录,带内广泛存在的高压麻粒岩变质作用演化p-T-t轨迹呈顺时针,指示胶-辽-吉带经历了俯冲-碰撞-后碰撞折返伸展造山过程,但这时期的俯冲碰撞或陆-陆碰撞与之后伸展造山作用的时代目前仍有争议。本文对丹东地区大楼房古元古代花岗岩进行了系统的岩相学、锆石U-Pb年代学、全岩主微量元素和Lu-Hf同位素测试分析。研究结果显示,岩浆锆石加权平均年龄1873~1869 Ma,获得岩体的侵位时限为古元古代。大楼房岩体以片麻状黑云母二长花岗岩为主,具有高SiO_(2)(72.39%~74.20%)、中等Al_(2)O_(3)(14.66%~15.40%)、中等CaO(1.35%~1.84%)和低MgO(0.07%~0.35%)含量特征,稀土配分曲线右倾型,具强烈的Eu正异常;微量元素富集Rb、Th、U、K等大离子亲石元素,亏损P、Ti等高场强元素,为准铝-弱过铝质高钾钙碱性系列,具有与Ⅰ型花岗岩类似的岩石地球化学特征。εHf(t)值为-1.76~+1.45,锆石Hf同位素二阶段模式年龄为2607~2425 Ma,代表岩浆源区不仅来自地壳物质再循环,还有新太古代-古元古代物质加入到地壳中或有新生地壳的生成。不同于碰撞后伸展造山作用的花岗质岩石,丹东地区古元古代晚期片麻状二长花岗岩岩石地球化学特征与俯冲作用有关的活动大陆边缘弧花岗岩特征类似,且与北邻的集安地区泥质麻粒岩变质年龄相近,暗示胶-辽-吉带在古元古代晚期可能仍然存在俯冲碰撞作用,这对探讨该造山带的造山作用及其后的碰撞后伸展作用的过程和时限提供了重要约束。
    • 牛鹏飞; 曲军峰; 张进; 张北航; 赵衡
    • 摘要: 阿拉善地块是一个被造山带和断裂带围限的前寒武纪微陆块,其早前寒武纪变质基底的性质和归属一直存在争议。本文根据笔者最近在阿拉善地块东部地区获取的研究资料,结合阿拉善地块近年来的研究进展,对阿拉善地块东部早前寒武纪变质基底的性质和归属进行了讨论,认为阿拉善地块东部地区出露的2.64 Ga的斜长角闪岩和~2.5 Ga的TTG片麻岩,明确指示阿拉善地块东部也存在新太古代变质基底。这些新太古代变质岩石的锆石Hf同位素模式年龄主要集中在3.38~2.88 Ga之间,与阿拉善地块东部的叠布斯格岩群和巴彦乌拉山岩群中古元古代锆石的Hf模式年龄(3.4~2.6 Ga)一致,表明阿拉善地块东部经历了古太古代晚期—新太古代早期的陆壳生长事件和~2.5 Ga的岩浆-变质事件。此外,阿拉善地块东部的早前寒武纪变质基底还记录了2.3~2.0 Ga的岩浆事件和~1.95 Ga、~1.85 Ga的岩浆-变质事件,与阿拉善地块西部和华北克拉通变质基底具有相似的地壳演化历史。对比分析锆石年代学数据和Hf同位素组成的结果表明,阿拉善地块东部早前寒武纪变质基底所记录的古元古代中晚期岩浆-变质事件与孔兹岩带极为相似,指示阿拉善地块很有可能在古元古代时期作为孔兹岩带的西延部分卷入到了这一古元古代造山带中。
    • 万渝生; 董春艳; 李鹏川; 苗培森; 王惠初; 李建荣
    • 摘要: 五台地区高凡群对于华北克拉通早前寒武纪变质地层层序建立具有重要意义。本文对高凡群磨河组开展了地球化学和锆石年代学研究。变质沉积岩稀土总量为(132.78~231.84)×10^(-6)(样品W1927的稀土总量为1016.55×10^(-6)),轻重稀土分离弱((La/Yb)_(N)=4.5~12.5),具明显负铕异常(δEu=0.37~0.62),稀土模式与太古宙后泥砂质碎屑沉积岩十分类似。一个白云石英片岩样品(D004)的变质原岩中存在大量2.7 Ga、2.54~2.5 Ga、2.3 Ga和2.18 Ga碎屑锆石,最年轻锆石可能来自同时代火山岩。一个含黄铁矿白云片岩样品(W1927)的最年轻锆石年龄为2194 Ma,被认为代表了岩石形成时代。结合前人研究,可把高凡群形成时代限定在<2176 Ma和2350 Ma之间,碎屑物质主要来自恒山、五台、阜平、云中山、吕梁地区新太古代—古元古代变质基底或更远的地区。
    • 刘军平; 赵江泰; 孙载波; 莫雄; 孙志明; 曾文涛
    • 摘要: 通过1∶5万区域地质调查研究,首次在滇中易门地区古元古界易门群亮山组发现圆盘状宏体化石,进一步丰富了滇中古元古代早期宏体化石群种类,为扬子西南缘前寒武纪地层大区域对比提供古生物依据。本次的初步报道为从不同角度探索距今2.8~0.8 Ga的地球早期发展、演化历史开启了新窗口;对地球早期的环境演化与生命进化的研究具有重要价值,值得进一步发掘研究。
    • 牛鹏飞; 曲军峰; 张进; 张北航; 赵衡
    • 摘要: 阿拉善地块位于华北克拉通西端,其早前寒武纪地质演化一直存在争议。选取阿拉善地块东北缘的叠布斯格岩群为研究对象,通过锆石U-Pb定年和Lu-Hf同位素分析,探讨阿拉善地块的性质和归属及华北克拉通早期地质演化。叠布斯格岩群主要由变质沉积岩和变质火山岩组成,包括高级变质的片麻岩、大理岩、石英岩、角闪岩,并被古元古代钾质花岗岩侵入。来自叠布斯格岩群3个副片麻岩样品的LA-ICP-MS锆石U-Pb定年结果显示,叠布斯格岩群副片麻岩中碎屑锆石的^(207)Pb/^(206)Pb年龄范围为2.60~2.10 Ga,变质锆石的年龄显示叠布斯格岩群经历了1.98~1.90 Ga和1.90~1.79 Ga的两组峰期变质作用,指示叠布斯格岩群原岩形成于2.10~1.98 Ga。研究区未发现有太古宙岩石出露,但不排除其下部地壳中存在太古宙基底岩石的可能。碎屑锆石的Lu-Hf同位素数据结果显示,叠布斯格岩群副片麻岩中碎屑锆石的εHf(t)均为负值,指示其成岩物质源于古—中太古代(3.42~2.79 Ga)古老地壳在新太古代晚期—古元古代早期的重熔或再造。通过对比叠布斯格岩群和阴山地块、孔兹岩带的岩浆-变质事件及Hf同位素特征,推测阿拉善地块前寒武纪基底在古元古代可能是孔兹岩带的一部分。
    • 赵岩; 张朋; 毕中伟; 寇林林; 杨宏智; 陈江
    • 摘要: 为深入了解辽东半岛古元古代硼矿富集成矿过程中沉积建造的作用,选取辽东宽甸地区杨木杆硼矿开展系列野外考察、室内显微观察与同位素特征研究。该矿床硼矿体产出在辽河岩群里尔峪组和高家峪组内,是胶辽吉造山带内典型的硼镁石型矿床。对不同种类、不同品位矿石进行详细研究,发现变余结构与交代结构是主要的矿石结构特征,反映了明显的后期成矿热液交代过程。不同类型矿石和矿区围岩硫同位素测试显示,硼矿床的矿石δ^(34)S值为14.2‰~19.5‰,平均值为17.7‰,黑云变粒岩和电气变粒岩δ^(34)S值为12.0‰~13.3‰,平均值为12.7‰,蛇纹石化大理岩和蛇纹岩δ^(34)S值为15.6‰~23.1‰,平均值为19.3‰。硫同位素研究结果表明S有来自于辽河群沉积建造和火山建造的特征,结合前人硼同位素研究结果,认为沉积建造在硼矿就位过程中起到了重要作用。虽然硼矿的产出与胶辽吉古元古代造山带的演化密切相关,但活泼的B元素在多种地质过程中均可能活化和重新分布,难以单纯从硼矿的产出来限定胶辽吉造山带早期演化模型。
    • 王惠初; 张家辉; 任云伟; 施建荣; 相振群; 常青松; 王智
    • 摘要: 华北克拉通中北部麻粒岩带被认为是古元古代造山带,晋冀蒙相邻地区的高压麻粒岩和超高温变质岩吸引了国内外早前寒武纪地质学家的目光。本文以区域地质调查资料为基础,重新厘定了华北克拉通中北部的构造单元,自北向南依次划分为阴山新太古代岩浆弧(阴山地块)、乌拉山-大青山古元古代再造杂岩带(Pt_(1))、凉城深熔花岗岩带(Pt_(1))、天镇-怀安再造杂岩带(Pt_(1))和五台新太古代岛弧带。梳理了古元古代造山带三个构造单元的地层系统和主要构造热事件,认为乌拉山-大青山古元古代再造杂岩带和天镇-怀安再造杂岩带在物质组成和构造热事件记录上具有可比性。通过地质填图,将凉城深熔花岗岩划分为3期6种岩石类型,并发现了不含石榴石的紫苏花岗闪长岩(石英闪长岩),具有钙碱性系列I型花岗岩特征。根据钻孔资料结合航磁特征探讨了鄂尔多斯盆地变质基底的构造属性,认为古元古代造山带的构造线切割了鄂尔多斯盆地基底,鄂尔多斯基底不是一个太古宙地块。综合分析古元古代变质作用、岩浆作用和构造变形作用,认为古元古代造山带经历了大陆裂解、俯冲碰撞、板片拆沉-地幔上涌、挤压造山和造山后伸展抬升的复杂演化过程,反映了早期热板块构造的特殊性。
    • 谢士稳; 王舫; 刘倩
    • 摘要: 报道了胶北地体古元古代中期花岗片麻岩的SHRIMP锆石年龄和全岩地球化学组成。锆石测年结果显示,本次研究的花岗片麻岩年龄为2184~2112 Ma,经历了~1.85 Ga的变质作用。尽管采自不同地区花岗片麻岩的地球化学组成存在明显差异,但它们普遍具有高SiO_(2)、Na_(2)O+K_(2)O、Zr含量,高10000Ga/Al值以及高的锆石饱和温度,指示其原岩为A型花岗岩。结合已发表数据,认为胶北古元古代中期花岗片麻岩原岩主要形成于2.13~2.10 Ga和2.19~2.17 Ga两个阶段。通过对比发现,2.13~2.10 Ga的花岗片麻岩具有更高的Zr含量和锆石饱和温度,且它们的锆石εHf(t)值也高于2.19~2.17 Ga的花岗片麻岩。2.19~2.17 Ga的花岗片麻岩原岩可能由胶北~2.7 Ga和~2.9 Ga的TTG高温脱水熔融而成,而2.13~2.10 Ga的花岗片麻岩原岩可能由胶北~2.5 Ga的TTG在更高的温度下部分熔融而成。两期花岗片麻岩原岩在源区和形成温度方面存在显著差异,暗示着胶北地体古元古代中期可能先后经历了两期不同的拉张作用。
    • 徐欢; 南芷妍; 赵旭坤; 任英桥; 刘军峰
    • 摘要: 白家沟辉绿岩出露于华北板块西南缘的六盘山断裂带内,与钾长花岗斑岩呈双峰式产出。根据辉绿岩的主量及微量元素地球化学特征,按照峨眉山玄武岩的分类方法,可以将白家沟辉绿岩划分为低钛型(LT)和高钛型(HT)2种次级类型,均属于拉斑系列。低钛型辉绿岩相对更富SiO_(2)(48.81%~54.01%),富P和Al,贫Ti、Fe、Mn、Ca;高钛型辉绿岩相对贫SiO_(2)(45.91%~51.19%),低P、Al,高Ti、Fe等。两者均富集轻稀土且重稀土平坦,低钛型表现为Eu负异常,高钛型呈轻微Eu负异常或无异常;且前者的稀土总量大于后者。两者Th/Nb分别为0.29~0.28、0.08~0.10,Th/Ta分别为5.83~5.58、1.33~1.65,与陆内裂谷和地幔柱引起的玄武岩特征相似。钾长花岗斑岩具有A型花岗岩特征。结合区域研究表明,华北板块西南缘在古元古代发生陆内裂解,且裂解作用可能由地幔柱引起。
    • 常青松; 施建荣; 张家辉; 王惠初; 任云伟
    • 摘要: 古元古代基性麻粒岩一直是华北克拉通构造演化的研究热点之一。近些年来,笔者参与的1/5万地质调查工作显示:集宁地区古元古代基性麻粒岩存在两期年龄信息,早期1.96 Ga~1.91Ga记录了基性岩浆侵位-超高温麻粒岩相变质-麻粒岩相变质的演化过程,与孔兹岩系超高温变质及重熔花岗岩的形成关系密切,该期岩浆事件与区域上~1.95 Ga高压麻粒岩相变质年龄一同记录了造山碰撞-局部伸展-碰撞后伸展的演化过程;晚期记录了1.85 Ga~1.80 Ga的变质事件,该期事件影响广泛,可能为挤压造山事件。
  • 查看更多

客服邮箱:kefu@zhangqiaokeyan.com

京公网安备:11010802029741号 ICP备案号:京ICP备15016152号-6 六维联合信息科技 (北京) 有限公司©版权所有
  • 客服微信

  • 服务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