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中文会议>农业科学>国际水历史学会昆明国际会议
国际水历史学会昆明国际会议

国际水历史学会昆明国际会议

  • 召开年:2013
  • 召开地:昆明
  • 出版时间: 2013-01-28

主办单位:国际水历史协会;云南省社科院;昆明学院

会议文集:国际水历史学会昆明国际会议论文集

会议论文

热门论文

全部论文

全选(0
  • 摘要:文章介绍了傣族的水文化及传统水资源管理,分析了社会转型中的傣族水资源管理和水文化变迁。从水资源管理方面来看,傣族在其长期傍水而居的生态环境的适应过程中所积累的经验、以及对水特殊的依赖性情感,会伴随着傣族民众对于水的一种朴素的生态观。傣族在长期生活实践中深感自己对水的依赖,所以在适应环境的基础上孕育了亲水、爱水、崇水和护水的水文化,进而产生了一整套行之有效的水资源管理方法。重视和发掘傣族水文化、从傣族传统水资源管理模式中汲取养分,并有创新性地嵌入运用到当地的水环境治理和水资源管理工作中,将对当地的社会经济和文化的可持续发展,大有助益。
  • 摘要:本文将以1950年至今这60年内盏达河管理方式的变化为例来探讨不同历史时期、不同河流管理方式对流域环境所产生的不同影响。通过两个不同时期盏达河管理方式的变化,可以看出,不同的河流管理形成于不同的社会环境之中,而这种管理方式又决定着流域环境的好坏,进而对流域地区的健康持续发展产生影响。好的管理才能形成良性的人河关系,而基于传统管理方式上的更新与探索、统筹河道管理与流域生态维护、对河流流域实行整体而全面的综合管理是当代河流管理的重要出路之一,也是实现人水和谐的关键。人水和谐的河流利用方式是实现河流资源永续供应的可能,只有这样才能保持着流域环境的相对完好,也才能使河流真正成为流域居民的生命支撑系统。
  • 摘要:文章介绍了大运河保护与利用现状,基于大运河工程及管理的现状,以及未来区域水利发展的既定目标,根据大运河遗产的科学价值、类型、运用现状,区别对待,分区规划,对大运河遗产实施多元化的保护与利用策略。提出了建立协调机制,将大运河遗产保护纳入水行政丰管部门管理职责,编制《大运河遗产保护与管理规定》,将大运河遗产专项保护纳入大运河沿线河道管理职责,加大科普宣传力度的对策建议。大运河的保护和利用不仅是保护文化遗产的需要,更是运河的水利功能恢复,进而修复河道牛态,改善区域经济的需要。不仅需要在文物部门在遗址保护层面开展工作,更需要水利部门对运河工程予以抢救性保护,并对文物保护提供水利科学技术的支撑。
  • 摘要:为维持滇池的生态环境,为该区域社会经济可持续发展奠定坚实基础,在经济社会发展方面应介入生态文化的理念,并把生态文化与原有地域文化有机融合,形成特有的文化并上升到哲学的高度,有效指导区域经济社会发展。滇池四周的山地、丘陵、台地,是滇池水体保障系统。生态文化建设不仅需要在一定的生态文明观和生态文明意识指导下,在生产生活实践中推动生态文明的进步和发展,而且更需要紧紧围绕科学发展观,以生态环境保护为根本,以经济社会可持续发展为目标,通过政治、经济、文化、社会等多渠道,全方位的改革和整合,探索建立和健全一套行之有效的工作体制和运行机制,推动滇池流域生态效益、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协调、统一、健康的发展。
  • 摘要:文章分析了近年来云南旱情异常严重,论述了持续干旱对云南经济造成了重大损失,加剧了社会矛盾,导致生态环境受到严重威胁等问题。云南省已进入以干旱为主的周期中,从年纪变化趋势来看,目前云南可能处于要么不出现春夏连旱,要么就是出现特大干旱的历史时期。2009年以来的持续干旱对云南省的经济、社会和生态环境造成了巨大危害,导致了农业结构性减产,农业经济损失巨大;工业经济严重受损,尤其是水电行业和矿产业产能大幅度下降;干旱的发生是自然因素和人为因素共同作用的结果,近几年我国和云南的干旱发生频率和强度都有增强的趋势,其中人为因素的作用日益增强。干旱是一种难以把握、缓慢发作的自然灾害,具有不可避免性。一个区域面对干旱的发生所受到的影响程度,与当地干旱发生状况和社会易受干旱影响程度是有很大关系的,一个脆弱的经济社会和环境将加剧干旱的影响程度。在现有社会分配制度中,贫困地区如何能够实现灾害救助和灾后重建工作,还是一个需要不断研究的课题。
  • 摘要:村庄生活污水处理设施的建设及运行管理与当地村民有密切联系,然而长期以来,环境的外部性使得在中国农村,环境保护中村民对政府的强烈依赖性削弱了这种联系,使得村民对本村村庄生活污水处理设施的认知十分有限,进而降低了村民自觉维护设施的主动性。然而,调查所显示的村民对污水处理设施作用的高度认可以及较高的参与管理愿望表明,在未来的农村环境管理中,决策者应加强与当地关系密切的环保宣传教育,大力培育当地村民的参与意识与参与能力,为公众的广泛参与构建通道,从而形成自下而上的环境保护机制,推动农村环境建设工作的全面发展,推进农村生态文明建设。
  • 摘要:文章介绍了襄阳护城河过去的状况与价值,分析了古代护城河当代的状况与价值。保留至当代的古代护城河价值包括:文物价值,景观价值,排除内涝。当代中国许多城市的下水道建设由于缺乏前瞻性,普遍容量不足,一到雨季,各城市发生内涝的新闻屡见不鲜。需要进一步的改造:首先,城市排水需要雨污分流,污水另行处理,而雨水可以直排护城河;其次,需要进一步对护城河进行疏浚,降低河床和水位,以更多地容纳降水。
  • 摘要:本文从历史上滇池流域物产变迁为切入口,以史料为依据,真实再现历史上滇池流域丰富繁茂的生物资源,意在通过呈现历史上滇池的美景盛产,扩大宣传,爱乡建乡,增强环保意识,促进滇池流域周边生物多样性协调发展,真正做到莫孤负“四围香稻,万顷晴沙,九夏芙蓉,三春杨柳”的长联美誉。
  • 摘要:元明清三代治理滇池,都是为了降低滇池水面,避免雨季时湖水泛滥,淹没周边田亩庐舍。之后历明、清两代都相沿不改。这一方法主要是为了防范水灾,即同时要防范旱灾,几百年时间里,地方官民都坚持这一做法不变,说明它确实是当时历史条件下唯一针对滇池实际情况化害为利的有效方法,也在一定程度上保障了当时当地人们的生命财产安全。如果站在今天保护滇池生态环境的角度来看,由于元明清时期治理滇池都是旨在降低滇池水面以减少水灾,致使许多昔日碧波荡漾的地方,今天都变成了陆地,引起一连串的生态环境问题。因此今天的研究者对元明清时期的这一做法也不乏批评。总而言之,元明清时期治理滇池的方法在当时取得了很大的成效,为官民一致认同践行。由于当时生产力水平和认识能力的限制,他们只能想方设法降低滇池水位,以防范、减少水灾的发生,而不可能想到这一做法对几百年后造成的不良影响,而在当时他们能群策群力、避害取利已属非常难能可贵。不能否定古人的智慧和壮举,而应该总结其经验教训,探寻治理滇池的真正科学合理的方法。
  • 摘要:本文通过探讨中国历史上有关排水系统的观念及其发展,为当下城市化进程中面临的水危机寻求解决之道。中国在其发展的早期就开始了排水的历史,尤其在城市形成的早期阶段,排水随着城市和农村的发展而发展。早期的城市创建者为供水方便,总是选择在江河附近区域建城,这不难理解,因为在全球历史上早期的文明总是起源于江河流域。但是中国人的祖先设计城市的智慧,他们不仅仅是将城市建在河边,而且在城市的设计和建设中同时考虑到排水系统,并逐渐形成具备供水、用水和排水功能的综合水系统。水系统通常包括城外河流、城内河流、排水设备、蓄水池、护城河、排水河等,这个系统同时发挥了城市供水、用水和排水的功能,形成一个水循环系统。系统的水系统设计和建设在城市发展的历史上得到发展是一件了不起的事情。城市发展史上的水系统发展不仅考虑并注意了处理供水或其他的方面,而且还是一个集供水、用水和排水功能为一体的水循环系统。因此可以说,系统化的理念和施工是排水系统的战略设计和施工也是古代城市发展的一个突出方面。城市化的历史表明,随着城市建设和发展,排水系统也被同步设计和建设了。在城市扩张的过程中做出一个系统的、战略的水系统重建设计,将供水、废水处理和暴雨洪涝放在同等重要的位置上。
  • 摘要:文章介绍了水精神的主要特性,总结了水精神的主要内容,水精神的内容十分丰富,主要包括与水有关的民族精神、以大禹为代表的治水精神、伟大的抗洪精神、水利行业精神等几个方面。这些水精神包含着以下的主要内容:善利万物的奉献精神,上善若水的尚德精神,智者乐水的求知精神,以柔克刚的坚定精神,浮天载地的包容精神,碗水端平的公平精神,臣心如水的廉洁精神,高山流水的重情精神。水是值得赞美的。水,永远充满活力,滋润着世间的万物,成为生命之源,进化之本;水,不畏艰难,不惧强暴,阻力愈大,其势愈壮,百折不挠,时刻在寻找自己前进的道路;水,包容大度,洁身自好,激浊扬清,兼容清浊于循环往复之中;水,有着强大的凝聚力,积淀着历史的业绩,集聚着古老的中华文化;水,像铁面无私的法官,给人以无私的馈赠和公正严厉的惩罚。中华民族的民族精神是在长期的共同生活和共同的社会实践基础上形成和发展的,为民族大多数成员所认同和接受的,富有生命力的优秀思想品格、价值取向和道德规范的总和,是中华民族的心理特征、文化传统、思想情感等的综合反映。中华民族在五千多年的发展历程中形成,并在新时代不断发扬光大的以爱国主义为核心的团结统一、爱好和平、勤劳勇敢、自强不息的伟大民族精神是中华民族的精神支柱。而中华民族精神中所包含的水精神,旨在以水为师,大力弘扬中华民族的崇高精神和美德,进一步筑牢中华民族的精神支柱,使这个社会变得更加友爱、更加和谐、更加美好,使伟大的中华民族永远雄居世界民族之林。
  • 摘要:清口—洪泽湖水利枢纽是明清时期为实现利用淮河清水冲刷黄河泥沙和漕粮运输船只平稳穿黄过淮等目标,而于黄河、淮河与运河相交的清口一带(今江苏省淮安市码头镇)修建的各类水工建筑物组合体,主要分布于今淮安市的淮阴区、洪泽县和盱眙县等地.清口—洪泽湖水利枢纽所在的区域是明清时期国家水利工程兴建和管理的关键所在,在现代水利事业中仍然具有重要的地位,未来将是南水北调东线工程的重要输水通道.清口-洪泽湖水利枢纽部分工程目前仍在发挥效益,且具有较高的价值,因而它既是仍在发挥效益的古代水利工程,又是中国文化遗产的重要组成部分,具有在用工程和文化遗产的双重特性。对它们的保护与利用应充分考虑这一特性。深入研究清口-洪泽湖枢纽工程规划设计、工程布置、工程结构等的特点,及其运行机理;研究枢纽所在区域的自然条件和水资源状况,及其水利工程演变与当地社会、经济和环境的相关关系,从而深入挖掘其科技价值,为清口-洪泽湖水利枢纽的有效保护与合理利用奠定坚实的工作基础。充分利用现有研究和考古成果,通过与相关管理部门的协商,在有条件的地区因地制宜地推出枢纽所在区域古代水利工程原址展示、电子沙盘复原模型、虚拟现实复原模型或多媒体制作等展陈模式,展示该区域古代水利工程的工程技术特点与运行机理,使人们更为简捷、直观地了解该区域古代水利工程的科技价值,从而增强其自觉保护的意识。编制清口-洪泽湖枢纽有效保护与合理利用的规划。开展对该区域古代水利工程的调查与价值评估工作,探讨满足水利功能发挥与实现文化遗产保护之间、现代技术应用与传统技术保护之间的衔接;结合其历史与未来,充分考虑保护与利用的关系,探讨相应的管理机制和发展战略,使之既能得以有效保护,又能得以可持续利用。
  • 摘要:傣族传统"板闷制"水利灌溉制度是傣族人民在长期社会实践中发展和完善的,是与当时傣族社会历史发展水平、发展程度和状况相适应的,它有独特的民族性、地域性和历史性.傣族传统水利灌溉制度有很多具体的特点值得深入总结和认识,目前还没有人去研究.本文通过对傣族传统水利制度的梳理,在此就其中的民族性和其历史性作一阐述,通过其民族性和历史性的分析来认识这种水利制度的具体属性和特点.文章介绍了傣族傣族“板闷制”水利灌溉制度,分析了傣族传统水利制度民族性特征,论述了村寨之间的协调制度:傣族传统水利制度预设与制度安排。傣族传统水利灌溉制度是在特定历史条件下形成的,注定要打上历史的烙印。农村公社制和封建土司制深深影响着傣族传统水利灌溉制度,同时也融进了这个水利制度并构成它的历史性特征。
  • 摘要:文章介绍了大禹治水的故事,大禹治水是真实的存在,总结了大禹治水的历史作用:大禹治水为中国创世纪的开始,中华民族记忆开始的时代,大禹治水是中华民族形成的关键事件,是理解中国早期政治的一把钥匙,大禹治水促使了水文化的形成,水文化成为中华文化的源头文化。并分析了由治水产生的水文化具有东方文化的治水特色,开启了中国早期治水英雄的时代,标志着中国水利技术的开始。
  • 摘要:鲍屯乡村水利工程位于贵州省安顺市大西桥镇,是与现代汉民族文化迥异的屯堡文化背景下产生的,大部分设施保存完好,至今仍在运行.由于自清代以来鲍屯便形成与周围村寨封闭的社区形态,加之宗族式的乡村自治管理方式,其发展状况甚少为外界所了解.自2005年以来,随着屯堡文化的兴起,鲍屯水利工程以其保存的完整性、系统性和水工建筑规划、建筑型式的独特性成为在用古代乡村水利工程的典范,引起了专家学者的关注.论文在实地调查的基础上,从规划、工程建筑等视角对鲍屯水利工程的布置、结构特点等进行了梳理,并研究了这一水利体系的运行原理和管理特点,以及屯堡文化背景下所蕴含的科学价值,探讨了可持续利用原则下对它的保护策略.
  • 摘要:本文所讨论的对象为银汁河区域,考察明清以来水利系统与农业灌溉,分析水资源利用与区域社会经济发展的互动过程.在传统农业时代,由长虫山麓诸泉溪改造而成银汁河水系,通过大量闸坝堰塘构成的水利系统,使周边地区土地资源得到有效地利用,形成了银汁河灌区,为昆明地区的发展提供了大量的粮食。近现代以来,随着昆明城市化的发展,工业和生活用水逐渐成为银汁河水源的主要利用对象,同时,银汁河区域也在昆明城市化过程中变为城区。可见,银汁河的产生与消失反映出人类利用水资源方式的转变,而这种转变所带来的后果则值得深思。
  • 摘要:本文旨在探索元阳县哈尼梯田系统及其农业灌溉水的使用方式,揭示当地少数民族的用水智慧。文章分析了哈尼传统观念对水源林的管理和保护,论述了哈尼梯田传统水沟管理模式:“沟长”管理以及哈尼社会组织对水资源的管理。元阳哈尼梯田农业系统得以留存至今,与当地的自然条件分不开。首先是土质条件。其次是适宜的气候条件。再次是地理条件。随着元阳梯田申遗的成功,元阳梯田生态文化景观驰名中外,无形提升了这里今后发展的竞争能力。相信哈尼族能够再次适应现代化,实施新的梯田发展战略,走另外的可持续发展道路,开展农业旅游、开发绿色农业产品等,开发与保护并重,为人类永远留存哈尼梯田这笔伟大的生态文化遗产。
  • 摘要:水利管理实现了从管理主体不清、责权不明到专业管理与群众参与的用水户协会管理相结合的新体制。城市自来水价改革稳步推进。水利工程供水逐步实现按用量计价管理、按方缴费。农村小型水利产权制度改革进一步深化。水利改革有力地促进了水利事业全面协调发展。并提出了着力构建水安全保障体系,着力构建水资源配置体系,着力构建水环境保护体系,着力构建水管理服务体系的建议。
  • 摘要:在云南昆明说起古代水利技术的开发利用,不得不谈到滇池和松华坝,而滇池的治理和松华坝的开发利用史,是昆明水利史的主要部分.古代昆明水资源的开发利用始于滇池治理和盘龙江的开发利用。凿疏海口、治理六河、兴建松华坝是云南历史上第一个“民到于今受其赐”的规模最大、最完整、最科学的系统水利工程。从汉时张渤修凿疏浚盘龙江到明朝赛典赤·赡思丁凿海口治滇池水患,建古松华坝,再到朱芹大修松华闸,水利的开发利用对当时当地经济社会发展产生重大影响,正是有了这些惠及万代的水利工程,在此后的几百年的发展中,昆明唤发出勃勃生机,发展迅速,很快就超过此前一直为云南最发达的南诏和大理国时代的东都,成了全省的经济、政治、文化中心。
  • 摘要:中国现代水文化生态体系就是要建构人水和谐的生态文明机制,它在物质生产、机器和制度乃至思想意识层面都具有深刻的内涵,可持续性构成其核心理念。笔者认为应该从以下三个方面开展:水文化生态体系建构应立足整个中华民族的水文化发展史,在保护水文化遗产的基础上继承传统而不应割裂传统。立足现实生态问题,加大水文化教育,正确处理文化和科技问题,从国家理念、社会道德和个人行为规范三个层面建构人水和谐的现代水文化价值观。建构中国现代水文化生态体系要以开放的姿态融入世界现代水文化建构的语境之中,加强国际合作,在借鉴他国优秀成果的同时推动中国现代水文化的国际传播和影响。
  • 摘要:文化是指人类所创造的一切物质和非物质成就,文明是文化发展中的进步方面.从以科学技术为主的工程治理发展到生态文明引领下构建滇池治理体系的过程,既体现出政府通过出台政策、搭建平台、实施工程、动员民众等工作,对区域生态保护发挥的主导以及推动作用,更指出以生态文明建设为主体的,人的行为自律,文化自觉,对全面践行滇池流域环境保护与治理,实现入水和谐发展目标的未来理性选择.并提出了统一认识,强化水文明,科学规划,突出水生态,以人为本,狠抓水管理,广开渠道,拓展水融资的建议。
  • 摘要:文章介绍了钱塘江的基本情况,总结了钱江潮闻名于世的原因:首先,钱江潮确实壮观;其次,钱塘潮所处地理位置好;再次,钱塘潮有观潮的传统。钱江潮汹涌磅礴,蔚为壮观。与世界其他河口涌潮相比,钱江潮由于强度大潮景丰富、地处繁华的长江三角洲、交通方便,而且当地自古就有观潮传统,所以闻名于世。因地处文明中心,钱江潮对技术、科学和文学艺术等方面有着深刻影响,人类2000多年来的观潮史,经历了古代神话阶段、古代科学文学阶段、古代工程技术阶段及近现代治理保护阶段,揭示了钱江潮与人类文明发展之间的关系。
  • 摘要:文章介绍了人与水争农业用地和人与水争城市用地的历史变迁,作为一个以农业为主的社会,水与土地是人类最基本的生产资料。作为一个要求高经济收益的现代城市,水与土地同样是人类获得持续性发展所必不可少的物质资源。数千年以来,滇池之水始终在农田灌溉、繁殖水产、城市用水、排水以及水面航行等各个方面发挥着举足轻重的作用。滇池周边的土地也始终是人类生存、发展经济、建设城市等活动的主要载体。历史以来,除了自然的演变、水患的治理、水资源的利用导致滇池水域的缩减以外,人水争地成为促使滇池水域变迁的主要历史动因。
  • 摘要:水利设施在一定程度上可以提高耕地产出效益、扩大耕地面积。但往往不为人们所注意的是,水利的过度及大量兴修对生态还有着直接的和长远的不利影响:其一,水利工程设施的兴修导致自然水域发生改变,使其涨溢行洪空间受到严重压缩,使作为其过渡、补充并对其发挥着过滤修复作用的湿地空间也大大缩小。其二,水利的兴修伴随着对湿地和山地的拓垦,使农田从坝区扩展到山区水滨,使生态平衡被打破,大地景观遭到破坏。其三,它间接地为人口增长提供了动力,使人地关系持续恶化,形成一种恶性循环。因此。就长期收益而言,水利的过度兴修是得不偿失的。可以说,一部民国滇池区域水利史,描绘了一幅沟渠堤岸等水利设施兴修而又湮废,周而复始、不断往复的图景;一部民国滇池区域水利史,实即反映了人类梦想“制天命而用之”,却不得不面对自然以各种灾害的形式回馈人类,并将如画江山化为疮痍满目的恶性循环过程。人类无限制地侵夺自然、暴殄天物,其极端化的结果是使自身日益成为大地之癌、万类之害。天人之间体现于水利灾害的持续不断的反复相争,是人类过度侵夺和改变自然空间而致人地矛盾激化的结果。时至今日,在“发展”的大旗之下,云南乃至西部各地再次掀起新一轮的“圈水”筑坝巨澜。无水不占,无河不坝,坝而又坝,无所孑余——其本质仍然无外乎是人类对自然空间及其形态的强力改变。相关利益集团和政府人士极力证明,这无损于大众和后代的长远的生态权益。回顾民国时期滇池区域水利与生态的互动,对于重新审视天人之际,慎重设定人类活动边界,或当不无助益。
  • 摘要:文章介绍了丽江古城的居民和社会概述,分析了丽江古城的水系的布局以及关于水的信仰和民俗。丽江古城有历史悠久的上述用水文化习俗,但现在也面临着不少问题和危机。比如,丽江古城的主要水源黑龙潭干涸的周期缩短;丽江尚未制定出丽江水源地保护的相关条例;缺乏节约用水意识,近年来曾因大量的旅馆和私人挖井建喷水池,滥用地下水等而导致水资源危机;水源地周围缺乏科学的发展规划,建筑物增多。由于全球气候转暖的原因,丽江玉龙雪山雪线不断上升,雪山的19条冰川已有4条完全消失,极大地影响了丽江区域内的水源补给,并将导致地质灾害的发生和部分生物物种的消亡。随着丽江玉龙雪山现代冰川消融的加剧,已对玉龙雪山区域内的生态环境产生了极大的负面影响。今天的“高原水城”丽江,面临着严峻的考验。
  • 摘要:文章介绍了大禹治水的故事,大禹治水是真实的存在,指出治水促进了华夏各部族之间的融合与团结。治水的成功为夏王朝的建立奠定了强大的经济基础,奠定了广泛的思想基础,奠定了坚实的组织基础。大禹治水成功后开始按国家的运行方式治理天下:将天下划分为九州,建立赋税制度,创立职官制度,制订刑法,建立军队,进行劳动分工。经过如此这般的一番运行,原始的部落联盟的民主制度逐步被打破。于是,在大禹巨手的强力推动下,历史在脱胎换骨的挣扎中奋力迈向了一个新的更高级的台阶——氏族公社的部落联盟的选举制度开始被王位世袭制度所取代,中国历史上第一个“家天下”的国家形态——夏王朝诞生了!从此,阶级社会代替了原始社会,文明时代取代了野蛮时代。大禹传位给他的儿子启,建立了我国第一个君位世袭的国家——夏王朝。
  • 摘要:本文所说的“管水”,主要是指政府机构对于水资源的管理。在中华水文化历史上,对水资源管理的深入认识体现了文化理念的发展。文章介绍了治水、管水是中国社会制度形成的基础,中国古代就确立了“水为国之财富”的管理思想,中国的水管理机构和制度有着悠久历史。并提出管水要继承和弘扬中华水文化的优良传统和良好习惯,以及新时代的水管理要确立新的文化理念。要实现水利事业的持续发展,水管理应当树立新观念,采取新措施。今后,管水不是简单地保证使用,而是要更多地考虑满足需要,要计算单位水使用效益,在合理用水、节约用水的范围内规划生产布局和生活消费,努力使水资源产生最大价值。同时继续学习国际先进经验,大力推广节水技术,加大治污和生态保护力度,为当代及后代人民生活和社会发展需要提供优质的水资源。
  • 客服微信

  • 服务号